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关键点都在这里了

时间:2017-06-08

孩子读书读不了二十分钟就被玩具吸引跑了,真是愁的很

提示:本文共有 41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有很多妈妈不断向我咨询该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读书读不了二十分钟就被玩具吸引跑了,真是愁的很。”

“有时候下班很累,孩子还要缠着讲故事,怎么能让他学会自主阅读啊?”

“我给我家孩子读了一年多的绘本了,为什么她还是不识字?”

我一直在考虑怎么能给大家一份满意的答案,就在不久前我看到了“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这篇演讲稿是十几年前在第一届图画书“小松树奖”颁奖会上松居直先生的发言。

很遗憾,我现在才看到,演讲稿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所以我非常希望更多的妈妈能读到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对“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秘密”所做的解答吧!

文 | 松居直

01

怎么让孩子喜欢书?

实际上,这是泰国曼谷的奇拉仑昆大学邀我讲课时的题目。那时,大学方面给我提了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靠耳朵。

我认为,在儿童读书方面,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关于这一点,只要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将语言变成自身的东西,是怎样掌握语言的,就可以明白了。

在考虑儿童读书问题时,我们要认识到儿童在婴幼儿期有没有丰富的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会读文字之前,没有丰富的用耳朵听本国语言的体验是不行的。如果这方面的体验贫乏,将对孩子日后的学习能力、读书能力、思考力和集中力有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语言不是知识,语言是一种与人的身心有更深切关系的东西。而且,语言这东西是眼睛所看不见的。

用看不见的语言,创造出眼睛看得见的世界,这种体验即是读书。

02

孩子的耳朵有很强的语言接受能力

亲自给孩子讲故事,这种体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在这影视时代,最重要的是孩子身边的人跟他们说话,或是给他们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书,而是大人读书给孩子听。

有了这种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而后孩子又学会读文字,并通过文字进入语言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孩子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视上听到的语言能叫做语言吗?不,是声音,从电视上听声音,看图像。

我认为,实际上,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电视上听到的语言不能算是语言,恐怕只能算是声响。我在大学里给学生们讲课,我常问他们对小时候看过的电视的记忆,举例来说,那是一部关于小鹿斑比的迪士尼电影。

当我问起他们记得什么时,他们说,记得的是场面、是景物、是画面,有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

而对斑比和父亲之间有什么对话,说了些什么,却毫无印象。虽然他们知道故事的梗概,但是其中特别重要的语言,却没有在这些大学生心中留下印象。

我认为,看电视,看录像,不是语言体验。

为什么呢?因为电视机是机械的,而人的嗓音中是包含着感情的,说话人或者讲故事人的感情。人与人讲话是语言的基本关系,基本体验。

常给两三岁的幼儿读图画书,他们会把整本书记下来,那种记法,是把文章一字不差地记下来。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在大人看来,孩子把文章一字不差地记住是令人惊奇的,其实,这种能力是2岁到5岁的孩子特有的。

现在,日本有个非常有名的年轻女诗人,名叫俵万智。她24岁时出了诗集,非常畅销,当时好像卖了40万册。而读了她的诗集,确实能感到她语言能力的非凡。

我非常想知道她的语言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后来,我读了她写的随笔,随笔中描述了她两岁时听图画书的体验。

俵万智每天都让妈妈给她读图画书,几乎是反复读同一本民间故事的图画书,大约听了几百遍。3岁时的某一天,俵万智虽然不识字,却看着画把整本书的文章都说下来了。

妈妈很惊奇,因为她看着图,一字不差地把整本书都复述下来了。

对此我却毫不感到奇怪。一字不差地复述故事,正是那个年龄的孩子的特点。

到了五六岁就做不到这点了,做不到一字不差。这是大人们几乎忘掉的儿童所具有的能力。2~5岁的孩子具有把语言完全变成自己东西的能力,这不是记忆,不是普普通通的记忆,这是一种更惊人的能力,我认为只能把这叫做“吃语言”。

孩子们是在吃语言,若是这语言使他们感到快乐、有趣,他们就把它吃下去,变成自身的东西。因此,孩子们上学以前,我们大人应使他们有用耳朵听真正优美语言的体验。

实际上,早在2000年以前,古代以色列的诗人就有过“吃语言”的诗句。当我读到那首诗的时候,大为震惊,原来古代的人就认识到这一点了啊。

然而,尽管孩子们身上有这种语言的力量,遗憾的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虽然孩子不识字,却具有很强的用耳朵接受语言的能力,这里孕育着读书的萌芽。

