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用心良苦!唐太宗为何最终选择性格懦弱的李治为太子?

时间:2017-08-20

即位后,唐太宗善于纳谏、励精图治、鼓励农桑,开创了贞观之治,受到举国上下的拥戴,被各族民众尊称为天可汗

提示:本文共有 12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最终夺得皇位。即位后,唐太宗善于纳谏、励精图治、鼓励农桑,开创了贞观之治,受到举国上下的拥戴,被各族民众尊称为“天可汗”。可是,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为何选择了性格懦弱的李治作为接班人呢?

据记载,唐太宗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和文德皇后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唐太宗与文德皇后的感情很深,可惜文德皇后36岁就病逝了,因此唐太宗对文德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特别疼爱。最开始,唐太宗选择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那时李承乾才8岁,唐太宗将其作为接班人悉心培养。可是成年后的李承乾开始患上腿疾,性格也变得十分叛逆,于是唐太宗精心挑选了一些名士来辅佐他,其中包括魏征和房玄龄。这些名士也经常劝谏身为太子的李承乾,言辞一个比一个犀利,过于激烈的进谏也激发了他的叛逆心理,甚至还派人试图刺杀劝谏他的师傅。当时,李承乾十分宠信一个叫作“称心”的优伶,唐太宗得知后将称心处死,李承乾十分伤心,给称心立碑并日夜祭奠,甚至并因此与唐太宗发生冲突。

李承乾的同胞弟弟李泰,从小喜欢舞文弄墨,满腹经纶并且才华横溢,唐太宗十分欣赏这个儿子。后来他在唐太宗的同意下,设立文学馆,招募了许多名士完成编撰《括地志》。唐太宗闻之大喜,并对李泰大加赏赐。由于唐太宗对他的喜爱,并且李承乾经常行为不端,这让李泰开始对太子之位有了想法。虽然,李承乾时常做出出格之举,但是由于他是嫡长子,而且对他从小就十分疼爱,再加上大臣们大多都保他,唐太宗并没有易储的想法。可是,逐渐担心失去太子之位的李承乾竟然派人去刺杀李泰,失败后,担心被废的他居然召集一些将领起兵谋反,试图逼宫父皇。阴谋败露后,唐太宗因为爱子心切,并没有处死他,而是将他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被废后,李泰看到了机会,他趁机向父皇进言,希望能将他立为太子,并保证会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儿子杀掉,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认为李泰为了皇位,居然说出杀子传弟这么残忍的话,而且他根本不信李泰以后会传位给弟弟李治。伤透心的唐太宗,最终将李泰贬为东莱郡王。

其实唐太宗还有一个儿子名叫李恪,是他的三子。唐太宗曾说过李恪在性格上最像自己,后来毛主席也称赞他为“英物”。在立储的问题上,唐太宗担心李治的性格过于懦弱,无法坐稳江山,而李恪英武果敢,适合君临天下,但是宰相长孙无忌对此坚决反对。需要强调的是,长孙无忌正是文德皇后的亲哥哥,李治是他的外甥,而李恪的母亲杨妃正是前朝隋炀帝之女。长孙无忌以血统论来劝谏唐太宗,最终使唐太宗改变了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

唐太宗最终选择李治为太子的真实原因在于,李治和他的这三个哥哥的关系都很好,他们也很疼爱这个年幼的弟弟。而且李治性格宽厚,如果继承大统,他的兄弟都会得到善终。如果让其他三个儿子登上皇位,唐太宗担心玄武门的往事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兄弟和睦,避免重蹈玄武门的覆辙,唐太宗不得已让性格懦弱的李治当太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用心良苦!唐太宗为何最终选择性格懦弱的李治为太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传位给软弱无能 能力平庸的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传位给软弱无能 能力平庸的李治?

李治,李世民,李泰,长孙无忌,李承乾,资治通鉴,李承,玄武门之变,太子,位置,仁孝,历史,软弱无能,大权,帝国,心腹,晋王,智慧,集团,陛下,唐高宗李治,唐高宗,侯君集,凌烟阁,司马光,子为嗣,智品,李泰成,武则天,立太子

2010-04-30 #小故事

唐太宗的立储君时 经历了哪些波折?为何老三李治脱颖而出

唐太宗的立储君时 经历了哪些波折?为何老三李治脱颖而出

太子,太宗,李治,老二,事情,时候,老大,大臣,继承人,规矩,魏王,齐王,唐太宗,李泰,立太子,位子,作者,出处,参考资料,波折,图片,文章,接班人,朝代,皇帝,百姓,网络,老祖宗,老三,转载请注明

2007-03-18 #短篇故事

唐太宗把最器重大臣贬到边疆 只为让太子登基后提拔 效忠儿子

唐太宗把最器重大臣贬到边疆 只为让太子登基后提拔 效忠儿子

徐世绩,李密,李世民,李治,李唐,皇帝,地盘,结果,李绩,武则天,忠心耿耿,天下,厚黑学,披麻戴孝,瓦岗,皇权,胡须,起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居高官,徐世,戴德,李渊,李敬业,李治立,王世充,玄武门之变,连李渊,长孙无忌

2013-07-10 #长篇故事

唐太宗为什么选李治作为继承人?永徽是贞观的继往开来

唐太宗为什么选李治作为继承人?永徽是贞观的继往开来

李治,李世民,武则天,太子,皇帝,问题,李泰,唐太宗,李承,李承乾,处理政务,大臣,永徽,继承人,贞观,发展,唐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孟宪实,成功之道,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上和,和发,个人,专栏,举措,位置,兄弟,制度

2017-11-06 #小故事

历史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软弱的皇子李治?

历史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软弱的皇子李治?

李世民,李泰,李治,太子,褚遂良,李承乾,长孙无忌,储位,皇位,皇帝,陛下,房玄龄,公元,信心,兄弟,刘洎,岑文本,武则天,大哥,天下,薛万彻,关陇,势力,子孙,官员,建议,贵族,储君,历史,代价

2012-08-09 #小故事

唐太宗有14个儿子 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只因所有人中他最懦弱

唐太宗有14个儿子 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只因所有人中他最懦弱

李治,唐太宗,李泰,李世民,武则天,皇位,皇子,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氏,皇族,唐高宗李治,李承乾,长孙无忌,魏王李,儿子,剧照,嫡子,性格,杀手,次子,储君之,兄弟们,最软弱,有能力,身体不好,唐纪,李建成,李元吉,泰剧

2016-04-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谈古论今说教育:唐太宗选择太子的对与错

谈古论今说教育:唐太宗选择太子的对与错

李世民,李治,大臣,李承乾,太子,继承人,时候,朋友,李恪,武则天,教育孩子,个人,原因,孩子,玄武门之变,因为他,事情,儿子,优点,百姓,国家,方面,子女,小人,弱点,性格,才能,私心,教育,工作

2015-08-30 #小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秘史

唐太宗李世民秘史

李世民,公元,李渊,唐太宗,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父亲,贞观,武德,隋炀帝,魏征,皇帝,民为,秦王,军队,农历,四方,太宗,晋阳,疆土,皇太子,贞观之治,刘武周,唐太宗李世民,帝范,李治,玄武门之变,齐王李,尚书令

2020-05-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