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平时一定要让孩子有感受真实生活的能力 家长要记住这一点

时间:2017-12-13

于是就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束缚孩子的自由,不让他们做这做那,但其实家长只要稍微放宽心一点,可能给孩子的就是美好的未来

提示:本文共有 26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家长稍微放手一点,给孩子的就是无限的美好未来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自然就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而担忧焦虑,可能今天孩子只做了一小步,家长就会想到将来的很多步,然后为可能产生的不好结果而担忧。

于是就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束缚孩子的自由,不让他们做这做那,但其实家长只要稍微放宽心一点,可能给孩子的就是美好的未来。

家长自认为对的未必就真的是正确的,孩子不反驳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们不想与家长争论,或者根本没有反驳的能力,于是只能一言不发地默默承受。

家长的出发点肯定是为了孩子好,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好”未必是真的好。父母有的时候并不足够理解孩子,更多的是从自己的出发点去想象和塑造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因为对一件事的解读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绝对。“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在亲人和爱人之间经常能够听到,不管是父母对孩子,还是孩子对父母,肯定生活中都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

不光是告诉别人,当说服自己的时候,也会在心中说“我是为了他好”。如果家长执着于“为孩子好”,也就自动会将紧张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承受家长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从事始终父母都会告诉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他们的将来”。盯着他们的缺点看,指出他们的不足,其实都是害怕他们做不好,从心底对孩子有种不信任感。

家长所有的担心和焦虑其实都和孩子本身无关,一切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从而把期望强加给对方。

“我是为了你好”其实就是为了安慰自己不平静的内心罢了。那么如何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好呢?

首先需要的是尊重,孩子生来就是独特的生命体,家长要学会接纳并赞美孩子的本真,他们本来和真实的样子。

绝大部分人都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渴望,被要求按照社会的主流而生活,而这种所谓的主流是外在形成的一种评价系统,并不是固定的,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

有人明明喜欢舞蹈,却为了生计不得不考公务员,明明喜欢的是画画,却为了能有稳定的工作,而去了银行系统。明明自己与对方没有感情,却因为迫于年龄压力随随便便就结婚了。

这些所谓的跟随主流会让自己离真实的那个本真越来越远,直到变得不像自己。这样的我们心中是有遗憾的。

所以一旦孩子表现得不完美,就会触碰到内心的这种缺失感,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对他们强迫其实也是内心对自己的强迫,自然就会有情绪不自觉地操控,希望孩子能够改善。

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感到因为自己无法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心存内疚。生命的能量越来越退缩,行动上也开始逃避面对真实的情况。

孩子不应该承受父母内心的缺憾,也不应该只为了家长而活,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未来,之所以现在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就是因为父母与社会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压力,让本来以学习和探索为乐的校园生活变成了连想一想都头疼的地方。有的孩子会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不想去,有的则是害怕面对同学和老师,孩子的害怕就是家长内心恐惧的投射。

“我是为你好”传达的语言能量是“我怕我不够好,所以希望你能...”这种源于恐惧的教养方式,让孩子的内心也充满了恐惧,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而时刻关注他人的反应,接下来会越来越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而忘了自己。

转变可以从当下开始,不要再用“为你好”为借口去束缚孩子,更不要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如果我们尊重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自然就会学着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把“我为你好”变成“我为了自己好”吧。这个时候才能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如果家长能够学着去尊重自己,找到方式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感,也就不会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孩子身上,让他们通过外部指标去变成那个所谓的符合社会主流标准成功的人。

“为你好”是一个万能句式,能够解释一切想要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要求和苛责,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一个很大的原则就是,不要永远盯着他们的问题,而是要去学着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问题永远都会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只是为了表象而焦虑,那永远都有操不完的心。

当孩子有了故意为之的叛逆行为时,父母就应该反省是不是自己干涉太多,或者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对。

“为你好”不能成为控制孩子的理由,也不是改造孩子的原因,比如说孩子上学一定要穿短袖,可家长觉得天气冷了不能穿短袖,除了强迫他们之外,还可以给孩子带一件外套,他们觉得冷了自己就会穿上,不一定非要用“为你好”来让孩子必须穿长袖。

透过生活中一个个小细节,要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什么都要由父母说的算。

家长不能指挥孩子一辈子,早晚会有叛逆的那一天,教育过程中少用“为你好”的句式,能够创造彼此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活出更有主见的自我。

孩子3-6岁,这段时间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因为宝宝的大脑对声音特别敏感,接收的也特别快,你可以每天抽出20分钟给孩子讲一个甚至几个睡前故事,既能让孩子安安静静入睡,又能间接性的提升宝宝的想象力,开发孩子的右脑,让孩子更聪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样,取决于父母如何教导!尤其在3-6岁的时候,是培养孩子优秀人格、优秀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多数父母忙于工作,缺失了很多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

父母再忙我们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套绘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读给孩子听,分享给大家,尤其对3-6岁的孩子很有帮助。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作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作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59元全套10册儿童绘本,平均下来一册都不到7块钱,不过就几根棒棒糖或者一顿早餐的价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过就忘,可孩子从绘本里学到的道理,却可以记得一辈子,爸爸妈妈们何乐不为呢?

