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边关到家乡 边防军人的探亲路究竟有多长?

时间:2017-07-30

那些奔波回乡的人,总在埋怨春运如何一票难求,返乡之路如何不易,可是谁又知道,那些常年驻守边关哨所的官兵,他们中的许多人要在节日期间坚守哨位,不

提示:本文共有 1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央广网1月19日消息(杨鸿 李攀奇)又到一年春节时,媒体上又有了许多关于春运的报道。那些奔波回乡的人,总在埋怨春运如何一票难求,返乡之路如何不易,可是谁又知道,那些常年驻守边关哨所的官兵,他们中的许多人要在节日期间坚守哨位,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有的边防官兵,即便有幸能在春节请到探亲假,但是由于边关偏僻,交通不便,他们在迢迢探亲路上,也充满了艰辛。

10多年前,本文作者曾到内蒙古北疆的一线哨所采访,记录下了边防官兵探亲路上的故事。那个时候,对他们来说,回乡的路有多长,辛酸就有多长,他们探亲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曲折,是内地许多人无法想象的。

副团长陈明在某边防团一干就是20多年。至今他还记得,他刚来这里时,驻地全旗没有一段柏油路,从旗里外出通往盟里的只有一条砂石路,而且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天积水,下雪天结冰。公路和草原上的自然路纵横交错,有的地段分不清主道,外地司机一不留神,常常走错道。

那时,旗里通往各个苏木和嘎查连砂石路都没有,汽车在平坦的草原上走过,留下的车辙印就是路。随着季节风雪的变换,路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不光道路难走,车辆也不多,边防一线的官兵要回一次家,爬雪坡,过草地,犹如进行一次艰难的“长征”。

陈明第一次探亲回家恰好是在一个春节前夕。他搭乘附近牧民的马车从连队出发,到团部一百多公里路走了整整3天。到旗里后,住在团部招待所,等了两天才买到班车票,一早天不亮就出发,一路上摇摇晃晃走了一整天,半夜才赶到盟里。第二天继续买票倒车,路上又走了差不多一天才赶到北京。最后,等他再排队买到火车票,赶回河南老家,假期已经用去了9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草原,但是,一些边疆地区的交通环境依旧还很落后,边防官兵过年回家的道路不好走,前来部队探亲的家属也走得很艰难。

曾有这样一个探亲路上的故事让人黯然落泪:一年春节,有位连长的爱人从山东老家来部队探亲,由于路上寒冷,她给刚一岁的儿子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还在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小棉被。当她坐上长途班车,历经波折赶到旗里的车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一见到寒风里等候多时的丈夫,她抱着孩子就奔下车,谁料,夫妻俩竟没有察觉到孩子已经从棉被里滑落出去,待俩人醒过神来,看到里面空空如也的棉被筒,孩子却没了踪影,不禁吓了个半死。

他们赶紧跑回车站,好在班车虽然人去车空,但还没有离开。他们急忙上车寻找,才发现,从被筒里掉落下来的孩子,孩子座椅底下熟睡,手里仍旧抱着的那个奶瓶,只是,奶瓶里的小半瓶奶已经快成了冰碴子……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开始拉开了帷幕,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有了新的发展,道路也在不断延伸。

但是,由于基础较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一些道路还在建设中,驻地边疆地区的公路交通还是比较脆弱,一旦遇到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一些路段就常常被迫中断,官兵们回乡探亲的步伐也因此受到了阻碍。

在刘成当边防连连长的一年春节前夕,正好是妻子的预产期,家中老人生病无法照料,他向团里请了探亲假,回去照顾妻子生产。谁料,恰遇一场大雪,简陋的边境道路被封锁,车辆无法通行,休假也就往后延期。无人照料的妻子一个人住进了医院。

后来,待他辗转赶到家时,妻子已经产愈出院。

当他推门而入,迎接他归来的,是孩子清脆的啼哭和妻子脸上幸福的笑容,妻子虽然还很虚弱,但没有一丝埋怨。

某边防团会晤站副站长刘飞当排长那年,请假回赤峰老家结婚。由于工作忙,他根据时间估算,在婚期的前3天一早请假出发。本来,从团部驻地到他的家乡,两地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公里,这3天时间完全足够,回去后至少还会余有一两天的准备时间。

谁料,由于突然下大雪,那条可以直达的公路有一路段不能通行,班车只好绕道经过盟里,再倒车赶到老家附近的一个旗时,已经是婚礼前一天的夜里12点。再有八个小时,婚礼就要举行,怎么办?

