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时间:2017-06-11

有效的导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生疑激趣,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提示:本文共有 24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天星小学:杜丰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有效的导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生疑激趣,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本人从导入的方法谈谈导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导入 生疑激趣 寓学于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导入,他们或旧知复习,温故知新;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设置悬念,扣人心弦;或猜谜游戏,寓学于乐;或奇趣故事,妙趣横生……无不殚思竭虑,追求卓越。

1.旧知导入,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联系十分紧密,教学时,可以安排一些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作铺垫,形成正迁移。例如,六年级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可先出示一道复习题“朝阳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40人,其中男生占11/20,男生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即把“55%”覆盖在“11/20”上,从而得到课本上的例题,再引导学生把例题同复习题进行对比分析:把“11/20”换成“55%”题目的意思有没有改变?然后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 能化生为熟,化难为易,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直观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实践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提供粉笔盒、烟盒、砖块等实物让学生感知,使他们对长方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又如,教圆周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测量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由此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3.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心理学表明,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时,对问题产生悬念,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的触发点,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可以这样导入: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用量角器量出其中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马上能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再量角验证,果真都对,这时,学生都会心生疑惑:老师真的有神法吗?老师便抓住学生这种迫切想知道其中奥秘的心理,说“学了今天的内容后,你们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出示课题)。这样导入学生必然兴趣盎然,专心致志,收到良好的效果。

4.猜谜游戏,寓学于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它的确是儿童时期意见原则性大事。”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好动、喜欢猜谜语、做游戏,导入时可以创设一种游戏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例如,在给学生讲授“1”或“0”的认识之前可以分别口述如下两个谜语:“横看像支尺,竖看像根棒,年龄它最小,大哥它来当。”(打一数字)“像个蛋,不是蛋,说它圆,不大圆,说它没有它也有,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又如,在讲《可能性》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导入新课:请两个同学上台进行游戏,其他的同学记录这两个同学各自胜负情况,让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这一游戏活动,寓学于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身心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可谓一举多得。

5.奇趣故事,妙趣横生

儿童喜欢听故事和富于幻想,在新课教学中可以把某些数学知识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寓教于乐,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在讲授《循环小数》时可以用一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简短诙谐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样导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体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即“循环”。这样的故事,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到这一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6.联系生活,情境激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

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圆的认识”之前画了一辆彩色自行车的挂图。教师将挂图上自行车的两个车轮用白纸盖住贴在黑板上,问学生:“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是自行车!”“老师送给你要不要呀?”“要!”教师把遮盖车轮的纸扯开,学生笑了。“你们为什么笑呀?”“两个轮子是正方形的,这样的自行车骑不动。”教师再把正方形车轮扯开,学生又笑了。“你们为什么又发笑呀?”“两个轮子是椭圆形的,这样的自行车骑上去会跌倒。”最后教师把椭圆形的车轮扯下,一辆美丽的自行车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问:“这样的自行车行吗?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呢?学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了。”这样以生活经验作引子导入新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有效的导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生疑激趣,引人入胜,辉映全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的类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环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法,导之有理,导之有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学生,教师,好的,情景,情境,课堂,数学,摘要,人生,内容,内图,分类号,思维能力,学科,感情,教学,故事,课堂教学,方面,数字,能力,游戏,目标,理论性,逻辑性,部分,开始前,教学设计,独特的情景,在课堂教学

2019-05-05 #经典故事

谈谈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 大家一起来探讨吧!

谈谈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 大家一起来探讨吧!

2019-07-07 #故事阅读

一个故事的启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故事的启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课堂教学,问题,课堂,知识,兴趣,有效性,让学生,教师,能力,因素,传统,教学,特点,火药,发展,了学,主体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小白兔,历史,充分发挥,壮举,对象,思想,意识,方法,欧洲,环节,积极性

2020-08-15 #小故事

高中历史课堂故事教学法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故事教学法分析

故事,学生,教学法,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教师,内容,原则,课堂教学,课堂,知识,商鞅,教材,注意力,有关,巧妙地,兴趣,五四运动,时间,生动性,过程,李白,激发学生,悬念,意识,效率,素养,时机,有效性

2020-05-21 #故事会

高中历史课堂故事教学法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故事教学法分析

故事,学生,教学法,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教师,内容,原则,课堂教学,课堂,知识,商鞅,教材,注意力,有关,巧妙地,兴趣,五四运动,时间,生动性,过程,李白,激发学生,悬念,意识,效率,素养,时机,有效性

2020-08-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用好历史故事 讲好历史课堂

用好历史故事 讲好历史课堂

故事,历史,教学法,应用,教学方法,课堂,高中历史,面的故事,素质教育,教学,效率,关键,有效性,方式,智慧,课堂教学,历史故事,好故事,教学中,激发学生,喧宾夺主

2020-07-06 #故事大全

用好历史故事讲好历史课堂

用好历史故事讲好历史课堂

故事,历史,教学方法,教学法,应用,摘要,关键,素质教育,教学,效率,有效性,方式,课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故事,好故事,教学中

2020-07-06 #故事大全

互动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互动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学生,小学英语,师生,老师,交流,互动式,小学生,问题,互动交流,教学中,氛围,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基础,情况,效率,有效性,积极性,过程,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学生在,教学手段,人们,动态,地位

2019-06-1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