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场战役 两地同心 三封家书——八个流动党组织和两万鄂籍务工人员的故事

时间:2017-12-20

东海之畔的浙江玉环,生活着2万多湖北籍务工人员

提示:本文共有 16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李亚彪、崔力)2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一场战役 两地同心 三封家书——八个流动党组织和两万鄂籍务工人员的故事》的报道。

东海之畔的浙江玉环,生活着2万多湖北籍务工人员。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计划。返乡的暂时无法返工,留守的挂念着1000公里外的亲人。

在玉环市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当地8个湖北地缘型在玉流动党组织,用最纯正的乡音,为两地同乡们架起了一座温暖的“同心桥”。

(小标题)“就算熬再晚,也要确保每个人都通知到”

改革开放初期,玉环市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第一批湖北籍打工者,通过邻居带邻居,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来玉环的湖北籍打工者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底,当地有湖北籍务工人员2万多人。根据外来人员情况,玉环建立了8个湖北地缘型在玉流动党组织。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拥有较多湖北籍务工人员、与湖北联系密切的玉环面临挑战。

“绍勇,家里情况都还好吗?有什么需要吗?”一大早,龙溪镇玉环蕲春党建工作站支部委员詹书贵就给东港村外来务工人员詹绍勇打来电话,习惯性的每日问候,让他都忘了詹绍勇一家早在几天前已解除隔离。

节前,詹绍勇将湖北老家的女儿接到玉环过年,到玉环后,他主动将情况汇报给龙溪蕲春党建工作站,自觉配合防疫开始居家隔离。

蕲春流动党支部的志愿者每天为居家隔离的湖北籍人员上门量体温、问需问难。14天无异常后,詹绍勇一家顺利解除隔离,但考虑到疫情还没有结束,一家人还是选择继续“宅在家”。

据玉环市统计,今年春节没返乡、留在玉环的湖北籍人员超过千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起,詹书贵就召集七名留在玉环的外来流动党员,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对返回玉环人员逐一排查,并联合房东、网格员、卫生院等基层力量每日问候、量体温。

“我每天都要联系留在玉环过年的二十多个同乡,就算解除隔离也不能掉以轻心,生怕有疏漏。”詹书贵说,“刚开始工作比较难。有些人电话要打好几次,很晚才能联系上。但每天就算熬再晚,也要确保每个人都通知到!”

(小标题)“用乡音喊话,大伙会更安心”

“您好,我是湖北英山在玉环流动党支部书记张俊,鉴于当前疫情防控情况,请根据企业开工情况延迟返玉时间……”在玉环市玉城街道南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张俊一边对照着名单,一边通知湖北籍员工延迟返工。

春节期间,玉环市合计排查出返回湖北家乡的鄂籍务工人员1.9万人,“回家过年的老乡,都想着早点回来打工挣钱。疫情当前,我们利用好‘家乡人’的身份提前联系,减少人员流动。”张俊说,“用乡音喊话,大伙听到会更安心”。

张俊和其他党员还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每天给远在湖北的老乡传递疫情防控信息,已劝阻了3000多名湖北老乡提前返回玉环。

詹智是蕲春流动党员工作站副站长,他回忆说,除夕那天早上,有人在微信群里喊了句,“兄弟们,不要吃年夜饭了,以大局为重。”留在玉环过年的几名流动党员十几分钟后就从家里赶到集合地点,跟着镇干部开始对桩头新民小区的排查,“那边有很多老乡,我们用乡音去排查,他们很安心,很配合”。

“我们用乡音把在湖北家乡和浙江玉环两地的人都联系起来了,这边的安心宅在家,回湖北的老乡有的在那边义务参与村里的宣传站岗,谁都没闲着。”詹智说。

(小标题)三封家书 两地同心

“请注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聚会、聚餐及探亲访友……”前几天,租住在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岙里村的秭归籍外来工务工人员鲁海波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封“家书”。

连日来,湖北秭归、英山在玉环的流动党组织,为老乡送上了“三封家书”,即“告计划返(浙)玉环市务工、经商人员及学生倡议书”“致返玉环老乡的一封信”“致在玉环老乡的一封信”,通过线上转发老乡群、线下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发动同乡参与防疫、支持防疫。

远在湖北老家过年的秭归籍在玉环流动党支部书记王飞,一直时刻关注着老乡的情况,通过“线上”老乡群第一时间告知秭归本地老乡疫情防控措施,提醒他们推迟来玉,并与流动党支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汇报情况。

“玉环市相关部门和流动党支部很用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第二故乡的温暖,我们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的。”秭归籍务工人员程运杰说。(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场战役 两地同心 三封家书——八个流动党组织和两万鄂籍务工人员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门三院士!400余封家书写“启超家风”

一门三院士!400余封家书写“启超家风”

梁启超,家风,启超,会馆,国家图书馆,新会,先生,家教,新会区,传统文化,父亲,活动,中华,孩子,铜像,梁思庄,子女,北京,家庭,手稿,梁氏,祖父,藏书,梁思成,个子,全国,历史,少年,文化,张志清

2008-07-12 #故事会

茶若能言 饮者自惭:在腾冲窜龙 煮一壶封家“雷响茶”

茶若能言 饮者自惭:在腾冲窜龙 煮一壶封家“雷响茶”

封家,茶叶,大院,腾冲,故事,李老师,丽华,龙村,茶树,历史,梁河,维德,雷响茶,后人,岁月,时候,汉子,绮罗,足迹,李老,告诉我们,一茶,古茶树,古村落,传奇,前人,厢房,口感,天空,妈妈

2010-11-18 #故事大全

徐州启动2019年淮海战役精神“三进”教育工程

徐州启动2019年淮海战役精神“三进”教育工程

淮海战役,活动,精神,红色,故事,特色,进校园,中小学生,党课,教学,组织,建设,教育,三进,党组织,徐州,全市,形式,实效,教学活动,机关,特色学校,课程,项目,教育工程,各部门,教育活动,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习近平

2015-12-12 #短篇故事

徐州启动2019年淮海战役精神“三进”教育工程

徐州启动2019年淮海战役精神“三进”教育工程

淮海战役,活动,精神,红色,故事,特色,进校园,中小学生,党课,教学,组织,建设,教育,三进,党组织,徐州,全市,形式,实效,教学活动,机关,特色学校,课程,项目,教育工程,各部门,教育活动,精神内涵,红色文化,习近平

2015-12-12 #短篇故事

疫情防控党组织先进事迹

疫情防控党组织先进事迹

疫情,社区,干部,防控,党员,居民,人员,小组,战斗队,新华社,区党委,外来人员,摸排,消息,领导小组,一线,任务,关键时刻,单位,命令,小区,战役,形式,网格,辖区,领导,工作,管理,两委,工作中

2007-08-09 #故事大全

巾帼英雄永当先 众志成城抗疫情——电子西街社区妈妈们的战役

巾帼英雄永当先 众志成城抗疫情——电子西街社区妈妈们的战役

居民,疫情,辖区,物业,社区,防控,小区,干部,群众,电子西街,肺炎,宣传,工作,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广播,党支部,党员,同志,党组织,志愿者,指导员,措施,检查点,车辆,可治,焦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税务所,西街社区

2007-09-23 #小故事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陈瑶瑶在武汉55天战役时光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陈瑶瑶在武汉55天战役时光

武汉,患者,护士,陈瑶,医护人员,一线,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区,党员,医疗队,疫情,病人,白衣天使,责任,防控,90后,一片天,工人疗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第九医院,医疗,临潼,世界,专业,严格要求,人民,乐章,代表,党组织,全体

2015-01-2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