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忠厚待人 诗书传家 我的家风故事

时间:2017-06-06

我的家族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家族。建有祠堂。每年都有清明会。有族谱,我家也有家谱。我没有听说过什么家训,家风。但是,我知道,我的家,我的家族,是属

提示:本文共有 19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的家族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家族。建有祠堂。每年都有清明会。有族谱,我家也有家谱。我没有听说过什么家训,家风。但是,我知道,我的家,我的家族,是属于典型的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传统家庭,传统家族。

我的父母有六个孩子。他们的文化层次不高。他们给我的人生第一课―家庭教育,有身教,也有言教。

先说身教吧。这个更多点。

我的父母,是勤劳朴实的。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直到现在,快八十岁的人了。依然坚持干农活。年轻时候,辛苦是为了养育子女。现在年纪大了,劳动,是为了不拖累子女,为了不成为废物。他们一生为人自尊自重,那怕是自己子女,能不麻烦绝对不麻烦。

待人忠厚,兄友弟恭,是父母给我上的重要的家庭教育课。

我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生活很艰难。吃饭是大问题。那个时候,一口饭代表作生命。

我的父母,自己养着六个孩子,六张嘴巴,大小不一,天天长着身体,等着吃饭。

那时候农村,是集体出工,挣工分。年终按工分分粮食。我家就我爸妈两个劳动力,挣工分养一家八口。准确点说,多数时候,饭桌上吃饭的人数是十二口或者十三口,后面我会介绍多出来的人口。

我爸当是在村组工作,有点工分。我妈每天出工挣工分。总之,是每到年终算工分,我家都是入不敷出。分粮不多。要向村里借粮度日。

在这么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家长期还养着我两个表姐(我爸爸大姐的两女儿,我大姨,大姨夫死了,当时两表姐一个九岁,一个三岁)。

还养着我两个小舅舅。(当时我外婆死了,外公病了,四姨嫁人了。两个舅舅年幼无人照顾,我妈嫁人时,就随我妈到我家了)。

天,写到这里时,我心一抽一抽的。泪目,我的父母,他们是怎么熬过那段日子的?!!

一个人忠厚不忠厚,善良不善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最能体现出来。

我的父母,用他们的这些自发自觉的实实在在高尚行为,在我幼年时代的心里,埋下了忠厚善良的种子。

我的父母,给我上的第三堂家堂教育课,是兄友弟恭。

我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在教书。一个在采购站。都是吃“皇粮”的。只有我父亲是农民。

我父亲对两哥哥非常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过“粮食关”。就是我前面说的,吃饭难。全民吃大锅饭。我教书的大伯家虽然吃“皇粮”。由于我大伯娘家是地主成份,“文革”时挨批斗。还经常不给饭吃。当时我爸,是经常用衣服袖子,裤管里藏点粮食,偷偷给大伯娘送去。当时,我堂兄一直跟我们住一起,直到读高中时,文革结束了才回到大伯家。

我四伯(我爸二哥),在采购站工作,吃“皇粮”,拿工资。结婚在农村,跟我家挨着。正常人家挨邻择近,是会有点小摩擦的。我们两家从没有。啥原因,我爸忍让的结果。

说一例子哈。我们农村人一般饮用的都井水。

我爸在自家附近打了一口井。方便取水。为了砌井台。我爸去了离家大约五里地的山上,花了半月时间凿了几方石头,每天运一块或者两块的回来砌在井台上。

井台砌好不到两月,我四伯也在自家挖了一井(以前他家是在我家井里取水用,他嫌远,自己也请人挖了一井)。

我四伯很奇葩,他也要砌井台。于是趁我家没人时,就把我家井台揭下,放他家井台上了(现在想到这事,我都有点嗔怪)。当时我妈知道了,很有意见(能没意见吗?我爸那么辛苦弄回来的石板)。

