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云南个旧驰援湖北医疗队用医者仁心守护生命

时间:2017-12-27

云南个旧驰援湖北医疗队全体党员打赢这一场疫情防控战,只依靠武汉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逆行者

提示:本文共有 33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个春节,疫情是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

云南个旧驰援湖北医疗队全体党员

打赢这一场疫情防控战,只依靠武汉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逆行者”。

锡都个旧,离湖北武汉1725.7公里,但防控病毒的心是一样的,两地医护人员都有着守护生命的医者仁心。他们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千里驰援,给武汉医护人员更多支撑,也给病人更多希望。

党员的故事,从最美的“逆行者”开始说起。

叶涛

叶涛

个旧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驰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党龄:8年。

2019年年底前,他还像一个大娃娃,整天依偎在外婆身边。后来外婆病了,叶涛从依偎变成了守护,从大娃娃变成了大男人。24小时守护在外婆的病床前,昼夜更替,日夜星辰,他却不愿让别人替换他。这一守,换来了外婆的依依不舍,他却对外婆说了个善意的谎言。

“外婆,您安心在家里养好身体,孙子要去外地学习,可能得过段时间才能来看您了。”

外婆微微笑,她真的以为孙子是去外地学习。

“是研究生考上了吗?单位派你出去学习吗?真好!记得要时常给外婆打电话。”外婆只知道,她的这个孙子爱学习,守在她病床前的那段日子,他需要考研。

叶涛也笑笑,点点头。

此去,面向最艰难的战场。

叶涛的妻子也想去。她是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一名护士,“请战书”早早地就交了上去,可是20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她被列在了名单之外。"孩子才2岁多,你是妈妈,多陪陪孩子,我代替你去,是一样的。"叶涛温暖的安慰让媳妇儿泪流满面。

“我是党员,我必须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更应该在国家危难之时,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斩钉截铁,该是一个党员的担当。

“在前行的路上,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守护、照顾好我的每一个战友。嘿嘿,放心吧,待我回家,我们再见。”叶涛,还是那个大娃娃的模样。

汪雪英

汪雪英

个旧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驰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党龄:19年。

“只有经历过一次大的磨练,才不会遗憾。”这是汪雪英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医疗经验的老党员,向武汉人民伸出援手,那是义无反顾的事。

只要是在每一个需要汪雪英的地方,就能见到她的身影。经历过17年前的非典,在个旧市传染病医院工作20多年。

她婉转地告诉家中老人此次疫情对于全国人民、对于武汉人民来说是多么大的灾难,但她不会告诉老人,女儿去到疫区一线将会存在多大的风险。她拐弯抹角地告诉已经上了初中的孩子:“妈妈本就是传染病学科的专业医生,武汉有难,妈妈得上!”但她不会告诉孩子,传染的几率有多高。

老人和孩子是理解汪雪英的,这理解,于她而言,是最大的支持。

汪雪英身后,还有一个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她的丈夫——一个在个旧市人民医院ICU工作多年、铁骨铮铮的汉子。

他们俩,不约而同地递上了按着红红手指印的“请战书”。

驰援武汉首批名单上,有夫妻俩的名字。

从大局考虑,医院党委最终决定划去了丈夫的名字。

“要是两个人都能去,该多好!“这样的感叹,并非是念念不舍的牵挂,而是那颗共产党员从始至终未变的初心。还记得刚刚踏上医生岗位的那会儿,恋爱中的他俩偶尔会在忙碌后的约会中互相鼓励与安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身上的使命与职责所在,都理解啦!”“喂,下回约会咱们得挑个不忙碌的时间啊。……

临时党支部书记身上的责任,重于泰山。除了照顾好每一个病患,她还要考虑这批医疗队伍中,每一件细微的琐事。从未出征前的防护培训开始,汪雪英的操心,很多,但她无怨也无悔。

陈春荣

陈春荣

个旧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驰援湖北医疗队“战士”中的一员。党龄:两月。

别看陈春荣是2019年12月份才正式加入党员队伍,可他在急诊科工作的10年中,做的每一件事儿,都堪比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身先士卒,任何事情都挺在前面,但凡遇到紧急情况,带领科室的每一个医护工作者冲锋陷阵,这是同事们对陈春荣最完美的评价。

