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原创」写在2020大年初一 疫情打不垮的年味终将被铭记

时间:2018-01-01

凌晨五点,我从浅睡中醒来,耳边是或远或近的爆竹声响,农村老家的年味还在,却比小的时候淡了许多

提示:本文共有 17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20年大年初一,鼠年在睡梦中悄然来临。凌晨五点,我从浅睡中醒来,耳边是或远或近的爆竹声响,农村老家的年味还在,却比小的时候淡了许多。小时候过年,呵,那真是浓得在记忆中也淡不开的年味。

记得小时候过了腊月二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大扫除、蒸馒头、备年货、煮肉、炸丸子,忙的就是一个过年。过年大扫除与平时不一样,把一年没怎么动的家具搬开,犄角旮旯角角落落都要清扫彻底,连屋檐墙角都要上梯子扫一扫。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开始蒸馒头蒸包子,和平时蒸馒头和包子不一样,母亲天不亮就要起来和面,为保温尽快发面,会把面盆裹在被子里。小时候家里穷,包子馅只有少量肉丁,主要是萝卜、粉条等,粉条煮熟切碎,萝卜擦成条汆水后要包在布里面反复揉压挤出水分,与肉丁、调料和在一起就成了包子馅。馒头和包子要蒸上整整一天,一笼接一笼,够吃到正月十六以后。我和哥弟负责烧火,刚出锅的包子热乎吃,感觉是人间美味,敞开肚皮我们哥仨能吃将近一笼,二十来个大包子。

煮肉炸丸子小孩子是很高兴的,因为又可以美餐一顿。但要说最热闹最高兴的当然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

大年三十早上起床年味就浓浓的扑面而来,吃过早饭把院子再次打扫一遍,就要制作浆糊贴春联了,那时候春联都是父亲手写的,不止自己家,基本上全村的春联都是父亲来写。到了中午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到处是红色喜庆的气息,春联上的祝福飘在空气中,让人心情愉悦幸福满满。过年不忘尊老,家家户户都做过年菜给同村的长辈们送去,白菜丸子炖大肉片,绝对的硬菜。爷爷奶奶辈分高,每年都会收到很多碗过年菜,就让我们过去吃些,都说肥肉解馋,可小时候却一点肥肉也吃不下,感觉腻的厉害,现在经常吃肉最喜欢的反倒是大肥肉了,一直想不明白。下午,母亲包饺子,我们堂兄弟就跟着伯父和父亲带着叠好的纸钱去上坟,请去世的亲人回家过年,拜祭亲人、清除枯草,放上一挂鞭炮,小时候虽然懵懂,心中却涌起庄严悲戚之感。晚饭当然是饺子,这是过年的主食,下饺子时家家放鞭炮,爆竹声噼里啪啦不绝于耳。晚上除了看春晚,大人们会约着喝酒打牌聊天,母亲会按照习俗在院子里撒满芝麻竿,小孩子们则接过父母的压岁钱三三两两在街上欢闹,用压岁钱买小鞭炮小零食玩的不亦乐乎。

大年初一四五点钟就要起床,穿上新衣服等着吃饺子,彼时鞭炮和二踢脚的声音已经劈啪作响,吃饺子前要吃上一块馒头和一个鸡蛋寓意富足团圆,小时候我们兄弟三个总是好奇母亲为什么盛十来个碗的饺子,母亲笑着说还有我们媳妇和孩子的碗,那时候感觉很有趣,现在长大结婚后真的要盛十多个碗了。吃完饺子要跟着大人出去磕头拜年,村里每个族支都有一幅祖宗的牌位像挂在每族德高望重人的家里,被称作“主”,全村人除了要到村里年长辈分高者家里磕头外,还要在“主”前磕头拜年。黑沉沉的街上一队队去磕头拜年的人,少则四五个,多则二三十人,到了长辈家里恭恭敬敬地磕头,为欢乐祥和的年味添了几许庄重和温馨,等把全村应该磕头的地方去一遍,天已经大亮了,几十个头是磕下去了。

农村过年也有很多小忌讳,小孩子经常犯忌被大人笑着训斥,比如说贴春联不能说贴完了,要说贴好了,鱼吃到一半不能说翻一下,要说正一下,大年初一不能喊门,等等,类似的有很多,在大人的教导中,对过年也多了几分敬畏。年味就是在一个个仪式和规矩中弥漫出来的,我一直认为,现在很多人抱怨没有年味,就是因为丢掉了仪式和规矩,仪式少了,规矩没了,年味自然就淡了,当然还因为我们的日子变好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吃的丰盛,像过年一样穿的体面,反倒觉得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一阵急切的鞭炮声把思绪拉回现实,天已经放亮了,因为移风易俗禁止磕头,起床也没有那么早了,吃完饺子去自己长辈家里串个门就算拜年了。但是我今年不同,因为要值班,吃完早饭就要到单位去。

