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学生认为《逍遥游》很难背诵 那是因为不了解庄子的想象力之强大

时间:2017-08-23

有的人跟你讲话,你就特别爱听;而又有一些人和你讲话,你却压根儿不想搭理人家

提示:本文共有 21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古至今,这说话一直都是门艺术。有的人跟你讲话,你就特别爱听;而又有一些人和你讲话,你却压根儿不想搭理人家。说话看似简单,上嘴皮碰下嘴皮,可其中的学问却是大得很。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就有一个人特别爱讲道理,关键是他讲的道理一般人都能听进去、爱听,觉得非常有趣。这个人就是庄子,就是那个中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逍遥游》的作者,相信很多人都曾被这一篇篇幅较长的古文给折磨得不轻。

庄子与《逍遥游》(图源网络)

难的不是《逍遥游》,只是你不够了解庄子

可是认为《逍遥游》很难背诵的人,大概是没有明白庄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了解庄子说话的习惯。如果你清楚庄子的文学创作思路,一定不会觉得《逍遥游》难背了。所以问题来了,说了这么多,庄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经历、他又为什么爱讲道理以及如何把道理讲好?答案皆在下文,一起去探索庄子的神秘世界吧。

庄子画像(图源网络)

首先还是对庄子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毕竟要先了解这个人,才能理解这个人的行为与语言。庄子于战国中期出生在宋国,他八岁开始学习儒家思想,到了十四岁又改变方向,去学习道家学说。庄子二十一岁时结婚了,二十二岁有了小孩,二十三岁做官、当上了漆园吏。(关于漆园吏这个官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漆园是个地名,庄子曾在此作官;另一说为庄子曾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

庄子读书(图源网络)

但是能够肯定的是这个官位并不高。虽然只是个小官,可庄子这么年轻已经家庭、事业双丰收,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人生了。可庄子似乎不太满意这样的人生,后来他干脆辞职不干了,回家潜心做学问去了。他是个坐得住的人,就连后面楚王邀请他去做相国,庄子都直接拒绝了。在他隐居的日子里,对于道家学说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仅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庄子》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何以经久不衰

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了他的著作《庄子》中,此书也被称为《南华经》。因为传说他隐居在了南华山,后世也把他尊为南华真人。《庄子》这本书和《孟子》有些类似,都是采用的对话体格式。不同之处即《孟子》的对话都是发生过的真人真事,而《庄子》的对话却是庄子自己虚构、想象的。那岂不是《庄子》就是瞎编乱造的东西,这读起来有价值吗,搞不好还误人子弟啊。稍安勿躁,虽说《庄子》一书大部分是虚构想象的,可是这并不妨碍它的文学价值。

《南华经》(图源网络)

相反,这本书可是先秦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散文,是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文学色彩和艺术的作品。打个比方,古今中外,特别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虚构文学,尤其是小说。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它们仍然还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就想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庄子休息图(图源网络)

所以尽管庄子的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但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他讲了那么多、想象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听进、听懂他的道理,学到人生的智慧。关于庄子的思想,其实可以通过很多小故事来了解。比如“井底之蛙”、“夏虫不可语冰”、“庖丁解牛”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庄子创作出来的。他通过“井底之蛙”、“夏虫不可语冰”向我们传达了做人千万不要目光短浅,要懂得看向更宽更广的世界。“庖丁解牛”则教会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练习,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之上,去反复实践,就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重复、重复、再重复,最终自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这就和“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要说讲故事,还是庄子他老人家强

故事都挺简单,大家都能看懂。但是要把故事和哲理联系起来,这中间就需要动脑子、多思考。即便有些时候,庄子的故事看起来有些奇怪诡异,但这其实也只是一种比较偏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就拿大家觉得难背的《逍遥游》来说,它所表达的是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要忘却外物与自我,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实现真正的“逍遥”。再来看它的具体内容,先讲北海有只大鹏鸟,为了突出这只鸟的非凡之处,庄子对其进行了大写特写,无非就是写它体积大、飞得高、飞得远。光这么直白地写还不够,庄子又拉了其他小动物如蜩、学鸠等加入,一对比,效果就更明显了,谁大谁小,一目了然。

大鹏(图源网络)

当你以为庄子是要夸这大鹏,结果庄子又画风一变,把大鹏和其他事物都给鄙视了,认为它们不过都是凭借外物罢了,依附他人,算不得真正的自由。最后,庄子才慢吞吞地抛出了他的终极观点。也就是名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要忘掉自我、抛弃功名,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与逍遥。

