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解析东汉末年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 曹孙刘赤壁之战

时间:2017-09-14

因荆州靠近许昌,对曹操的威胁较大,所以,曹操打算先征荆州,再征西凉,就在邺城玄武湖训练水军

提示:本文共有 2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战前形势及起因

公元208年,此时的中国北方已经基本被曹操占领,只剩下西北的马腾、韩遂和荆州的刘表、刘备。因荆州靠近许昌,对曹操的威胁较大,所以,曹操打算先征荆州,再征西凉,就在邺城玄武湖训练水军。

赤壁之战前后经过

与此同时,鲁肃也建议孙权谋取荆州,并于同年占领了江夏郡(后又被刘表派刘琦收复),斩太守黄祖。曹操见孙权占据江夏,担心荆州被孙权占领,急忙派军出合肥以牵制孙权,使其不能全力西进。并在同年七月开始大举进攻荆州,适逢刘表病逝,刘琮畏惧曹军实力,向曹军投降。于是,刘备开始向南撤退,被刘琦接应后,转至沔口。之后,曹操派人招降孙权,孙权拒战,联合刘备抗曹,赤壁之战因此爆发。

作战经过

十月,曹操两路大军约20万,分别从襄阳、江陵向夏口进军,另派李典自合肥进攻庐江、陈登进攻丹阳,臧霸进攻吴郡,以此来牵制吴军兵力。孙权自己坐镇柴桑,任命周瑜为左都督,程普为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精兵3万向赤壁山、乌林峰、临漳山一线进军,又另派一部为后军作为后应,又加强了广陵、历阳、庐江等地的防御。刘备自樊口与周瑜同时进军,有水军一万,刘琦部一万。

曹操

曹操本想以大军压境之势,派人威胁孙权投降,听闻孙权已派军西上,恰逢北方士兵大多都因水土不服而患病。于是,曹操就将主力留在江陵,自己率领荆州水军及一部陆军,顺流而下,先行进军。

十月十日,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因曹操的水军大多都是新编,而且基本上都是中原人士,既不善于水战,又不熟悉战场的气象水文及地理,而且远来疲惫。交战之下,曹军水军败退。因初战不利和疫病原因,曹操在乌林扎水陆大营,并将船尾相连以训练水军,想要等到来年春天再战。而周瑜则率军驻扎在南岸,与曹操隔江对峙。

周瑜

期间,周瑜数次带兵前往江北与曹军决战,曹操均坚守不出。周瑜在曹军大营前乘楼船多次观察,发现曹军战船通过铁链首尾相连,战士在船上如履平地。部将黄盖就对周瑜说:“敌众我寡,我军不利于持久作战,如今曹军将战船首尾相连,可以用火攻。”

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一边开始进行黄盖诈降之计,一边准备蒙冲、斗舰数十艘,在船内填满干草,再灌上鱼膏等引火材料,再用帐篷盖起来。又在每艘船后绑上小船,以做士兵后撤之用。

为了麻痹曹操,黄盖(打黄盖是演义中的故事,历史没有)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在江东深受孙家大恩,本该效力于孙家。但从天下大势来看,以江东六郡之人抵挡中原百万之师,这是不可能战胜的,这是世人都明白的道理。现如今,江东官员都赞成投降曹公,只有周瑜、鲁肃,目光短浅,不明大理。因此,我真心实意归降曹公,等交战之日,就利用先锋的便利条件,伺机而动,以求报效曹公。”曹操本来有所怀疑,但盘问过送信之人后,没有发现破绽,又觉得信中之语都有道理,就与黄盖约定投降信号。

赤壁之战画图

十一月十三日晚,南风大作,黄盖带着准备好的船只,向曹操江北大营驶去。在距离曹军还有2里时,黄盖举火为号,命令士卒一起喊“黄盖来投降了”。曹军士兵纷纷登上甲板观看,曹操大喜。就在黄盖船只接近曹军战船时,黄盖命人点起大火,待火势起来后就带着士卒跳上船后的小船后撤。在大风的助力下,顷刻之间,曹军的水营及战船就被大火吞没,因水营与陆营相连,大火很快就蔓延到岸上。曹军士兵本就疲惫,大多数还因水土不服而患病,经此大火,纷纷逃命,溺死、烧死者无数。

黄盖撤下后,周瑜精锐部队擂鼓前进,又另派一支部队从洪湖登陆截击曹军,同时,刘备率军自蜀山向乌林峰进攻,又派赵云、关羽、张飞率率军向西南截击退去的曹军水军。

影视剧中的曹操

曹操自知无力改变战局,便烧毁剩余船只,带领残兵从华容小路向江陵方向撤退,因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轴重马匹损失无数,幸好许褚、张辽率领的骑兵及时赶到,曹操这才脱离困境。

曹操率军刚通过一片松林地区时,大喜道:“刘备失策,若放火烧林,我们就无法脱险了。”说话之间,刘备果然放起了大火,但曹操早已出松林走远了。

逃回江陵后,曹操不敢久留,以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率军北返许昌。

周瑜、刘备在击败曹军后,就立刻率领水军沿江西进,进至巴丘时,发现曹军运输船队,便袭之。曹军长水校尉任峻见此情形,烧船撤退。

周瑜、刘备追至江陵地区时,在长江南岸与曹仁隔江对峙。此时,刘备建议周瑜率率军自夏水占据夷陵,以袭击侧翼。周瑜随即分兵2000给刘备,并派甘宁与刘备一同前往。刘备占领夷陵之后,便率兵前往荆南,占领了荆南四郡。

