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世界史:明初的诗文 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 经历过元末大动乱而成

时间:2017-08-14 19:26:54

相关推荐

百家原创作者:问萍观历史

哈喽,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今天随着小编一起了解,在历史上,明前期诗文明代前期的诗文,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在明初的诗文作家中比较有成就的是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具有时代特色。其文风尚朴崇实,浑朴自然,与元末浮艳华丽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明初的诗文,以宋濂、刘基、高启为代表,他们致力于开拓新文风,将传统的文学“致用”价值观引入创作主旨中,主张文学与政治相为流通,文学应有益于政治道德。刘基论诗主讽,与宋濂“发平情,止乎礼义”的见解大致相同。我们继续往下了解一下吧!

倡导崇儒复雅,反对清虚浮靡,否定诗歌吟花咏月的艺术职能,这是他们的一致归趋。所以,他们的作品中有歌功颂德、应酬冗长之作,开启了台阁体的先河,但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诗歌成就较突出的是古体诗和乐府歌行,显得挥洒自如,雄健豪迈,有一种狂放磅礴的凛然侠气。刘基的诗在明初的影响仅次于高启,古体诗较好,风格接近韩愈。如《感怀三十一首》、《杂诗四十一首》等组诗,以及《北上感怀》、《赠周宗道六十四韵》等长诗,反映了元末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

其中以歌行体写成的《二鬼》为代表。这是一首雄奇宏丽的神话诗,诗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丰富奇妙的想象,创造了二鬼鲜明生动的形象。他以二鬼隐喻自己和宋濂,表达了他重振乾坤的理想。他的乐府诗《筑城词》、《畦桑词》、《买马词》等,或表示对时事的忧虑,或讽刺政令繁苛,重敛伤民,也有较强的现实性,风格质朴自然。《吴歌》《采莲歌》、《江上曲》、《竹枝歌》、《江南曲》等作品,颇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清新活泼。高启的诗众体兼长,但最能表现他豪宕凌厉、奔放驰骋的个性特色和艺术才华的还是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

他死于壮年,虽然尚未完全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但他的笔力豪健、词句秀逸而不事雕琢,具有俊秀自然之美的特色。他从大自然中搜索诗的素材,通过精妙的艺术构思,把很难捉摸的大自然的意趣,有声有声地描绘出来。如《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以沉雄、悲壮。在他所经历的生活范围的笔调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激动的心怀内,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抒发亲情友谊,反映社会现实,都曾写下不少优秀的诗篇。

如《猛虎行》对酷政的讽刺;《醉歌赠宋仲温》描写意气相倾的友谊;他早年作的《青丘子歌》,则自述他疏狂的性格和苦吟的生活。他的诗作中也有部分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感情深沉,真实动人。如《田家行描述了遭遇水灾的农民的困苦生活;《养蚕词》描写了蚕家的生活和感情;《放牛词》、《捕鱼词》、《采莲词》、《打麦词》等诗作描写了江南农民的劳动情景,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刘基的律诗有不少可诵的作品,如五律《古戍,描绘了一幅元末社会动乱的图画,表现了深沉含蓄的格调。高启的律诗艺术才华也相当高。

如《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借送行简括地写出祖国统一后的新气象;《清明呈馆中诸公》道出在外做客的人所共有的心情高启的律诗或严肃,或委婉涵浑从容,接近盛唐一些诗人的风格。然而,明初诗作有明显的摹拟古人的倾向,不免落入旧套,这又为后来的复古派诗歌开了先河。明初也产生过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散文作品。宋濂、高启的某些传记体散文,叙述故事紧凑自然,刻画人物妙肖如生,对英雄志士、奇人异事颇有赞赏之情。宋濂专长散文,传记文章的艺术性最高,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杜环小传》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秦士录》记载一个文武兼长而怀才不遇的人物邓弼,作者以同情之笔描述了他坎坷的命运,刻画他磊落的性格。《王冕传》以晓畅俊逸的笔调,描写那种豪放但孤傲的人物。

《李疑传》和《杜环小传》则表现李疑、杜环两个下层人物扶病济贫、舍己为人的侠义品质,鞭挞了社会道德堕落的世风。更值得注意的是《记李歌》,刻画了沦落风尘的少女李歌坚贞、泼辣而深情的性格高启的散文成就逊于诗歌。《书博鸡者事》塑造一位传奇似的人物,生动描述了博鸡者见义勇为之举。《游灵岩台》是一篇颇为奇特的散文,明是游记,却不着意于游历过程,明是应命之作,却行讥讽控告之实。作者的灵岩之“异”,一贯到底,借描述灵岩之游,运用明褒实贬的方法,诡谲巧妙地嘲弄了一伙趋炎附势的新贵,表明自己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

