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重建生命的意义 请拒绝青春期抑郁症

时间:2017-12-01

王金现总纲女孩17岁,高二学生。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连续辍学两个多月,父母说她有轻生念头。初次咨询结束后,我无法简单复盘了事。大脑中反复出现

提示:本文共有 72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王金现

总纲

女孩17岁,高二学生。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连续辍学两个多月,父母说她有轻生念头。

初次咨询结束后,我无法简单复盘了事。大脑中反复出现有关当事人的各种事情,内心是各种复杂的难受,越要忘记,越是想起。我似乎感觉到,来访者作为一个人,多么需要被另外一个人所涵容,所镜映。仿佛听到有个声音在说:再不看到我,就永远看不到我了。

我想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告诉大家:青春期抑郁症表达的含义,就是孩子无法找到自我意识,无法形成自我角色。家庭和社会,要允许并支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生命,活出意义。而不只是期待他们专注于学习成绩,一好百好。

01到访

父母亲带着女孩一块儿来到咨询室。我的咨询室放了一圈的靠背椅子,来访者可以随便找自己舒适的位子落座。女孩走进里边面门而坐,她的父母亲则在门口并坐,与其说他们三人形成一个长三角形,倒不如说是“1+1对”。

我在女孩旁边坐下,同时也能够顾及到父母。

女孩要求父母讲明来意。她一脸的疲惫,眼睛微闭,似乎懒得说话,也没有气力。父母亲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说孩子的状态不好。女孩一脸漠然,面色灰沉。

我转向女孩:你感觉怎样,是不是很累?

女孩说:我对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感觉。

似乎要回应我对她的关注,眼睛里闪出些精神说:我在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我点头,感觉可以深入跟她交谈了,于是问:要父母回避下吗?还是大家在一起谈谈?

女孩果断说要单独谈。

我送父母出门,在门外父母争相向我介绍他们对女孩的各种猜测,我微笑着拒绝了,说:让我跟孩子谈谈吧。

在这短暂的见面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父母亲和女儿的“1对+1”组合;二是当面支吾,背对女孩想要说很多父母。这有什么意义么?

02 症状

我笑着走进咨询室,对女孩说了刚才观察到的两个现象。

女孩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了。她说: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们很关心我,给我买好吃的,好用的,但是在我心里,他们却离我很远,我像一个人在外面一样,很孤独。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一旦觉察到被关注,被理解,其实是很愿意打心扉的。但是,父母亲的喋喋不休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往往会让他们关闭心窗。

我从抑郁症说起,问她有没有过自我毁灭想法。因为重度抑郁症,心理咨询首先要做自我毁灭评估,并且进行重点干预。

女孩苦笑说:我曾经用小刀割过手腕,太疼了。

我也笑了下。表示理解。我知道,消除自我毁灭念头,构建生命的意义,是咨询的重点。

女孩说,但是她对生活一点热情也没有。没有热情,其实是内心的无助、无望感。并讲了自己的具体情况。

她说,从去年开始,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手腕就会疼痛。去医院各种检查,没问题。因此辍学了几个月。

我理解她的手腕疼,可能是种躯体化症状,之后就转化成为重度抑郁了。但我没有发表意见。

她说,高中之后,她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一般。班主任对她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让她觉得总是被挑剔。初中,小学,她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心中的骄傲,也是自己的自豪。但现在,她变成了丑小鸭。常常抬不起一点儿头来。

听得出,她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优异的学习成绩上。她的自尊,也是建立在外人的评价上。

她说,不管怎样努力,学习成绩都不能令人满意。于是担心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感觉前途一片暗淡。

我感叹,这是她的糟糕思维模式的特点。这样思维模式只能带她进入绝望的死胡同。很多孩子抑郁自我毁灭,都跟这种思维模式有关。

她说,父母从小就说,只要她学习好,其他一切都不用考虑。母亲专职在家照顾她和弟弟。但,现在明显感觉自己是父母的累赘和负担。自己对不起他们。不如死了好,再也不给父母添麻烦了。

唉,孩子何尝不愿意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努力之后仍然无法达到目标,孩子就会陷入无助。

她说,经常感觉自己没用,活着也没有意思。生活没有乐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我知道,抑郁症,是无法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感,生命能量耗竭殆尽了。

