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感谢信 照片 爱心餐……乌鲁木齐基层抗疫一线的温情故事

时间:2017-12-16

一封感谢信7月19日,张燕红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沙依巴克区环卫路片区芙蓉巷社区干部李珍手中

提示:本文共有 17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盖煜 马婷 牟敏 唐红梅

疫情防控工作中,乌鲁木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奋战一线,积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在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筑牢防疫抗疫铜墙铁壁,留下了很多感人的瞬间,发生了很多温情的故事。

一封感谢信

7月19日,张燕红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交到沙依巴克区环卫路片区芙蓉巷社区干部李珍手中。

张燕红是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人。7月5日,她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治疗,按要求每天都得去医院检查。就医期间,她借住在位于芙蓉巷社区西岸雅轩小区的朋友家。

疫情防控期间,定期检查不能断。张燕红就找到单元门上张贴的社区包户干部李珍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李珍当时就协调车辆,带着她去医院做检查。

“每次检查加上往返时间需要一个多小时,每天早上,李珍都准时来到我家,接我去医院。”张燕红说,身处异乡,乌鲁木齐社区干部的耐心和贴心帮助,让她觉得心里很暖。

一张照片

37岁的米东区古牧地西路片区新园社区工作人员司拉古丽·麻海提没有想到,同事顺手拍的一张照片,让她上了米东融媒体,成了“网红”。

照片上,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司拉古丽·麻海提背着一个大编织袋,右手拎着一桶牛奶、一袋蔬菜,左手挎着一个文件袋。

司拉古丽·麻海提说,照片是7月22日拍的,当时她正往居民家里送生活必需品。

“这些东西是送给三户居民的,因为是同时送到小区门口,一趟送去。”司拉古丽·麻海提说,“从小区门口到单元楼,可能也就500米,重倒不重,就是有点勒手。”

500多米的距离,司拉古丽·麻海提平均每天要往返十几趟,22日当天她就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

司拉古丽·麻海提说,其实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只不过自己碰巧被拍了一张照片,她会继续坚守岗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餐爱心餐

7月26日中午,高新区(新市区)天津南路社区食堂,社区干部陈栋栋将一份饭菜打包好,她要送到大成小区4号楼。

11岁的秦博志住在大成小区4号楼,他的父母之前出差到阿克苏,家中只有他一人,父母每天都给他点外卖。疫情防控工作中,父母没法及时赶回,外卖也无法配送,秦博志的妈妈联系到了社区。

于是,陈栋栋就开始照顾秦博志。

“今天的大盘鸡不太辣,食堂的炝莲白特别好吃······” 陈栋栋把饭盒递给秦博志,还叮嘱到“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会再吃点水果。”

除了一日三餐爱心餐外,陈栋栋每天还会监督秦博志学习的事:“你妈妈给你说的作业午睡后要写完,不会做的先空下,晚饭时我过来给你看看。”

每天能吃到“爱心餐”,秦博志说,有社区的叔叔阿姨在,我一个人一点也不怕。

一家馕店

7月26日,家住经开区(头屯河区)丰北社区北二巷的阿卜力孜·玉苏甫开始忙碌了,和面、揉面、压花······他要赶制一批馕,送给疫情防控一线人员。

“打完馕得赶紧送过去,要让工作人员吃上热热的馕。”阿卜力孜·玉苏甫提醒着妻子。

51岁的阿卜力孜·玉苏甫开了10年馕店,生意不错,还把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

疫情发生后,由于住处较远,丰北社区为阿卜力孜·玉苏甫一家安置在馕店旁的住房内,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

阿卜力孜·玉苏甫说,每天从新闻上看到乌鲁木齐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就想着做点馕,送给这些辛苦的人。

从8时到19时,阿卜力孜·玉苏甫制作了300多个馕。

丰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刁小燕说,从7月17日开始,阿卜力孜·玉苏甫每天都在打馕,最少300多个,最多500多个,社区帮他把馕和他的心意,一起送到了乌鲁木齐站疫情防控指挥部、附近学校等地。

一次视频通话

“宝宝,在家还好吧?烧水时要注意,离煤气灶远点······”7月25日,和平南路片区协调科干部阿提古力·麻木提给13岁的女儿拨通视频电话。

阿依尼尕尔·阿布都外力在视频电话里安慰着妈妈:“别担心,我这里好着呢。”