有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Y【全10册】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中英双语图画绘本¥59度小店月销1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平时一定要让孩子有感受真实生活的能力 家长要记住这一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让“熊孩子”记住教训 家长一定要学会这1招

让“熊孩子”记住教训 家长一定要学会这1招

儿子,摊主,傻瓜,故事,明星,唐诗,内容,好书,英语,蓑衣,感谢大家,看着他,粉丝们,记住了,三心二意,一笑,吕岩,太清,安妮特,宝妈,张嘉佳,诗本,西蒙斯,大舞台,心都,我们俩,都会,主意,他用,停下来

2013-02-05 #故事会

家长怕孩子上学受欺负?光靠“会打架”不行 一定要记住这三点

家长怕孩子上学受欺负?光靠“会打架”不行 一定要记住这三点

孩子,家长,爷爷,亮亮,家庭教育,老师,学校,学校教育,教育,幼儿园,孙子,健康成长,同学们,妈妈,学会,影响,教育孩子,让孩子,习惯,人们,同学,好事,家庭,小朋友,朋友,建议,情况,时候,才能,文明

2013-03-31 #故事大全

一位资深班主任的4条建议 关于教育孩子:父母要记住这几句话

一位资深班主任的4条建议 关于教育孩子:父母要记住这几句话

孩子,教育,老师,家长,成绩,方法,分数,意志,效率,父母,问题,考得,让孩子,好的,三乐,关键,克服困难,品德,基础,广义,学校,建议,意识,英才,能力,背单词,责任,错题,影响,考试

2011-05-03 #长篇故事

三月抬头 四月翻身:宝宝发育的“里程碑” 家长们可要记住了哦

三月抬头 四月翻身:宝宝发育的“里程碑” 家长们可要记住了哦

宝宝,宝妈,时候,家长,大左,小宝宝,家长们,第一个月,小宝,孩子,月龄,发育,婴儿时代,对世界,让宝宝,主旋律,世界,久坐,体力,会生,力量,动作,发音,口水,器具,声声,好奇心,好事,妈妈,生长发育

2011-04-25 #故事大全

寒假备战中考数学 初三学子家长要记住 做好这件事

寒假备战中考数学 初三学子家长要记住 做好这件事

问题,学生,分析,中考,性质,知识,时间,重点,几何,图形,考点,题型,面积,综合,压轴题,上时,时期,勾股定理,复习资料,方程,本题,试卷,考生,能力,过程,难度,题目,两种情况,全等三角形,比较难

2008-05-13 #长篇故事

想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方法很重要 父母要记住这4点

想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方法很重要 父母要记住这4点

孩子,父母,自信心,对孩子,让孩子,能力,事情,信心,方法,问题,培养出,很重要,对自己,要记住,自我效能感,个人,任务,品质,原因,小汽车,成年,挫折,到自己,培养孩子,成长过程,教育孩子,有自信,最重要,自己解决,觉得自己

2020-09-24 #长篇故事

孩子嚣张跋扈顶撞父母?父母要记住:教育应无条件但有底线

孩子嚣张跋扈顶撞父母?父母要记住:教育应无条件但有底线

孩子,父母,行为,事情,叛逆,教育,让孩子,奶奶,性格,嚣张跋扈,给孩子,骄纵,妈妈,敏感期,玩具,独立性,能力,就应该,帮助孩子,个人,一生,习惯,借口,圈子,学会,家务活,底线,建议,思维,感性

2014-04-24 #经典故事

想让孩子写好作文 先这样让他们学会感受现实生活抒写真实感想!

想让孩子写好作文 先这样让他们学会感受现实生活抒写真实感想!

孩子,作文,语文,妈妈,朋友,压力,老师,儿子,妻子,淘宝,作业,人生,写作文,小学生,时候,母爱,动力,初中语文,场景,学校,家庭,小学,照片,爸爸,父母,病句,语文学,课外书,课外阅读,辅导班

2012-02-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