我对女孩形成了强烈印象: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借此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女孩自我价值感的核心。高中后,她仍然不断要求自己学习好,以得到外界认可,然而现实却越来越困难,导致自身强烈的无助、无望感。于是她的内在积累并压抑着巨大的愤怒及毁灭性的暴发,产生自我毁灭的倾向,在生活和学习中找不到意义感。

03 解读

对于家长或者外界人士,很难理解,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怎么会有这么多事儿啊。因此,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到青春期孩子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指出:青春期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我是谁?我以什么方式融入社会?我的身体怎么了?这个三个问题的答案,即构成了自我的意识,并形成自我的角色,获得生命的意义感。

这个时期,要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的认可,才能获得自我价值感,建立自尊。为此,她需要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在于,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他们逐渐发现,只把学习搞好,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稳定的价值感。一是单一的学习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倾尽全力,也难以满意。二是现实在不断告诉他们,单一的学习目标无法形成多维度的价值支撑,只能让他们感到更加脆弱。所以,从理智的层面,他们认为应该把学习搞好;但在潜意识中他们体验到,学习并不能带给自己稳定的价值感。所以,内心就会很冲突。

有些孩子可能直接把冲突外化,那就是不再上学。但是,道德感强大的孩子,就可难会用心理症状的方式来应对内心的冲突。

心理症状,就是失功能的解决冲突方式。抑郁症,表达的是一种绝望的反叛与对抗。用疾病来对抗学习。因为在理智层面,不允许自己放任,那么,生病,就成为一种被允许的偷懒了。青少年的躯体化症状,就是典型的表现。女孩心情不好时就手疼,到医院又查不出病来,就是这个原因。我手疼不能上学,不是我不想上学。其实呢,努力也成绩也提不上去,谁愿意去学校?——这当然不能明说。

解决冲突的方式,包含着在自尊、价值感、思维、及情绪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其实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于来访者出现的情况,在自尊、价值感、思维、情感等方面进行心理评估和分析,得出自己的假设,构建出相应的咨询目标。

自我价值感的支柱太过单一。唯有学习成绩,是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来源,而现在这唯一的支柱,却面临坍塌。这也直接导致女孩的自尊崩溃。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跟来访者一起重建生命的意义,从不同维度上获得自我价值感。而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对于生命来说,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糟糕的思维模式。成绩不好,考不好大学,没有好工作,对不起父母,自己是累赘。这是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的思维模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及带来的影响。在体验中挑战某些观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此,把来访者从绝望的死胡同里拉出来,看到生命的阳光。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孩子渴望自由,渴望快乐,渴望成为自己。但他们快乐的来源太过单一。只有学习好,才能得到认可,获得些许的快乐。在单调而沉闷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快乐。他们的愤怒与委屈,是不被看见的。另一方面,现代教育背景之下,他们无法成为独特的自己,似乎只能成为学习的奴隶,成为乖孩子,活出虚假的自己。这一点,更让他们愤怒。咨询的目标,争取家长的支持,在丰富的生活中去体验自己,而不把孩子捆绑在学习上。支持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犯错。家长要明白,不能保障孩子一生幸福,那就不如归还孩子体验生命的权力。在具体咨询中,我是以自我毁灭干预为重点,从思想观念上,内在愤怒及委屈的转变上,对待生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咨询工作的。

04累赘感

我问她养过猫或者狗之类的宠物么?

可能出于情感上的连接,女孩并没有思考我问这的用意,直接就落泪了。

女孩说很早就要求父母买只狗。但是,父母们拒绝了。

我想,女孩被触动的,是自己的意见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只希望孩子专心专注于学校的学习。那眼泪,是委屈也是愤怒。

然而,我没有就这些进行探讨,因为环境如此,我不想激化女孩内心的愤怒。仇恨父母,是没有什么建设作用的。

我说:假想一下,你养了一只猫,当然要每天喂食喝水搞卫生,付出很多辛苦劳动。因为你的付出,所以,你可以支配和控制它,规定它几点叫,什么时候跳跃。这样行不行呢?

当然不行。我养它,是为了让它快乐。而不是控制它。女孩快速说。

我说:但是,你好像就是那只被控制的猫。父母养了你,你就要按照他们的要求考好成绩,好大学,找好工作。而不能独立地唱自己的歌,有自己的快乐。是这样的吗?

