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中年抛妻弃子 苦研兴趣 到底经历怎样的情感 终成一代大师?

时间:2017-11-21

1915年毛姆自传体色彩的著作人性的枷锁出版后,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他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

提示:本文共有 42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与剧作家,他的作品洞悉人性, 意义深刻,曾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1915年毛姆自传体色彩的著作《人性的枷锁》出版后,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

“他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

毛姆觉得评论家的这种说法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于是决定把他的下一部作品命名为《月亮与六便士》。而这句话后来在刘瑜的《另一种高度》文章中被精简为: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于是在1919年,毛姆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了,他在这部小说中主要探讨了现实-生活与理想-艺术两者之间具有的相互联系又彼此矛盾的文学方式,而其中深刻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又与西方人当时的人生追求互生共鸣,一跃成为二十世纪经典的流行小说。

在《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中,毛姆采用一系列叙事方式是本书的亮点,作者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字里行间不断透漏出对人生和艺术问题的强烈思考和探讨,具有较强的观念性,使这部作品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含义。作者在本书中通过表象和本质、叙述和观念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小说内容具有的弹性张力和思考延伸,表现出氛围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

01

《月亮和六便士》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为原型塑造的人物。斯特里克兰本是个在伦敦生活的中产阶层,他正值中年做着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有妻有子生活富足,这种平淡而稳定的生活可谓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常态,可是突然有一天斯特里克兰却不告而别,只身前往巴黎。

在斯特里克兰妻子的恳求下,第一主人公“我”前去巴黎寻找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的真实原因,如此拉开了这段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斯特里克兰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远走巴黎是为了追求他儿时的梦想——学画,可他那在外人看来的绘画技术,足以用“蹩脚”、“上不了台面”来形容,他的画不被人所接受,几乎卖不出去,为此斯特里克兰陷入了窘迫、拮据的生活,经常向人借钱度日。

在一次重病之中,“我”和斯特里克兰一个“一厢情愿”的画家朋友施特略夫一起找到了他,并把他安排在施特略夫家中,由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负责照看他的病情,可是勃朗什却在无形中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并与之同居。

无奈被抛弃的施特略夫落魄离家,可他依然爱着勃朗什且不怪罪施特略夫,最终勃朗什因感情问题自杀,而斯特里克兰也离开了他们,独自去了马赛生活。斯特里克兰依然坚持自己的绘画,迫于生计在港口做临时工,直到有一天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他便坐上一艘去往澳洲的轮船最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站——塔希提岛落地生根。在岛上,他与一位当地的土著女孩爱塔结婚,专心从事绘画。三年后,他染上致命的麻风病,在卧室的墙壁上面完成了自己毕生最完美的作品之后死去。

斯特里克兰的一生可谓充满戏剧性的色彩,他大半生过的默守陈规,生活美满,事业顺遂,非常符合当时英国主流社会中产阶级的传统伦理。而他最终决定抛弃家庭与事业,选择一条艰难险阻的生活之路,只为了追求心灵深处一直萦绕不散的理想——绘画创作。

这种孤注一掷的追求其实是他生命活力的人生使然,是他灵魂深处蠢蠢欲动的希望源泉,斯特里克兰用勇敢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他做了让我们许多人“想做但不敢去做”的事情。艺术家的使命是为了追求美,而美则是艺术殿堂的至高理想和信念,斯特里克兰为了追求美,坚持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02

正如著名翻译家柳鸣九先生所说:

“自然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后期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现实主义的演变与发展。”

而作者毛姆在这部作品创作中有较强的自然主义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增强了作品反映的现实主义的深度。在作品中不乏对人性需求、底层民众的艰难困境、资本主义丑恶嘴脸的真实描写和客观反映,突出了作品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其二,又反映自然主义倾向的局限性。毛姆在作品中善于描述非普遍群体的反常人物形象,却很少去考虑这些反常形象背后的社会伦理道德,显然他对社会制度的批判要比同时期的作家少很多。

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在《月亮与六便士》作品中,不难解释毛姆塑造的斯特里克兰这个自然主义倾向人物,为何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抛家弃子、枉顾友情、抛弃情人等离经叛道的行为。即使他有着种种违背现实常理和惊世骇俗的行为,可他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敢于摒弃一切伦理和道德义无反顾的追求心中的那轮明月,然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只是遥远的看一眼天上的月亮,便又低头沉入到寻找六便士的大流中?

本书中,作为旁观者的“我”无疑是这场精彩剧情中最能看清本质的代表,“我”在与斯特里克兰多年断断续续的交往过程中,清楚的明白斯特里克兰仿佛已经脱离了肉体,追求纯粹而真挚的灵魂。他对人生中三段感情的自私与冷漠,毫无留恋的反抗着道德义务和人生枷锁,只为追求心中那轮皎洁的明月。那么在斯特里克兰一生中与三个女人的情感经历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意义呢?

