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安高陵区郇树峰:七十高龄 不忘初心 枣树研究三十载的故事

时间:2017-09-17

近处,站在满目苍夷、蒿草丛生、衰败凋零的枣树实验棚内,年过七旬的郇树峰老人,双手擅抖的抚摸着一棵棵枯萎的枣树,老泪横流

提示:本文共有 6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019年的初夏,远处,麦浪滚滚,金灿灿铺满了一地,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近处,站在满目苍夷、蒿草丛生、衰败凋零的枣树实验棚内,年过七旬的郇树峰老人,双手擅抖的抚摸着一棵棵枯萎的枣树,老泪横流。

这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一同走过七十个春夏秋冬的老人,倾注了毕生精力,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致力于我国枣树研究三十余载,呕心沥血,夙夜艰熬,最终培育出了“粒粒硕果”:他推出的“泾渭鲜枣”填补了中国大枣“一年两熟”的空白;改写了“枣树需冷论”的神话;攻克了北方鲜枣在南方“低积冷”地区结果、丰产两难的课题。郇树峰本人也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并被授予管科院特约研究员、高级农技师、“三农”功臣等殊荣。

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未在脸庞褪去,一场“圈地”风暴,一夜间让郇树峰的十一座枣树实验棚被人为破坏,犹如自己一天天亲手养大的孩子被人抱走一般,心如刀绞,疼痛难忍……(引子)

一、百万菜种惠民生

郇树峰, 初六六级“老三届”毕业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少年郇树峰回到了家乡西安市高陵县崇皇乡桑家村,成为了一名最年轻的农民。以后的人生路该如何去走?到底该干点什么?徘徊在心海的十字路口,志存高远的郇树峰苦苦冥想,经过几个昼夜的煎熬,十七岁的少年豁然开朗: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钻研农业科技,改变家庭面貌。

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执着的去拼搏。利用自家庭前屋后,进行蔬菜培植研究。白天,他一头扎进试验田里一蹲就是一整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秉灯夜读,钻研农业科技知识;遇到不懂的难题,就四处向经验丰富的老菜农虚心学习,上门请教。看着自己亲手栽培的蔬菜幼苗一天天茁壮成长,少年心底希望的烈火在熊熊燃烧,对!必须将蔬菜研究进行到底。

岁月的年轮在寒来暑往中一圈又一圈的增厚,当年雄心勃勃的少年也在坚守和奋进中一天天成熟,他的蔬菜栽培技术也日臻完善,如幼苗般“节节拔高”,此刻,村头的池塘里,“小荷才露尖尖角”。

十月春雷一声响,万丈霞光照神州。当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绿了桑家村千亩良田的时候,刚过而立之年的郇树峰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他率先和村上的老贫协一起,以1700元的价格,承包了生产队4亩菜地,一改传统蔬菜种植技术,大胆引进优良品种,采用西安郊区早熟温室,培育出大苗栽培技术,使蔬菜提前上市,抢占先机。

1983年,善于研究国家政策走向的郇树峰,审时度势,毅然成立了高陵蔬菜研究基地,成为高陵县有史以来第一家农民蔬菜研究机构。他积极配合国家“菜蓝子工程”,组织群众生产蔬菜种子,采取繁育场+农户的办法,使良种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不仅带动了高陵县的菜农致富,还辐射到了周至、户县、耀县、旬邑、临潼、渭南等十余县市。在郇树峰的精心指导下,许多菜农成为育苗、育种的“专业户”,郇树峰本人也被西安市科协评为高陵县唯一一位农技师。

1990年,郇树峰的蔬菜良种培植迎来最辉煌的一年,培植面积高达千亩以上,生产出蔬菜良种数百万斤,行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为共和国“菜篮子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栽下枣树满枝头

机会,往往惠顾那些有准备的谦谦君子、仁人贤良以及高瞻远瞩的德才之士,郇树峰则身居其中。

正当蔬菜良种培植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之际,深浸农业研究多年的郇树峰预感到:随着“菜篮子工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各地的蔬菜培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这种境况势必会导致物极必反,必须要激流勇退,另辟蹊径,寻求更新的农业科研项目。