“医生,我不要其他医生给我看病,我只要陈医生,他不来我就不走了……”任性病患的心目中,只有陈春荣这个名字。刚刚下夜班回家准备休息的陈春荣,又急匆匆赶到医院,看病人。

“叫他早点回去休息,他就是不听话,排班总是优先自己,节假日总是优先我们,就算是科室领导,也不能这样对待我们呀, 我们说好的,有困难一起担嘛,他好像都忘记了似得……”同事们想骂他,却不知从何骂起。骂着,骂着,又心疼起来。

“荣哥,记得吃饭啊!”,“荣哥,记得忙完了就休息一会啊”……一句句关心的话语在急诊科的走道上回响。

“在这种时刻,每一个医生都应该挺身而出,何况我还是党员呢。”当这句铿锵有力的语言带着曲靖口音,从陈春荣的嘴中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半点踌躇。

田汶可

田汶可

个旧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驰援湖北医疗队“战士”中的一员。党龄:6年。

非典那年,田汶可算是个旧市人民院的新人。她也递交了“请战书”,但被医院党委“无情”地被拒绝了。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医疗护理资历尚浅。

短短5年时间,医疗护理能力提高了。汶川大地震,有了身孕的田汶可再次申请到地震灾区救援,又被医院党委“无情”地拒绝了。

这一磨练,就是12年,孩子长到了11岁。

ICU,就像田汶可的家。10多年来,她在这里学会了怎么更好地去护理重症病人,看惯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她变得更加坚强。

2020年过年前夕,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医疗支援。“这次,无论如何,我得去。”终于,驰援湖北医疗队伍的“战士”名单中,有了“田汶可”三个字。

“我一定不负这神圣的使命,保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艰巨的医疗救援任务。”当看到她的名字时,田汶可激动地哭出声来。

很多年前在家里,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前线救援队伍奔赴前线忙碌的救援身影,田汶可哭着对妈妈说:“妈妈,如果我也能去为他们分担一点活儿,些许他们就没有那么累、那么苦了。”妈妈轻声回答:“孩子,妈妈永远支持你。”

妈妈的话,实现了。

可是,妈妈却舍不得她的宝贝女儿去,爸爸也想不通:“你说你,好好的家不呆,非要请战去那个疫情重灾区干嘛?去了回不来,怎么办?”田汶可知道,爸爸妈妈考虑最多的是怕孩子失去亲爱的母亲。

几番劝说之后,爸爸平静地说:“可可,安心去,记得给家里报平安。”

“孩子,妈妈永远支持你。”妈妈多年前的话又开始萦绕在田汶可的耳边。轻如鸿毛的一句话,在田汶可的心中有着很重、很重的分量。

“大宝,你已经11岁了,一定要把学会照顾好自己,少让外公外婆操心。”田汶可反复叮嘱。看着孩子黏在她的身上问着“妈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田汶可也悄悄地躲在角落哭泣过,她也犹豫过。“可是,前方需要我的人,会更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要有一个党员的担当。”孩子尚小,但他知道,妈妈要去做的这件事,很伟大。

何碧涛

何碧涛

个旧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生。驰援湖北医疗队“战士”中的一员。入党积极分子。

“我是专业的感染科医生,在这种危急时刻,我不上疫区一线,谁上?”何碧涛从未忘记自己初心和使命,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在大学时候许下的“救死扶伤”的诺言。

尽管每天忙碌在医院,只要稍微有丁点空闲,他都关注着近一月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虽然自己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他也时常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在感染管理科工作了整整7年,何碧涛兢兢业业,守土尽责。何碧涛清楚地知道,救治防控是多么的重要,他对感染病例的预防和控制,也有一套专业的护理体系。

“你们都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我只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当告知家里人他要上一线开展救援的时候,他用“自己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的方式开场。女朋友千叮万嘱他做好自身的防护,他仍然是那句坚定自信的语言。

