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这些高级传播学理论 一旦用了 多加20分

时间:2017-06-11

高分看似满大街都是,但是拿高分却非易事

提示:本文共有 121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5 分钟。

往年新传各院校考研分数线370-390之间,但近些年个别院校复试线已经突破400分(用数据说话:这些考研热门院校初试得考400+!各科得考……)。高分看似满大街都是,但是拿高分却非易事。根据往年经验来看,高分与普通分最大的差别在于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运用”层面考察的是你对于书本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展”考察的是你对于专业领域的观察和理解。前者是基础分,后者是最难拿下的分数。故,学姐盘点C刊论文中大佬常用、且让你多加分的逼格传播学理论!帮你体现你的学科拓展!

01

数字反哺

数字反哺是指代际之间围绕着新媒体采纳与使用展开的互动,尤其是年轻世代对年长世代在新媒体技能、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的反哺,可为数字代沟的消融创造了机遇。简而言之,数字代沟诱发了中国家庭中全方位、大规模的数字反哺,而数字反哺既有可能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也有可能引发“静悄悄的革命”。巨大的数字代沟促使老人求助于数字反哺,有研究调查调查显示,当老年人使用微信遇到困难时,通常的求助对象是儿女(67.5%)、孙儿女(7.4%),或亲戚朋友(6.7%)。

注:数字反哺现象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较为明显地突出。疫情期间暴露出父母及老人在新媒体使用中与年轻一辈的数字鸿沟,又由于疫情封闭式管理,年轻人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较之以往更长。因此,给了数字反哺的发展契机。建议大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理论/概念。

02

赋权理论

赋权理论 (Empowerment Theory) , 又译为“增权理论”, 最早出现于美国学者巴巴拉·所罗门 (Barbara Solomon) 《黑人之增权:社会工作与被压迫的社区》一书中, 兴盛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赋权”(Empowerment),简言之,就是通过介入和案主的积极参与,挖掘与激发案主潜能,促进案主最大程度地掌握社会资源,从而改变自身不利处境,以实现增能之效。赋权理论包含三层含义:首先,赋权对象主要为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对个体生存与发展有一些基本的权利诉求,这些诉求就是赋权对象。其次,“赋权作为一个互动的社会过程,离不开信息沟通与人际交流”,所以与人们的传播行为相联系。第三,赋权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研究通常采取情景式个案分析法。赋权的价值取向从个体层面来说,使赋权对象获得内化的效能感;从组织层面上看,使案主取得一定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从社会层面上看,促进权力关系的改变。

注:我们在答题的时候经常用到说网民、受众具有什么权利,那么为何他们的权利从何而来呢?则是基于赋权理论进行理论阐述。不过,大家注意赋权理论强调的是对弱者的赋权!

03

创新扩散理论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新农药、新良种等)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创新:被采用的个人或团体视为全新的方法、实践或客体。它是相对于特定群体而言的,创新与否具有相对性。创新的扩散: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的传播过程。一个创新能否被大众接受取决于5个因素:①相对优势②兼容性③复杂性④可试验性⑤可观察性。也就是说,一个创新与它所取代的事物相比优势越大,与现存的价值观、潜在接受者过去的经验和需求冲突很小,复杂性不高,可以通过试验进行考察,并且人们可以直接观察结果,那么这个创新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注:适用于新事物的传播特征研究,或者是适用于XXX新技术盛行的原因分析,如抖音。你在答题的时候则可以按照创新与扩散理论的5个要素进行一一阐述和分析。

04

公共领域

在18世纪的英国政治哲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公共领域”一词。哈贝马斯著述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定义了公共领域一词,意为指以自由、独立、理性的商讨方式调节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团体、国家与社会的一种中介机制。哈贝马斯认为,市民社会包括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部分,它是“政治领域”的对应物。公共领域包括“文学公共领域”与“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后者也被称为“政治公共领域”,但它不等同于“政治领域”即“政治权力领域”或“公共权力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前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他认为,最初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是不相交叉的。公共领域通过政治上的作用,调解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它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领域里发展起来的,其主体是“公众”,公众具有言论自由和社会交往的独立性,议会和政党都是公众的一部分。但随着国家的强大,国家开始对社会进行严重干涉,原来自由形态的公共领域走向瓦解,形成了消除“公共”与“私人”间区别的公共领域。他主张应重新塑造社会关系,恢复公众的独立性、自主性与理性判断能力,以实现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合理化。

