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双刀棍棒 召龙 钻火”没想到三亚非物文化遗产如此火力十足!

时间:2017-09-13

自2006年以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提示:本文共有 33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作为惟一没有历史断层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是我中华民族传承有序的瑰宝。自2006年以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今,2018年6月9日又迎来了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地处祖国最南端北纬18度的三亚,向来都是以蓝天、沙滩、大海为世人所知,而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十分丰富。

三亚市目前有十三项入选了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有: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疍歌、钻木取火、回族传统婚礼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苗族盘皇舞、疍家歌谣,和今年5月刚刚通过为市级“非遗”项目的《苗族召龙舞》、《黎族钱铃双刀棍棒舞》、《游公节》。

说了这么多,不一睹这些文化瑰宝的风采怎么行!

崖州民歌 (国家级“非遗”项目)

崖州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古代崖州的民间歌曲,起源于明代以前,主要流传于三亚、乐东等地,使用崖乐方言演唱。起初,崖州民歌仅在文人墨客间吟唱,随着其不断生发、演变和丰富,逐渐传入民间,得到民众的喜爱,于是便自由吟唱流行起来。崖州民歌分为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等四种类型。显著特点是即兴演唱,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内容题材十分丰富,主要讲述古老传说、生产劳动、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和乡风民俗等,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黎族打柴舞(国家级“非遗”项目)

来过三亚的朋友都见过,这也就是俗称的竹竿舞。原是黎族人民在丧葬活动中所表演的一种古老舞蹈,又称“护尸舞”。用数根长木棍为主要道具,由数人在地上进行有节奏的摆放和敲打,并在不断的变化中构成交叉的网格形式,舞者即在这种网格间隙中跳跃表演。打柴舞主要流行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三亚是重要分布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柴舞将打击乐与歌唱、舞蹈的节奏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艺术特征,已成为黎族文化精品、海南文化精品,受到海内外各方面人士欢迎,适合在各种场合表演。打柴舞对研究海南以至中国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古代黎族先民在制作衣被时创造的一种手工织染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黎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极负盛名,史称“吉贝布”,已有约3000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三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第四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古老而极负盛名,一直延续至今,为研究中国棉纺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海螺姑娘(省级“非遗”项目)

海螺姑娘传说是流传于三亚疍民中的一个美好民间故事。疍家人在水上生活劳动,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并世代口头相传。海螺姑娘传说是其中之一,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故事来源的多源性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存性,体现出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特色。它所包含的海洋文化元素,具有海南本土文化的内涵特色,反映了疍家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民俗色彩十分浓郁,对探讨和研究大陆文化与海南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着重要的价值。

黎族民间故事(省级“非遗”项目)

黎族民间故事是海南黎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学作品。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三亚是其分布地之一。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约在3000—4000年前从岭南迁徙而来。经过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黎族现主要聚居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因黎族没有文字,仅靠口头相传民族历史、生产生活知识,表达思想感情,进行自我教育,于是产生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黎族民间故事。其题材主要有神话、传说和故事等。其特征是地域的原生性、内容的历史性、超自然力的神秘性、情节的神奇性和传承的家族性。

疍歌(省级“非遗”项目)

疍歌是三亚疍家人使用疍家话演唱的一种民歌。主要流行于三亚、陵水等地,三亚市河西区是重要的分布地。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认为疍歌产生于唐宋年间海南岛西南部沿海疍民聚居地,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改造,成形于明清,传唱至今。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有时政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等。主要记录古往今来的历史事象和时政风云,从一个侧面反映疍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表达疍民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理想。同时也传授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寓教于歌,是疍民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极好形式,成为维系疍民群体之间和谐团结的重要纽带。

苗族盘皇舞(省级“非遗”项目)

苗族盘皇舞是海南苗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皇的祭祀舞蹈。主要流传于五指山区及三亚苗族聚居区,三亚育才生态区是盘皇舞的重要分布地。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皇舞又称三元舞,由上元舞、中元舞、下元舞组成。正月十五跳上元舞,七月十五跳中元舞,十月十五跳下元舞。伴奏乐器主要是长鼓、铜锣、小镲、摇铃等。盘皇舞是海南苗族先人创造的舞蹈,民族特色鲜明,反映了苗族先人迁徙崖州的历史传说。苗族民众集体跳盘皇舞,已成为三亚苗族祭拜祖先的社会习俗,有固定的祭祀日期。

回族传统婚礼(省级“非遗”项目)

回族传统婚礼是三亚回族人民传统的婚礼礼俗,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亚回族传统婚礼由阿訇主持。婚礼一般分为订婚、结婚、婚后礼节等三段仪式。回族传统婚礼具有鲜明的民族习俗和宗教特色。它紧紧依附于“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尊重回族传统婚礼,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三亚黎族人民使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方法制陶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天涯区黑土村委会布曲、布带、道德三个自然村。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具有明显的古代文化特征。经历几千年,黎族原始制陶工艺还能在三亚长期沿袭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奇迹。

