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上海故事】谢重澄:从书店出发

时间:2017-06-07

就是那个有着无敌江景,被称为全上海最像霍德沃茨魔法学校的地方

提示:本文共有 26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大家好,我叫谢重澄,是上海建投书局的的店长。

就是那个有着无敌江景,被称为全上海最像霍德沃茨魔法学校的地方。

2016年11月的一个下午,身在广州的我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来电的是半年前和我仅有一面之缘的建投集团的高管,而她致电的原因竟然是邀请我应聘建投书局上海店的店长,大家都叫我哈利波特谢店长。

和书店结缘其实是一件挺神奇的事儿。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快消行业的外企做管培生,在北京管理过几家月销售额上千万的店铺,后来又奔赴内蒙古开拓西北市场。2015年前往广州创业。

一句话,我是个不太安分的人。可与不安分反差很大的一点是,我非常喜欢阅读,在辗转于各个城市的过程中,有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就是看书和逛书店。我一直觉着,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广州创业的过程中,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和大学同学一起发起了“全球书店直播”的项目。我们集结了身边的留学生朋友们通过手机直播的形式带书迷们去看世界各地的书店,1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通过互联网一起逛了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独立书店、圣保罗的巴西文化书店等等。

大概是因为这个创意,2016年7月,我受邀从广州到上海,作为唯一的读者代表参加中国最美书店周的闭幕式,这个闭幕式同时也是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的开业论坛。我受邀分享了“阅读是如何改变我的生活”这个主题。也许是我的演讲给建投的领导留下了印象,于是我就接到了刚才提到的那个陌生的电话。

兴奋过后,我开始深深的担心:我完全没有书店管理经验,在这个人们掏出手机便可下单买书的时代,我该怎样经营好这家书店呢?我能不能适应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呢?不过我是天生乐天派,转念一想,何乐而不为呢?第一,我是个热爱挑战的人;第二,我是个阅读爱好者和推广者;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上海是我向往的城市。

我来到上海,第一件事是去寻访和了解内山书店。大家知道内山书店肯定都是和鲁迅先生有关吧,我也一样。鲁迅先生1927年10月来到上海的第三天就开始在内山书店购书,直到去世之前,9年零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在内山书店买了一千多册书。但很多人不知道,内山书店也是书店经营的创新者,很早开始开架式陈列,在店内设置了专供读者喝茶的空间,从1920年开始,书店里开始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成为中日作家和文艺爱好者聚集的文化沙龙。书店不仅提供书籍,更重要的是书店成为了一个枢纽,把爱书的人连接起来。

我一直认为一家书店应该扎根于它所在的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人和文化进行紧密的互动。我想,也许建投书局也可以像内山书店一样,创造出一个文化共同体,连接起那些热爱阅读,同时对上海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

于是,我开始着手策划一个活动,叫“从书店出发,阅读城市”。在我的设想里,这个活动要既与阅读有关,但又不局限于书籍的阅读,还包括实地行走。也就是说,从书籍出发,再深入到书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或许是条街道、也可能是栋建筑,用文化加微旅行的深度阅读形式,推动对上海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到上海的人来说,策划这样和上海历史文化相关的活动并不容易,需要恶补相关知识,还要深入到上海的大街小巷里实地探访。不过,我很快发现,这件事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因为只要发现我在研究和推广上海文化,很多人都会很热情的提供帮助。

有一次我拿了很厚的一本上海文化图册,到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考察,但发现这里并不对外开放。可那里的一个保安在得知我正在做的事情以后,主动为我开门,带我参观,并且向我介绍了它的历史。就是现场最鲜活的讲解员啊,我那时候的感觉就是遇到了扫地僧,真是高手在民间。

在整个策划过程中,还有两位上海爷叔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位是古叶大哥。他是“古叶嘎上海”公号的主理人,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对上海的风土人情美食建筑历史故事等方面十分了解。在得知我们“从书店出发”的策划后,他特开心,告诉我说,他觉得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做推广城市文化的事儿,所以他愿意无偿地为活动做领读人。另一位是郭纯享老先生,是多伦路上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店铺“1933大上海博物馆”的老板。他说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经常穿戴二手衣物,却由此对收集旧物产生了兴趣。收藏这条路,他一走就是40年。我们对郭老藏品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表示惊讶,也非常佩服他能坚守这么久。他主动提出,如果你们书店将来需要做展览,我这些东西都可以免费借给你们。还说,他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能够让年轻人通过老物件了解过去的上海。

活动开始的当天,读者们陆续来到书局集合。我本以为参加活动的读者应该是主要是我这样的新市民,没想到竟然大部分都是上海人,年龄从10岁到58岁。其中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告诉我他们从小在多伦路长大,但并没有机会仔细去了解多伦路的历史和近几年的发展,这个活动是他们重新认识儿时成长的地方的好机会。就这样,我们的队伍一路慢慢走,慢慢讲。不断有路过的游客凑过来,在不知不觉中,最初二十人的队伍变成四十多人。活动结束时,读者们依旧不愿意离开,他们之间相互地在添加联系方式。一个读者说,他来上海三年,但从来没有深入地了解过这座城市,他从这场活动中收获了很多,还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还能非常清楚的记得活动结束后的那个周一,我当时正在开会,我的同事跟我说有位先生一早就在书店等着见我——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看到我的时候眼里闪着光。他说自己是老虹口人,现在在书店旁边一家国企担任高管,但平常却最喜欢穿梭在上海的弄堂街道里用相机记录这座城市新的旧的模样。看到新闻报道了我们从书店出发的活动,他非常地开心。他边说边打开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这么大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毛笔字。我凑上前去,读了两句便发现,这不就是我们从书店出发的推送文章吗?他竟然一笔一划抄写了一遍。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

