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贞观之治的开创 竟源于一场辩论赛

时间:2017-08-31

面对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江山,用什么方式治理天下,成为李世民迫在眉睫的问题

提示:本文共有 11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登基为帝。面对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江山,用什么方式治理天下,成为李世民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他召集群臣,亲自主持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赛,试图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治国法门。

李世民剧照

辩论开始后,魏征提出:大乱之后人民容易教化,应当采用行仁政,施王道的儒家治国思想。

立刻招来了以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为首群臣一致反对,他们的观点是:夏商周三代以来,人心不再淳朴,所以秦朝专用法制,汉朝杂霸道兼用,魏征书生之言,如用其策,必乱国家。

魏征说:“三皇五帝,商汤周武,都是经过大乱,而后以王道大治,如果说古人淳朴,后世逐渐狡诈,那么到今天,人民都应变成鬼魅,什么手段也无法教化。”

魏征

封德彝等人坚持乱世宜用重典的霸道思想。

辩论变成魏征一人舌战群臣,但是魏征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他得到了李世民的支持。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支持魏征,施行王道呢?

首先,隋末农民起义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远超前代,还是在隋朝最为富庶时爆发的,但那个辉煌一时,号称甲士百万的大隋,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不到十年便灰飞烟灭。

封德彝剧照

李世民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李氏父子很好的团结并利用了农民起义军,李世民也曾亲自打败了窦建德、刘黑闼等义军,对人民的力量深有感触,也颇为忌惮。

李世民曾经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李世民教导太子,见太子吃饭则说:“稼穑艰难,皆出自人力,不夺其时,我们才有饭吃;”见太子骑马则说:“骑马时要珍惜马力,不使其尽力,我们才能常有马骑;”见太子乘舟则说:“君王就像舟,百姓就像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世民剧照

他还说过:“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李世民对人民的强大力量有了清晰的认识,才会认清轻徭薄赋,善待人民的意义;才会因畏惧而支持魏征的论点,行仁政,施王道。

其次,李世民不止一次分析过隋亡的原因,隋并未出现宦官专权,外戚专政或像唐末藩镇割据等问题,灭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

而儒家思想讲究为政以德,以礼仪教化万民;讲究统治阶级自身克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的欲望,修身自律,才能治国平天下;讲究轻徭薄赋,鼓励生产,达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只有施行王道才能抚平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才能恢复国力稳固统治基础。所以,李世民支持魏征的论点。

李世民与魏征比封德彝等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准确的看到了大乱之后,人心思定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李世民果断的结束了辩论,并表态:“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在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

事实证明,贞观之治的开创与唐朝的强盛正是建立在李世民王道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这场辩论赛,李世民找到了合适的治国法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贞观之治的开创 竟源于一场辩论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高祖李渊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

唐高祖李渊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是贞观之治的奠基人

唐高祖,发展,贞观之治,统一,全国,制度,高祖,政绩,政权,作用,历史,法律,社会,社会秩序,有计划,推动了,唐太宗,修撰,建唐,统治集团,事实证明,佛教,人才,历史事实,依据,儒学,关系,兴衰,兴亡,力量

2018-06-09 #故事大全

解决突厥贞观之治 繁荣昌盛 李世民是位了不起的皇帝李世民突厥贞观之治

解决突厥贞观之治 繁荣昌盛 李世民是位了不起的皇帝李世民突厥贞观之治

李世民,魏征,突厥,李渊,皇帝,李建成,发展,小说,关系,少数民族,建议,战场,敌人,资源,正是因为,都会,全国,军事,国家,电视剧,忠心,战争,战役,时候,父亲,百姓,贡献,贞观之治,开国,统一

2020-09-06 #短篇故事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太宗,魏征,贞观之治,中国,公元,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印度,长安,史中,唐高祖,李渊,胡汉,都会,驰道,人民,历史,地方,四方,均田制,奈良,日本,波斯,武功,皇帝,组织,西域,贞观,高丽,中国历史上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太宗,魏征,贞观之治,中国,公元,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印度,长安,史中,唐高祖,李渊,胡汉,都会,驰道,人民,历史,地方,四方,均田制,奈良,日本,波斯,武功,皇帝,组织,西域,贞观,高丽,中国历史上

2020-09-06 #长篇故事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太宗,唐太宗,魏征,大臣,制度,贞观,唐律,宰相,官员,政治,政策,科举考试,规定,贞观之治,奖励,用人,唐太宗李世民,加强中央集权,向太宗,王朝兴,孔子,房玄龄,杜如晦,薛仁,韦挺,隋炀帝,中男,和发,外不,刑罚

2020-09-06 #小故事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太宗,唐太宗,魏征,大臣,制度,贞观,唐律,宰相,官员,政治,政策,科举考试,规定,贞观之治,奖励,用人,唐太宗李世民,加强中央集权,向太宗,王朝兴,孔子,房玄龄,杜如晦,薛仁,韦挺,隋炀帝,中男,和发,外不,刑罚

2020-09-07 #小故事

历史故事——贞观之治

历史故事——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魏征,国家,唐王,世界各地,景象,发展,李世民,中国,全国,吐蕃,君臣,四方,外国人,太宗,政治,时期,政策,文化,盛世,民力,法治,法律,漠北,西域,贞观之治,执法,不担心,社会经济

2020-05-27 #短篇故事

历史故事——贞观之治

历史故事——贞观之治

唐太宗,贞观,魏征,国家,唐王,世界各地,景象,发展,执法,李世民,中国,全国,吐蕃,君臣,四方,外国人,太宗,政治,时期,政策,文化,盛世,民力,法治,法律,漠北,西域,贞观之治,不担心,社会经济

2020-09-0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