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大臣爬到龙椅上 抢走李世民的字画 群臣立即跪下:请斩此人

时间:2017-09-27

在唐太宗时期,天下太平,他曾经在玄武门设宴,邀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参加。在席间,唐太宗书写了一副飞白书。所谓飞白书,是东汉时蔡邕所创立,笔画中丝丝

提示:本文共有 14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唐太宗时期,天下太平,他曾经在玄武门设宴,邀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参加。在席间,唐太宗书写了一副飞白书。所谓飞白书,是东汉时蔡邕所创立,笔画中丝丝露白,仿佛是缺少墨水一般,细看别有一番风味。

唐太宗写完这幅字后,自己也感到非常满意,群臣更是叹服不已。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作品,经常临摹,想来功底确实不差,大臣确实也并非拍马屁。然而,散骑常侍刘洎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突然登上皇帝的御座,从李世民手中抢过这幅字,揣入怀中。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震惊了,李世民是马上天子,身手矫捷,也没料到有这一招,而群臣在短暂的安静后,纷纷下跪:刘洎竟然敢登陛下的御座,请立即诛杀。(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

李世民也反应过来,他大度地说: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一场大祸就这么过去了,然而这件记载于《旧唐书》、发生于贞观十七年的事,最终还是埋下了祸根。

唐太宗口中所说的婕妤辞辇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典故,那就是在汉朝班婕妤得宠时,汉成帝特意给她制作了一辆豪华的辇车以示宠爱,然而班婕妤却拒绝了好意,表示圣贤之君不应该做这种无聊之事。然而, 这也是唐太宗对于刘洎的对比。班婕妤谦恭有礼,而刘洎却是胆大妄为,一个朝廷大员,还不及后宫女子懂得尊卑?

一方面是唐太宗对于此事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群臣对于刘洎的态度。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刘洎在朝中树敌众多,群臣没有人替他说话,甚至没有替他找寻其它惩罚措施,都是一边倒的喊杀之声。这为后来刘洎的悲剧,也打下了伏笔。

刘洎确实胆大妄为,他素有敢于直谏的美誉。就在此事发生的前一年,他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唐太宗向谏议大夫褚遂良索取《起居注》。褚遂良当即表示,《起居注》是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从来没有听说皇帝可以自己拿过去的看的。

唐太宗考虑的是这本《起居注》如何记录当年玄武门之变,便试探性问褚遂良: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也会记录下来吗?褚遂良很硬气地表示这是我的职责,当然要记录。在旁边的刘洎则更为硬气,插话说道:即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人也会记录!

在这件事上,唐太宗最终让步,而他心中,恐怕对于多嘴的刘洎还是有所看法的。如果说这件事得罪了唐太宗,而刘洎此前此后的一些做法,一定也得罪了其他的朝臣。

先说之前他在担任治书侍御史时,希望改变当时尚书省政务堆积的现状,便上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是,他却一味指责这个原因在于功臣国戚占据要位,并没有才能,再加上在职官员一味迎合上意,缺乏责任心等等。总之,一份上书,将群臣基本得罪尽了。

之后,他担任了宰相之职。此时唐太宗要出征高丽,叮嘱他要好好辅佐太子。然而刘洎却斩钉截铁表示陛下不必忧虑,如果大臣有罪,我一定会立即诛杀。唐太宗听着很不是滋味,让他辅政又不是让他大搞恐怖气氛,于是又要让刘洎谨慎行事。

然而,生性胆大妄为的刘洎最终就死在这上面。当时太宗班师回朝,路上得了重病,刘洎、马周共同去看望,回来后褚遂良问刘洎皇帝病情如何。刘洎痛哭流涕表示,太宗身染痈疽,很让人担心。(圣体患痈,极可忧惧)

但褚遂良却不是这么跟太宗说的,他说刘洎不担心皇帝病情,他可以代为行伊尹、霍光的事情,辅佐年轻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这个说法与唐太宗出征前,刘洎的意思太过相似,让太宗不得不信。

唐太宗病愈后,就亲自询问此时,刘洎和褚遂良各执一词,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依然选择了相信褚遂良,赐死了刘洎,制造了唐初最大的冤案。刘洎临死前,想写一份奏疏,相关的官吏都不答应,可见他的人缘和名声有多差。

当然,也有人认为,刘洎是李泰的支持者,唐太宗怕李治继位后处理不了这个刺头,便提前除去隐患。不管如何,还是刘洎自己的性格,直接害死了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臣爬到龙椅上 抢走李世民的字画 群臣立即跪下:请斩此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臣从李世民手中抢走字画 群臣下跪请求:斩了他

大臣从李世民手中抢走字画 群臣下跪请求:斩了他

刘洎,李世民,大臣,皇帝,史官,时候,看法,诸遂良,班婕妤,这件事情,太子,天下,举动,事情,尊卑,御座,所有人,病情,起居注,陛下,重病,他自己,确实是,这件事,这么多,那时候,胆大妄为,唐太宗,李世明,李泰

2007-09-24 #故事大全

李世民问群臣:该立谁做太子?大臣把刀交给李治 结果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问群臣:该立谁做太子?大臣把刀交给李治 结果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太子,晋王,李治,褚遂良,魏王,长孙无忌,儿子,皇位,皇上,青雀,陛下,唐太宗,李承乾,李泰,立晋王,事情,皇帝,群臣,我现在,唐高宗,房玄龄,魏王李,李绩,王李治,褚遂,立太子,都拥立,太极殿,两仪

2014-08-10 #故事会

唐朝后期堪比李世民的皇帝 翻脸比翻书快 让大臣冷汗直流

唐朝后期堪比李世民的皇帝 翻脸比翻书快 让大臣冷汗直流

李忱,于延陵,宰相,时候,令狐绹,刺史,建州,皇帝,大臣,政事,唐宣宗李忱,李世民,所作所为,国家,一面,地方,百姓,群臣,臣子,问题,大唐王朝,万里之遥,力大,唐武宗李炎,小太宗,明君,李德裕,牛僧孺,都会,经历

2017-03-01 #短篇故事

李世民简介100字

李世民简介100字

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中国,贞观,哈特,魏征,太宗,天下,评语,名列第,太子,公元,十六国,统一,隋炀帝,意见,军事,王朝,中国历史,史上最,历史,基础,国家,大臣,时期,群臣,孟子,毛泽东,一生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书法,唐太宗,虞世南,李世民,魏征,树人,湖笔,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关系,大臣,褚遂良,高宗,太子,兰亭序,古今,喝墨水,学士,文章,用心,群臣,贞观,过程,太宗尝,从晋阳,从太宗,从玄武,刘武周,吾心

2020-05-06 #小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书法,唐太宗,虞世南,李世民,魏征,树人,湖笔,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关系,大臣,褚遂良,高宗,太子,兰亭序,古今,喝墨水,学士,文章,用心,群臣,贞观,过程,太宗尝,从晋阳,从太宗,从玄武,刘武周,吾心

2020-05-05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书法,唐太宗,虞世南,李世民,魏征,树人,湖笔,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关系,大臣,褚遂良,高宗,太子,兰亭序,古今,喝墨水,学士,文章,用心,群臣,贞观,过程,太宗尝,从晋阳,从太宗,从玄武,刘武周,吾心

2020-05-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与书法之间的故事

书法,唐太宗,虞世南,李世民,魏征,树人,湖笔,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关系,大臣,褚遂良,高宗,太子,兰亭序,古今,喝墨水,学士,文章,用心,群臣,贞观,过程,太宗尝,从晋阳,从太宗,从玄武,刘武周,吾心

2020-05-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