三年来,我做了数十次“从书店出发”,我觉得我和这位读者说的一样,书店是我的工作,这样的活动其实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了解上海的一扇窗口。大隐于市的保安大哥,热爱传播城市文化的古大哥、收藏城市记忆的郭老板、关注上海城市文化的广大市民,还有我,这些原本没有交集的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到了一起。我们在书店里,是书店的风景,我们走在阅读城市的路上,就和街景和这些历史一起,成了城市无形的风景。

我是谢重澄,我在上海,我是上海!

栏目主编:孔同

本文作者:谢重澄

文字编辑:廖诗琪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上海故事】谢重澄:从书店出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探访|“深夜书店节” 讲述夜上海“书的故事”

探访|“深夜书店节” 讲述夜上海“书的故事”

读者,书店,上海,书局,艺术书坊,书桌,夜读,思南,新闻记者,空间,上海古籍书店,外文书店,活动,路店,夜生活,营业时间,汤军,石洪,生活,绍兴路,专业,小时,家书,新闻,时光,时间,优惠,顾斌,上海图书公司,复兴中路

2007-05-14 #小故事

给上海名人名作“安家” 用“故事” 包装实体书店图

给上海名人名作“安家” 用“故事” 包装实体书店图

文化,委员,上海,建议,提案,特色,民营书店,书店,名人名家,静安别墅,名人,政协委员,文库,规划,钱程,优秀历史建筑,市政协,文化地图,专项基金,作品,卖书,建筑,故事,民居,著述,定位,周荣,大文,小朱,建一

2020-09-02 #故事阅读

一盏灯温暖一座城 上海最文艺的零点时刻 藏在深夜书店|十分上海·申夜故事④

一盏灯温暖一座城 上海最文艺的零点时刻 藏在深夜书店|十分上海·申夜故事④

上海,书店,时刻,夜故事,一盏灯,文艺,零点,新民晚报,一座城,书局,人们,周先生,女士,时间,上海的夜,来这里,丁先生,佩德罗·巴拉莫,余华,石库门,李先生,胡安·鲁尔福,马尔克斯,在书,大学路,新民晚报社,来到了,一隅,习惯,健身房

2020-09-25 #故事阅读

明天“深夜书店节”特别专场 伴你在夏风中聆听那些“上海·故事”

明天“深夜书店节”特别专场 伴你在夏风中聆听那些“上海·故事”

音乐,上海,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活动,朱洁静,王珮瑜,中国,主持人,书店,书单,图说,声音,角度,吴冠军,唐健,孔祥东,孔祥,沈婷,韦力,理事,城市生活,上海文化,东将,华东师范大学,新华传媒,每天多,路店,市委,夜生活

2014-07-26 #经典故事

中国传统故事上海书店出版社48册PDF755M

中国传统故事上海书店出版社48册PDF755M

徐余,李成勋,林雪岩,董天野,陈光镒,张令涛,钱笑呆,中国传统故事,严绍唐,杨门女将,张伯诚,岳云,之之,如姬,刘锡永,双珠凤,卢汶,李庭,张良,徐进,李慧娘,李铁生,李逵,杨金花,汪玉山,盛焕文,狄青,程十发,石秀探,胡若佛

2020-07-23 #长篇故事

“上海·故事”读书会第14期|“阅读的力量·深夜书店节”特别专场——“音乐与阅读”

“上海·故事”读书会第14期|“阅读的力量·深夜书店节”特别专场——“音乐与阅读”

音乐,上海,中国,故事,上海广播电视台,活动,吴冠军,唐健,朱洁静,沈婷,王珮瑜,一本好书,分享了,主持人,书店,医学,古诗,声音,文化,现实,电影,福州路,分析,生活,对我们,小长假,文化精神,电影时代,这本书,孔祥东

2019-05-22 #故事大全

上海最有故事的建筑 弄堂

上海最有故事的建筑 弄堂

地址,上海,建筑,弄堂,武康路,思南路,电话,巨鹿路,书店,地方,巧克力,徐汇区,武康,小红楼,老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主人,交通,卢湾区,名人,地铁,年代,阳台,面包,面粉,不可错过,古董花园,四明村,愚园路,渡口书店

2020-05-27 #故事大全

上海最有故事的建筑 弄堂

上海最有故事的建筑 弄堂

地址,上海,建筑,弄堂,武康路,思南路,电话,巨鹿路,书店,地方,巧克力,徐汇区,武康,小红楼,老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主人,交通,卢湾区,名人,地铁,年代,阳台,面包,面粉,不可错过,古董花园,四明村,愚园路,渡口书店

2020-05-3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