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 那些耳目一新鼓荡人心的故事!

时间:2017-06-27

当网上能购到时,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买了

提示:本文共有 20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月初莫言新作发布时,我都在热切关注,一是最近一直在读莫言的作品,说实话,是热爱上了,二是在晚熟的人,那样的亲切,主要我自认是晚熟的人。当网上能购到时,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买了。

从2012年诺奖后,莫言一直都没有再出新书。而最后一本《蛙》是在2010完成出版的,因此《晚熟的人》就是十年后的新作。十年蕴积,人事全新;一言掷地,壁立千仞。这是对晚熟的人的概括,也算是莫言的新作的一种立意和突破。不过,《晚熟的人》是由十二篇短篇小说构成,写作年份从2011到2020年,这算是一个短篇集合吧。

晚熟的人新书发布会。

在十二篇中,“等待摩西”“晚熟的人”是一听名字,就会让人心生好感的篇章。晚熟的人,是莫言在2020年新写就的一篇。其实,要让我说最深刻的,其实是“天下太平”和“红唇绿嘴”,一个通过很小的故事,映射出当下的社会百态 ;而“红唇绿嘴”是一个关于网络粉丝大战和谣言的故事,是莫言对当代网络世界的思考与洞察。还有一个比较小的篇幅,是“斗士”,说的是一个人,一生成了跟人斗争的斗士,任何人都有点沾不得的牛人、烂人,细想下,我们身边似乎还不乏这样的人士,不得不佩服,作家就是观察力入微,而且其表现力更是不同凡响,把我们普通人想到无法总结的给表达出来。

莫言签售会。

其中还有这样一篇“贼指花”,关于一次多名作家聚会,然后发生的离合悲欢的奇异事件。其实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对一些虚张声势的名人的反讽。因为最后掉了贼指头的,就是当时组织作家们聚会的领头人武英杰,一个正气凛然、慷慨激昂的头面人物,却在结尾时,曝出真正的身份是一个贼。这是最具讽刺意味的结果。这一篇特别是因为,在读的中间,很能感受到那种不同的写作气息,有一种东野圭吾作品的那种场景和氛围的描述。特别是在写他们多人在船上共聚,然后船在江心赏景那段,一种跟东野君作品中相似的感觉,油然而生。看来好的作家,某些地方,会有相通的。应该说,莫言老师的作品渐渐的更多元化,也更广阔了。

莫言获奖。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天下太平”,故事也很小,引发的人物人性及社会效果很大。开始有父子两人,在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村上打鱼,机缘巧合下,他们打到了一个十斤重的大个老鳖,因为他们还想继续打鱼,于是就老鳖给拴在一个树上;正当此时,村里一个叫小奥的小男孩跑出来玩,一不小心给撞上了。小奥看到老鳖后,非常喜欢,然后说一定要这个老鳖,可打鱼人不干啊,这个十斤重的老鳖,至少也值个几百块,算得是他们俩人打鱼的总值了。小奥说要是他们不同意,就要喊起来,让村里人都来,知道他们外村人在我们这里打鱼。

这俩人无奈施了缓兵计,就暂时同意了。但小奥需要给他们看守一会,他们还要下河继续打鱼。小奥看他们给他老鳖,就答应了。在这个过程中,小奥逗老鳖玩,一不小心,老鳖上去把小奥的手指给吸住了,这下小奥算痛苦的大哭起来。哭声很快招来了他的爷爷,爷爷年纪大,来了没办法,于是把村里人都招来。都来了,即使再使劲,老鳖还是紧咬小奥手指不松口。

晚熟的人 莫言。

这时村里的医生来了,给小奥打了针,施上药,但老鳖就是不松口。村支书也来了,还是村支书有头脑,看到这架势后,直接报了警。警察一来,更热闹了。警察到后,说要把所有的鱼、鳖没收,还问怎么这样的事报警,是不是扰乱秩序。最后还是村支书发话,说刚才警察的话,我们都录了音、录了视频,一旦传到网上,严重影响警察声誉;村支书还让警察看了下视频,警察立马就焉了;村支书瞅准时机,说要是警察热心帮助,我们再录一个视频,那样下来,警察就要成了网红警察,这下大家都皆大欢喜。事情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集思广益,最终用抖动老鳖鼻孔的方式,在老鳖打喷嚏时,然后小奥把手指最终给拿了出来。大家都要捉住老鳖时,村支书却说把这样一个生物给放了,是造福人类,同时有人指出,老鳖背上有字,大家一看,真是:天下太平,四个大字灿烂耀眼。