女孩怔了一下,没有激烈地流泪,似乎感到出乎意料,思考良久。说:其实,我父母也不是完全控制我,他们也说学习不好也不要紧。还给我买吃的,穿的,允许我不上学。

很多时候,直面内心的感受,就会发现,现实中可能不是想象的那样子。比如,在看待父母方面。也许,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而不只是学习。

我说:但是,你无法放过自己。你认为如果学习不好,就是他们的负担。就完全没用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把提要求的父母,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内心来监督、评判、威胁、惩罚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超我”。

这下女孩哭了,眼睛却是看着我。她说:我也很努力把学习搞好。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名次还是上不去。

这说明,她不是不想满足那些期待,包括来自外界的,和“超我”的。每个孩子都希望通过得到外界的认可,来建立自己的认同,及内在价值感。

我说:是啊,学习成绩,是你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是得到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唯一途径,是报答父母的唯一方式。现在,这个靠不住了。你整个人,包括整个生命都觉得没有意思了。然而,你并不是父母的负担,也许父母并不认为他们养育了你,就得让你满足他们的期待。你对猫尚且如此,何况父母?

女孩的道德感很强(也就是内在的超我强大),她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那自然也是自己的骄傲。但是,学习,就是太难了。这让她产生了愧对父母的感觉。同时也把父母的期待体验为对自己的控制。由此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女孩思索了很长时间,说以前从没有从养育者的角度想过这些。

通过养猫的类比,我是想要让女孩似乎明白一些道理:父母养育孩子,并不是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法码。只不过,父母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才真正是对孩子好的。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并不需要什么愧疚。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想法,也并不是忤逆大罪。

我认为女孩的认知已经发生转变,这或许会给她增添新的力量。但没有想到,理念的转变,也点燃了她内心的愤怒。

05 自我毁灭

我看到女孩内心开始变化时,就快速引导她对待生命态度上作出改变。这个快速举动,让我付出了代价。

我是这样说的:回头看看你刚才表述的情况。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别人的累赘;我不管怎样努力,前途也毫无希望。沿着这些方向看,你感觉如何?

当然是重度抑郁,我就是对生活没有一点热情了。她说。

我说:是的,那是一扇门,灰色的抑郁之门。然而,我看到了另外一扇门。打开它,外面洒满金色阳光,有一条快乐和自由之路。你愿意打开那另一扇门吗?

我期待女孩说愿意。

但是,女孩坚决地说:不愿意。我宁愿死。一死了之。那样,我就可以得到解脱了,父母也不用再为我受累了。

她说:打开另外那扇门,会让父母为我付出得更多!

唉,一次心理咨询,真的不能期望有太多的太快的改变。我对于改变的期望值太高了。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似乎有些遗憾,也有些愤怒,说:十七岁,是生命的花季。我希望看到自由绽放的花儿,而不是过早凋零的花。

女孩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流泪说:我就要让它凋零。

我说:好吧。拿起剪刀,剪断那朵花儿!我盯着她的眼睛继续说:我看到你咬牙切齿,那是在表达你的愤怒;我也看到你的泪眼,那是在表达压抑的情感,和对美好生命的渴望。

女孩的眼泪像冲破防线的洪水,滚滚而出。她的感情,出卖了她。剪断花儿,是因为花儿不能自由地绽放,但并不是她不想让花儿自由绽放。相反,她太想要了。只不过,她不知道该如何冲破那些自由绽放的障碍。在她心目中,只有学习成绩优秀,才是唯一的绽放。但为此,她的心力已交瘁,所以她愤怒地要剪断花儿,让它凋零。

气氛有些紧张。

06联想

我引女孩站起身走到窗边。女孩很顺从我的指引。

我指着窗外的高楼说:前不久,四川一位15岁的女孩从25楼上跳下。她的父亲为了接住她,被砸死了。你刚才说要自我毁灭,想象你从那高楼下跳下来,然后摔在地下,会发生什么情景?

女孩身体抖动了下。仍然镇定地说:我的父母肯定会很悲伤。

我说:是的。他们肯定会很悲伤。院子里也很有很多人围观,议论。但是,他们会每天去那里悲伤议论吗?