1996年,郇树峰的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成立。

成立伊始,郇树峰花费数十万元,无数次北上陕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南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数十省,行程数10万里,调研了我国各大枣区700多个品种的分布区域,地毯式搜集、收购民间珍稀特色品种及盆栽、园林观赏品种168个,创建了西北地区最大且极其珍贵的种质资源圃。先后建立研究示范基地30余亩,育苗基地50亩,保鲜试验库、商品冷库2座,钢骨架温室11座。

这一路走来,使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郇树峰头发有了些许花白,额头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

--2000年,他多次参加农科协组织的赴吕梁、百色、广安、徳宏等“革命老区送科技下乡”献爱心活动。

-- 2003-2006年,他两次承担国家“鲜枣一年两熟”科技攻关项目,创造了世界上鲜枣两熟之先例,荣获发明专利、科技进步奖。

--2010年在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泾渭鲜枣温室两熟栽培技术”荣获铜奖。

--2012年他又承担西安市发改委《鲜枣一年两熟栽培示范园》项目。

郇树峰本人也被授予西部大开发“百佳开拓者”荣誉称号;荣获“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多篇论文荣获国家学术论文二等奖;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为特约研究员;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研究所聘为兼职副所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高级农技师等殊荣……

郇树峰的高陵泾渭枣树研究所,是全球运行成本最低、市场目标最明确的研究所:研究超前栽培;延后栽培;研究“免需冷”品种超前、延后一年两熟两头反季栽培;探寻并发现了一年两熟的天然温室“新大陆”;已成功研究出任意成熟、四季成熟的“神话”。

正如研究所的宣传册上所言:1996年立所,全国最小,所无经费,人无工资。/头儿土刨子,一帮泥腿子,两腿泥巴,浑身是汗,满面枣花。/凭创新立所,靠技术吃饭。/研究方向明确——改变鲜枣应市常规。/泾渭人把握方向紧追市场大贵族——“稀为贵”。/90年代,梨枣炒破天,泾渭人独避狂潮,倡导发展极晚熟品种,配套延后栽培与冷藏保鲜技术,供应元旦、春节——打造了一批赢家。/面对入世,冬枣炒遍地,泾渭人独辟蹊径,导引发展超早熟品种,配套促早技术,抢滩超前供应——再造了一批赢家。/今天,泾渭人又发明“免需冷”品种、温室两熟专利技术,抢占6—7月份及霜后供应,还差您和他——明天大赢家……

我国著名枣树专家、西农大教授李养志、吕平会等枣树权威先后给予郇树峰高度评价:“大枣一年两熟技术是中国枣业史上一场开天辟地的革命”;时任中国园艺学会会长、西农大博导贺普超教授挥豪题词:“使中国大枣一年两次成熟,是一项重要的创造性科技成果。”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郇树峰这一重大突破,一时间,郇树峰成为了高陵县的骄傲,各级领导眼中的“香饽饽”,高陵农业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

三、乌云遮日雨打萍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时间的风向标转向了 2009年,彼时,高陵泾河工业园区开发扩建,推进到了崇皇街道办桑家村,郇树峰6亩责任田内的原始资源圃被断水、断电、断路,枣树原始资源研究被迫中断……

2013年,园区开发推进至高墙村,郇树峰实验基地内的600亩大棚被拆除,土地被储备待用,崇皇街道办事处以每亩5000元标准协商补偿,并要拆掉研究所168种品种资源圃、11栋温室大棚和180多立方米容积的冷库,因赔偿悬殊太大,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协议。

2015年7月、11月,试验基地再次遭到封门堵路,大棚作物被严重摧毁。

2016年2月,又有两个大棚惨遭摧毁厄运……

水断了,吃水要到几公里外去拉;墙毀了,拾荒的、割草的、遛狗的、撵兔的……纷纷进出;大棚保温材料、名优枣树惨遭盗窃;部分棚体毁坏极其严重,惨不忍睹,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从此,西安市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实验基地彻底瘫痪了……