一个小小的事故,竟能写出这样精彩的社会折射,当时我真是大呼精彩。也因巧了,前段时间,我自己出了一个事故,然后跟警察打了几天交道,所以正切和了我当时的心境。而且被老鳖吸手指的事,小时似乎我们也都知道 ,只是没被大个老鳖给吸过,就更觉着新奇。

晚熟的人中名言。

其实,莫言的《晚熟的人》十二篇中,都有那个叙述者莫言在里面。这个莫言,是从2012年获诺奖后,在故乡东北乡发生的一切人情世事,更是作者莫言化身成小说中的那个叙述者,成了一个冷眼旁观社会的智者。

虽然这次《晚熟的人》没有脱离高密东北乡,这个莫言自己塑造的文学王国,但是莫言的叙述,已经从历史,到了现实当下,更多的是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深思与思考,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和改变。

莫言旧居,现在成为景区。

很多人都说,莫言获诺奖后,无法再创作长篇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在《百年孤独》获诺奖后的巨作,如果莫言以马尔克斯为榜样,那么就需要再做一个长篇,这是对以前的作品的突破。当然,若是莫言老师能有长篇,我们会更喜欢;但是《晚熟的人》,已经是一个十分精彩的作品,即使都是短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 那些耳目一新鼓荡人心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晚熟的人(诺奖得主莫言新作)

晚熟的人(诺奖得主莫言新作)

作者,坏人,故事,幸福感,好的,口哨,莫言,火把,红唇,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认为自己,有点意思,壁立千仞,作品,乡村,人心,以飨读者,农村,兴趣,入口,佳作,名誉,名家,掩卷,小时候,奖赏,感觉,年代,晚熟

2017-06-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讲述获诺奖后的故事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

讲述获诺奖后的故事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出版

莫言,故事,小说,晚熟,获奖,作家,创作,作品,读者,诺贝尔文学奖,高参,高密东北乡,现实,获诺奖,个人,人和事,人物,桂冠,枷锁,状态,社会,网络,宋燕,燕都,苏童,人民文学出版社,家国,破房子,新作,中国籍

2013-10-13 #故事会

诺奖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时代变了 新故事照旧精彩

诺奖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时代变了 新故事照旧精彩

莫言,故事,晚熟,人物,网络,读者,作家,摩西,柳卫,高参,对方,小说,火把,红唇,谣言,文革,个人,人性,写实,口哨,变身,基督教徒,时代,方式,旧居,水军,遭遇,高密东北乡,彼得,来买

2014-02-19 #故事阅读

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莫言,故事,获奖,作家,小说,读者,创作,晚熟,人物,诺贝尔文学奖,高参,作品,新作,时代,枷锁,高密东北乡,个人,人事,人和事,坐标,故乡,来源,网络,讲故事,讲故事的人,苏童,部中,家国,已售完,破房子

2015-08-09 #故事会

莫言携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莫言携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莫言,小说,故事,获奖,作家,晚熟,读者,现实,创作,高参,高密东北乡,枷锁,个人,人物,人和事,使命,时代,状态,社会,讲故事,人生百态,讲故事的人,中多,王志艳,苏童,里多,家国,延续了,新华网,北京

2015-12-09 #故事大全

莫言携诺奖后新作加入“都来读书”计划 在抖音寻找“晚熟的人”

莫言携诺奖后新作加入“都来读书”计划 在抖音寻找“晚熟的人”

莫言,晚熟,小说,故事,短视频,新作,精神,读者,创作,作家,代表,作品,新书,交流,人民文学,这样的人,多采,李敬泽,部中,第一时间,第一人称,主角,串起,中国,书名,事实证明,人们,创作者,傻事,典型人物

2020-07-17 #经典故事

《晚熟的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新作 你看过了吗?

《晚熟的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新作 你看过了吗?

莫言,晚熟,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医生说,右脚,小说,新书,宁赛,当当,傻子,医生,坏人,故事,红唇,获奖,有一种,有的人,个人,主席,作者,短篇小说,力量,口哨,左脚,才华,机会,火把,社会,老师

2009-04-23 #故事大全

「原创」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发布会上 莫言回应了这些问题

「原创」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发布会上 莫言回应了这些问题

莫言,作家,小说,文学,读者,晚熟,人物,历史,故事,不一样,时候,新书,个人,作品,身份,获奖,年龄,网络文学,创作,变化,生活,都会,作为一个,这个视角,农村,方式,时间,视角,问题,直播

2015-05-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