女孩说不会。

我说,是的。他们悲伤也只是一阵子,也不过三两天而已,他们还会继续以前的生活。一切都会过去的。

女孩噙着泪水。

我感觉刹那间,她对父母的怨恨和报复,也许得到了平息吧。她不想要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是不想给父母带来麻烦。其实是表达内心的怨恨,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成长父母的麻烦和负担。她所谓的自我毁灭,其实可能是为了让父母内疚。

我让她对自我毁灭进行联想,就是想要让她清晰内心的报复感及效果。在这个联想中,可以释放内心积压的愤怒,也检验内心关于自我毁灭的想法是否值得。

07 选择

事实上,女孩想要自我毁灭,还有另外一层用意。除了对抗社会期待让她成为成绩优异的孩子,让父母内疚之外,一了百了,也可以让自己得以逃避生活的艰难,不用再那么无助、无力了。这是用毁灭自我的方式,以逃避外部压力和困难。当愤怒向内攻击自我的时候,毁灭的对象就是自己。

我们重新坐下后,女孩倔强地说:至少,我可以得到解脱。再也不用那么难受了。不用面对父母,面对老师,面对学习了。

是的,必须承认,孩子们校努力学习,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比成人生活中的困难少。他们会会感到无助,会有绝望,会有想放弃自己的念头。那种一了百了的想法,是内心极其无助和绝望的表达。

同时,也是渴望另外一些东西的反向表达。毁灭旧的自我,也意味着想要构建新的自我。

我说:如果真的死掉的话,那些不想要的东西,是可以不去面对了。但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女孩似乎不太理解。自我毁灭,难道还有想要的东西吗?她凝视着我,一副思索的表情。这时候,她的脸色富有光泽。我在内心想,这才是青春的样子啊。有生机而且美丽。

我说:想象你的灵魂在天空上,看到地面上血淋淋的尸体,以及渐渐淡忘而离去的人群。你内心会有什么感觉呢?

女孩没有那么倔强了,声音也变得柔软起来。她说,我会得到自由。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她有些怀念地说,她呆在家里这段时间里,是快乐的自由的。父母并不强迫她读书。她可以随便睡觉,玩,看电影。

唉,谁能够想象,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孩子,内心的快乐竟然那么少。吃东西,看电影,睡觉,偷点懒,竟然是他们不可多得的快乐与自由。然而,自由,自主,轻松,快乐,犹如空气一样,是每一个生命都必需的东西啊。

我感叹说:通过死亡换取一点点的自由,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你在家里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女孩当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了获取自由和快乐,竟然选用了极端地对待生命的方式。

我说: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对待生命方式的权力。只不过,有些选择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不划算的。

我强调说:虽然我一直都在引导你,但最终选择的权力还在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究竟要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希望你能够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说,世界很大,可以去看看。

08 心动

女孩思考的眼睛会说话。我判断着,她内心已经转向争取自由,活出生命的意义。但怎样面对学校的学习和老师,似乎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这其实是需要面对她内心的无助、无望,及对生活的无意义感了。

我讲了弗兰克尔教授在纳粹集中营顽强地活下来,找到生命意义的故事。女孩两眼放出光亮。

对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的成分总是会多些。女孩显然内心在发生改变。她的眼神不再死灰一团,表情变得更有活力。她开始对我和工作室内的证书好奇。这说明,她也对未来的新生活开始向往。她在寻找新的榜样和力量。

我抓住机会讲了自己的故事:青年时遇到生活困苦,我也曾在黄河边徘徊想跳进去;在中年阶段跨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意义。

我说:墙壁上的各种证书,就是我十多年来到各地学习心理咨询的见证。也是我打开生命之窗的证明。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她,通过艰难困苦,是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对待艰难困苦的态度,就是坚韧。

很多时候,面对痛苦,内心毁灭性的愤怒,其实是归罪于照顾者的不完备或者自我的不努力。于是产生了想毁灭双方的念头。但必须承认的是,现实就是残酷的,不管照顾有多完备,也不管个体有多努力。我们必须增强自己对待苦难的坚强韧性。否则,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从她的眼神中,我觉得咨询可以结束了。