注:公共领域适用于政治传播类的题目,例如如果谈到了香港问题,那么你可以运用公共领域的理论进行分析,如蒙面人是在假借自由之名以破坏公共领域,夸张化了言论自由社会交往的独立性等。

05

框架理论

关于框架理论的内涵主要有三种,各方说法不一。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如恩特曼的定义。他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在恩特曼关于框架的定义中,他认为媒介从业人员对事物的选择和凸显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侧重框架的传播效果,这也涉及到了受众的接受框架。以这个定义为基础的框架研究,可以用调查法考量受众在接受文本前后对事物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进而找到传者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框架理论研究者之一—美国学者盖姆森曾指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

盖姆森对框架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界限”,类似于窗椽或照相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一是指人们用于诊释社会现象的“架构”。“框架是人们藉以观察世界的镜头,凡被纳入此镜头实景,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中的一部分。人们藉由框架来建构意义,以了解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脉络。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

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定义。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

注:框架理论常用于认知层面的问题研究,如谁通过某种媒介内容传达了观点,如何得到这个观点,则可依据框架理论来进行分析。

06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 Ajzen提出的。是Ajzen和Fishbein(1975,1980)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的继承者,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TPB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

有5个重要组成要素:态度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亦即指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所以态度的组成成份经常被视为个人对此行为结果的显著信念的函数;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在预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作用大小;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而其影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行为意向具有动机上的含意;二是其亦能直接预测行为;行为意向是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的判定,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行为是指个人实际采取行动的行为。具体模型如下:

注:为什么要把这个理论拿出来谈呢?是因为这个理论是做研究设计时常用到的模型,内容简单、好记、且易搭建其它模型。要考研究设计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哦!

07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亦即“动机理论”。管理心理学中特指对工作条件下人的动机的形成、维持和激发的系统的心理学阐释。有两种来源:一是管理心理学家将普通心理学关于动机的一般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领域; 二是管理心理学家在对现实的管理过程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特别针对管理实践中人的工作行为而提出的动机理论。动机作为引发、维持和改变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心理特征,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 行为则是指向满足需要的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模式可以表达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指向目标。根据其分析的切入点的不同,激励理论又可以分为三大类:(1) 需要型(或内容型) 激励理论,包括A. 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C. P. 奥德弗的ERG理论、F.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 (2)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V. H.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E.A. 洛克的目标理论、B. F.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3) 状态型激励理论,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详见有关条目)。

注:在答措施类或者是问题时,激励理论是最好用的,比如在短视频乱象时,除了必要的惩罚措施,其实还应该有带有奖励性质的措施,那么为什么要设置奖励呢?则是基于激励理论进行的构想。

08

三螺旋理论

1996年,雷德斯多夫和埃茨科威茨在继承前人创新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螺旋创新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并用于研究政府—大学—产业之间的关系,此后,三螺旋创新理论被公认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之一。三螺旋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促进三螺旋理论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与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加强大学和产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学为了进一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主观上也在不断增强大学和产业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由于政府所扮演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所以必须不遗余力地支持大学—产业的协同作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鼓励以支持大学和产业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

注:相信大家都听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中的螺旋是指我们的舆论环境发展状况呈螺旋状态。但三螺旋中的螺旋并非是指这个,而是指将大学-产业-政府在管理上拧成三螺旋,和共治的概念会有点相似,但是出发点并不同。三螺旋理论适用于管理类解决类的答题。

09

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的源起沉浸理论起源于Csikszentmihalyi在20世纪60年代对游戏展开的研究,他将关注点从游戏带来的益处和功能转移到游戏带给人们的愉悦感上,并把现实游戏中产生的令人愉悦的感受扩展到多种不同形式的“自成目标”的活动中,比如攀岩、国际象棋、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具有内部动机性,即参与者只关注活动本身,不求外部回报或结果的沉浸并享受在活动过程中。Csikszentmihalyi将“人们全面参与活动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整体体验”定义为沉浸,他认为这是人们愿意继续参与某一行为的主要原因。