钻木取火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钻木取火技艺是黎族先民取火的一种古老方法。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亚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流传于原田独镇亮坎村,入选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三亚黎族先民在原始社会的重要发明。钻木取火使古代居民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钻木取火在三亚部分黎族村寨得以延续和保留,为探讨黎族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

钱铃双刀棍棒舞

这是一种叙事性舞蹈,主要在丧葬活动和祭伸的穰灾、祈福活动中表演。表演者身穿黎族传统服装,一般为3人,依靠木制双刀、钱铃棍、棍棒的敲击节奏和摇动的节拍,演出“追舞”“斗舞”“劝舞”“和舞”的不同情节。再现了“二人打架一人劝,身手矫健终言和“的生活场景。

苗族召龙舞

源于苗族迁入海南的明代,是风格神圣肃穆的祭祀性舞蹈,表演形式多样,动作稳健舒缓,仪式感很强。表演者身着苗族传统服装,佐以搂白彩带、三元棍、苗鼓、铜锣等道具,在打击乐声中,以踏、甩、摇、摆、扭、转等技巧起舞,体现灵巧矫健的特点。

游公节在三亚,是以崖州区港门村及其庙宇为中心,由崖州区及市内、省内众多村庄及关公庙、龙王庙庙宇信众参加的地方民俗信仰活动,至今至少有400年历史。游公节使用仪仗和吹打演唱舞蹈迎神像出庙,游行街巷或村庄,有两个特定举办时间,一是龙王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至初九,一是关公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二至十三。这一节庆活动中,集中展示了《崖州民歌》《游河曲》等13首地方传统音乐和打碟舞、打柴舞、龙船舞等近20种地方传统舞蹈,还有不同的木刻神像、各种装饰彩绘和10多种地方风味小吃,是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

00:20

非遗日文艺演出——织锦舞

你听:崖州民歌辽悠远高亢,疍家歌谣温婉绵长;你看:双刀棍棒身手矫健,打柴召龙神采飞扬;你想:传奇故事优美动人,陶艺黎锦源远流长……在祖国的南疆,蓝天碧海之间有着这样丰富迷人的文化遗产,确是祖国乃至世界的一笔巨大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保护和传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双刀棍棒 召龙 钻火”没想到三亚非物文化遗产如此火力十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非遗文化之旅 槟榔谷 讲述海南的黎苗故事

非遗文化之旅 槟榔谷 讲述海南的黎苗故事

海南,表演,风景区,文化,三亚,方式,槟榔,特色,黎族,风景名胜区,保亭县,三亚市,中山,历史,和文,声音,歌曲,电瓶车,苗族,一个小时,是多么,最简单,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的,李苗,天之,宝龙,李庙,谷之旅,旅游巴士

2018-07-11 #长篇故事

钻火与点灯

钻火与点灯

看门人,东西,主人,事理,钻木取火,工具,取火,回覆,毛病,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人们,一时半会儿,火柴,人家,凳子,关头,凡事,四下里,天气,声声,小虫,小事,木头,感应,急病,恶骂,扬声

2020-07-29 #小故事

钻火与点灯

钻火与点灯

看门人,东西,主人,事理,钻木取火,工具,取火,回覆,毛病,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人们,一时半会儿,火柴,人家,凳子,关头,凡事,四下里,天气,声声,小虫,小事,木头,感应,急病,恶骂,扬声

2020-09-23 #小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看门人,主人,工具,钻木取火,东西,道理,什么也,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寓言,人们,一时半会儿,取火,人家,凳子,关键,凡事,四下里,天色,声声,小虫,小事,干嘛,火柴,木头,急病,忿忿,月亮

2020-06-01 #长篇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看门人,主人,工具,钻木取火,东西,道理,什么也,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寓言,人们,一时半会儿,取火,人家,凳子,关键,凡事,四下里,天色,声声,小虫,小事,干嘛,火柴,木头,急病,忿忿,月亮

2020-08-28 #经典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看门人,主人,工具,钻木取火,东西,道理,什么也,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寓言,人们,一时半会儿,取火,人家,凳子,关键,凡事,四下里,天色,声声,小虫,小事,干嘛,火柴,木头,急病,忿忿,月亮

2020-08-28 #长篇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看门人,主人,工具,钻木取火,寓言故事,东西,道理,有关,什么也,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人们,一时半会儿,取火,人家,凳子,关键,凡事,四下里,天色,声声,寓言,小虫,小事,干嘛,急病,忿忿,月亮

2020-06-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有关钻火与点灯的寓言故事

看门人,主人,工具,钻木取火,寓言故事,东西,道理,有关,什么也,魏国人,阿四,好的,我得,人们,一时半会儿,取火,人家,凳子,关键,凡事,四下里,天色,声声,寓言,小虫,小事,干嘛,急病,忿忿,月亮

2020-08-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