09

接下来,我需要跟她父母谈谈。

很多父母只能供养孩子吃穿用上学,期待孩子能够好。却无法也无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他们也是如此。

我建议他们至少每周一次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大海一样,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其实内在暗流涌动,波涛汹涌。孩子的内心,需要更多地被了解。

从他们困惑的表情上,我知道这个建议很苍白。因为他们做不到。我想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但我没说。从他们的家庭经济能力上看,给女孩持续做咨询的希望也不大。而我只能苍白地提个建议。

我不知道女孩的结果会怎样,但我想说,青少年心理咨询真的很重要。就像乌云压顶时的一缕阳光,虽然不能带来一个春天,但至少可以打开一扇亮窗。青春期可以有绝望,但至少也要让希望的光芒照进他们的心灵。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知道,除了学习外,生活还要更广阔的天地。一个孩子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工作。

如此,或可以减少许多绝望的自我毁灭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建生命的意义 请拒绝青春期抑郁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欢喜》英子抑郁 父母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为何被忽视

《小欢喜》英子抑郁 父母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为何被忽视

孩子,抑郁症,父母,情绪,时候,英子,小欢喜,很多时候,心理疾病,患者,药物,反应,感觉,特征,心理问题,压力,事情,学习成绩,情况,跳海,身体,青少年,乔卫,宋倩,陶虹,孩子是,对自己,往往会,抗抑郁药物,药物治疗

2011-12-19 #经典故事

女生青春期都用过的励志短句

女生青春期都用过的励志短句

孩子,考生,心理学,学生,家长,高中,高三,心态,抑郁症,数学,短句,饮食,人生,作文,十字,勤奋学习,备考,情话,父母,误区,誓词,教育,生活,调整,参加高考,如何避免,家长们,有哪些,调整心态,中经

2013-12-20 #短篇故事

生命的意义 有关生命意义的名人名言

生命的意义 有关生命意义的名人名言

生命,才能,东西,塞涅卡,生命的意义,内容,价值,思想,长短,并不在,珍惜生命,许多人,亚里士多德,伯克,伏契克,吕凯特,巴金,库尔茨,泰戈尔,爱因斯坦,爱默生,罗曼,罗兰,解生,蒙田,诺贝尔,费尔巴哈,达尔文,马克思,意志坚强

2009-04-24 #长篇故事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蔡桓侯,扁鹊,老人,大王,生活,死神,气色,没病,肌肉,生命,肠胃,身体,一担柴,再去看,可以用,掉头就走,不公平,在皮,下柴,休息一会,走吧,都会,名医,人治,个儿,乡亲们,中都,人们,医生,力量

2020-05-14 #短篇故事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蔡桓侯,扁鹊,老人,大王,生活,死神,气色,没病,肌肉,生命,肠胃,身体,一担柴,再去看,可以用,掉头就走,不公平,在皮,下柴,休息一会,走吧,都会,名医,人治,个儿,乡亲们,中都,人们,医生,力量

2010-04-10 #长篇故事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关于生命意义的小寓言故事要简短一些 是生命意义的

蔡桓侯,扁鹊,老人,大王,生活,死神,气色,没病,肌肉,生命,肠胃,身体,一担柴,再去看,可以用,掉头就走,不公平,在皮,下柴,休息一会,走吧,都会,名医,人治,个儿,乡亲们,中都,人们,医生,力量

2012-03-19 #故事阅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哪位名人说过有关生命意义的话???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哪位名人说过有关生命意义的话???

生命,才能,东西,塞涅卡,价值,内容,思想,谚语,长短,并不在,珍惜生命,生命的意义,许多人,亚里士多德,伯克,伏契克,吕凯特,巴金,库尔茨,泰戈尔,爱因斯坦,爱默生,费尔巴哈,罗曼,罗兰,蒙田,解生,诺贝尔,马克思,达尔文

2014-04-18 #经典故事

道家直取生命的本质 儒家创生生命的意义

道家直取生命的本质 儒家创生生命的意义

国王,儒家,道家,腰痛,意义,直取,生命的本质,医生,信念,人心,创生,老头,神医,生命,纯然,健身,才可以,生命的意义,跋山涉水,宋儒,寓言故事,一面,人为,习气,习惯,动力,健身房,功夫,吃尽苦头,同归

2007-05-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