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宫崎骏背后的男人:我是如何把吉卜力动画卖到影史第一的

时间:2017-06-26

阿信作为从小看着宫崎骏电影长大的一员,前几天也去为儿时的情怀补了票

提示:本文共有 37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上映首日收获5600万票房,两天破亿,三周4.7亿,《千与千寻》在中国收获了出人意料的成功。阿信作为从小看着宫崎骏电影长大的一员,前几天也去为儿时的情怀“补了票”。

说实话,长大后和小时候看《千与千寻》,感受真是完全不一样。为了看懂这部片子,阿信还特地去查了相关的资料补了补课。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宫崎骏最开始对电影的构想,其实是这样的:

“名字被夺走的千寻,被驱使在油屋工作,不久与汤婆婆展开战斗,然后将她打败。但是后来知道,汤婆婆背后有个更强的魔女——钱婆婆,于是千寻与白龙合力再次将钱婆婆打败。千寻拿回了自己的名字,变成猪的父母也恢复了原样……”

WHAT???现在影片里和蔼可亲的钱婆婆在一开始的设定是最大的反派?这电影本来还有战斗的剧情?动画制作中到底发生了啥?

(大名鼎鼎的吉卜力工作室,是宫崎骏、高畑勋两位日本动画巨匠的制作阵地,制作了《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经典动画长片)

宫崎骏背后的男人

当宫崎骏最早提出上面所说的故事梗概时,身为监制的铃木敏夫便觉得不太满意。

“虽然是简单易懂的奇幻剧,但我觉得太简单了。”“由宫崎先生来制作,应该会成为一部有趣的电影吧。不过,它无法成为大卖的电影。”

能够一语否决宫崎骏的设想,这位铃木敏夫是谁?

他从《风之谷》开始跟进宫崎骏电影的宣传工作,他和宫崎骏、高畑勋共同创建了吉卜力工作室,他是《红猪》《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等众多吉卜力电影的制片人,负责电影从最初的企划到最后的宣发之间的一应事务。

可以说,铃木敏夫是站在宫崎骏、高畑勋艺术创作背后的男人。

吉卜力纪录片《梦与疯狂的王国》海报,从左到右依次为:宫崎骏、铃木敏夫、高畑勋

就连《千与千寻》的部分灵感都来自铃木转述的关于夜店的故事:

“很多原本内向的女孩为了接待客人,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相处,去那里花钱的男人也是。”

那么,为什么他对宫崎骏的故事不满意呢?

在铃木敏夫看来,当代的电影,需要“与时代格斗”的成分,原本简单的奇幻故事还不够。

战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电影都是以“克服贫穷”为主题。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贫穷的主题不再适用,电影人们开始了新主题的探索。

这个时候的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阪神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奥姆真理教事件的余威犹在,多起少年猎奇杀人事件震动全国。

《千与千寻》的故事就发生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年代

不安的情绪在蔓延,“这是个人人都有点神经质的年代”,心理问题开始被社会关注。

可是,如何在电影中用画面来描述心理,而不依赖说明和独白呢?

无脸男:从路人到C位

“啊,对了!铃木,你记得这家伙吗?站在桥头的家伙。”

无脸男——在原本的故事里,他是众多神明之一,只会无言地站在桥头,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配角。

宫崎骏在这时突发奇想,于是才有了无脸男贪婪进食、大闹油屋的故事。

在铃木敏夫看来,无脸男这个角色是人类心中的黑暗面,是心理学中“无意识”的象征。

他吞下所有的欲望最后失控,千寻将他镇住,带着他乘坐在海上行驶的列车去见钱婆婆,最后没有经过战斗就从汤婆婆手中拿回了名字。

原本的冒险故事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关于内心的故事。

在其他人的解读中,无脸男是现代人空虚与寂寞的内心的外化;也有人认为,无脸男和千寻、巨婴坊宝宝构成了相互呼应的孩子“成长”主题;甚至有学者认为,进入油屋的无脸男象征着文明开化后的日本,侵略和殖民的野心疯狂膨胀、欲壑难填,最终的归宿是吐出吞下的食物后在钱婆婆家安心劳动,这是宫崎骏晦涩的政治隐喻……

这位学者还认为穿着打扮西化、白天变身成鹰四下巡逻的汤婆婆在影射美国

总之,无脸男的加入,成为了电影中的点睛之笔。

这是后来的观众们分析出来的,但是在电影的宣传期,工作人员们还都觉得这是“千寻和白龙的爱的故事”,只有铃木敏夫强烈要求把无脸男作为电影宣传工作的重点。

“如果无脸男受欢迎,这部电影肯定能卖座。何止卖座,甚至还要担心观众会不会来得太多!”