2019年5月26日下午2时许,记者亲自走进研究所实验基地:蒿草丛生、围墙倒塌、残垣断壁、垃圾成山、棚体断裂、枣树枯萎。在一个臭气熏天的铁栏杆门内,一个小伙正在给他的火鸡、鸭、鹅等饲养动物喂食,门口,一只粗壮的大黄狗一直汪汪叫个不停……

沉重的打击让性格倔强的郇树峰一夜白了头,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从蒸蒸日上的事业峰顶到滑铁卢般的人生低谷,郇树峰深深感悟到了世事的无常、人情的冷落。尤其是当他将自己的遭遇,亲自上门反映到高陵区政府区长范某那里时,昔日的热情变得冷若冰霜,曾经的“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三农功臣”、“金字招牌”在人家眼里统统黯然失色,仅仅一句:“到你们街道办去反映”,就将一位在农业战线辛辛苦苦坚守奋斗几十年的老科研工作者推之门外;我们这位曾为高陵县农业技术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专家,在他的“父母官”眼里,已是昨日黄花,曾经的骄傲和辉煌,已成为今天人家仕途上的“绊脚石”,为了人家的“赫赫政绩”,你必须要做出牺牲,而把你推到“街道办处理”,仅仅只是个借口而已。

走出高陵区政府的大门,望着“人民政府”的牌子,郇树峰不仅内心质问:你们还是“人民”的政府吗?

那么,我们的基层政府—高陵区崇皇街道办事处又是如何处理郇树峰的问题的呢?

2016年底,《中国商报》、《陕西农村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枣树研究基地多次被封门、堵路、断水、毁棚等遭遇,时任西安市市长作出了批示,迫于上级和舆论的压力,高陵区区长范某让祟皇街道办事处纪工委书记刘某“审查”处理郇树峰的问题。

随后不久,刘某与另一街道干部首次来郇树峰的办公室,一见面就拍案大呼:你是党员,知不知道党的组织纪律?我是纪工委书记,是专门管党员的,你未经组织批准,随随便便越级反映问题,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到底还有没有组织纪律……而所谓的审查已经变成了“游戏升级版”。郇树峰深深感到:他们不是来调查、协商、解决问题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囚犯”来“兴师问罪”、“审讯逼供”的。

在接下来的大半天时间里,刘某二人翻来覆去审查郇树峰的这个证件、那个材料,简直与所反映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纯属“鸡蛋里挑骨头”。更让人匪夷所思、嗤之以鼻的是:临走时,此二人竟然偷偷卷走了研究所的土地承包合同及多年来的交费单据。

当刘某二人离开以后,郇树峰才发现承包合同不见了,急忙骑上摩托车一阵猛追, 当追到崇皇街道办大门口时,拦住了刘某二人,并当场从刘某身上搜出了承包合同。这简直是可笑至极,我们党的纪检干部什么时候学会了“偷鸡摸狗”的“旁门左道”,这和小偷毫无两样?!

2017年2月底,刘某二人再次一次来到郇树峰的办公室,街道办那位干部说:组织调令已发,刘主任就要升迁某公司任老总,过几天就要走了,最后想把你的问题给解决了,给你拿35万元怎么样?当时,郇树峰场当场拒绝,没有同意。刘某说:你就是再找记者上告也是没有用的,这事我见的多了,大不了给市里多回复几次,很简单的,政府还怕你不成?再拖你10年8年,你能把政府怎么样?只要你能等下去……

35万元,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听起来似乎不少了,但面对自己这些年来200余万元的投资,郇树峰肯定接受不了这样的补偿方案。西安市果业推广技术中心研究员郭晓成认为:且不说老郇的许多枣树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还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奖,单就他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168种种子资源圃这一项,就是“价值连城”;对于科研单位或者有科研价值的产品的补偿,应该和普通的农作物严格区分开来,必须请相关专业科研院所评估后,再作出补偿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林研究所所长吕平会教授认为:大枣一年两熟技术在全国都属于技术创新和突破,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对于这类拥有科研价值的农业项目, “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适用于这类科研项目,必须经过双方都认可的权威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后,双方才能协商补偿事宜。

