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如何过七夕节?葡萄架下祭拜双星 姐妹一起掷花针

时间:2017-11-12

眼下不少年轻人把这一天当成传统情人节,按老话儿讲,其实应该是女儿节或者妇女节,毕竟这一天的活动大多都是女性参与的

提示:本文共有 24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今儿个是“七夕”,老北京又称“乞巧节”。眼下不少年轻人把这一天当成传统情人节,按老话儿讲,其实应该是“女儿节”或者“妇女节”,毕竟这一天的活动大多都是女性参与的。

新华社 资料图

旧历七月初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旧时,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谓之“乞巧节”。少女少妇们有拜银河、丢针儿等活动。

由于人们受牛郎织女神话的影响,认为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着她与牛郎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为之祭拜,则更灵验。

古代女子为什么要在七夕拜织女呢?织女是一位纺织高手、女红大师,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要在鹊桥与牛郎相会,此时人们设香案祭拜,请求其传授女红技艺。古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穷人家的女孩子,都要精通女红。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针线活儿。男子择妻,也以“德言容工”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

古代拜织女常常由一位有威望的女子牵头,邀上左邻右舍的姐妹们,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聚会团拜。七月初七这天,要斋戒一天,沐浴净身,打扮得既庄重又漂亮。到了晚上,月光融融,清辉尽洒,初秋的夜风袭来,凉爽怡人。在庭院中安放一张供桌,摆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还要在瓶子里插上几枝鲜花和几束红纸,前面放置一个小香炉,插上几炷香。

大家在案前焚香礼拜,面向织女星座,神情专注,虔诚许愿:“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祭拜完毕,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闲聊家长里短,交流针线技术。清代诗人蔡云有诗曰:“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虽近于戏乐,但也是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幸运的到来。拜银河、或日拜双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少女少妇们几个人一伙事先约好,在谁家祭拜。多是推选庭院幽美或有花园的来担任主办者,大家分摊采购祭品。在前一天各自斋戒沐浴,准备停当,届时大家到主办者家里轮流焚香礼拜。有的则是主动发起,口头或下帖邀请相好的姐妹们前来祭拜、聚会。但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各自祭拜的为多。

有的也把“织女”和“牛郎”合在一块儿进行祭拜,叫做“拜双星”。早年间祭拜双星的供案均设在庭院或花园里,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供案上,陈设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品。在花瓶里插上鲜花。有的南省容居京师者,还要将胭脂、水粉之类的化妆品摆上去,说是献给织女用的。

少女少妇们盛装打扮,仿佛仙女下凡,在月下秉烛焚香:并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少女不外乎希望自己长得更美丽或嫁个如意的郎君;少妇们则希望早生贵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宠爱。

大家祭罢,将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说是给织女用,一半留给自己用。妇女们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而后参加祭拜的妇女有的围座吃瓜果;有的未成年的小女孩则根据老人们的传说,头顶红布,蹲到葡萄架底下,去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哭声。

祭罢双星后,老人们便给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把线首先穿进针孔,就算是到了灵巧和智慧。但明、清以后,却流行“丢针儿”的游戏。有的在初六日晚上,设水碗于花下。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或绣花用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下有花朵、鸟兽、云彩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巧”的象征。谓之“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杆。所以“妇或叹,女有泣者。”

此外,京师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日起,立坛祭祀北斗七星,名日“七星斗坛”。尤以斗姥宫最盛。道士们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昔日梨园(戏剧界)每值七夕,必演《鹊桥会》或昆曲《长生殿》。民国以后多演《天河配》,谓之“应景戏”。民国以后,只留下了老人们的传说,民间并无活动。仅残存小女于七夕蹲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哭声而已。

明代《帝京午目》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七夕这天,年轻的女子们穿红戴花,佩戴着用五彩绫线结成的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的饰品,打扮得花枝招展,成群结队逛街市。北京各个庙会和街市上,自七月一日起就专门设置乞巧物品专卖市场,即“乞巧市”,主要有牛郎织女年画、乞巧楼、七孔针、乞巧果和祭拜织女用的蜡烛、香以及妇女用的各种粉、胭脂等。

人们在家中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女儿们享用。七夕前一天和当天晚上,富贵之家大多在庭院中扎起彩楼,称乞巧楼,在庭院中陈列磨喝乐、花果、酒菜、笔砚、针线等物,或由儿童作诗,或由女子展示制作的精巧物件。元朝时京城一带在这天要将嫁出的女儿接回娘家过七夕节。元末松云道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记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占卜贞咎,饮宴尽欢,次日馈送还家。”

