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时间:2017-12-18

本文字数4877,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

提示:本文共有 48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本文字数4877,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熵减》。

熵是来源于物理科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熵增表现为功能减弱直到逐渐丧失,而熵减表现为功能增强。熵的概念是贯穿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虽然华为是近两三年才开始讲熵,但成立30年来,华为的文化和制度一直都是符合熵理论的。

在任正非看来,所有的管理、经营的行为都是为了防止组织生命力的衰弱,抵挡组织从有序趋于无序,避免组织逐渐走向衰亡。

01、认识熵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熵增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如此。而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熵减,也就是增加企业的生命力。

华为30年来,从管理哲学到各项政策制定,包括业务战略、人才管理等方面,隐约契合着耗散结构的特征,提倡与外界积极开展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精神,不断通过多劳多得、破格提拔、人员流动、简化管理来打破平衡态,促使公司实现熵减,克服队伍超稳态、流程冗长、组织臃肿、协同复杂等大企业病,激发活力,走向持续的兴旺。

1、熵

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用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衡量体系的混乱程度,又称之为“熵增定律”。

讲的是自然社会任何时候都是高温自动向低温转移热量。一个封闭系统最终会达到热平衡,没有了温差,再不能做功。这个过程叫熵增,最后状态就是熵死,也称热寂。熵原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总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是贯穿任总管理华为的思想精华。

熵就是无序的混乱程度,熵增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自然倾向,即从井然有序走向混乱无序,最终灭亡。这在经典力学上的寓意更容易理解,即世界上没有永动机,所有系统最终都会走向平衡静止,即熵死。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自然法则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乱并失去发展动力。因而,任总经常把华为和灭亡两个词关联起来就不足为奇了。从此,任总在考虑企业管理时,都会把熵增作为一个重要视角。

2、熵增

熵增就是功能减弱,如人的衰老、组织的懈怠等,价值创造乏力。熵减指功能增强,比如人通过摄入食物,组织通过建立秩序等,实现熵减,功能增强。

3、负熵

负熵是指能带来熵减的负熵因子,比如物质、能量、信息等,这些都是人的负熵,新的成员、新的知识、简化管理这些就是组织的负熵。

比如说华为公司倡导的“日落法”,每增加一个新的流程环节要减少两个老的流程环节,这些简化管理的动作,也是一种负熵。

熵的应用:

面对熵增的趋势,究竟如何对抗熵增,让世界有序繁荣、企业稳定发展呢?书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进行熵减。

1、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熵减

生命都需要新陈代谢,都是开放的系统,也都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封闭系统的规律,避免熵死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耗散过程中产生负熵流,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开放,系统内部和外部建立物质和能量交换,如果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那么熵增是必然的,如果系统能够对外开放,那么熵减就成为可能。

二是要打破平衡,形成运动张力。没有温差就没有风的流动,没有地势差就没有水的流动,不能打破平衡,内部就不可能产生张力,也就没有活力流动。

此外,耗散结构还有一个特征是非线性,业务环境诸要素的函数关系肯定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意味着要洞察技术突破、商业机会爆发等产业周期拐点和宏观经济周期拐点,调整资源配置策略,看准非线性的爆发点和塌陷点去踩油门、踩刹车。

举个例子:

我们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就是耗散结构。当我们的身体能量多了,把它耗散了,就变成了肌肉,变成有利的血液循环。当身体的能量消耗掉,就不会有各种疾病,例如,肥胖症、糖尿病等等。

就如地球没有太阳能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合适的温度、水和生命,也就不可能有熵减的效果。任总说,企业要想长期保持活力,就要建立耗散结构,对内激发活力,对外开放,与外部交换物质和能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势能,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的作战空间。

2、负熵打破平衡,促进熵减

薛定谔将生命活力称为负熵,它使得自然万物与热力学的熵增反向运动。同理,企业要保持发展动力,需要依靠的就是人的生命活力。

比如移民机制。从人类历史上看,移民会给一个地方带来活力,中国最有活力的地方是深圳,因为深圳95%以上的人口都是移民。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方就是美国,美国聚集着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移民。美国最有活力的地方是西海岸,因为那里是新移民最多的地方。

3、引入的负熵要适量并且是高品质的

负熵不是越多越好,负熵的质量很重要。

比如,欧洲遇到的问题,如文化冲突、恐怖袭击,社会矛盾变得复杂等。如果欧洲吸收一些没有技能也不愿意奋斗的移民,不但产生不了熵减,反而会产生熵增。打破平衡也要合理和适度。

4、熵增和熵减此消彼长

宇宙、组织、生命的无效和有效都在平行展开,一个事物同时存在熵增和熵减,主要体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变化。生命可以衰老,也可以焕发新生,主要取决于你对于物质、信息、心理等方面负熵的引入,它们的质量决定了你是熵增还是熵减。