斯特里克兰的夫人——传统的爱情作者以“我”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感情的论点:“女人以爱为生,男人则把爱当作生活的一件物品。”本书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在他灵魂觉醒后,毅然的抛弃了与他有着17年婚姻的妻子艾米和几个孩子,留下一封不明所以的辞别信,不告而别。

“亲爱的艾米:我想你会发现,家中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吩咐安妮的事,我已转告,等你和孩子回到家,晚饭会为你们准备好。我不能接你们了。我已决定离开你,明早就去巴黎。这封信,我到了之后会寄出。我不会再回来了。去意已决。不容更改。你永远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 ”

艾米在痛苦中认为斯特里克兰是和别的女人私奔了,他一定还会回到这个家的。可是在“我”的追查下,艾米不得不相信,自己的丈夫纯粹是为了画画而抛弃了家庭,她处于深深的绝望和气愤中,她竟然不懂这个与她生活了17年之久的男人的内心!

艾米在复杂的情绪和生活的逼迫下,利用曾经积攒的人际资源某到一份打字的工作,渐渐的她又开了一家打印店,经营的收入足以让她和孩子们过上曾经的中产阶级生活。在当时男权社会制度下,勇敢的艾米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经营的风生水起,她的行为得到了周围人的尊敬与认可。

可以说艾米的自救人生是成功的,她因世俗而败,却也因世俗而获得重生。艾米从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形象,在没有家庭支柱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努力,脱离了传统思想的桎梏,凸显出人文主义情怀下女性的独立自主能力。

施特略夫的夫人——脱离世俗的爱情作家席慕蓉曾说过: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施特略夫的夫人——勃朗什就是这样一位敢爱敢恨的人,她在照顾斯特里克兰生病期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即使这种爱是违背道德伦理的,可是她仍旧一厢情愿为爱情飞蛾扑火。勃朗什为什么对斯特里克兰产生浓重的爱,甚至不惜与自己的丈夫反目?

我们知道勃朗什在认识斯特里克兰之前,就经常从丈夫的嘴里听到过关于他的各种赞美,她惊异于斯特里克兰追求绘画事业的疯狂举动,这在某一方面极大的鼓舞了她。另一方面勃朗什内心一定也隐藏着热烈而疯狂的执着,斯特里克兰的出现点燃了她深藏于内心的火热,她再也无法忍受喷薄愈发的感情,疯狂的爱上了斯特里克兰。

正如之前“我”提到的观点:“女性的事业就是爱情”,在勃朗什的眼中自己的事业就是得到斯特里克兰的爱,她对爱具有强烈的控制和占有欲,而有一天她忽然发现斯特里克兰的爱和感情都赋予到绘画之中,女人对他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工具,当勃朗什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勃朗什认为自己对斯特里克兰付出了所有的爱与名誉,却无法换来斯特里克兰的真心,陷入绝望的勃朗什最终吞食毒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同是被斯特里克兰抛弃,艾米能够勇敢的依靠自己努力继续生活下去,可是勃朗什却依然寄托在爱的牢笼中,无法自拔,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两个女人都被斯特里克兰所抛弃?并不是她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她们不懂斯特里克兰的精神世界,她们只是现实生活中追求六便士的“普通人”,而斯特里克兰却是“脱离肉体”唯独追求灵魂中的月亮的“特殊人”。她们与斯特里克兰的世界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的那一天。这也就不难理解,斯特里克兰在对待感情问题上的自私与冷漠。

土著女孩爱塔——无所欲求的爱情

斯特里克兰从马赛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梦中与灵魂相契合的地方。书中用较多的文字叙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的美丽风景,那里风光旖旎,环境静谧,几乎是个世外桃源,斯特里克兰决定不再奔波,娶了岛上的土著女孩爱塔,过上了最接近灵魂的生活。他在岛上醉心于绘画创作,新妻子爱塔没有传统的执念和疯狂的爱欲,只是默默无闻的照顾着他和孩子们。斯特里克兰得以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深入到艺术与美的探讨中,最终做出了“属于人类财富”的伟大作品。

白朗宁曾说: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爱塔之所以能够长期陪伴斯特里克兰的身边,没有被他厌恶与抛弃,除了爱塔能提供生活来源,更主要爱塔对斯特里克兰的爱只有付出,而不求回报,她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爱着这个白人就好,她不企图能够走进斯特里克兰的心里,更不需要斯特里克兰在创作中为她和生活分心。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斯特里克兰充分的自由——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使斯特里克兰能够徜徉在艺术灵魂中,心无旁骛的展示绘画天赋。

03

斯特里克兰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展示给读者最受震动的一面是一直熊熊燃烧的灵魂,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撕裂了传统世俗理念,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传奇而不朽的人生。作者毛姆在本书中通过叙事手法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的结合描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自然主义的热切倾向,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罗兰说过:

“如果你爱一个人,先要使自己现在或将来百分之百的值得他爱,至于他爱不爱你,那是他的事。”

正如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三段不同的情感经历,艾米在失去丈夫后,没有迷失自我,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重生;勃朗什的感情注定是失败的结局,她陷入爱欲太深,看不清现实,最终自杀来结束这一切;而爱塔对斯特里克兰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她的感情就像涓涓细流的河水,温润而不失自我,即使在斯特里克兰死后,仍清醒的处理好一切,因此爱塔的爱符合斯特里克兰的精神诉求,她不仅得到了头顶的月亮,也抓住了脚下的六便士。

作者:花青读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年抛妻弃子 苦研兴趣 到底经历怎样的情感 终成一代大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爱上有夫之妇 抛妻弃子 200多封情书告白 最终如何?