书是语言的世界,读书是进入语言世界。认字只是单纯的技术,虽然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如果没有使用这种技术进入语言世界的能力,就读不了书。

我们往往以为,只要教会孩子识字,他们便会自然地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必须重新加以认识的重要问题。

03

孩子最喜欢听爸爸妈妈的声音

因为那里面有爱

语言这东西是会留在心中的。

父母读书给孩子听,在孩子享受读书乐趣的时候,讲故事的人是会和语言的乐趣、故事的乐趣一起留在孩子心中的。

大家也许都很忙,但是,我希望大家要念书给孩子听。我和大家一样忙,现在更忙。

不过,我年轻的时候,再忙也要找时间读书给孩子听,在他们1岁到10岁期间,十多年中,我常念书给他们听,虽然做不到每天都念,但是一个星期中总要念上两三次。

现在,我的孩子们都已是四十几岁的人了,而我当年念过的话语却留在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脑海里。

我认为这是最可信赖的纽带,它们和快乐的记忆一起留在心中。

我不喜欢说教,也不记得给孩子们念了多少本书,但是现在想起来,我想对孩子们说的话,实际上全都通过念书传达给他们了。

作为一个人,一个成人,一个父亲,我要告诉给孩子们的话,在那些书里应有尽有。我想,进入影视时代后,更要念书给孩子听,出版社要不断地对读者讲这一点。

在家里,父亲给孩子读书,母亲给孩子读书,这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的快乐的时刻,哪怕只是5分钟、10分钟。对孩子来说,和父母在一起是最幸福的。父母给自己读自己最喜欢的书,那些话给自己带来了喜悦,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体验吗?

因此,尽管大家很忙,但我希望做父母的能念书给孩子听,哪怕时间很短也好。

我曾在书中看到过19世纪意大利教育家的一句话,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他说:

“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感受到爱。”

我们无疑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爱孩子是不是感受到了,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我觉得,读书给孩子听,是能够使孩子感受到爱的一种方式。

04

认字不代表会读书

刚才我讲过能认字并不等于就会读书,关于这一点,有非常有力的统计上的证明。

日本人的识字率是99%,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联合国教科文的统计也接近这个数字。但是,尽管日本人几乎个个识字,但日本成人的读书率只有50%,读报纸和杂志不包括在内。

读书率在降低,而且最近儿童的读书率也在降低。高中生、初中生都在降低。读书时间也大幅度减少。

图书馆建起了很多,这50年间,农村、城镇里都有了图书馆,然而读书率却降低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现象人称“疏远书” “疏远活字”,但我认为这既不是什么“疏远书”、也不是什么“疏远活字”,而是“疏远语言”。

确实,电视播放使语言的量增加了,儿童的语汇丰富了,可是,那和读书没有什么关系,孩子仅仅是知道了一些词汇,却不知道语言的生动的力量,不知道语言的奇妙,不知道语言所产生的喜悦。

我认为能够识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与此同时,在学会识字的时候,我恳切地希望孩子们对语言所具有的力量能有丰富的体验。然而,大人们却总想早早地教孩子识字,好让孩子自己读书。

但是,请大家想一想,孩子自己读书和大人读给他们听,哪一种更轻松愉快呢?当然是听大人读书比自己读更轻松愉快。

大人想让孩子早早地读书,培养起读书能力,却不想一想,这对孩子真的是快乐的吗?

给孩子读书,可以引起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使他们变得喜欢语言,让他们体会语言的乐趣,这时候,孩子自然会对语言发生兴趣,想学识字,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这样。

我从未教过孩子写字,但是几个孩子在入学前后几乎都自己学会了识字。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们自己想读,想了解那令人愉快的书的世界。孩子们知道文字的作用,知道文字和语言是什么关系,因为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文字是进入语言世界的钥匙。

重复地说,我并不是指责电视,电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知识,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但是,仅仅这些,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不够的。

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日本的孩子们头脑中知识和信息塞得满满的,但是却没有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信息。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重要的,这就是创造力、思考力、集中力。

我认为今后的教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非常难。这也涉及到我们出图画书的工作。

即使我们出了好的图画书,如果家长、保育工作者、老师不读给孩子听,也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有位德国人在书中写过:

一个5岁的女孩,她的妈妈经常给她念书、讲故事。有一次,电视上播放讲故事节目,一个非常专业的阿姨在电视上讲故事,在大人看来这是个非常好的节目。那个5岁的女孩一开始很感兴趣地看节目,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去找妈妈,让妈妈给她讲故事。

妈妈问:“电视上的阿姨不是讲得挺好,挺有意思吗?”

