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守土尽责 道义当担——乐山市人民医院抗疫纪事

时间:2017-12-04

幼儿故事尽职的小医生

提示:本文共有 29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乐山位于四川省中部,自古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是一座拥有350万常住人口的地级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在其境内,每年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2020年1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疫”打响,在号角吹响的第一刻,众多乐山市医护人员便毅然决然地取消与家人的欢聚,用他们的仁心和高超的医术去守护乐山市三百多万老百姓的平安喜乐。

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战役的攻坚战场设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城南隔离病区,在这里,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魏海龙、罗伟、李凡敏、徐杨、黄莎等多位医护人员时刻守护在抗疫第一线,用他们的艰辛和努力谱写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魏海龙——医患齐心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都想你了!弟弟也想,每天都在念着你,我们等你平安回来!”看着女儿写给自己的信,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魏海龙的眼眶湿润了,但他不能陪孩子,作为第一批进驻城南病区,也是乐山市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指挥中心城南病区医疗组主任的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当我接下这个担子的那一刻,我在心里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患者零漏诊、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乐山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被确诊的当天他就临危受命,成为城南传染病区医疗组主任,从1月24日 (农历大年三十) 走入城南病区,到被紧急抽调担任乐山市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组领队离开城南病区待命,接近1个月的时间,在魏海龙眼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是24小时灯火通明,不眠不休的。

“隔离病区24小时都要有医护人员值守。医生24小时值班,护士每4个小时轮换一班。”魏海龙对城南病区的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左三为魏海龙)

“晚上患者睡觉了但我们不能休息,随时会有来城南进行CT筛查的患者,我会在第一时间阅读患者的胸部CT片、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以最快的速度来判断患者是应该居家观察还是留院进一步排查,每一个决定可能都会影响乐山整体防疫的走向和结果。

正在接受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患者,晚上随时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针对这样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处理,如有必要,指挥部还要第一时间记录、汇报给乐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共同讨论决定治疗方案。”魏海龙介绍道。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据魏海龙介绍,城南传染病区投入使用至今,先后共收治了3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5例疑似患者和17例留观患者,目前已全部治愈出院。截至目前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

“战疫不停,我们不休,医患齐心,合力击溃病魔。”

罗伟——勇往直前

2020年1月,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打散了家人的团聚,刚从美国学习一年归国的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伟,毅然取消了原计划的美国之行,也取消了与家人的团聚,在全国对新冠肺炎认识都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勇往直前 ,成为第一批进入城南隔离病区的一线医生。

(左一为罗伟,右一为魏海龙)

1月25日中午时分,罗伟医生正在值班,由发热门诊送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30多岁,公司年会时在武汉逗留1周,返回乐山4天后出现轻微咳嗽,无发热,患者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而且同车密切接触者也未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虽然按照当时的诊疗指南,该患者并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但传染病区的接诊医生立即上报了乐山市城南传染病区医疗主任。

最终,这位患者成为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时已是重症,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罗主任成了他的主治医生,肩上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全市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患者身上,他的治愈与否,直接拨动着几百万人民的心弦。武汉封城,每天增长的数字,不断更新的关于病毒的研究结果,都在表明新冠病毒非同一般。在外界目光、病毒对自身威胁的重重压力之下,罗伟医生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诊治患者身上。

(罗伟)

因为当时全国对这个病毒的了解都知之甚少,很多领域都还是未知数,所有医护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除了认真学习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指南》外,乐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诊疗专家组也是想尽了办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见招拆招”,通过线上、线下专家会诊,调整患者的诊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氧疗、营养支持治疗、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提升患者免疫力等,而且还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调来了高流量氧疗机。“在患者身体能够接受的情况下,我们基本上用了所有可以用的办法,好在他逐渐恢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都有所好转。”

罗伟表示:“我们不像武汉、上海等大城市一样,有那么多的样本量,所以更要学习。”几乎每天他都会搜索医学期刊的相关文章学习,每一篇有关病毒的文章都会仔细研读,同时紧跟国内权威专家的解读。只有这样,在面对患者反复的病情时,自己才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而是更加有信心,“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克服不确定性。”

当这例患者治愈出院时,第一个想起来感谢的人就是罗伟,万千言语尽在不言中。

李凡敏——义不容辞

1月31日,根据疫情的需要,由16人组成的第二批医疗组投入到城南治疗区的工作中,作为其中踊跃报名前往抗疫的一份子,同样也是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业骨干之一的李凡敏早已经按耐不住,一方面希望替换早已辛苦疲惫的战友,另一方面渴望发挥其医者所长,救死扶伤,李凡敏表示,“要做到乐山患者零漏诊、力争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李凡敏)

刚上班时,李医生既兴奋又深感肩负重任,每天上班时间24小时,在这样快节奏的工作中,人就像拧上了发条,停不下来,一旦停下来就给了病毒超越的可能,每个医护人员都有种紧迫感和压力感——每天早上7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吃饭,8点接班,快速地了解所有患者头一天的情况,穿戴全套防护后再进入隔离区为患者进行日常查房,了解患者的检测检验结果,向指挥中心汇报患者的所有情况 (每日至少三次) ,待专家组反馈治疗方案后调整,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完善病历资料等。