这样的自信可是有数据支持的:在所有角色的累计登场时间中,无脸男排名第二,甚至超越了“男主角”白龙——连宫崎骏都没有想到。

无脸男和千寻坐在海上列车中的镜头,也成为了影史的经典一瞬

于是,在加入了“与时代格斗”的元素后,《千与千寻》成为了一个内涵更加复杂的故事,与吉卜力之前的动画风格相去甚远。不过,“我觉得这才是当代的电影”,铃木敏夫这样评价。

它进一步加深了宫崎骏电影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也不乏吉卜力动画一贯的细腻与温情。

让两成日本人走进电影院

在《千与千寻》制作之初,这部电影便被寄予了大卖的厚望。

当时,吉卜力的上一部动画、高畑勋的高投入制作《我的邻居山田君》遭遇重大的票房失利。同时,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正在建造,这座按照宫崎骏构想建造的美术馆,预算高达50亿日元。

吉卜力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也希望10月份美术馆开馆时,能够借助暑期上映的《千与千寻》的东风。

现在已经建成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两倍于宫崎骏前一作《幽灵公主》的票房——这是《千与千寻》的目标。

别以为这很简单:《幽灵公主》上映一年后,累计的观影人数达到1420万人次,分账收入113亿日元(换算成票房收入是193亿日元),是当年的票房冠军,也创造了日本影史的新纪录,这个记录后来才被《泰坦尼克号》打破。

《幽灵公主》海报,上面“活下去”的文案也寄托着对当时日本社会焦虑消沉心理的激励

要达到《幽灵公主》2倍的观影人次,意味着要让约两成的日本人走进电影院。

但是铃木敏夫却认为,票房成绩不过是关于宣传费用的计算题。

“我将报纸广告或电视广告等直接的广告费,和商业合作、公众传媒及现场见面会等活动的间接宣传效果都换算成金钱,《红猪》算下来跟分账票房一样是28亿日元,《百变狸猫》是26亿,《侧耳倾听》是18亿左右……”

“宣传费=分账收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幽灵公主》就是在这种认知下展开了宣传攻势,获得票房成功的。

可是,《幽灵公主》已经达到了可谓空前的宣传规模,《千与千寻》要想再进一步通过宣传扩大票房,要怎么办呢?

一个人看过三遍广告,就会去消费

铃木敏夫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同样的电影广告如果看过三次,观众就会想进电影院。

要想让更多的人看到电影广告,就不能局限在以往的宣传方式上,必须开发新的媒体。

在这个方面,铃木敏夫已经很有经验了。

◆《风之谷》在上映前,先在铃木时任主编的漫画杂志《Animage》上,进行了两年多的漫画连载,铃木为女主角娜乌西卡建立了粉丝俱乐部,争取到了日本电台的专栏播放《风之谷》广播剧,“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做组合式媒体宣传”;

◆《魔女宅急便》与大和运输公司合作,告知观众“这次的快递,请在电影院查收”;

大和运输的logo,和魔女琪琪的黑猫吉吉是不是很像呢?

◆《红猪》中的飞行员波鲁克登上了日本航空的国际班机;

◆以深山为舞台的《百变狸猫》,通过日本JA共济(全国共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发放的宣传品,到达了数以百万的农村会员家庭,甚至战胜了《狮子王》成为日本当年的票房第一;

◆为了达到《幽灵公主》60亿的分账收入目标,吉卜力更是倾尽全力,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宣传。

他们在全国推广中走访了26座城市,到达了一般电影宣传不会去的地方。急行军的行程中病倒的宫崎骏,甚至躺在床上给自己画了自画像,交给铃木说:“明天就带着这个面具,替我去台上跟大家打招呼吧……”

那么,《千与千寻》的出路在哪里呢?

铃木敏夫的答案是——罗森便利店。

在当时,便利店已经参与进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对他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比如,那时的热门曲目都是从便利店诞生的。

与罗森达成合作后,全日本7000多家的罗森便利店,开始使用海报、小册子、免费报纸等所有形式大肆宣传《千与千寻》。

仅在罗森店内,电影的预售票就卖掉了近三分之一。便利店所创造的宣传价值,在估算中达到了数十亿日元的规模。

时至今日,便利店依旧是动漫游戏产品展开宣传活动的绝佳伙伴,图为罗森便利店与手游FGO的联动宣传画

在传统的宣传手段,与新合作商的结合中,所有的渠道都得到扩大,结果就是宣传总量真的接近了《幽灵公主》的两倍。

这样的宣传攻势造就的成果斐然:《千与千寻》仅首日的观影人数就达到42万人次,近乎是《萤火虫之墓》和《龙猫》第一次公映的4周总和。

经过长达一年的超长上映,最终的观影人次为2350万,票房收入304亿日元,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再次刷新了日本的票房纪录,至今仍未被超越。

2016年,NHK播放了跟踪拍摄两年的纪录片《不了神话 宫崎骏》。片中,宫崎骏兴致勃勃地拿着新的长篇动画企划书找到铃木敏夫:

“动画计划三年完成,如果我们现在开始,也就半年,动用你的一切能力来筹集资金。” “你刚完成分镜就去世了的话,电影说不定会大火呢。” “什么?我必须要死吗?”