1990年,Csikszentmihalyi在先前对沉浸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沉浸: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一书,对沉浸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且重新解释了沉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并提出沉浸包括九个心理特征:挑战与技能平衡、明确的目标、反馈性、行为与意识的融合、注意力集中、感知控制、自我意识的丧失、时间失真感以及体验本身有目的性。

注:提到沉浸这个词,大家应该想到是VR和AR,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VR和AR最大的特征则是沉浸性,运用沉浸理论可以分析其技术的弊端或者是优势。需要注意的是,短视频和直播同样具有沉浸性特点。毕竟抖音5分钟人间1小时。

10

劳动三重论

网民观看行为的商品化与劳动化。1974年,斯迈思发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系统阐释了上述研究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著名的“受众即商品”、“传播即劳动”等学说。斯迈思认为,受众观看电视的行为就是一种替传媒产业贡献收视率、付诸观看劳动的过程,观众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快乐,而不是一种劳动的煎熬,快乐与劳动开始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受众被传媒产业当作一种商品,出卖给广告商,“受众商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价值和价格取决于家庭结构、族、年龄、性别等等“人口统计数据”。从这个角度而言,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内容生产的目的就在于将大众牢牢“锁定”在家庭空间中的客厅、卧室里,通过传播内容的不断变换吸引受众、争夺受众、售卖受众,从而完成传媒产业的资本累积过程。

网民情感参与的劳动化。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而言,欲望、娱乐与消费被高度融合在一起,人们的情感被悄然转化为一种消费动力,这个过程通常表现在两方面:一为明星粉丝情感的劳动化;二为普通观众情感参与的劳动化。

“分享”欲望的生产与信息传播行为的劳动化。“分享”行为最初体现于礼物的来往与互赠行为之中,路易斯·海德(LewisHyde)在《礼物》一书中分析了前货币经济时代的礼物馈赠传统,发现接受礼物者同时也承担了回赠或“转让”礼物的义务,礼物扮演了人际关系的社会黏合剂,以礼物交换为基础的礼仪程序则成为了确立个体社会地位的核心要素。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认为这种基于礼仪的实物互赠与交换在货币经济的侵蚀之后,被理性的算计与市场的商业规则所代替。

但同时他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这种馈赠传统开始复活与回归,与传统的物质生产与劳动有所不同,基于数字化信息与非物质劳动为核心驱动力的互联网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其商品特征为生产成本高、流通成本低,同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种特征使“免费”的数字化商品与服务得以可能。网民借助互联网这一商业性、公共化的传播平台的每一次信息“分享”、“互赠”等信息传播参与行为都在为互联网平台生产新的信息产品,这不仅提升了商业化网站的“人气”,提升了网站的数字资本与商业价值,而且也是自愿自觉地在为传播对象做广告宣传。

注:分析双十一的火热原因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用这个理论来答;分析抖音的消费特征或者时火热原因时也可以借助这个理论的哦~(抖音的受众也是具备了观看、参与、分享三种行为,对抖音这个产品忠诚度很高)

11

拟剧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一书中,戈夫曼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戏剧思想,并试图用它来解释人们之间互动的动力学。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也把演员与观众分隔开来,从而造就出一个表演中的世界,使观众暂时忘记现实的存在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表演出来的世界中去,跟着演员所呈现出来的那个角色去体验另一种生活。

为使人们根据不同的表演框架,更灵活地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定位,戈夫曼提出了诸多印象管理的技巧。在戈夫曼看来,不管个体心怀何种特定目的,也不管他怀有这种目的的意图何在,他的兴趣总是在于控制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应对他的方式。这种控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境定义而达到的。他能通过表达自己来影响这种定义,给他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们自愿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行事。

人是高级动物 ,人与其它动物的最大差别是人从生下来就是个社会动物, 他具有习得语言和文化规则的能力 。语言使他得以积累和获得生存的知识, 文化规则使他的行为超越于生物的本能性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社会的一员。由于他的行为不能完全按照本能来发展 ,而是受文化和社会规约的限制,所以他不得不以表演的形式来与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互动。

注:主要是运用于社交媒体相关的题目,在社交媒体中,所有用户的互动及主动行为可能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建构,如果题目问到你如何看待社交媒体的互动行为和朋友圈微博管理时,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拟据理论来答。

