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突然好想大哭一场》书中悲伤的故事 揭示了父母教育的三个误区

时间:2018-01-07

我们总是在两岸间来回一动,尤其是在我们学着做父母的时候

提示:本文共有 20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美国心理学丹尼尔西格尔博士在书中写道:"养育更像在河面行舟。我们总是在两岸间来回一动,尤其是在我们学着做父母的时候。但是只要不走到一个极端,撞到岸上导致搁浅或者沉默,就是完美的教育了。"

不过度的教育才不会走向极端,在黄伟康写的《突然好想大哭一场》中,有3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带给我们教育启示,我们教育中往往容易犯这3个错误。

1.过度保护孩子,就不再是保护,而是伤害

开篇第一个故事《红心兆赫》,主人公的外甥女阿慧,是一个听力有障碍的残疾儿童,因为姐姐要去母亲的老家操办外婆的祭祀,来回大概需要一个月,于是外甥女暂时由主人公来带。

主人公是高考失利的18岁少年,阿慧在附近幼儿园上学,可是最近主人公发现,阿慧回家后闷闷不乐,于是抱着探寻的心。

他偷偷跑去看外甥女上学,他发现幼儿园小朋友在排练舞蹈,只有阿慧被排除在外,主人公有些生气,找到幼儿园老师理论,但是幼儿园老师也表示自己的难处,阿慧听不见,根本无法参加舞蹈排练。

主人公愤怒而无奈的离开幼儿园,决定亲自保护幼小的阿慧,但是阿慧很执拗,周围的小伙伴在嘲笑,她依然在笨拙着学着小伙伴们的舞蹈动作。

主人公拉扯着阿慧,要求阿慧不要再学他们,舞蹈不学也罢。阿慧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在咿咿呀呀抗议。

主人公经过这次事件,还是不放心,会在上课时间来到幼儿园,结果看到跳舞蹈的孩子们围成一圈,叫阿慧"哑巴哑巴",阿慧在人群中,开心的笑着,她以为小伙伴在跟她玩。

主人公拉起阿慧的手离开,阿慧却不愿意离开,大哭起来,这时主人公的同学路过,对他说了一句话,让他幡然醒悟,"保护,说得好听,看上去是保护,明明是自私的行为,阻止她就是保护吗?"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写了一则"翠鸟一巢"的寓言。翠鸟为了避免灾祸,把巢穴建在很高的地方,小鸟孵化后,翠鸟担心小鸟掉下去摔死,于是把巢穴建在到较低的地方,小鸟因此被人抓走。

过度保护孩子,其实不过是自己的恐惧反射,孩子没有脆弱到需要时时刻刻守护,适当的让孩子接受一些同伴之间摩擦,孩子也会在以后有更好的抗挫力。

没有人能一辈子接触都是光明的一面,在成人之后,拉开彼此差距的,往往是能扛住多少压力,能处理多少棘手的问题,面对他人的非议,能否坚持自我。

2.过度责备,孩子已经很自责,我们依然觉得不解气

在《突然好想大哭一场》中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妹妹非要哥哥陪她去烟花大会,结果却因为烟花爆炸,哥哥死于这场意外。

妈妈无法控制情绪,责怪要不是女儿,自己的儿子不会死,本来就非常自责的女儿夏,心里更加难受,提出要搬到外地租住。

她来到哥哥生前最向往的城市,她每天都会在楼道唱着孤独的歌曲,在房间内,总是和"哥哥"说着话,旁边的邻居直子和男朋友互动,直子站在秤上,男朋友看体重。看着两人的互动,她又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她和哥哥也曾这样亲密无间。

连旁边卖金鱼的小哥,都发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向她发出一起玩的邀请,这位小哥的女朋友也看出夏実的悲伤,因为自己的有事,她建议男朋友带着夏去一年一度的烟火大会。

夏実不想去,她不愿回忆起哥哥去世的场景,可是无法拒绝卖金鱼小哥的热情,只能赴约。

在烟火大会上她想起哥哥,几度哽咽和自言自语。

这时妈妈给她打来电话道歉,希望女儿回家,自己不应该怪女儿。这时夏好像找到归属,不在感觉全世界就她一个人。

她对卖鱼的小哥说:"我要回家了。"

一直以来,她对哥哥的死,都很愧疚,可以说她不比母亲的悲伤少,母亲的责备,就像是洪水,让她本是无处安放的自责决堤。

孩子犯错,很多时候他是知道的,他对自己也不满意,也会自责,如果这时家长还不断的训斥,羞辱孩子,那么只会让孩子更加难受。

就像是《正面管教》尼尔森所说:"父母有一种奇怪的想法,总是觉得孩子难受会变得更好,其实孩子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能变得更好。"

