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混池怀旧》

时间:2017-05-22

北宋·苏轼和子由混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提示:本文共有 16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文由作者笑谈格局说文化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宋·苏轼《和子由混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入京参加科举考试。

经过河南渑池时,苏轼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死了,他别无他法,只好骑着毛驴继续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行。到了晚上,他们在一座寺院留宿,寺中的和尚很殷勤地招待了他们。当时苏轼、苏辙两兄弟有感而发,在寺院内的墙壁上题过诗。

上述之事,涉及到古人的两个习惯。古时候虽然有客栈,但毕竟没现在来得多。再者,古代不是处处都有城郭的,每逢科考前后,路上的客栈经常是人满为患。所以,当时的人还有一个解决住宿问题的方法就是睡寺院,其中有破旧无人的荒寺,也有香火旺盛的名寺。和尚是基本不会拒绝前来借宿的行人的。

“墙壁题诗”又是古人的另一个习惯了,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在墙壁上的诗,还有林异那首很有名的讽刺南宋朝廷的《题临安邸》,也是写在一家旅馆墙壁上的诗。虽本质有那么点相似,但是古人墙壁题诗比后人乱涂乱画写“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话要文雅多了。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兄弟二人都得偿所愿,考取了功名,有了官阶。

苏辙留在京城帮助父亲修礼书,苏轼则前往一个叫凤翔的地方担任大理评事。苏辙送兄长至郑州西门外,二人告别之后,苏轼心生感慨,写下了一首诗: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闹,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拢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筐仆怪我苦凄侧。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写完之后,苏轼把诗寄给了苏辙。苏辙收到诗的时候,按照路程来算,猜想兄长应该到渑池县了。他想到了六年前曾经和父兄借宿渑池寺院,并且在院内墙壁上题诗的事,想起六年来的种种,人生匆匆,恍如一梦,于是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淆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骑佳味少,无言雅马但鸣嘶。

诗中提及六年前的渑池旧事,说了不少人生感悟。遥想当年,他们虽然也曾“长途怕雪泥”,但好歹兄弟二人有伴,可以“共道”。如今兄长一人独自出行,少了亲人的陪伴,自然也就“佳味少”了。人生在世,很少有谁能够不被命运所摆布,做人就是如此,谁能没有无奈呢。

苏轼读到弟弟的来信,往事瞬间浮现在眼前。那时的他还正年少,没有经历乌台诗案,也没有多次被贬,所经历的坎坷还不足以说一通大道理。

可偏偏苏轼回寄给苏辙的这首诗中,字数不多,却字字透出哲理。后人对这首诗诟病很大,说它不像和诗,我只是爱诗的本身,尤其是“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实在太有深意了。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旧地重游,只可惜当年接待他们的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们兄弟题诗的墙壁也坏了,寺院中的和尚替奉闲盖了一座新塔用来放骨灰。记得曾经,山路崎岖坎坷,驮着他的驴累得直叫,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在寺庙借宿。一切看似偶然,又似乎冥冥中注定。这些回忆和感悟,苏轼全部写进了诗中。

世事无常,还有什么能比人生变幻来得快?人生在世,留下足迹的地方千千万,就像鸿鹊在雪地里印下爪痕,不过是偶然为之。鸿鹊四处飞的时候,它并没有事先计划着要去哪里,这些都是没有定数的。人生也是这样,没有什么事是一定的啊,与天地相比,人太过渺小,如沧海一粟。

因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便有了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短短四个字,浓缩的却是苏轼整首诗的含义。人生在世,究竟能留下多少痕迹让后人评定呢?我们自然预测不到自己的未来,但起码苏轼的“雪泥鸿爪”已经深深刻在历史上了,并且永远不会随着冰雪而融化。

参考资料:古诗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笑谈格局说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混池怀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哥哥,弟弟,苏轼,兄弟,渑池,苏辙,才能,磨难,题诗,于是就,这首诗,雪地上,道长,还记得,僧舍,后世,爪印,老僧,经历,脚印,跛脚,路途遥远,过客,雪泥,飞鸿,人生无常,存在过,并不代表,本就是

2012-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读苏东坡的《和子由泥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读苏东坡的《和子由泥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苏辙,作者,弟弟,往事,形象,痕迹,苏轼,人们,公元,发端,哲理,旅途,比喻,渑池,诗人,陕西,题诗,雪泥,雪泥鸿爪,应似飞鸿踏雪泥,于嘉,新塔,苏诗,诗中,郑原,道长,奉闲,如烟,如梦

2018-11-05 #短篇故事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诗 形容人生是“应似飞鸿踏雪泥” 写得妙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诗 形容人生是“应似飞鸿踏雪泥” 写得妙

苏轼,弟弟,人生,渑池,宿僧房,新塔,鸿飞那复计东西,个人,兄弟二人,凤翔,县吏,命运,感情,盛事,父亲,老僧,过程,进士,飞鸿,人生到处知何似,不要那么,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这几句,宋仁宗,宗皇帝,欧阳修,曾为,有哲思,李白

2017-04-02 #故事大全

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写《和子由渑池怀旧》 值得欣赏

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写《和子由渑池怀旧》 值得欣赏

苏轼,渑池,人生,苏辙,人们,题诗,还记得,文学,财富,飞鸿,带给我们,就能够,有才华,有价值,这首词,何方,董卿,新塔,纳兰容若,辛弃疾,连那,奉闲,个人,句词,历史,公元,作诗,僧舍,修养,光彩

2015-11-08 #小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故事,苏轼,飞鸿,第一时间,东城,专题,儒家,人生,态度,平常心,变故,意象,资讯,时空,环境,渑池,旷达,禅宗,著名诗人,精神,老庄,自喻,脚印,观念,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教研,神和人,现出来

2020-06-16 #小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故事,苏轼,飞鸿,第一时间,东城,专题,儒家,人生,态度,平常心,变故,意象,资讯,时空,环境,渑池,旷达,禅宗,著名诗人,精神,老庄,自喻,脚印,观念,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教研,神和人,现出来

2017-05-22 #小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关于豁达的故事 苏轼豁达乐观的故事

故事,苏轼,飞鸿,第一时间,东城,专题,儒家,人生,态度,平常心,变故,意象,资讯,时空,环境,渑池,旷达,禅宗,著名诗人,精神,老庄,自喻,脚印,观念,雪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教研,神和人,现出来

2009-10-12 #故事阅读

读苏轼和子由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仪飞鸿踏雪泥

读苏轼和子由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仪飞鸿踏雪泥

人生,苏轼,新塔,爪印,生命,飞鸿踏雪,题诗,苏辙,人世,兄弟,兄长,弟弟,老僧,痕迹,雪泥,飞鸿,往来,人生到处知何似,泥上偶然留指爪,怨憎会,又何必,求不得,爱别离,鸿飞那复计东西,伍王,何方,大诗,柳永,杨柳岸,那鸿

2019-0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