12

镜像理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章描述了一个洞穴 , 人一生就在洞穴中里, 手脚被绑着 ,身体和头都不能动,他们眼前是洞壁, 他们背后是一个过台, 过台背后是火光 ,火光把过台上人来人往活动投射到洞壁上。洞穴里的囚徒便以为洞壁上晃动的影像是真实的。柏拉图认为, 这个洞穴就是我们的世界。雅克·拉康在 1936 年提出了“镜像理论”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途径,其结果是一致的 ———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即运用“主体”、“自我”、“他者”等概念对人类的认知“镜像”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诸多值得人们关注的现象与问题。

镜像论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先行性,拉康的先行性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面对另一个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实体的主人对另一个实体的奴隶的征服,这是幻象与空无的关系对我的奴役。

注:如何看待电视剧成谜现象: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可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所示:电视剧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只是在原来生活形态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艺术加工,因此,电视剧反映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一个写照,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观众好像在电视剧中看到了自己,然后不自觉地把剧中的人物、情节想象成自己所期望的现实生活状态,即使电视剧中的虚构生活与其自身实际并不相符,有些观众也会把剧中表现的生活作为自己现实生活的一个理想目标,借剧中人物表达或寄托、实现自己的梦想。(广电同学必备)

13

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追溯到拉文斯坦(E.G.Ravenstein)的“迁移定律”。拉文斯坦认为社会中的个体受歧视和受压迫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气候、生活条件的不合适都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因素(推力),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赫伯尔(R.Herberle)第一次系统地对“推-拉理论”的概念作出解释,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力(外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内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博格(D.J.Bogue)进一步对推力和拉力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推拉理论的“推-拉”动力的作用机制源于运动学的概念,根据运动学的观点来看,推拉理论说明人口转移受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是促成人口转移的力量,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所以推拉理论主要用于说明在两个地区之间的拉力和推力的合力作用而产生流动现象和原因,拉力则是动力因素,推力则是阻力因素。

注:推拉理论其实是非常形象的理论,一个是有利因素,一个是不利因素。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学者们主要是将其运用到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原因研究,如从微博到微信的使用迁移研究,还有从记者到学者身份的转换研究。

14

表演理论

“表演”在汉语语境中容易招致误解,而作为分析口头艺术的概念工具,“表演研究”几乎为“语境研究”所覆盖。表演理论如若进行细分,可分为戏剧表演理论、社会学表演理论、民俗学表演理论和人类学表演理论,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是社会学表演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欧文·戈夫曼。在戈夫曼看来,“表演”一词指日常生活情境中,通过人际互动,达到自我“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个体以戏剧性的方式(“走上舞台的个人”)在与他人或他们自身的互动中建构自身(“给予某种他所寻求的人物印象”),获得身份认同,其中,个体与他人的参与(即手段的“施展”)形成了一个符号互动过程。就此,戈夫曼对这种符号行为以及互动过程进行了剖析,认为它涉及以下几个层面:表演、剧班、区域和区域行为、差异角色、角色外的交往、印象管理的艺术。(如果你的学校曾经考过这个理论,建议这几个层面都需要深入了解哦~在此省略一篇小论文)

注:这一部分其实就是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又可成为拟剧理论),他始终将社会生活隐喻为戏剧,指出社会交往中的个体或群体,都在“扮演”着某些角色。其中,人们可以通过“印象管理”的方式(如用外部设施等装点门面),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这个可以用于人设的分析、朋友圈的分组可见、社交媒体上的“炫”等现象分析,很好用的哦!

15

场域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拓展了场域理论,并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他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场域,分化的社会世界是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子场域”,这些子场域都拥有自身法则、自身逻辑和必然的客观关系空间,每个场域的发展、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小世界逐步摆脱外界影响,增加自主性并形成自身逻辑的过程,但这些空间又具有模糊性,它总是受到内部和外部两种力量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研究较多是媒介场域理论。美国学者罗德尼·本森(RodneyBenson)发表《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一文,明确将场域理论定义为媒介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标志着媒介研究场域范式的正式形成。本森认为,媒介场域范式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作为一种中观层面的研究取向,它沟通了媒介研究中宏观和微观研究路径长期的割裂;它强调同时分析新闻机构和受众两者间的联系;它重视研究媒介场域自身的变化,以及媒介场对其他社会场域的影响,强调场域范式所追求的历史感和位置变动;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对事关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的积极介入,体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媒介场域范式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场域及他律与自主间的冲突;更大的权力场域中的新闻媒介;场域及为区分差异的斗争。