“疫情只是短暂的,它就是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插曲,挺挺就过去了,但医者仁心才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像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前方的路会有许多未知的荆棘和险阻,但何碧涛并不害怕。

人民至上,忘我奋战。战斗在继续,爱的接力在继续——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在武汉,在全国,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许许多多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致敬!最美的风景,战“疫”最前线的党员。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个旧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莎莎 摄影报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云南个旧驰援湖北医疗队用医者仁心守护生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第二集《医者仁心》

纪录片《逆行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战疫纪实》第二集《医者仁心》

患者,江苏,医疗队,病区,病人,张倩,疫情,医生,重症,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武汉,胡星星,家庭,情况,清零,医护人员,武汉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医务人员,全身,医院,医疗组,才能,插管,父亲,频道,医生的故事,医者仁...

2011-06-03 #故事会

河南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传亮:医者仁心 不辱使命

河南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传亮:医者仁心 不辱使命

武汉,陈传亮,患者,医务人员,医院,医疗队,方舱,疫情,湖北,队员,青山,领导,救治,工作,防控,大爱,医者仁心,河南省政府,一线,党委,孩子,故事,生命,肺炎,经历,隔离,人民群众,湖北武汉,严纪,医护人员

2012-01-09 #长篇故事

医者仁心 情洒荆楚——记蔡辉和他带领的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医者仁心 情洒荆楚——记蔡辉和他带领的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蔡辉,医疗队,甘肃,感谢信,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有一种,队员们,秦娜,人信,协和医院,那一天,中国,业务,信念,人民,力量,全省,医疗,医院,同行,患者,团队,家人,我院,所有人,水平,深刻印象,记者,病区

2015-08-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地评线」江右时评:关爱“白衣战士” 守护医者仁心

「地评线」江右时评:关爱“白衣战士” 守护医者仁心

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全国,勇士,小区,心累,生命,条件,肺炎,病毒,白衣战士,行为,阻击战,宣传,医者仁心,义无反顾,坚定信心,挺身而出,习近平,卡布,大爱,黄鑫,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女主角,一小区,冲上

2012-02-24 #故事大全

感动!最美医者讲述动人故事 怀抱仁心的超人守护着我们

感动!最美医者讲述动人故事 怀抱仁心的超人守护着我们

医者,春城,廖斌,掌上,医生,昆明市,水果,生命,超人,用自己,艾滋病患者,小礼,真爱真,杨亚军,李星,许馨予,都秉持,贺莹,闻艾,马海,科主任,责编,区医院,因民镇,大山里,昆明市延安医院,来一份,矿山医院,血液中心,一番话

2015-04-01 #故事大全

用生命守护生命!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感人故事

用生命守护生命!甘肃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感人故事

蔡辉,患者,医疗队,甘肃,武汉,队员,病区,工作,救治,湖北,医院,重症,肺炎,李敏,党员,医疗,疫情,援助,生命,医护人员,培训,武汉市中心医院,队员们,党支部,全省,感谢信,组织,队旗,驻地,林铎

2020-06-25 #长篇故事

湖北云梦政协委员程红山:逆行只为医者仁心

湖北云梦政协委员程红山:逆行只为医者仁心

病区,程红,隔离,工作,患者,疫情,遗体,云梦,改造,小汤山,政协委员,通道,行政楼,区域,医务人员,记者,肺炎,医护,建设,防控,医者仁心,防护装备,来势汹汹,刘俊明,杨雪莲,周杰,来保,特约记者,医护人员,专科医院

2016-05-10 #长篇故事

闪电评论丨聆听援助湖北医疗队战“疫”故事 汲取向上的磅礴力量

闪电评论丨聆听援助湖北医疗队战“疫”故事 汲取向上的磅礴力量

湖北,医疗队,山东,援助,故事,队员,疫情,精神,人民,代表,党旗,医疗,纪录片,生命,肺炎,医者仁心,近百位,刘天,周蕾,岳茂,纪洪,医护人员,上降,中一,中不,广播电视台,中心,一线,个人观点,全景

2020-07-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