而郇树峰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7年3月,初春,一个周五的下午,三个自称是民政局的人闯进了郇树峰的办公室,要查验研究所的营业执照。他们沉着脸,合围在郇树峰的身旁,场景十分恐怖。当郇树峰从书架上拿出营业执照后,他们恶狠狠地强行从郇树峰的手中夺走营业执照,郇树峰立即大喊:你们凭什么拿我的执照!此刻,适逢郇树峰的儿子、儿媳都回家了,他们一起冲进办公室,儿子强行从这伙人手中夺回营业执照,直到这伙人灰溜溜的悻悻离去。直至今天,郇树峰都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但他们的土匪行径,简直和崇皇街道办的刘某同出一辙。

2017年4月,高陵区科技局多次电话通知郇树峰:要他到区民政局审验营业执照,如果限期不审,过期就要予以作废,以后不得从事仼何与泾渭枣树研究所相关的经营活动。此刻的郇树峰,哪里还有胆量去民政局审验执照?多少目光都在虎视眈眈,打他营业执照的“主意”啊?!。

不仅如此,更令人寒心的是:当郇树峰的老伴到崇皇街道办更换合作医疗手续时,谁知用了多年的老户口簿,也被“质疑”有问题,导致一家老小6口从此失去了合疗资格。当郇树峰寻求多位朋友帮助,并反复拨打这些朋友们的电话时,而那些电话的另一端永远都是“忙音”,无人接听……

人情的冷落,世态的炎凉,那一刻的郇树峰,心情降到了冰点,感觉这个世界好像就剩下他一个人了。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三届人,虽说经历过千辛万苦,历尽人间沧桑,但从未遭遇过这般摧残与折磨。老伴被折磨得神经衰弱,昼夜难眠,大病一场。而自以为身经百战的郇树峰,在漫漫长黑夜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自己的问题何日是个头?难道人生的“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临了吗?那些日子,郇树峰稀疏的头发再次大片大片脱落,几乎全部脱光,剩下仅有的几根头发,也被折腾的全白了……

四、雪压青松挺且直

面对层层迫害,步步紧逼,郇树峰痛定思痛,毅然昂头挺胸,紧紧握紧拳头,通过司法、舆论、信访等合法途径,在维权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奋力拼搏,一路走来,四周,迎着风。

正如他给崇皇街道办王姓主任的信中写道:作为一名有道德良知、有鸿鹄之志、有民族气节、有敢于担当的中共党员,我们曾经为共和国的“菜篮子工程”出力、流汗、受辱,我们付出了荣耀;泾渭枣树研究所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第一所,我们果敢请缨,主动承担中华民族独有树种,敢于尝试中华大枣五千年来,古今中外无人斗胆触及的课题,一举拿下泾渭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研究目标--鲜枣四季成熟、任意成熟的举大奠基,被媒体誉为中国“两熟大枣之父”;而你们竟敢向泾渭人用心思、动刀子,我七旬老翁很“佩服”你们啊?!我十分肯定地告诉你们:一意孤行,是对高陵人民、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科技兴国战略的重大犯罪!你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采访接近尾声,年过七旬的郇树峰坚定的说:荣辱得失已不重要,只是不忍心20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绝不能让“一年两熟”天然温室的“新大陆”及“任意成熟、四季成熟”的科研成果梦断高陵;恳切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早日解决,轻松上阵,与有识之士一起,宁愿倾其所有,奉献一切,舍老命,陪君子,也要为“新大陆”保驾护航,创建“世界一号大枣园”,为早日实现20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世界枣园在中国,中国特枣在泾渭”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初夏的微风里,远处金黄色的滚滚麦浪,飘来了阵阵麦花的味道,望着丰收的田野,郇树峰擦干了眼角的泪水,他信心满满,期待着、期待着,他深信:乌云终会散去,胜利的曙光定会光芒万丈,普照高陵大地。(愚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安高陵区郇树峰:七十高龄 不忘初心 枣树研究三十载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安高陵检察」两万步走出的初心和使命