于是孩子回答说:“可是,电视上的阿姨不能抱着我。”

这就是孩子的心情。

把孩子抱在膝上读书给他们听时,我们的心情能传达给孩子,孩子的心情也能传达给我们。

从这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夫妇之间、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

陪孩子读书,并不只是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能给孩子传递你的爱。

这就是我最喜欢绘本的地方,无论是哪本绘本,都是你可以走向孩子世界的路,在这条路上你们一起读过的书、做过的游戏都是孩子长大以后最珍贵的记忆。

所以,请享受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吧。每天哪怕15分钟的陪伴,也请你一定一定坚持下去。

因为阅读与不阅读的人生,真的大不一样。而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秘密,真心很简单,就是坚持为他读下去。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Hello蓝豆)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 宝宝知道 帐号,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关键点都在这里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吴京儿子5岁阅读量超500本?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 家长很关键

吴京儿子5岁阅读量超500本?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 家长很关键

孩子,家长,好习惯,谢楠,吴所,曹文轩,时候,父母,家庭,童心,自主阅读,习惯,书籍,任务,作品,小店,故事,时间,氛围,画风,童话,影响,全都是,写作业,可以帮助,品格培养,孩子是,童话作家,经典童话,让孩子

2009-02-22 #故事阅读

一点资讯8岁之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www.yidianzixun.com

一点资讯8岁之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www.yidianzixun.com

故事,孩子,家长,课程,宝宝,幼儿画报,小朋友,乐学堂,嘟嘟熊画报,婴儿画报,内容,图片,栏目,方老,红袋鼠,让孩子,习惯,幼儿,玩具,工作,好习惯,相关内容,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家,关键期,儿歌,图标,图画书,婴儿

2019-01-11 #故事阅读

幼小衔接好习惯培养之阅读篇

幼小衔接好习惯培养之阅读篇

孩子,家长,阅读能力,故事,幼儿,猴子,让孩子,阅读习惯,阅读理解,父母,问题,习惯,因素,方面,思想,故事书,故事情节,语言,鳄鱼,一个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阅读量,鳄鱼的眼泪,窦桂梅,清华附小,好的,校长,主题思想,关键期

2017-01-25 #小故事

培养爱阅读的孩子 抓住3个关键期 世界不会亏待爱读书的孩子!

培养爱阅读的孩子 抓住3个关键期 世界不会亏待爱读书的孩子!

孩子,时候,故事,让孩子,妈妈,父母,能力,亲子共读,兴趣,时期,理解能力,亲子阅读,习惯,东西,儿子,敏感期,萌芽期,阶段,阅读习惯,好的,关键期,信息,动物,图书,年龄,幼儿,想法,爸妈,玩具,经典

2020-01-30 #短篇故事

孩子不喜欢阅读 作文差?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阶段 父母别错过

孩子不喜欢阅读 作文差?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阶段 父母别错过

孩子,家长,父母,让孩子,女儿,作文,习惯,书籍,小学,小时候,电话,回家,培养孩子,要知道,阅读习惯,诸葛亮,都会,老师,我家,亲戚朋友,个体差异,书单,事情,书店,亘古,人眼,作业,劲头,写作水平,关键时期

2010-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个“药方” 家长学会孩子自会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个“药方” 家长学会孩子自会阅读

孩子,阶段,幼儿,家长,阅读习惯,关键期,书面语,好处,奥特曼,妈妈,思维,每天晚上,水平,语言,一起读,保姆,全家,少年,包子,学生,小孩子,小学,差异,建议,幼儿园,材料,格林童话,读书会,发育,教育

2015-10-05 #短篇故事

高考730分 英语数学双满分:学霸孩子要从小培养 小学是关键!

高考730分 英语数学双满分:学霸孩子要从小培养 小学是关键!

孩子,小学,父母,阶段,习惯,家长,初中,让孩子,郑姐,培养孩子,时候,高中,杨晨,阅读习惯,学历,基础,妈妈,姿势,学会,思考问题,成绩,时期,时间,能力,身体,高考状元,于敏,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对孩子

2011-08-16 #长篇故事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家长图书故事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家长图书故事

孩子,家长,阅读能力,故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图书,妈妈,让孩子,好的,儿歌,能力,内容,兴趣,图书馆,家庭,时间段,氛围,发育,可以选择,带孩子,很重要,爱读书,自己喜欢,其学,大图,在某一,关键,习惯,上口

2020-07-1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