在旧京城,还有两处跟七夕有关的建筑。这就是位于紫禁城两侧的“牛郎桥”和“织女桥”。不用说,中间儿的紫禁城就代表“天河”了。牛郎桥和织女桥始建于明代,是石台木板桥。织女桥曾1918年6月进行过改建,成桥长17.2米,桥宽17.6米的3孔石拱桥。1951年金水河西段河流填埋改为暗沟时,织女桥被填埋入地下,1970年被彻底拆除。

牛郎桥原是架在金水河东段的菖蒲河上,1913年时为改善交通,打通南池子大街时,将此桥改造为石拱桥,上世纪60年代填平菖蒲河时,牛郎桥被拆毁后被埋入地下,上面覆土修成马路。就这样牛郎桥和织女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将填埋的金水河东段喑渠挖开,恢复了昌蒲河段,牛郎桥又复建起来重见天日;而西面的织女桥也几次提上重新复建日程,但至今还没有实现。

今儿个来这儿“求姻缘”不知道会不会更灵验

甭管是过去的“乞巧节”、“女儿节”还是现如今的中国情人节,七夕这一天都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咱北京人实实在在的“小确幸”。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流程编辑:tf01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如何过七夕节?葡萄架下祭拜双星 姐妹一起掷花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6大名将排行榜 卫青霍去病双星闪耀 战神李靖不敌一人

古代6大名将排行榜 卫青霍去病双星闪耀 战神李靖不敌一人

名将,功劳,时候,刘邦,这个人,一生,匈奴,战绩,武将,疆域,秦国,刘彻,卫青,徐达,李靖,朱元璋,韩信,项羽,就能够,军事,大名,大唐,天下,是非,能力,过程,开国,他的手,绝对是,要知道

2014-07-10 #故事会

双星名人北京公司捐资助学献爱心 树立品牌新形象 双星名人 双星鞋服

双星名人北京公司捐资助学献爱心 树立品牌新形象 双星名人 双星鞋服

双星名人,品牌,活动,滦平,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围场,平台,影响力,总裁,代理,新形象,民族品牌,善举,媒体,校方,公司,王艳军,北京公司,企业文化,地区,总经理,服装,物资,魅力,影响,教育,地区代理,品牌影响力,回报社会

2020-06-12 #长篇故事

异界双星最新章节琥珀里的蚂蚁 异界双星无弹窗全文阅读

异界双星最新章节琥珀里的蚂蚁 异界双星无弹窗全文阅读

意识,女性,本站,身体,纯属虚构,纯属巧合,祝福,某一天,到一个,两个个,他们之间,些什么,会发生,好玩的游戏,另一个世界,来一个,这个世界,陌生的世界,郑重提醒,如有雷同,迫不及待

2012-06-23 #经典故事

葡萄架下的故事

葡萄架下的故事

织女,葡萄架,牛郎,牛二,新楚风,故事,作者,平台,牛郎织女,人们,保康,天空,王母,张秀,杨帆,符佩,孩子们,老人们,仙女,天河,姐妹,妈妈,小说,情诗,散文,文艺作品,游记,爱情,照片,牵牛星

2016-03-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小兔子,老虎,小猴子,小海龟,狐狸,妈妈,海龟,牙齿,小猴,大老虎,小兔,小弟,故事,时候,小狐狸,大夫,沙子,葡萄,葡萄架,东西,兄弟姐妹,哥哥,幼儿,妹妹,大王,姐姐,姐妹,屁股,邻居,眼睛

2020-04-20 #故事会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小兔子,老虎,小猴子,小海龟,狐狸,妈妈,海龟,牙齿,小猴,大老虎,小兔,小弟,故事,时候,小狐狸,大夫,沙子,葡萄,葡萄架,东西,兄弟姐妹,哥哥,幼儿,妹妹,大王,姐姐,姐妹,屁股,邻居,眼睛

2020-04-22 #小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小兔子,老虎,小猴子,小海龟,狐狸,妈妈,海龟,牙齿,小猴,大老虎,小兔,小弟,故事,时候,小狐狸,大夫,沙子,葡萄,葡萄架,东西,兄弟姐妹,哥哥,幼儿,妹妹,大王,姐姐,姐妹,屁股,邻居,眼睛

2020-04-25 #长篇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中班幼儿故事大全3分钟故事

小兔子 老虎 小猴子 小海龟 狐狸 妈妈 海龟 牙齿 小猴 大老虎 小兔 小弟 故事 时候 小狐狸 大夫 沙子 葡萄 葡萄架 东西 兄弟姐妹 哥哥 幼儿 妹妹 大王 姐姐 姐妹 屁股 邻居 眼睛

2020-04-2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