我爸知道了,没事人一样,对我妈说:没事,二哥,很少干农活,力气小。让他拿去吧。我再去弄几个石板盖上就是。我爸还跑去看了我四伯的井台砌得巴不巴适。

我的父亲,用这个行为,告诉我,兄弟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我父母,尤其是父亲,做的事情中,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再苦再难,他们一定要送孩子读书。为了让我们好好读书。他几乎年年都要讲一次我们家在解放初期买房被骗的故事。如果要说传承,我感觉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我祖父和曾祖父非常勤俭。靠着给人做长工(解放前的事)积累了些钱财,买田置了地。后来又积攒了钱,买了现在我们一大家子住的房子。因为我祖父那一辈人中,没有读书识字的人,所以在买房子写地契的时候,被卖家和写和合的合伙骗了。为了拿到房契(房屋合同),从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九年,打了整八年的官司,弄得倾家荡产,等到打赢官司。我们家除了房子,已经一无所有了。

经过此事,我祖父深刻意识到,没有文化,不识字的灾难。于是从我父亲辈起,我祖父就下定决心,每一辈人中,必须要有至少一个读书人。

于是我父亲三兄弟都被送进了学堂读书。大伯成绩好,考上了大学。四伯因文化水平还行招进了采购站。我爸玩皮,又是幺儿,虽只念了个高小(小学毕业),也被招进了村组做会计。

父亲一辈总算是识文断字了。于是不管是当农民,还是进城,都必须要读书,耕读传家成为我们的家族传统,算是家训吧。

我的家庭,在我的人生成长初期,对我的价值观教育,是我终身受用不尽的。我现在的一切行事作风,无不带有家风风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忠厚待人 诗书传家 我的家风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娄底市纪委市监委举行家风家教主题活动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娄底市纪委市监委举行家风家教主题活动

家风,活动,市纪委,监委,故事,主题,好家风,家教,干部,好的,丈夫,娄底,古琴,书香,全市,妻子,家属,家庭,干部职工,监察组,包粽子,坚持以,如何做,教育孩子,魔术表演,纪检,刘志强,李琴,李文博,张虹

2018-02-21 #小故事

散文丨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我的家风故事

散文丨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我的家风故事

父亲,家风,家庭,李寿,兄弟,初中,孩子,诗书,母亲,父母,教育,对国家,考上大学,重视教育,三毛,明礼义,范进,苏东坡,党中央,我的家,都上,忠孝,传家,伙计,二姐,万事,中华民族,五味杂陈,人生,农会

2018-07-22 #故事阅读

李寿谦原创散文丨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我的家风故事

李寿谦原创散文丨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我的家风故事

父亲,家风,家庭,李寿,兄弟,初中,孩子,诗书,母亲,父母,教育,对国家,考上大学,重视教育,三毛,明礼义,范进,苏东坡,党中央,我的家,都上,忠孝,传家,伙计,二姐,万事,中华民族,五味杂陈,人生,农会

2016-03-02 #短篇故事

《忠厚奉献传家久 何氏家风继世长——何贤家族的家风故事》

《忠厚奉献传家久 何氏家风继世长——何贤家族的家风故事》

弹幕,倍速,全屏,高清,循环,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网页,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09-04-17 #短篇故事

处世以忠厚为法 传家得勤俭便佳 良好家风 让子孙受益无穷!

处世以忠厚为法 传家得勤俭便佳 良好家风 让子孙受益无穷!

家庭,子孙,传家,家风,有一家,亲戚,家和万事兴,晚辈,老师,教育,受益无穷,肯定没有,勤俭节约,吉昌,朱伯庐,曾国藩,曾家,金山,好的,父之过,品格,人为,人才,儿孙,圣贤,子孙后代,家长,对象,师者,徒弟

2017-11-30 #经典故事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吃亏是福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吃亏是福

父亲,吃亏是福,学校,小学,时候,六尺巷,故事,低调,事业,人生,传家,家族,我家,所学,爷爷,校长,诗书,道理,工作,生活,违规,传统文化,多少钱,我正在,老师们,张英,扬光大,权衡再三,朱熹,朱子

2020-05-15 #故事阅读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家教,我的家,家风,故事,中央纪委,传家,诗书,国家,征文活动,征文,文明,来稿,监委,网站,社会各界,进步,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美德,推动社会,正能量,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

2012-02-21 #故事会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家教,我的家,家风,故事,中央纪委,传家,诗书,国家,征文活动,征文,文明,来稿,监委,网站,社会各界,进步,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美德,推动社会,正能量,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

2019-07-0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