注:场域在C刊中真的用得非常多了,比如常常用到的全球研究的场域、新闻场域等等,有的人是认为场域约等于场景、理论框架,场域这个词可以理解,但是场域理论并非如此,就比如说媒介场域理论,是将5W环境整体打通,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既有历史的横向视角,还有最新研究的纵向视角。虽然这部分难以记忆,但还是建议大家要理解哦~尤其是可以考虑用到你的小标题中,整体的档次都可以提升好几度。

16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图式理论的定义逐渐趋向全面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比如,Eysenck&Keane(1990)认为图式是被组织起来的一簇概念,涉及通用知识,可以用来表示事件、情景、关系和物体等;Cook(1994)把图式定义为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认为,当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可以将新鲜事物同脑海中已经储存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大脑之中掌握的图式越丰富,就越容易掌握新事物。(记住一个定义就好了)

注:图式理论其实很简单,主要在讲已有的认知行为对人的影响,这一点对大家的启发也是在小标题部分,比如有一篇论文是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以"事实"的理论定义为切入点,剖析"事实"、态度与舆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归纳"事实"转化为舆论的种种特质,探讨产生舆论效应的"事实"前提。作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是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受众认知图式。所以目前大家可以把图式作为一种结尾词放在小标题中,提亮你的答题内容。

17

后喻文化

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米德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又可称为“文化反哺”现象。

注:后喻文化可能大家听的比较少,更多的是听到文化反哺这个词。由于后喻文化的作用范围其实比较窄,更多地是存在于家庭传播中。比如在分析研究父母或老人学习新事物的行为中,就可以用到这个理论。

18

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ANT),是以拉图尔(Latour)、卡龙(Callon)和劳(Law)为代表的整个巴黎学派于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最有影响的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理论,被认为是自康德以来最重要的哲学进步“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以下简称ANT)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以下简称STS)传统,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任何既定的社会“现实”都是一系列复杂关系(ANT称之为“网络”)互动的产物。在这些复杂关系网络中,既存在着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行动者,也存在一切非人类行动者(例如技术、人造物)。当一个网络中的诸行动者(包括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结成“联合”以后,ANT认为,一个既定的社会场域才得以构型。作为STS传统(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如何被引入社会)的分支,ANT尤其关注于作为物的“技术”是如何进入所谓的社会场域(“网络”),又是如何“稳定化”社会联结。以其代表人物布鲁诺·拉图尔的观点来看,ANT同时反对“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社会场域的变迁以及“技术反映论”——技术是社会变迁趋势的反映,他们的研究焦点在于“技术的社会形塑”。

19

政策网络

汉夫是最早主张将“网络”概念引入政策分析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网络”一词提示了一个事实,即“政策制定包含了数量巨大的公共行动者和私人行动者,他们来自于政府与社会的各个功能领域和不同的层面”。随着政策网络相关研究的深入,关于“政策网络”的定义,各国学者以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德国学者常常把政策网络看作是一种政府治理模式,英国学者大多把政策网络理解为能够用来描述既定政策领域内的各种关系,而美国学者习惯把政策网络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工具。总的来说,政策网络是分析既定政策领域政策过程的有效工具。政策网络是指在某一政策领域内,由于共同的利益或资源相互依赖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组织或者若干组织的联合体,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多种多样的,网络内的结构及互动影响着政策网络的运行状态和最终的政策效果。

注:网络政策理论内涵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注意政策内容的系统性和结构性,故,这一理论可以放到论述题的总结部分来用。

20

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理论,它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协同论和作为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就是有关在开放系统中有效治理结构形成的研究范式。换一个角度看,协同治理理论就是用协同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至少从三个层次启发我们:一是从方法论角度,就是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系统中还存在着若干的子系统,它们都是开放性的,在社会复杂系统中既存在着相互独立的运动,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整体运动。二是从理论内容看,就是要对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要有清楚的认知。最后,协同治理理论对于开放系统下的社会多元化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协同治理理论尊重竞争,更强调不同子系统或者行为体的协同,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具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各子系统的协同性、自组织组织间的协同、共同规则的制定等特征。