今年更大的不同是从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向全国蔓延,武汉已经封城,全国的景点相继关闭,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全国各族人民正众志成城对抗此次疫情。我打开手机看了一下,形势不容乐观,又确诊了很多病例。

上午到单位值班时发现,领导部署周密,单位如临大敌,进出都要测量体温,很多同事戴上了口罩。下午,不幸的消息传来,菏泽出现1例确诊病例,人们纷纷取消了年后聚会和出行计划。这个大年初一,注定要宅在家里,这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有不同才有记忆的缘由,2020年的大年初一,我们注定会长久铭记!

【注】此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原创」写在2020大年初一 疫情打不垮的年味终将被铭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河北年味儿 | 邯郸新春民俗文化大庙会 大年初一赵城盛大启幕

河北年味儿 | 邯郸新春民俗文化大庙会 大年初一赵城盛大启幕

邯郸,赵城,大庙,庙会,民俗文化,梦幻,文化,美食,表演,齐亮,万灯,传统小吃,小吃城,年味,古城,主导,传统,信息,古都,名店,唢呐,好去处,地址,小丑,年味儿,手艺人,时间,来源,民俗,灯会

2020-04-08 #短篇故事

大年初一河北省话剧院原创儿童剧《打气筒奇遇记》首演

大年初一河北省话剧院原创儿童剧《打气筒奇遇记》首演

话剧院,儿童剧,打气筒,勇气,儿童剧场,奇遇记,故事情节,记者,农历,孩子,故事,空气,观众们,给我们带来,孩子们,这部剧,舞美设计,舞台灯光,小观,人物造型,丑小鸭,力量,好运气,喝彩声,合影留念,大人,女儿,小粉,市民,笑声

2017-08-13 #长篇故事

平凡的大年初一 疫情下的真实杭州

平凡的大年初一 疫情下的真实杭州

杭州,全国,小区,工作,从武,区的,肺炎,一角,全副武装,大部分,全程,司机,口罩,和平,后记,坚守岗位,市民,守规矩,家常,时期,时刻,战友,无奈,服务态度,景区,流程,杭州市,温度,牌友,角落

2010-10-08 #小故事

幕后故事!大年初一接到紧急任务包机“接货”167万只口罩战疫情

幕后故事!大年初一接到紧急任务包机“接货”167万只口罩战疫情

疫情,口罩,黄春玲,防控,烟台,韩国仁,记者,航班,包机,川航,绿色通道,青岛市,韩国,开瑞,第一时间,半岛,机场,青岛,运输,国际物流,中国银行,项目组,分行,物资,总部,方案,款项,责任,预案,进口

2015-08-03 #短篇故事

感动!郑州这对夫妻撇下10岁儿子 大年初一奔赴鄂豫两地抗击疫情

感动!郑州这对夫妻撇下10岁儿子 大年初一奔赴鄂豫两地抗击疫情

张峰,郑州,王丹,城市,职工,孩子,武汉,施工,自来水公司,医疗队,情况,西线,公司,医护人员,大河,人员,大大的,客户端,妻子,河南省,工地,施工现场,河南,疫情,老人,肺炎,不再是,为我们,新型冠状病毒,调水工程

2011-01-05 #故事会

大年初一 邓正权督导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走访看望坚守一线职工

大年初一 邓正权督导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走访看望坚守一线职工

邓正,医护人员,一线,全市,工作,督导,电力调度,公安干警,市委,市政府,疫情,肺炎,公司,检查,防控,明星电力,新型冠状病毒,市传染病医院,公安分局,传染病医院,指挥中心,控制中心,代表,船山区,职工,救治,副市长,水电气,继续发扬,付...

2018-06-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节的习俗50字左右

春节的习俗50字左右

习俗,说法,春节期间,初一,娘家,思旧,日子,舅舅,赏花,闺女,剃头,活动,催人起,诸神,都会,传统,上古时代,一带,丰年,大年,剃发令,参考资料,团年饭,古人,含义,命令,回门,国民,庙会,年味

2020-09-05 #短篇故事

春节的习俗50字左右

春节的习俗50字左右

习俗,说法,春节期间,初一,娘家,思旧,日子,舅舅,赏花,闺女,剃头,活动,催人起,诸神,都会,传统,上古时代,一带,丰年,大年,剃发令,参考资料,团年饭,古人,含义,命令,回门,国民,庙会,年味

2020-09-0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