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最宠信的弟子 为何结局会如此凄惨?

时间:2017-08-18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门弟子盖三千鄢,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更有德才兼备的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又以孔门十哲最为后世所知晓

提示:本文共有 18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了名垂千古的儒家学派,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门弟子“盖三千鄢,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更有德才兼备的“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又以“孔门十哲”最为后世所知晓。

“孔门十哲”是儒家学派早期最为杰出的十位学者,在“德行”、“政事”、“言语”、“文学”领域取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又称“四科十哲”。他们之中有满腹经纶的子夏,虚怀若谷的子贡,能言善辩的宰我,高风亮节的严回等。然而陪伴孔子周游列国,与其形影不离并深受老师信任的弟子,唯有“莽夫”子路一人。

子路名仲由,又子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自幼家境贫寒,其为人刚直鲁莽,爱好舞刀弄枪,常常喜欢腰挂宝剑,头戴一顶雄鸡式的帽子招摇过市。作为一名习武之人,子路一开始对儒学是不感冒的,后来经孔子不断地循循善诱,用儒家的礼义廉耻逐渐引导其拜服于门下。子路一生对孔子忠心耿耿,不仅保护着老师的人身安全,更加捍卫着儒家学说的思想权威,容不得任何人对老师的儒家理念提出半点质疑,倒是他自己性格过于直率,经常因一些繁复琐事与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不过两人都能互相接受对方批评指正,这也使得师生两人的感情更加亲密无间。据《论语》记载,孔子曾感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普天之下无明君,不如乘坐着木筏漂洋过海。能跟着我去的,恐怕也只有子路了吧!

公元前480年,已到古稀之年的孔子从卫国回到了鲁国,留下学生子路在卫国做官。在子路六十三岁那年,卫国发生宫廷政变,权臣孔俚之母与前太子蒯聩合谋刺杀卫国国君卫出公,卫出公问讯后仓皇逃至鲁国。子路听说此事后,愤然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遂不顾同门师兄弟子羔的劝阻,毅然决定入城与反贼决一死战。子路入城后与敌军进行了残酷的战斗,身受重伤的他,冠缨也被打落在地,他在最后时刻大呼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乱刀,被剁为肉泥。

作为“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最为宠信的弟子,子路为何会在耳顺之年后不听善言,从而导致其悲惨的结局呢?在《论语》中,他的老师孔子给出了答案。

一.不会求全

孔子曾这样勉励他的弟子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邢戮”,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南容就可以入朝为官,出人头地;国家政治黑暗,他也可以归隐田园,明哲保身。子路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完全违背了老师的教诲,卷入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且他本可以遵循子羔的建议逃过一劫,却要一昧忠勇主动赴死。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积极避免与人争斗。条件成熟,就贡献才能给社会,反之则保全自己和家庭,耐心等待时机到来。无独有偶,《孙子兵法》也一再强调了求全精神的重要性,开篇第一句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有胜算就打,没胜算就坚决不打,保全力量,等待和忍耐。子路跟了老师一辈子,却始终没有学会求全。

二.勇而无谋

孔子曾对弟子颜回叹息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的上我的,则将我的才能奉献于世,用不上我,便将此道藏之于身,明白其中道理的,也只有你和我了。子路在一旁听了,着急了!想要争宠了!立刻向老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子行三军,则谁与?”您要是带兵出征,会带上谁呢?这子路本来就有一身武艺,又兼任着老师的保镖,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谁知孔子冷不丁的说道:“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的意思是,不怕死的人我不带,我要带那遇事知道害怕,遇到问题能够出谋划策的人!这下子路终于哑口无言。孔子通过这件事敲打了子路,希望他明白做事不能光逞匹夫之勇,要善于用谋。

三.未达中庸

儒家精神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不是平庸,不是指达到中等水平,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做任何事都能恰到好处、不差毫厘,从而达到事物的极致。中庸亦可用来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弟子要求自己遇事不可情绪失控,在面对喜怒哀乐时要做到有节制、不过分,这也是儒家学派一直强调的修身心法。子路自幼性格刚强,遇事易冲动,崇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处理卫国宫廷政变这件事上考虑不周,进而情绪失控、一错再错,导致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子路的惨死,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悲剧色彩。据说孔子听到这一噩耗后伏地号啕大哭,他悲痛欲绝,余生郁郁寡欢。子路的悲惨结局,既让我们看到了儒家子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悲壮精神,同时也深刻表达了儒家践行“求全”的核心价值观和探求“中庸”之道的普世智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最宠信的弟子 为何结局会如此凄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鲁智深为何被砍成碎片 结局如此悲惨?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鲁智深为何被砍成碎片 结局如此悲惨?