注:大家都知道在答措施解决类的题目是需要按照政府、公民、机构、企业这四个角度来答,这么答没问题,但如果要相出彩的话,建议在开头引言部分可以加个理论基础,如协同治理理论和下面的共同体理论。

21

共同体理论

Lave和Wenger在1991年出版的《情景学习:合法性周边参与》一书中首次提出“实践共同体”概念。“共同体”这一概念不一定是成员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一定要有看得见的社会性界线。它意味着在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活动系统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所在共同体的意义有关。Lave和Wenger认为实践共同体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属于多个不同的实践共同体,在有的共同体中我们是完全参与者、是核心,在有的共同体中,我们只是处于边缘的位置。正是我们在所有这些共同体的参与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决定了我们的身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倡导的实际上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全球治理,一种求同存异的全球治理,一种和平共处的全球治理。

注:共同体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共同利益,共同体理论强调各发是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式地站在同一队列。

加分理论使用注意事项

1.何时用“加分理论”?

加分理论适用于答题内容中的(段)结尾、标题,重点在于你如何借助理论阐述现象。

2.如何整理“加分理论”?

课本之前的理论是非常多。对于大家来说,需要了解的课外“加分理论”范围为最近几年的学界研究热点、可阐述业界热点的理论。建议大家可以参考学姐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看四大刊外加《新闻与传播研究》上的最新论文。从权威期刊中下手。

3.“加分理论”掌握程度?

整理和背诵“加分理论”会给各位同学增加一定的复习任务。但是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的啦。这些“加分理论”仅需大家理解、可用自己话语概述、记住名字的程度就可啦!

主编:羽生生

编辑:羽生生

爱传播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些高级传播学理论 一旦用了 多加20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神带你学传播学:舒德森:新闻社会学|新传理论44

大神带你学传播学:舒德森:新闻社会学|新传理论44

舒德森,新闻,研究,新闻业,文化,美国,社会,历史,故事,知情权,领域,新闻社,观念,社会史,观点,迈克尔,传统,政治,分析,监督,公民,客观性,新闻学,理念,社会学,报业,李普曼,生产,技术,方式

2013-02-23 #故事阅读

13本新闻传播学大师经典 你读过几本

13本新闻传播学大师经典 你读过几本

报刊,媒介,传播,研究,影响,传播学,移民,政治,新闻,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传媒,美国,E.M.,塔尔德,人际,作用,大众传播,模式,经典,体制,作者,新闻学,学科,理论,社会,舆论,班尼特,分析,功能

2010-11-02 #经典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传播,结合起来,理论,外宣,媒介,文化,好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主体,国家,媒体,题目,研究,郭卫民,走出去,体系,传播学,同学,外交,智库,渠道,根基,理念,答案,议题

2020-06-18 #经典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结合起来,理论,传播,外宣,媒介,文化,好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主体,国家,媒体,题目,研究,郭卫民,走出去,体系,传播学,同学,外交,智库,根基,理念,答案,议题,群体

2020-09-19 #故事阅读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传播,结合起来,理论,好的,外宣,媒介,文化,话语,研究,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主体,国家,媒体,话题,题目,对外,郭卫民,话语体系,走出去,习惯,内容,体系,传播学,外国,同学

2020-06-06 #经典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理论,外宣,媒介,文化,传播,好的,中华文化,国家,题目,郭卫民,对外传播,结合起来,走出去,主体,传播学,同学,外交,媒体,智库,根基,答案,群体,话语权,说法,工作,研究

2020-07-05 #经典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传播,结合起来,理论,外宣,媒介,文化,好的,中华文化,主体,国家,媒体,题目,研究,郭卫民,对外传播,走出去,内容,体系,传播学,同学,感染力,外交,智库,渠道,根基,理念

2019-11-23 #故事会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什么是“讲好中国故事”?究竟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国,受众,国际,传播,结合起来,话语,理论,外宣,媒介,文化,研究,好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主体,国家,媒体,话题,题目,对外,郭卫民,话语体系,走出去,国际社,公众,习惯,体系,传播学,内容

2020-08-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