然后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千与千寻》在中国重映前,铃木敏夫接受了一段采访:

“去年年底,《龙猫》首次在中国公映,我真的很不安,毕竟是30年前的作品,可能也有人看过DVD了,院线上映真的会有人来看吗?但是上映后,非常受欢迎,让人很惊喜。这次《千与千寻》就要上映了,我真的很高兴,如果有契机的话,到现在为止我们制作的所有吉卜力的作品,希望大家都能在电影院看到。”

他还是有点担心:会有观众来看吗?

——有的,有很多。

各地网友晒出的电影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宫崎骏背后的男人:我是如何把吉卜力动画卖到影史第一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吉卜力动画电影不仅仅只有宫崎骏 盘点一下这些好看的动画电影

吉卜力动画电影不仅仅只有宫崎骏 盘点一下这些好看的动画电影

作品,吉卜力工作室,导演,动画电影,千寻,故事,时候,高畑勋,吉卜力,白龙,名字,少女,老爷子,电影,生活,天空之城,东西,仙子,日本,感情,世界,公主,妹妹,小女孩,战争,方式,经典,神灵,童话故事,背景

2009-05-11 #经典故事

走进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走进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龙猫,巴士,草帽,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三鹰,美术馆,动画,一楼,屋顶,电影,记者,吉卜力,拉普达,天空之城,吉祥寺站,动画短片,外带,庭园,中枢,旅人,合照,大门,商品,建筑物,实际,展示区,机械,石碑,雕像,展览

2019-09-25 #故事会

吉卜力工作室背后的故事 带你走进宫崎骏的奇幻世界

吉卜力工作室背后的故事 带你走进宫崎骏的奇幻世界

吉卜力,作品,动画,电视动画,工作室,日本,风之谷,高畑勋,剧场版,天空之城,口碑,人数,票房,名称,导演,公司,为中心,动画工作室,剧场版动画,吉卜力工作室,好的,业界,出版社,军方,侦察机,人类,人生,体制,偶像,原则上

2017-05-28 #长篇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宫崎骏与吉卜力背后的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宫崎骏与吉卜力背后的故事

评论,吉卜力,动画,龙猫,电影,幽灵公主,作品,风之谷,娜乌西卡,迪士尼,回答者,爱好者,话题,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漫画,世界,先生,创意,久石让,叶佳,近藤喜文,高畑勲,不一样,天空之城,东西,主题,内心,列车,动漫

2010-02-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宫崎骏与吉卜力背后的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宫崎骏与吉卜力背后的故事

评论,吉卜力,动画,龙猫,电影,幽灵公主,作品,风之谷,娜乌西卡,迪士尼,回答者,爱好者,话题,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漫画,世界,先生,创意,久石让,叶佳,近藤喜文,高畑勲,不一样,天空之城,东西,主题,内心,列车,动漫

2016-05-10 #短篇故事

吉卜力动画角色写实化 龙猫长相诡异 红猪成历史书人物

吉卜力动画角色写实化 龙猫长相诡异 红猪成历史书人物

龙猫,吉卜力,吉吉,动画,样子,模样,无脸男,黑猫,波鲁克,动画角色,天空之城,作品,主角,图片,效果,形象,幽灵公主,时候,机器人,中的角色,就像是,来看看,比较好,现实世界,还是挺,中吉,了情,大家好,大眼睛,一战

2019-10-24 #故事会

经典小魔女动画:吉卜力《魔女宅急便》 小魔女的成长趣途!

经典小魔女动画:吉卜力《魔女宅急便》 小魔女的成长趣途!

琪琪,蜻蜓,扫帚,魔女,乌露,索娜,工作,魔力,吉卜力工作室,吉吉,动画电影,小木屋,挫折,面包店,但琪琪,华特迪士尼公司,新生活,传统,习俗,业务,东西,人们,俱乐部,半空中,变弱,蓝本,导演,家庭,宠物,大海

2014-10-17 #故事阅读

当迪士尼公主遇到吉卜力动画 这位外国画师的作品太温馨了

当迪士尼公主遇到吉卜力动画 这位外国画师的作品太温馨了

动画,吉卜力,感觉,王后,场景,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创作,爱丽儿,爱丽,迪士尼公主,海的女儿,女主角,龙猫,动漫,作品,世界,千与千寻,崖壁,时候,童话故事,精灵,脸蛋,生活,出现过,十分可爱,成小白,西方式,小矮人

2007-07-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