「西安高陵检察」两万步走出的初心和使命

司机,同志,疫情,检查站,高陵,共产党员,车辆,过往,姚启明,郑黎,责编,北樊,冲上,亲戚朋友,东西,天干,司法警察,公安,值守,人员,信念,他用,使命,办法,初心,命令,地区,外来人员,步数,微信

2008-02-08 #故事会

「陕西禁毒故事」西安高陵公安:发挥阵地作用 巧计擒获毒贩

「陕西禁毒故事」西安高陵公安:发挥阵地作用 巧计擒获毒贩

派出所,线索,中队,嫌疑人,张某,毒品,民警,贩毒,分局,三原县,布控,高陵,阵地,行动,违法,交易地点,毒品交易,家庭和睦,日中,李某,郑某,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万恶之源,信息,作用,个人,严重危害,人员,人民战争

2007-05-21 #长篇故事

西安公安高陵分局:一位派出所辅警的战“疫”随记

西安公安高陵分局:一位派出所辅警的战“疫”随记

疫情,工作,辖区,时候,热水,一线,保驾护航,人员,任务,同事,寒冬,战士,方式,数据,末班车,辰时,渭桥,派出所,肺炎,红蓝,群众,警灯,警服,身影,车头,领导,高陵,战斗,没有过,没有人

2010-03-31 #故事阅读

西安市高陵区幼儿园2020年秋季小班新生招生公告

西安市高陵区幼儿园2020年秋季小班新生招生公告

高陵,幼儿园,子女,幼儿,西安市,家长,范围,通知,信息,居民,户籍,条件,适龄儿童,资料,鹿鸣,班新生,文卫路,鹿鸣路,医护人员,城市生活,中发,区教育局,前未,名新,城关小学,城关派出所,西韩,东二环,一线,东路

2011-01-16 #经典故事

西安市高陵区第二幼儿园2020年秋季小班新生招生公告

西安市高陵区第二幼儿园2020年秋季小班新生招生公告

高陵,子女,第二幼儿园,幼儿,西安市,家长,班新生,信息,幼儿园,户籍,条件,范围,表格,适龄儿童,资料,通知,鹿苑,奥韵,医护人员,城市生活,中发,五号公馆,前未,名新,园艺小区,城关派出所,小区内,田园小区,一线,上林

2016-05-18 #经典故事

“崇廉尚德—好家风润西安”系列活动之“经典家规家训家书”展评 请为高陵区参赛者“

“崇廉尚德—好家风润西安”系列活动之“经典家规家训家书”展评 请为高陵区参赛者“

马敬,活动,时候,高陵,一封家书,还记得吗,一生,经典,家规,家书,参赛者,原文,家训,文末,承包地,爱妻,规则,西安,辈子,饭菜,展评,可是我,好家风,相濡以沫,剥玉米,尚德,里路,上钱,五星学校,何村

2009-12-04 #短篇故事

西安战“疫”英雄榜(九)

西安战“疫”英雄榜(九)

疫情,西安,防控,工作,英雄榜,中共党员,一线,人员,肺炎,陕西,西安市委,中共,环卫,员工,心理,志愿者,精神,辖区,高陵,服务,隔离,余人,耿镇,主动请缨,密切接触者,先进个人,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西安市公安局,交通

2007-03-25 #经典故事

西安通报5起教师违反师德典型案例

西安通报5起教师违反师德典型案例

教师,师德,问题,陆某,在社会上,名学,学生,小学教师,师风,教育局,耳朵,责任,陈某某,警告处分,西安,主管部门,全市,作业,处分,学校,张某,措施,莲湖区,灞桥区,行为,高陵,中青在线,主体责任,典型案例,大会上

2019-07-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