7月17日早7时30分,阿提古力·麻木提接到驻守单位的任务后,由于丈夫也在学校值守,只能留女儿一人在家。她为女儿备好了水果、馕、方便面后便离开了家。

阿提古力·麻木提负责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早上8点多就出门,最晚能忙到凌晨三四点,只要一有空就会给女儿打视频电话。

“这两天,我的邻居也在帮我照看一下孩子。”阿提古力·麻木提说,我常跟女儿说,除了爸爸妈妈外,她懂事在家,也是在跟这场疫情做“斗争”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感谢信 照片 爱心餐……乌鲁木齐基层抗疫一线的温情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春走基层丨一封感谢信 诉说旅客与泰山站的暖心故事

新春走基层丨一封感谢信 诉说旅客与泰山站的暖心故事

老人,徐卫,工作人员,客运员,儿子,旅客,轮椅,李雪,感谢信,列车,推送,次列车,车站,十分感动,春运,张琰,李玉,泰安,农历,一线,亲笔写,事情,乘客,亲人,值班员,先生,入厕,坐轮椅,卫生间,列车员

2009-05-11 #长篇故事

感谢信背后的故事——新农大学子深入南疆基层助力脱贫攻坚受点赞

感谢信背后的故事——新农大学子深入南疆基层助力脱贫攻坚受点赞

惠聚,工作队,社会实践,攻坚,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时代,农村,基层,驻村,服务,农大,动物科学学院,三农,乡村,政策,国资委,农学院,国家,大学生,我校,村民,新疆,经历,老师,让我学,扶贫,中国语言,动物医学,基层群众

2012-02-09 #故事大全

你的背影是如此温暖!寄到杭州的感谢信只为寻一张照片 背后的故事让人泪奔

你的背影是如此温暖!寄到杭州的感谢信只为寻一张照片 背后的故事让人泪奔

孙女,父亲,医生,宋国强,照片,长兴县人民医院,病人,一家人,宋医,感谢信,仪和,医护人员,呼吸内科,文字,母亲,父母,电话,眼睛,病房,病情,老人,谢意,门诊,让更多,照片里,那张照片,冯晨,在杭州,责编,和家

2009-12-27 #小故事

「新春走基层 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一张照片里的暖心故事

「新春走基层 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一张照片里的暖心故事

韩丽,总书记,村民,相片,董建,新说,习近平,朱惠,越来越好,农历,一身,乡亲们,党支部,同学们,底色,日子,村里,爷爷,礼物,下岗,一张照片,我们村,村子里,丽军,于心,可那,张习,张相,都焕然,马岗

2014-05-18 #长篇故事

消防员抗疫一线暖人心 社区送来感谢信

消防员抗疫一线暖人心 社区送来感谢信

疫情,小区,消防员,工作,防控,学府社区,值守,大队,居民,救援,一线,党员,人员,感谢信,社区,高新,柳丹,陈志,香城,咸宁,办事处,书记,信息,关键时期,网讯,志愿,服务队,温泉街道,测量体温,洗消

2014-12-05 #故事大全

点赞西电学子!一封来自乡镇战疫一线的感谢信

点赞西电学子!一封来自乡镇战疫一线的感谢信

陈豪,西电,疫情,工作,防控,国家,志愿者,车辆,何祥,南郑,一线,主席,使命,大桥,同学,更有意义,梁山镇,汉中市,电话,线下,镇里,青年,高中,执勤,两个都,于龙岗,区的,卡里,田敬,韩懋

2016-10-11 #故事大全

温暖 那一封封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感谢信

温暖 那一封封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感谢信

护士,隔离病房,四川,医生,患者,医疗队,武汉,医护人员,亲人,疫情,来武,湖北,病毒,病人,到来,曹礼,李某,为我们,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无微不至,中国,全体,医院,四川队,地点,张某,感谢信,方舱,汉阳,父母

2018-04-07 #故事会

致达州抗疫英雄: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两封感谢信

致达州抗疫英雄: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两封感谢信

患者,罗俊,宣汉,护士,武汉,医护人员,宣汉县人民医院,感谢信,一线,亲人,医生,张平,何文,大爱,张敏,罗轩,好的,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封面,四川,人代,人民,任务,信心,家人,子女,家乡,新闻记者,心眼

2017-01-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