庄子老年(图源网络)

所以这也是庄子受欢迎的原因,人家会讲故事啊。一个故事可以讲得起伏跌宕,当你以为他在说动,结果人家转眼又开始说西怎么样。可以说庄子的思维非常活跃,他能够在众多外物上不断跳跃,同时他还能紧扣文章的中心以及他要阐释的哲理。就凭这几点,他就足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人家不仅文采好,关键是三观正,道理也讲得特别好。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被《逍遥游》的篇幅劝退,但你认真读起来会发现庄子这个人真的很有趣,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关于人生的智慧,并且这些智慧一辈子都受用不尽。所以,趁青春年少,好好读书,认真学习,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吧。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也可以在评论区谈谈你对庄子、对《逍遥游》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且听无常说历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生认为《逍遥游》很难背诵 那是因为不了解庄子的想象力之强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趣读庄子之一:《逍遥游》 逍遥游 人如何才能逍遥而游?

趣读庄子之一:《逍遥游》 逍遥游 人如何才能逍遥而游?

庄子,逍遥游,俗世,境界,心灵,生活,才能,身体,人生,圣人,故事,神人,鲲鹏,宋荣子,陶渊明,御风而行,人心,价值,列子,柳宗元,许由,绝对自由,无拘无束,人间,功利,地位,天地,姿态,小鸟,尘世

2008-12-21 #小故事

《庄子逍遥游》鲲鹏寓言中“大”“化”的寓意

《庄子逍遥游》鲲鹏寓言中“大”“化”的寓意

庄子,寓言,大鹏,形体,逍遥游,意义,庄子·逍遥游,图片,世人,列子,人世间,网络,大舟,小鸟,鲲鹏,奚适,宋荣子,生活在,动物,东西,天下,外物,天地,天际,心灵,才能,智慧,笔下,身体,不知其几千里也

2019-02-23 #短篇故事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智慧启示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智慧启示

庄子,逍遥游,启示,幸福人生,内涵,奚适,喜欢你,这个世界上,都喜欢,境界,凡事,封地,思想,心态,意境,柳暗花明又一村,膏药,逆境,青天,思辨,一件事,什么是,带给我们,幸福快乐,更重要,有人说,看问题,危为机,宿舂粮,若夫

2009-04-11 #故事会

读庄子《逍遥游》1:我的逍遥 你永远不懂

读庄子《逍遥游》1:我的逍遥 你永远不懂

庄子,小王子,鹏鸟,视野,星球,南飞,大人,故事,世界,地球,大鹏,生物,飞上,地理学家,商人,国王,大鹏鸟,寒蝉,季节,小东西,星星,一飞,彭祖,小星球,这本书,事情,人类,南海,厚度,尘埃

2015-06-10 #故事阅读

《逍遥游》到底怎样才能逍遥?我们也能做到 庄子是这样说的

《逍遥游》到底怎样才能逍遥?我们也能做到 庄子是这样说的

庄子,人生,格局,神话,时候,观念,看戏,北海,大鱼,大鸟,天池,大鹏,生命,起点,负载,逍遥游,大格局,很多人,怎么看,弗如远,大舞台,都会,人事,中格,一念,东西,时刻,基础,关键因素,先哲

2018-03-22 #短篇故事

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

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

庄子,境界,万物,圣人,逍遥游,胡蝶,众人,是非,状态,变化,前一种,不知其几千里也,重点是,无穷无尽,中提,周之梦,才可,名的,哲学思想,名字,一面,万岁,事物,交合,仙人,修养,功名,变异,吸风饮露,名誉

2013-04-11 #故事大全

品读《庄子·齐物论》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

品读《庄子·齐物论》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

庄子,栗子,猴子,争论,无我之境,区别,关系,境界,情态,时候,概念,美学,各大,寒波,王国维,上都,真我,角上,里斜,世间,主体,个数,佛家,天地,圣人,故事,战国,无己,春寒,本质

2015-02-16 #小故事

如此读庄子《逍遥游》 人的格局和境界瞬间打开

如此读庄子《逍遥游》 人的格局和境界瞬间打开

庄子,许由,本位,逍遥游,境界,思想,问题,状态,生活方式,本性,生命,大鹏鸟,天下,所在,庄子哲学,人的价值,告诉我们,如何正确,东西,其意,哲学,天赋,惠子,才能,核心,宋荣子,郭象,如果我们,当我们,这三个

2015-03-0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