他爱上有夫之妇 抛妻弃子 200多封情书告白 最终如何?

范曾,范曾先生,边宝华,爱情,抛妻弃子,世人,书画,婚姻,妻子,巨匠,故事,李苦禅,人生,医院,婚史,归途,既不是,桃色事件,现实中,国学大师,常听闻,张桂云,志坚,施朱,春梅,林岫,杨雄,秋华,范晓慧,裴如海

2015-03-06 #长篇故事

刘邦为活命抛妻弃子 刘备为仁义抛妻弃子 为何刘备却不如刘邦?

刘邦为活命抛妻弃子 刘备为仁义抛妻弃子 为何刘备却不如刘邦?

刘邦,刘备,抛妻弃子,仁义,圈子,问题,赵云,韩信,手下,曹操,诸葛亮,开国皇帝,皇帝,人们,亭长,大将,大军,时候,职位,用人,大汉王朝,刘备则,却没有,反而是,所以说,牺牲自己,自己的家,关羽,卢植,张飞

2018-06-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抛妻弃子 经历大红大紫 经商失败 又再次卷土重回演艺圈!

抛妻弃子 经历大红大紫 经商失败 又再次卷土重回演艺圈!

郭凯敏,演员,演艺圈,80年代,作品,时候,是一个非常,凯敏,杜宝,罗珊珊,陆洋,陈佩斯,大家好,都会,第一时间,人物,主人翁,中国,一生,下海经商,人意,从头再来,压力,原配,回复,圈子,妻子,娱乐圈,故事,实力派

2013-02-08 #经典故事

38岁单亲妈妈的苦恼:丈夫抛妻弃子 如今无力抚养 痛苦不堪!

38岁单亲妈妈的苦恼:丈夫抛妻弃子 如今无力抚养 痛苦不堪!

孩子,这条路,时候,男方,你的孩子,情感,单身,母亲,假如说,既然你,导师,才能,母子,父亲,负担,生活,你现在,但是你,会让你,你会发现,你一直在,你已经,你觉得,对这个,我自己,我相信,所以说,虽然说,那么你,只有你

2017-12-21 #长篇故事

道教小知识:修道是否意味着抛妻弃子?事实并非如此!

道教小知识:修道是否意味着抛妻弃子?事实并非如此!

人伦,道士,道教,大道,道德,婚姻,阴阳,立德,中庸,原因,后人,群体,子女,弃绝,男女,身心,抛妻弃子,与世无争,太霄,张衡,德之士,仙风道骨,个人,主张,亲情,人们,人行,凡俗,儿女,佛教

2011-09-06 #小故事

抛妻弃子 爱上友妻 追陆小曼。《再别康桥》上课本?网友:无耻

抛妻弃子 爱上友妻 追陆小曼。《再别康桥》上课本?网友:无耻

徐志摩,林徽音,王庚,陆小曼,爱情,徐志,张幼仪,再别康桥,妻子,民国时期,本中,小曼,是这样,伦理,经典,故事,小雪,婚姻,朋友,语文课,罔顾,道德,抛妻弃子,来看看,大诗,张润,林徽,陈世美,还记得,爱上

2013-01-01 #故事大全

最受冤枉的历史人物 明明没有抛妻弃子 偏偏要背负后世的骂名

最受冤枉的历史人物 明明没有抛妻弃子 偏偏要背负后世的骂名

陈世美,故事,秦香莲,美的,秦香,冤屈,后世,官员,孩子,抛妻弃子,这个故事,骂名,历史人物,是一个非常,包拯,展昭,越传越,大家来,美和,人们,世代,一世,事实真相,传统,人物形象,仕途,关系,剧中,凶手,包公

2016-09-18 #短篇故事

抛妻弃子离了婚 网恋女友临时反悔要分手 女友:玩玩而已

抛妻弃子离了婚 网恋女友临时反悔要分手 女友:玩玩而已

女友,小红,顾大哥,回家,双方,有家室的人,跟他说,和家,丈夫,关系,事情,前些天,妻子,家庭幸福,家庭,娃儿,家里人,弃儿,弃子,普通工人,父母,真心,网恋,经济,老公,衣服,错误,这番话,生活,然后就

2011-07-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