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一)

时间:2017-10-01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提示:本文共有 15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原文(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jiao)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道德经》——开启人类大智慧

译文

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一源,而称谓不同,但是都称得上深远玄妙,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而是深远又深远,玄妙又玄妙,这就是天地万物之无穷奥妙的总门。

个人理解:

世间的一切规律,都是能够被掌握的,但这些规律,却却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表面现象,来认知这些规律。我们为了方便识别事物,会给他们命名来加以区分,但这些名词所包括的内容,却并非一成不变。世间事物本无名名,我们给一些事物命名,是是我们认识世间万物的起始。如果我们心无所欲,就可以发现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如如果我们带着偏私虚妄之心去认识世界,所看到的世界,就只限于自己的认知范围(边界)之内。因此,世间的规律和表象,本是一体的,只是人们在认知识别时出现了偏差。“同”的本意是指,表象能与规律相重合,也就是“道”与“名”相合,如如出一辙。但这二者却又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在这不断变化中,才不不断地生育着世间万物,对世间万物起着作用。

《道德经》——开启人类大智慧

老子之“道”

《老子》的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这一“道”字在五千余言的的《老子》一书中出现达七十余次之多。概括而言,“道”在老子那里基本上有这几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之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这三种含义既有所区分,又紧密联系,作为宇宙之本原的混沌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体现为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再落实到人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之法则的“道”。反之,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又体现着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又反映着作为宇宙之本原的“道”。在《老子》一书的行文中,同一“道”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但是又不可作出截然的区分,因为这几种含义之间本来就是密切相依、互为体现的。总而言之,“道”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居于纲领性的核心地位,既体现着形而上的终极意义,又体现着形而下的现实意义,具有极为深邃[suì]的内涵,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外延,涵盖着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全部道理和规则。

《道德经》——开启人类大智慧

《老子》一书中蕴藏着极为渊深的智慧,因此,其中的名言警句就非常之多,可谓俯拾皆是,而第一章的首句,也是全书之开端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人们所最熟悉的一句。然而,尽管人们对这句话非常地熟悉,可是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的人却并不多。大多数人之所以熟悉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是全书的开篇,而许多不认真读书、没有兴趣读书的人在看书的时候常常也就是仅仅读了开篇的那么几句;另外,也因为这句话读起来非常的顺畅,又很简洁,就像顺口溜一样,所以容易为人们所记住,也许还因为这句话说得很玄妙,令人们们不能够一下子就很清楚地知道它说的究竟是什么,而正是这种玄秘感又吸引了一部分人的兴趣,尽管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却很喜欢去引用它。

您是否支持将道德经继续传承下去 (单选)

0人

0%

支持

0人

0%

不支持

0人

0%

无所谓

投票

传承中华文化,领略“老子”智慧,咱们下期内容再见!如您有不同的见解,欢迎下方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

传承中华文化,领略“老子”智慧(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二)――道法自然

传承中华文化 领略“老子”智慧(二)――道法自然

老子,事物,可名,时间,意思,非常道,智慧,终极,钻石,可道,这句话,非常名,中华文化,人们,地球,样态,价值,含义,指向,现代汉,又怎么,哲学概念,永恒地,理解为,曹操,有诗云,名的,都会,超越了,先贤

2007-10-03 #故事会

老子无为 孔子进取 老子和孔子谁对中华文化贡献大?

老子无为 孔子进取 老子和孔子谁对中华文化贡献大?

儒家,道家,孔子,世界,思想,老子,儒家思想,人生,人生价值,促进作用,国家,知识分子,指导,做一个,三不朽,世界观,个人,人生观,主义,价值观,哲学,利益,儒道,咋样,大部分,理想,社会,贡献,顺其自然,建设

2013-12-13 #小故事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人民,学说,道家,老子,宇宙,小邦国,意思是,中华文明,天下,智巧,道家思想,道法自然,主张,国家,天人合一,小邦,战争,白话文,老子说,万物,丧礼,事情,思想,文化,时期,时代,根基,道德经,黄帝,自治

2013-12-15 #长篇故事

中华文化精髓之老子与《道德经》连载一

中华文化精髓之老子与《道德经》连载一

左手,老子,右手,玉女,老君,张光,九莲,后玄武,左青龙,李名耳,曲仁,有祥光,李树,殷武,母梦,里人,金丹,丁九,李树下,流星园,世界,容颜,仙乐,中央,乡邻,人间,入口,众人,元始,卯时

2012-10-08 #长篇故事

从老子思想分析 中华文化为何能传承5000年不断

从老子思想分析 中华文化为何能传承5000年不断

中华文化,文化,思想,道德经,利益,四大,古文明,中国,心理,挫折,老子,循序渐进,义利,道义,发展,古巴比伦,互利共赢,都是由,重要原因,基本元素,世界,上善若水,万物,古印度,传统,古埃及,强权,民族,特点,海纳百川

2011-01-29 #故事大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对古人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对古人生活

古人,生活,教育,鸡鸣,历史,智慧,社会,中华,原文,星宿,司晨,张岱年,先生,人文,传统,地位,学校,星空,民间,老子,中国文化,影响,内容,凤凰,文化,绝对性,说法,不正确,思想,文章

2020-06-12 #经典故事

上千五千年 中华文化智慧源头 尽在易经的智慧!

上千五千年 中华文化智慧源头 尽在易经的智慧!

易经,曾仕强,老师,书中自有,一生,易经智慧,古今中外,中华文化,人生,精神,源头,这本书,在书,中华,思维,指路明灯,群经,旅游,一本书,能知天下事,不可多得,其根,一真,云山雾,国学大师,靖哥哥,子春,宝明,惜缘,法古

2009-11-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打开中华文化的智慧大门——读《中华文化密码》

打开中华文化的智慧大门——读《中华文化密码》

中华文化,数字,密码,文化,钟国兴,个数,世界,本源,性学,教授,故宫,科学,中医,信息,关系,周易,基础,天地人,密码本,方式,精神,道家,阴阳,西方文化,九五之尊,两仪,中西文化,五行生克,主张,之和

2009-08-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