赤壁之战后同年局势

曹仁听闻甘宁占据夷陵,便率军围攻。甘宁寡不敌众,派人向周瑜求救,周瑜派吕蒙前往夷陵解围,然后回师江陵,迅速渡江围攻曹仁。双方僵持一年,曹仁数战不利,损失严重,就率军北退。至此,赤壁之战结束。

结语

从战略角度看,曹操占据荆州之后,收刘表旧将训练水军,然后向东进军江夏,以待明年开春配合淮阴、合肥及信阳之兵展开三面包围的策略是对的,但因其受黄盖投降的诱惑,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战败。

曹操兵不血刃拿下荆州,再加上北方战争大多都是以弱胜强,这就让曹操产生了轻敌心理,对孙吴政权产生了错误的预判。而孙权、刘备虽然处于劣势,但能看出曹军的弱点,再加上合理的计策,这才战胜曹军。

自古以来,不管是在战争中还是人生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优点,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曹操的陆军才是其强大的根本,但他却趋就敌人采用水军。而曹军之水军,玄武湖训练之兵根本无法与长期在长江的孙吴水军相比,即便收编了刘表水军,但曹操并没有对其整顿,收服人心。舍长而就短,这是兵家大忌。

很多人不明白,刘备在当时的实力不算强,为何孙权还要联合。首先,联合刘备,一方面是在政治层面上稳住刘备,另一方面就是他屯兵江夏,可以成为东吴的战略前哨。这就让东吴可以从容进行战争准备,周瑜也可以轻松进出长江上游重镇夏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解析东汉末年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 曹孙刘赤壁之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赤壁之战前后的部署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赤壁之战前后的部署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刘备,曹军,曹操,周瑜,江陵,孙权,建安,公元,荆州,夏口,黄盖,襄阳,关羽,曹仁,汉水,东下,赤壁之战,樊口,赤壁,程普,鲁肃,南下,南郡,国号,战船,武陵,水陆,联军,都督,长江

2012-06-18 #经典故事

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 唯一有可能打破三国鼎立的是关羽北伐

从赤壁之战到夷陵之战 唯一有可能打破三国鼎立的是关羽北伐

刘备,孙权,曹操,曹丕,荆州,关羽,孙刘,陆逊,势力,方向,汉中,赤壁之战,东吴,双方,襄阳,北伐,夷陵之战,军事,压力,巅峰期,形势,樊城,称臣,联盟,变化,刘表,刘琮,吴军,曹孙,诸葛亮

2013-08-13 #故事阅读

赤壁之战 给了刘备发展的机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 给了刘备发展的机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刘备,孙权,百姓,赤壁之战,局面,司马懿,后代,地盘,万大,曹丕,三足鼎立,三国鼎立,一把手,东吴,势力,实力,战争,时候,日子,计划,江东,臣子,赤壁,过程,若不是,这场战争,近百,百家号,周瑜

2015-04-05 #故事阅读

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曹操为何在赤壁之战中损失惨重?

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曹操为何在赤壁之战中损失惨重?

曹操,刘备,孙权,曹军,周瑜,黄盖,军队,小船,刘表,双方,大船,江陵,火势,抵抗,很多人,诸葛先生,遭遇到,孙觉,鲁肃,不一样,北方人,船头上,还可以,书信,上点,三国鼎立,优势,军官,假意,利弊

2007-06-02 #故事大全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A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A

曹操,曹军,刘表,刘备,孙权,赤壁之战,孙刘,周瑜,联军,荆州,黄盖,三国鼎立,内容,水军,赤壁,南下,统一,万大,乌桓,于建安,于退军,于赤壁,刘两军,刘联军,刘琮,刘备军,吴三国,孙吴,孙权命,曹仁

2020-09-07 #故事会

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人物 不是诸葛亮和周瑜 而是他!

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人物 不是诸葛亮和周瑜 而是他!

曹操,孙权,鲁肃,刘备,荆州,周瑜,东吴,战役,建议,刘表,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南下,孙刘,诸葛亮,主角,个人,势力,南郡,大军,土地,水军,江陵,江南,联盟,要地,抵抗,其主要,万大,万中

2013-09-17 #经典故事

是否可以说火烧乌巢 火烧赤壁 火烧夷陵三把火完成了三国鼎立?

是否可以说火烧乌巢 火烧赤壁 火烧夷陵三把火完成了三国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荆州,袁绍,蜀汉,官渡之战,一统,东吴,夷陵,刘表,诸葛亮,吴国,政权,机会,关羽,吕蒙,孙刘,北伐,火烧赤壁,大火,兴复,历史,地势,地盘,赤壁之战,实力,局面,挟天子以令诸侯,旧都

2015-12-05 #短篇故事

只800字 整清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格局如何形成

只800字 整清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格局如何形成

刘备,赤壁之战,曹操,刘表,孙权,孙策,地图,汉中,关羽,时候,江东,荆州,蜀地,张鲁,袁术,地盘,政权,时间,襄阳,赤壁,刘繇,刘璋,张飞,孙坚,孙吴,宋建,王朗,诸葛亮,赵云,黄祖

2015-03-0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