无奈之际,他花高价就地租了一辆车连夜赶路,终于在凌晨5点进了家门。上午8点,婚礼开始了,他带着一脸疲惫做起了新郎。

在那些年月,尽管回家的路还是充满坎坷,但官兵们心中已经有了无限的憧憬。因为就是在那个时候,越来越多的推土机、压路机等修路的机械在驻地轰隆隆地响起,一拨一拨修路工人开进戈壁滩和草原腹地,宽阔的柏油路在空旷的原野上一天天延伸……

如今,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边疆的交通状况和边防执勤条件越来越好,各级领导对一线官兵给予了愈加人性化的关怀,他们当年探亲路上的困难,有许多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偏僻、偏远和孤寂,依旧是边防军人回避不开的现实环境,他们在边关常年的坚守和默默付出,依然是我们每一个享受着和平安宁的人,永远不能忘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边关到家乡 边防军人的探亲路究竟有多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央广《军旅文学之窗》|一位军人的边关爱情故事

央广《军旅文学之窗》|一位军人的边关爱情故事

指导员,边防,军人,妻子,姑娘,边关,爱情故事,伤痛,爱情,连队,北京,官兵,守边,婚姻,家乡,祖国,界碑,边境线,遗书,遗愿,重病,骨灰,工作,军旅文学,结婚后,那一年,刘梦,可依,杨鸿,和精

2020-05-23 #故事大全

走向边关 有一种情怀叫“崇尚英雄”

走向边关 有一种情怀叫“崇尚英雄”

连队,英雄,吴红梅,季业,官兵,甘永,丈夫,边防,席政,精神,荣誉,战友,连长,王玉,敌人,战友们,训练,名字,官兵们,军人,家谱,所在,红色,组织,荣誉室,赵文,考核,副连长,上级,今年春节

2017-06-06 #故事会

边防战士守护边关的故事在祖国的边防线上驻扎着战士们 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 牺牲了自

边防战士守护边关的故事在祖国的边防线上驻扎着战士们 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 牺牲了自

边防部队,故事,祖国,军校,内蒙古,信念,学院,天时,精神,边防战士,边关,边防线,分配,兄弟们,最后一年,所感动,战士们,打下了,牺牲了

2007-08-09 #小故事

北疆情:八千里边关不能不讲的“清河口”和“甜水井”故事

北疆情:八千里边关不能不讲的“清河口”和“甜水井”故事

清河口,连队,甜水井,官兵,官兵们,边防,边防连,老兵,地方,上世纪,戈壁,苦水,营区,甘春,干河,滩上,都会,作者,七十年代,内蒙古,可达,戈壁滩,时候,枯井,环境,生命,禁区,胡杨,营房,驻地

2008-11-13 #故事会

有关解放军战士驻守祖国边关的故事

有关解放军战士驻守祖国边关的故事

官兵,神仙湾,记者,战士,车队,军旅,文化,昆仑山,达坂,战斗精神,哨卡,海拔,喀喇昆仑,汽车,王平,兵站,山路,新疆,洪水,班长,解放军报,边防部队,道路,部队,巴克达,李胜,曹义,陈东伟,战士们,车厢里

2020-06-19 #长篇故事

有关解放军战士驻守祖国边关的故事

有关解放军战士驻守祖国边关的故事

官兵,神仙湾,记者,战士,车队,军旅,文化,昆仑山,达坂,战斗精神,哨卡,海拔,喀喇昆仑,汽车,王平,兵站,山路,新疆,洪水,班长,解放军报,边防部队,道路,部队,巴克达,李胜,曹义,陈东伟,战士们,车厢里

2020-07-04 #短篇故事

“你守边关我守家” 百米长火车票写就西藏“警嫂故事”

“你守边关我守家” 百米长火车票写就西藏“警嫂故事”

扎西,丈夫,西藏,守边,夜校,普兰,出入境,孩子,拉孜县,工作,拉萨,乘火车,总站,故事,火车票,时间,村民,父母,父亲,警嫂,生活,边防检查,张伟,钟悦,一片天,一加一,乡村生活,中新网,中国,一线

2008-09-28 #长篇故事

毕业分配到边防十五年……我读懂了边防军人对边防的爱

毕业分配到边防十五年……我读懂了边防军人对边防的爱

军人,边防,战士,亲人,军装,时候,方向,分配,个人,命令,岗位,情人,时刻,父母,男人,界碑,穿着,边防部队,连队,铁丝网,听别人,渐渐地,喜欢上了,成钢,那道,黄粱,与界,和家,好兄弟,我的名字

2008-12-1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