这一切的流程紧凑又熟悉,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医生的谨小慎微,一个差错都可能导致新的人员感染。

由于“感染”是医护人员不愿看到的事情,因此李凡敏每次都会将穿脱防护服做到极致——严格按照流程,花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深知,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一旦自己感染了,身边战友就有可能被感染,整个团队就有危险。

在数月的抗疫中,李凡敏医生如多面手般,在经历了对口帮扶、防控培训、院外会诊、线上义诊、指挥协调、远程会诊、制定流程、病房一线等工作后,多方面参与防控工作,从管理到临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工作之余,他还对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理论体系,完成论文《传染病暴发期医院快速反应系统建立的初探》;参加省、市、院级科研团队,共享诊治数据和经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担当”是李凡敏感触最深的词,“新时代的医务人员,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富有信仰、情怀和担当。在国家和老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医务人员都会义不容辞地冲上去,不管前面有多危险,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党员。”

守土尽责,在乐山这座城市,乐山人民感激有这样一群尽职尽责的医护人员的存在,“只要我们守护这样一片土地,就会尽到自己的职责将它守护好,保护好一方百姓。”这是对乐山这块土地和乐山人民深深的爱。

(感谢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对本文内容的支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守土尽责 道义当担——乐山市人民医院抗疫纪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散文集《战疫纪事》传递中国精神战疫纪事作协新冠肺炎

散文集《战疫纪事》传递中国精神战疫纪事作协新冠肺炎

奖得主,武汉,得主,湖北,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副主席,疫情,孙惠芬,匪我思存,叶倾城,池莉,汤素兰,秦文君,迟子建,文联,医护人员,一线,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散文,文章,纪事,祝福,作协,畅销书作家,知名作家,仇宇,为援,吴克敬,徐鲁

2014-11-10 #故事会

《2020 春天纪事》导演手记

《2020 春天纪事》导演手记

疫情,武汉,团队,导演,病毒,科学,防控,事件,摄制组,纪录片,工作,前方,妻子,疫苗,过程,心理医生,科研人员,医生,广州,实验室,感觉,摄影师,时间,深圳,纪事,病人,肺科医院,人们,信息,心理

2014-01-06 #故事大全

约拿和鲸鱼纪事中文版

约拿和鲸鱼纪事中文版

约拿,故事,鲸鱼,纪事,上帝,先知,令人难忘,一个普通,尼尼,传统,命令,场景,挑战赛,游戏,百姓,玩家,章节,比赛,成一个,不出来,最不想,游戏背景,游戏特色,游戏厂商,鱼的故事,栩栩如生,链接

2020-08-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圣魔纪事

圣魔纪事

凯瑟琳,萧行,魔法师,玛雅,魔法飞毯,地精,骑士,罗伯特,魔法,肯特,奥杜亚,半空中,地狱之火,岂知,打了个,月光,老娘,老鼠,长袍,是两个,野猪人,张口结舌,树林里,人类,响指,国王,实力,帽子,快追,树林

2020-04-06 #短篇故事

《2020 春天纪事》:谱写科研战“疫”影像史

《2020 春天纪事》:谱写科研战“疫”影像史

心理,疫情,科研,纪事,患者,故事,病毒,科学,人们,武汉,危机,理性,疫苗,攻关,防控,心理干预,第一时间,全国,一线,中国,个体,亲历者,全景,全球,历程,勇气,国家,层面,感性,灾难

2015-08-20 #长篇故事

“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冬景:城南纪事」

“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冬景:城南纪事」

山东,人间,山东省,大地,生活,故事,树木,个人,中心,光影,冬景,大河,季节,征文,情节,灯火,时光,流年,海岱,落叶,纪事,诗歌,记忆,身段,雪花,大赛,旅游,传统文化,山东同乡会,用一次

2015-07-03 #长篇故事

《2020 春天纪事》:影像纪录的战疫故事

《2020 春天纪事》:影像纪录的战疫故事

病毒,疫情,纪录片,动画,疫苗,观众,医护人员,压力,纪事,传播,科研人员,内容,旁白,过程,斗士们,所有人,患者,故事,指纹,武汉,科研,科室,视角,人体细胞,我们应该,补充说明,不畏艰险,得多,里人,陈薇

2010-01-23 #故事阅读

《2020 春天纪事》:聚焦疫情中的心理重建

《2020 春天纪事》:聚焦疫情中的心理重建

疫情,人们,心理,纪录片,武汉,防控,中国,社会,纪事,卫健,心理医生,救援队,危机,医疗队,国家,噩梦,平凡人,心理健康,意义,过程,生活,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心理干预,该如何,唐俊,西英,马弘,雷五明,心理学家

2009-08-0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