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老北京小吃驴打滚的你 有听过驴打滚的由来 竟然和慈禧太后有关

时间:2017-08-12

相信大家对小吃都有了解吧!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美味子吃驴打滚,驴打滚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因其最后制作

提示:本文共有 16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相信大家对小吃都有了解吧!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美味子吃驴打滚,驴打滚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因其最后制作工艺中撒上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阵阵黄土,因些而得名驴打滚。

做法: 原料:江米粉、红豆沙、黄豆面步骤:1、把江米粉倒到一个小盆里( 量根据吃的人数定,人多的话就多一点,要是有小馋猫在的话,也要多一点), 用温水和成面团,拿-一个空盘子,在盘底抹一 层香油,这样蒸完的面不会粘盘子。将面放在盘中, 上锅蒸,大概20分钟左右,前5~10分钟大火,后面改小火。2、在蒸面的时候炒黄豆面,直接把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驴打滚炒成金黄色,并有一点点糊味(注:有糊味不等于炒成黑色! )大概炒五分钟左右,出锅。3、把红豆沙倒出来,放半小碗水,搅拌均匀,待用。4、待面蒸好( 要摊在盘子中,且要蒸熟),拿出,在案板上洒- -层黄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擀成个大片,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最边上要留一段不要抹),然后从头卷成卷,再在最外层多撒点黄面。5、用刀切成小段(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会粘刀了),在每个小段.上再糊一层黄豆面,然后放在盘子里,这样,-盘好吃的驴打滚就出锅。

为什么叫驴打滚?是指成形后滚于炒豆面中,似驴爱在黄沙土中打滚?这一点人们不太清楚,连清人写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也觉得不可思议。有诗为证云:“红糖水馅巧安排,黄米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进一步指出称:“黄米拈面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豆面中,成球形,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不去考证叫驴打滚的起由,反正它是一种北京传统名小吃,可入北京习俗之列。至于张江裁先生讲的:“近年则少见矣” 的议论,已属过去。撞长小吃制作的南来顺饭庄和它的分店,常年均有驴打滚的供应,这一点是北京人可以一饱口福的幸事。

北京人食“ 驴打滚" (豆面糕)的历史,爱吃豆面糕的习俗已很久远。据张江裁(出生年月无可考)写的《燕京民间食货史料杆》中记载称:“驴打滚,乃用黄米粘面蒸熟,裹以红糖水为馅,滚于炒豆面中,使成球形。燕市各大庙会集市时,多有售此者。兼亦有沿街叫卖,近年则少矣。”从记述中可知,此品在庙会集市中必售的食品。驴打滚要用黄米粘面(也有用江米面代替的,多加- -点水使之软润,然后上笼蒸熟:黄豆炒熟后轧成面,将蒸熟的粘米蘸上黄豆面擀成片,抹上糖水豆馅卷起,切成小块即成。驴打滚口味香柑有特有的豆香味。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地不得了。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好啦,朋友们!这期的美食[ 驴打滚]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有看不明白的步骤,请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马.上给你解答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更好吃的做法,同样也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分享!当然了,如果你想学又暂时没时间呢,也可以先收藏起来哦!我是给你分享美食的L天下第一嘴,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北京小吃驴打滚的你 有听过驴打滚的由来 竟然和慈禧太后有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北京特色——驴打滚 口感软糯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老北京特色——驴打滚 口感软糯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驴打滚,香妃,小吃,乾隆,大厨,御膳房,小太监,红豆沙,北京,慈禧太后,江米,豆面,驴子,黄豆,白帽营,口感,丈夫,太后,妃子,故事,急坏,黄色,有关,区的,多加,小驴儿,比慈禧,道简,在制,传统小吃

2007-11-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品味传统美食 解读香妃与驴打滚的故事!

品味传统美食 解读香妃与驴打滚的故事!

香妃,驴打滚,大厨,江米,乾隆,白帽营,丈夫,慈禧太后,御膳,团子,太监,小驴儿,艾买提,于是就,老北京,东西,做法,味道,急坏,新疆,桂花,白糖水,糯米粉,食物,面团,糖桂花,小和卓,传统小吃,好的,盖上

2015-02-03 #故事阅读

舌尖上的故事|驴打滚——取名驴打滚 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舌尖上的故事|驴打滚——取名驴打滚 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驴打滚,皇上,小太监,豆面,小吃,年糕,做法,故事,驴子,黄米,黄土,巧安,燕都,老北京,传统小吃,一道菜,北京地道,品味人生,就成了,中国,人们,事情,成品,叫法,口感,原料,吃法,地方性,名字,味道

2016-07-01 #短篇故事

北京著名糕点“驴打滚”名字的由来

北京著名糕点“驴打滚”名字的由来

糕点,驴打滚,点心,御膳房,慈禧太后,小驴儿,网络图片,北京,厨师,太监,小吃,慈禧,江米,豆面,北京人,红豆沙,先用,习惯,传说,又名,原料,口感,大黄,外层,外表,小孩,样子,急坏,米面,澄沙

2010-05-15 #短篇故事

老北京特色小吃由来探秘 每个小吃都有一个故事

老北京特色小吃由来探秘 每个小吃都有一个故事

北京,羊眼儿,地方,爆肚,豆汁,包子,香妃,北京周边,古北,好去处,龙庆峡,乾隆,本地宝,老北京,羊眼包子,团子,小吃,景区,江米,自驾游,蹦极,经营,有哪些,好地方,有记,丈夫,个头,人们,口味,品种

2020-05-25 #故事会

老北京文化:豆汁和茶汤的由来

老北京文化:豆汁和茶汤的由来

豆汁,茶汤,北京,技巧,茶汤李,很多人,历史,味道,铜壶,北京人,乾隆帝,原料,小吃,开水,民间,绿豆,中华名小吃,大茶壶,北京小吃,京城,京剧,卖茶,壶嘴,宫廷,御膳房,御膳,手艺人,淀粉,爱喝,膳房

2014-08-11 #故事阅读

10道名小吃的历史由来 知道三个绝对是美食家!

10道名小吃的历史由来 知道三个绝对是美食家!

北京,奶酪,豌豆黄,羊眼儿,爆肚,豆汁,包子,香妃,糖火烧,北京小吃,名小吃,炒疙瘩,羊眼包子,团子,回民,宫廷,江米,食品,经营,乾隆,大顺斋,芸豆卷,老北京,有记,丈夫,个头,专制,前门,北京城,口味

2013-07-24 #故事阅读

春节贴福字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

春节贴福字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

马皇后,太后,字贴,恭亲王,翰林,福晋,老佛爷,奴才,太监,恭王府,皇帝,风俗,李莲英,上福,人们,图案,吉祥,吉利,大门,对联,意思,慈禧太后,民间,福气,福字,过往行人,银子,贴福字,不识字,腊月二十四

2020-08-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