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是精华 许多人却不愿提起

时间:2017-10-28

比如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幽默诙谐的俗语,高深莫测的甲骨文,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短小精悍的谚语

提示:本文共有 12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此地无银三百两”,下半句才是精华,许多人却“羞于启齿”

时间的齿轮在不断转动,很多东西都在传承的过程中流失,而文化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积淀。比如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幽默诙谐的俗语,高深莫测的甲骨文,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短小精悍的谚语。谚语以其言简意赅而出名,简单的几个字意义却非常的深厚,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两句大家应该对这上一句非常的熟悉,那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下半句是整个成语的精华所在,很多人却不愿意提起,它就是:隔壁王二不曾偷。

这句成语讲的是一个谚语故事,话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张三的人,他手中有三百两银子,却不知道放在哪里最好,放在家里,他觉得小偷一来就会给他偷走,放在钱庄,他觉得太不安全,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在她门口有一棵树,他把那棵树作为记号,将钱埋在树下。然而刚埋下他,却又想,万一也有人跟他有一样的想法,在这树下挖了一个坑,岂不是将他的钱都挖走了?

可是自己又不能告诉别人,自己在这个树下放了三百两银子,突然他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从家里找来一块木牌,将木牌立在树下,木牌上写着,张三没有在此地放三百两银子,完成一切后,他就放心的回家睡觉去了。而他刚离开隔壁的王二就途经此地,他看到张三写的字,哈哈大笑,心想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两吗?

于是王二乐滋滋的将张三放的三百两银子挖走了,但他担心张三不会怀疑到自己身上,又想出一个计策那就是在张三写字的那张木牌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然后扬长而去。第二天张三出门便发现自己的三百两银子不见了,又见到木牌上写着这样的字,想不怀疑的王二身上都难,于是告到官府。且不说最后结果是怎样,单说这张三与王二,谁最蠢笨,一言难尽,张三是蠢,因为他做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因此人们常拿这句话来嘲笑张三。

但是相比于张三,王二更傻。他先是嘲笑张三是个傻子,接着又做出了比张三更傻的事,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才是真正的蠢笨。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却多的数不胜数,大多数人在嘲笑别人是个傻子的同事,却不知道自己做了比别人更傻的事。所以我们经常说此地无银三百两,却不怎么提起最后一句,在我们看来他更像是一种映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外乎做过像张三那样的事,耳即使承认了,也并没有怎么样,因为我们没犯法,只不过干了一件傻事而已。然对于像王二这样的人来说,他是在知法犯法,而且还愚蠢的沾沾自喜。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做一件事是错的,而且还曾经嘲笑过别人做了这样的错事,但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却往往失了初心,明明知道前入室刀山火海,再错一步,便万劫不复,可还是经不住诱惑,想要去尝试。

更有些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却拼命的想要掩护自己犯的错,说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却发现漏洞越来越大,是以为的天衣无缝,在别人看来不过像是掩耳盗铃罢了。所以这最后一句隔壁王二不曾偷我们很少说起,虽然相比与前车来说,他更有教育意义,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不敢面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是精华 许多人却不愿提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俗语,农村,此地无银三百两,张三,后半句,地方,牌子,钱财,都会,三农,精华,爷爷,老王,生活,耕作,如何看待,很多人,有时会,给我们,心安理得,巴巴,单平,在农村,也是村,借问酒家,大家好,写下了,回家了,余辉,井水

2017-03-28 #经典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是精华 但很多人“羞于启齿”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是精华 但很多人“羞于启齿”

张三,李四,此地无银三百两,举动,银子,木牌,笑话,这句话,自以为是,很多人,后半句,行为,强多,俗语,坑里,地方,牌子,问题,却没有,不应该,三百两银,将自己,觉得自己,这样做,随意地,多东,张三立,得多,将坑,人们

2007-12-15 #故事阅读

“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令很多人“羞于启齿”!

“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令很多人“羞于启齿”!

张三,崔杼,太史,此地无银三百两,白银,齐庄公,俗语,世人,故事,暴行,牌子,容易被,还记得,我国,成语,上自,下期,举动,事情,写实,其意,大坑,历史,史官,历史事实,古人,大费周章,大夫,大白于天下,家门口

2008-11-25 #长篇故事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什么?搞笑背后值得人深思!

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什么?搞笑背后值得人深思!

俗语,张三,此地无银三百两,银子,故事,文化,时候,来源,三百两银,才明,白原,人和,离开了,主旨,为人处世,人们,传说,大部分,准则,匣子,办法,历史,后院,夜色,大悟,思想,感觉,挖走,方法,智慧

2017-07-15 #长篇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更搞笑 大多数人“羞于启齿”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才更搞笑 大多数人“羞于启齿”

谚语,张三,此地无银三百两,事情,银子,教会,都会,人类,墙角,牌子,道理,做事情,子全,历史,中华,中国,人们,举动,动物,典故,办法,嘻嘻,大事,学问,所有人,心血,房子,想法,房屋,故事

2014-07-21 #短篇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多数人都知道 却不知下半句同样是经典

“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多数人都知道 却不知下半句同样是经典

俗语,银子,牌子,此地无银三百两,张三,都会,做法,文化,故事,挖走,方面,时候,经典,三百两银,平常在,我国,平民百姓,事物,事情,名字,办法,剧情,字数,地方,成就,所想,所作,文学,方式,沉淀

2011-12-30 #长篇故事

你只知“此地无银三百两” 其实下半句更有意思 只是大家不常提

你只知“此地无银三百两” 其实下半句更有意思 只是大家不常提

张三,此地无银三百两,钱财,成语,牌子,时候,原因,本心,邻居,反而会,来保,来加,不一样,人类,东西,人生,傻事,会指,保护措施,做法,偷钱,内心,动作,历史所,大众,吸取教训,大字,屋子,弱点,想法

2012-07-22 #小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常常被忽略 你也许想不到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一句常常被忽略 你也许想不到

张三,银子,歇后语,此地无银三百两,三百两银,牌子,这句话,子全,李四,众人,办法,文化,所在,吓一跳,地方,形式,官府,放心不下,精华,文字,本意,智慧,汉语,白银,秘密,精髓,语言,结晶,脑筋,网友

2016-10-0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