子路,孔子,仕途,性格,蒯越,好的,肉酱,魏国,孔丘,不是一个,孔子说,人们,京城,叔叔,弟子,武功,论语,很多人,这个人,习孔,伯姬,子羔,孔明,全世界,先贤,中国,世界,仔细阅读,人选,外国人

2018-06-21 #故事会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下场却十分悲惨 最后的结局令孔子悲伤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下场却十分悲惨 最后的结局令孔子悲伤

子路,孔子,孔悝,卫国,弟子,尸体,子羔,下场,功业,大夫,春秋时期,野味,建立自己,冉求,卫国国,戈击,颜回,太子,在路上,一生,位置,后世,后人,国君,君子,听闻,场面,子贡,外甥,思想

2017-08-31 #经典故事

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保镖 能力出众 结局凄凉

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保镖 能力出众 结局凄凉

孔子,子路,孔悝,周游列国,卫国,学生,都会,坏话,南子,乱世,事情,保镖,地方,弟子,肉酱,中行,卫灵公,遽伯玉,监督者,万里路,春秋时期,大权旁落,一面,历朝,儒家,势力,大名,声音,城池,外甥

2009-09-18 #故事阅读

电影《孔子》剧情简介及故事梗概大结局1

电影《孔子》剧情简介及故事梗概大结局1

孔子,时代,思想,鲁国,周润发,陈建斌,大地,弟子,春秋,电影,诸侯国,和智慧,江奇涛,何燕江,亓官氏,乔振宇,于鲁国,卫灵公,周迅,季恒子,季孙,孟孙,张凯丽,毕彦君,曾仕官,王绘春,陈汗,许还山,空付东,鲁定公

2020-09-25 #故事会

孔门弟子中最具个性的“杠精” 连孔子都被其“怼”的哑口无言

孔门弟子中最具个性的“杠精” 连孔子都被其“怼”的哑口无言

孔子,子路,卫国,南子,孔悝,主公,学生,卫后庄,周游列国,彭湃,颜渊,儿子,创始人,君子,国学,弟子,帽子,性格,意思,结局,论语,冠雄,吴起,卫出公,子夏,子之迂,孔鲤,曾子,明德学,魏文侯

2014-04-18 #长篇故事

名师出高徒的鬼谷子 弟子的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

名师出高徒的鬼谷子 弟子的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

孙膑,鬼谷子,苏秦,商鞅,张仪,秦国,弟子,合纵,魏国,师兄弟,这些人,下场,好下场,纵横家,领域,很多人,商鞅变法,没办法,那可是,于魏国,仪和,孙庞斗智,王婵,秦国东,谋圣,有家,上层社会,一生,下学,享有盛名

2014-01-27 #长篇故事

故事的结局太凄惨鬼子来了影评

故事的结局太凄惨鬼子来了影评

姜文,电影艺术,命运,剧情,多难,故事,影片,姜氏,情节,时候,结局,语言,发展,中国人,刚开始,到后来,拍摄手法,教育意义,那个年,都很强,不能平静,扣人心弦,看完了,鬼子来了

2020-09-26 #故事会

《庆余年》第二季即将黑化的两个人 一个结局凄惨 一个结局完美

《庆余年》第二季即将黑化的两个人 一个结局凄惨 一个结局完美

范闲,沈姑娘,结局,伙伴,庆余年,将自己,季播,季可,陈萍萍,在第二,一直以来,红颜知己,院子里,会分,人物,主角,仇人,关键,光环,剧中,可能性,哥哥,小姐,情节,思想,是非,棋子,的哥,沈重,生机

2018-09-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