寓言杂文集如宋濂《龙门子凝道记》、《燕书》、刘基《郁离子》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寓意深刻,切中时弊。《龙门子凝道记》及《燕说》中,有一些较为深刻的寓言故事,文字精警,富有哲理,耐人回味。《郁离子》是刘基元末弃官归隐青田后所作,是一部含意深刻而饶有风趣的寓言体杂文集。郁离,文明之意,象征着太平盛世文明之治。“郁离子”是作者假托的人物。作品中通过一个寓言故事和郁离子的议论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尖刻的讽刺,并表达作者自己的见解。

从永乐到成化的几十年中,明代政治趋于安定,在文学领域由宋濂首开其端而由“三杨”加以发展的台阁体成了主流。台阁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除了作家自身久居高官、主体意识上有浓厚的感恩知遇、歌功颂德的愿望之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气候、文化思潮,都有着密切关系。明初经过洪武时期的恢复,社会经济渐趋繁荣,政治清明,人民生活相对安定,潜伏的社会矛盾被表面的繁荣昌盛景象所掩盖在“太平盛世”的气氛下,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应制、颂圣和应酬、题赠之作,甚至在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中,如题画诗和游山玩水诗,也表现出这种倾向。

台阁体诗文不仅内容上是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而且从艺术上看四平八稳,雍容典雅,成为典型的宫廷文学。上有所好,下必有所应。经他们倡导,效法者众,一时相习成风,形成流派,产生了许多冗长空洞、众口一腔的作品。台阁体文学的出现,固然透视出皇家的气魄,但却使明初文学堕入严重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不囿于台阁体的诗人也有一些,虽然他们没有形成主流,却能以各自的风格才情,在文学创作的低潮中激起几片浪花。其中能表现出自己创作特色的有于谦。在于谦的诗中,除少数写景咏物、酬唱赠和者外,多数充满着爱国忧民、坚贞节操的浩然正气。青年时作《石灰吟》表现出甘愿为祖国建功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精神。

由于他曾长期担任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在诗歌创作中,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昼夜长短》充分展现了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夫的内心世界,及其为国为民的精神。《田舍翁》对一辈子辛勤劳动而过着穷困生活的老农深表同情。《悯农》、《荒村》等则严厉谴责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他后来在反击瓦刺的斗争中,也写下了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如《出塞》、《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夜坐念边事》等诗。于谦的诗不事雕琢,艺术上质朴平易,明白如话,但也有推敲不足、用语欠精、有时失之平直散缓的缺点。

比于谦约晚50年的茶陵派领袖李东阳,是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过渡性的永乐以后,原无文学生命的台人物,在明前期文坛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阁体诗文,内容贫乏,篇章冗赘,枯燥乏味的文风渐为众人所不满,李东阳首先起来力图振兴文坛。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著有《怀麓堂集》。在成化、弘治年间,他以台阁大臣的地位主持诗坛数十年,形成以他为首的茶陵派,包括谢铎、张泰、陆、邵宝、石、罗玘、顾清、鲁铎、何孟春等人。

李东阳论诗多附和严羽,力主宗法杜甫,强调从法度音调着眼,拟有古乐府百首。咏怀史实,抒己感慨,或谴责暴君,指斥虐政,或关心民瘼,同情人民疾苦,论说中肯,较有意义。还有一些忧国悯民、感时伤世的作品,有的写景抒情,意境清新,真挚感人。他的散文,追求典雅流利,师法先秦古文,长于记、传及杂著,成就不及诗虽然他的诗文深厚雄浑,意味隽永,但由于他久居高位,长期脱离社会底层生活,思想内容不免贫乏,仍未能超出台阁体的影响。不过他在创作实践中,主张取法盛唐,反对台阁体的萎弱冗沓,带有复古主义倾向,开前后七子创作趋向的先河。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或者补充都可以留言评论哦!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世界史:明初的诗文 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 经历过元末大动乱而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爱情短篇童话故事大全

爱情短篇童话故事大全

红楼梦,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掩卷,所有人,名著,悲剧,大家庭,展示出,意义,手笔,爱情,由盛而衰,罪恶,贵族,过程,内容上,为中心,不可克服

2019-11-03

安史之乱的故事不要太长

安史之乱的故事不要太长

安史之乱,史思明,唐玄宗,安禄山,政治,从公,司马光,中国,中央,叛乱者,乱事,兵革,后世,政权,战争,局面,统治权,由盛而衰,朝政,文化,涂炭,经济,祸乱,转折点,藩镇割据,继起,资治通鉴,发展,影响,中国唐代

2020-05-27

安史之乱历史资料简介100字数

安史之乱历史资料简介100字数

安史之乱,藩镇,农民,安史,藩镇割据,一带,唐玄宗,史思明,唐王,安禄山,田承嗣,公元,力量,地方,由盛而衰,政治,年间,战争,浙西,浙东,税收,转折点,经济,阶级,影响,仆固怀恩,从天宝,北中,北北,史思

2020-05-28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政治,唐者,史思明,唐玄宗,司马光,安禄山,乱事,中国,兵革,后世,安史,由盛而衰,故事,文化,涂炭,转折点,藩镇割据,经济,社会,祸乱,继起,资治通鉴,发展,影响,又由于,天宝年,对外关系

20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