生命体之所以能够从伤病中恢复,企业之所以能从衰老中走向新生,都是熵减的效果。通过构建耗散结构,开放引入负熵流,远离平衡态,产生张力,通过负熵因子等元素的构建,最后产生系统熵减,就又能够重新有效地创造价值。

02、华为实践

无效的能量一直在增加,如果不增加有效能量,能量就无法做功,最终系统就会熵死,人、自然界都是如此。

比如,一杯加满冰的水,如果什么都不做,冰很快就会融化变成常温水。人也是一样,整天吃喝不锻炼身体,要健康长寿也是奢求。

任正非曾在2015年的“花园谈话”中描述过一个场景:封闭系统内部的热量一定是从高温流到低温,水一定从高处流到低处,水流到低处不能再回流,那是零降雨量,那么这个世界全部成为超级沙漠,最后生命就会死亡,这就是热力学提到的“熵死”。

在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无法避免,如果企业不能持续创新和进步,很快就会被淘汰和死亡。

要想生存就要逆向做功,把能量从低到高抽上来,增加势能;人的天性就是要休息、舒服,这样企业是无法发展的,只有激发出华为人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企业活力,我们来看一下华为活力引擎模型。

任总和思想研究院的同事们经过多次座谈,谈论了如何进行熵减。首先是开放,当然最重要的也是开放。为什么开放是基础呢?

比如:玻璃瓶里的昆虫,如果把盖拧住,无论昆虫如何努力,都是飞不出去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指出,封闭的状态下必然熵死。

因此,活力引擎模型上面的入口吸收宇宙能量,下面的出口是扬弃糟粕。模型右边列的是企业和个人的自然走向,它们是熵增的,会让企业失去发展动力。

模型左边列的是远离平衡和开放的耗散结构,是熵减的。我们通过内外部的力量积累势能,拓宽企业的作战空间或生存空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活力引擎的核心——以客户为中心。以是否为客户来创造价值来判断是有序无序、熵增还是熵减的标准和方向。

通用电气有一个“活力曲线”,通过竞争淘汰来激发人的极限能力,实质上也是熵减,只不过“活力曲线”是一个较微观、单一的系统,而华为的活力引擎是一个涵盖企业发展宏观与微观、循环往复的系统。我们从这两个层面来看一下华为是如何熵减的。

宏观层面:

企业宏观层面,我们把华为视为一个生命体,要从企业整体运作的战略高度解决熵增。即利用企业的厚积薄发和开放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惰怠、流程僵化、技术创新乏力、业务固化守成等问题。

1、厚积薄发

把企业物质财富最大化转化为企业发展势能,强化了内生动力。偏重于企业内生动力的循环往复。把物质财富储备消耗掉,就可以避免企业因过度积累财富而失去危机感、惰怠,进而失去发展动力。

华为把物质财富密集投入到科技研发领域,建立势能。最突出的方式是研发面向战略聚焦领域,多路径、多梯队“范弗里特弹药量”地密集投资,过去10年华为在科技研发领域累计投入2400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不断引进国际管理经验,推动管理变革,积累组织能力方面的势能。

比如:从1997年开始,华为20余年来持续引进外部管理经验,包括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埃森哲、HayGroup(合益集团)、波士顿咨询等,这些经验为华为提供了IPD(集成产品开发)、IFS(集成财经服务)等多方面的持续变革,使得华为的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流程变革不断进步,奠定了华为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的根基。

2、开放合作

在开放合作方面,华为从战略到文化,其实都是在遵从一种开放的架构。

比如: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知识吸收方面的开放);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人力资源政策的开放);要把华为的主航道修得宽到不可想象,什么样的船都能在上面开(华为战略层面的开放)。心声社区就是开放的罗马广场(内部企业文化的开放,坦率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用美国砖、欧洲砖来造我们的万里长城(在技术、研发、流程方面的开放纳新,不一味追求自主创新)。

微观层面:

个人微观层面,华为由无数个体的人组成,重在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索如何激发个体生命的活力,从而解决人的惰怠和熵增问题。

1、人力资源的水泵

华为希望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索如何激发生命的活力,激发员工的活力,解决人的惰怠和熵增,从而产生华为发展的力量,用价值分配撬动价值创造。

如何实现用价值分配撬动价值创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100% 员工持股是基础,让物质——能量——物质的转化损失最小。

第二,让劳动者获得更多价值分配,打破平衡,把最佳时间、最佳角色、最佳贡献匹配起来,激发奋斗活力。

我们组织的责任就是逆自发演变规律而行动,以利益的分配为驱动力,反对惰怠的生成。组织的无作为,就会形成“熵死”。

2、人力资源的开放性

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实现全球能力中心的人才布局。华为的人才机制原来是金字塔结构。金字塔是封闭的系统,限制了组织模型和薪酬天花板。

华为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就是形成开放的人才系统和组织架构,这样才能容纳下世界级的人才,打开各类人才的上升通道。

整个华为公司就是遵循这样的熵减机制,希望通过建立耗散结构,通过战略牵引吐故,把旧的技能、旧的思想等冗余的组织吐掉;进而实现纳新:把新的开放、打破平衡和负熵因子引入进来,并以此从旧的无效走向新的有效。

最后的话:

我们来总结一下,书中指出熵减就是激活组织和组织的人,熵增会伴随企业发展,像一些疾病一样无法根治。华为如何熵减呢?就是逆向做功,激发正能量,坚持核心价值观不能变。逆向做功可以分为两类:

激活组织方面:

1、简化流程

华为在“1130日落法”中暂行规定,“每增加一个流程节点,就要减少旧的两个流程节点;或者增加一个评审点,就要减少旧的两个评审点”;

2、多路径、多梯次和饱和攻击

多路径是指朝着一个方向走多条路,而不是僵化只走一条路。多梯次可以防止组织性惰怠,做到团队梯次跟进。饱和攻击就是密集弹药长期聚焦投入。也就是人才在哪儿,聚合人才平台就在哪儿。

3、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是一种纠偏机制,绝不能丢掉,我们要经常看到问题、面对挑战,然后主动变革自救。而且,变革要在日子好时进行,阻力最小,利益分配容易调整,变革容易成功。

4、战略预备队

战略预备队的循环流动是熵减。队员在训战中完成知识结构转变、技能提升,扩大视野、增加见识,组成一支拥有全新能力、钢铁般意志的新军。

激活组织的人方面:

1、激发人的精气神,激发正能量、责任感,去克服人性另一面(懒惰);

2、吐故纳新,金字塔塔尖就那么小一点,所以,如果把塔尖削平,平台就大了,站的人也就更多。

公司内外部的人都可以,领袖多几个,专家、管理者多站上来一批,这就是件好事。另一个优势就是边界消失了,与外部能量交换也可以实现。

3、用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分配来撬动更大的价值创造;

4、公开职级,公开个人职级是最近心声社区的热帖。既然是公开的,等于是每个人把责任扛到了肩膀上示众。对每个人来说这是压力,也是动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熵减:华为活力之源》—读书笔记导图分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当和尚遇到钻石,罗奇格西,麦克尔,这本书,一本好书,佛学,亚洲,心灵,笔记,时间,总统,经典,身心,严生,万法,刘婉,威尔森,奈尔,格西,罗奇,麦肯,在商,华梵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书籍,一家,作者简介,佛教

2008-12-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思维导图怎么画?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怎么画?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时候,方法,主题,内容,工具,中心,读书笔记,画布,在线,可以直接,好的,主干,关键词,分支,模板,节点,一本书,可以将,华比,常常见,有才,都会,作用,书本,全书,图形,同感,名字,复习功课

2013-07-05 #短篇故事

思维导图篇:画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篇:画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全书,内容,整篇文章,材料,过程,好的,印象,分支,图片,小结,思维,读书笔记,数量,抓钩,总览,意思,组织,方案,新思维,文章,目的,目标,目录,标题,概念,概览,示意图,让你在,结构

2014-10-03 #小故事

思维导图与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与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思路,关系,记忆,工具,三国演义,书籍,思维,粗细,关系图,最强大脑,适合自己,在我,培训机构,都会,小学,东西,个人,人物,书本,价值,人类,人理,信息,分章,兴趣,商业,好事,大部分,定语

2018-09-02 #短篇故事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书笔记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作者,书籍,内容,方法,方式,工具,深度,软件,企业,分析法,小张,政治,曼陀罗,案例,笔记,记忆力,逻辑,餐厅,分类,应用,胡雅,印象笔记,学习力,思考法,水平思考,企业管理,五力,价值,优点

2014-03-16 #短篇故事

读书笔记不会写?巧用思维导图 只要6步就搞定

读书笔记不会写?巧用思维导图 只要6步就搞定

思维导图,才能,读书笔记,作者,目录,电子,知识,内容,分支,办法,思想,手机,笔记,标注,苹果,可以根据,作品,小伙伴,批注,方法,纸质,经验,绘画,问题,交流,工作,像我一样,可以直接,对大家,成一个

2017-01-22 #经典故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分享 知识梳理小帮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分享 知识梳理小帮手

思维导图,模板,读书笔记,红楼梦,思维,关系,事情,毛泽东思想,现象,分析,光现象,垃圾分类,好的,两者之间,下述,主题,会主,人物性格,人物,习惯,利用光,四大名著,垃圾,宝宝,结构,所在地,性格,益处,画图,物理

2012-07-08 #故事阅读

《开发故事思维》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非常值得一读

《开发故事思维》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非常值得一读

故事,大纲,创作,思维,创意,框架,所示,如下图,这一部分,作者,作品,人物形象,人物,习题,全面性,内容,完整版,工具,思路,清单,氧气,类型,社区,读书笔记,过程,分析,准备工作,思维导图,灵丹妙药,毕哥

2020-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