3.总是看到事物的缺点,而非积极面

在《突然好想大哭一场》这本书,有一个故事让我开始相信成年人也有童话,故事的标题叫"长满春天的树"。

纪西得了脑瘤,就在这一年,妈妈的公司破产,外婆病逝,爸爸出轨和妈妈离婚。

从那之后纪西的妈妈变得异常悲观,她每次来医院探望孩子,会对孩子说:"你好在没有成年,不用承受呀,成年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糟。"妈妈给纪西传达的信念,就是这个世界一切都不靠谱,生活只有毁灭,没有希望可言。

纪西在这种氛围下,也觉得自己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能做她这种难度手术的医生,没有救下自己的恋人,因而无法再做手术。

不过好在,这位医生并没有放弃,努力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最后通过手术,救下了纪西。

每个父母都会承受多种生活压力,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比如向孩子诉苦,又或者渲染悲观情绪,甚至打骂孩子。

这样其实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也会给孩子增加更多的心理问题,要想孩子有韧劲,对生活有动力,那就践行罗曼罗兰的名言:"看透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

任何极端教育都不会带来长期效果,对孩子的心理和未来也不会有帮助。

在网络上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父母,一种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榜样,一种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活的像父母一样。"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敬佩的榜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突然好想大哭一场》书中悲伤的故事 揭示了父母教育的三个误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玫瑾: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有缺陷?多是父母陷入了三个教育误区

李玫瑾: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有缺陷?多是父母陷入了三个教育误区

父母,孩子,让孩子,单亲家庭,性格,家庭,教育,生活,对孩子,健康成长,婚姻生活,情绪,感情,误区,缺失,负面情绪,中久,爱的,亲家庭,中成,一段时间,不幸,习惯,内情,做法,双方,征兆,家庭成员,教授,情况

2012-08-20 #长篇故事

父母教育孩子的三大误区:讲道理 发脾气 刻意感动

父母教育孩子的三大误区:讲道理 发脾气 刻意感动

孩子,家长,讲道理,道理,说教,给孩子,内心,会通,作用,办法,力量,父母,时候,情绪,感染力,方式,榜样,用心,践行,财富,教育,行动,好事情,会引起,不一定,不可取,不发脾气,不刻意,他自己,不自信

2013-12-28 #故事大全

当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不愿承认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当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不愿承认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孩子,普通人,父母,家长,教育,认识到,愿望,时间,方式,高压,不能强求,发现孩子,有些事情,正因为,个人,人生,兴趣爱好,公务员,创造力,压力,功夫,原因,可能性,学习成绩,天赋,大学,奥妙,好处,弱项,所在

2007-11-18 #短篇故事

孩子不听话怎么?父母跳出2个误区 用5个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不听话怎么?父母跳出2个误区 用5个方法教育孩子

父母,孩子,行为,让孩子,方案,方式,对孩子,对方,问题,时候,优缺点,原因,字眼,神兽,可以采用,可行性方案,行为数据,还应该,进行评估,家有,都会,还可以,偏差,上风,事实,人才,压力,关系,叛逆,成年人

2015-09-04 #短篇故事

父亲在培养孩子情商时 要避开这些情商教育的误区 才会事半功倍

父亲在培养孩子情商时 要避开这些情商教育的误区 才会事半功倍

孩子,父亲,情商,父母,时候,父母们,对孩子,让孩子,爸爸,情绪,培养孩子,男孩,教育,同学,文具盒,东西,专制,智商,误区,错误,评估,下子,事件,家庭,家庭教育,常会,很漂亮,性格,心智,方法

2010-04-26 #故事阅读

为什么孩子不再信任你?这三种误区 父母不要做

为什么孩子不再信任你?这三种误区 父母不要做

孩子,父母,问题,父亲,对孩子,亲子关系,充值卡,情绪,时候,教育,好的,说话算数,影响,教育孩子,给孩子买,内心世界,理由,兑现承诺,和帮助,最亲近,没有时间,给孩子,言而无信,林文,任父,力来,多加,扎克,采博,武志红

2009-01-22 #故事大全

认字≠汉字教育 了解汉字教育2大误区 才能让孩子学汉字更简单

认字≠汉字教育 了解汉字教育2大误区 才能让孩子学汉字更简单

汉字,教育,孩子,故事书,陈嘉,让孩子,用法,文化,对孩子,对汉字,故事,状元,教孩子,兴趣,单元,学龄前,父母,你知道吗,才能,家长,引申为,形式,形体,意义,成语,文字,甲骨文,特点,中国人,台湾师范

2020-09-01 #长篇故事

从湖南沅江母亲被害 看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

从湖南沅江母亲被害 看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

孩子,父母,教育,母亲,暴力,家庭,对孩子,教育孩子,给孩子,压力,妈妈,学校,条件,榜样,起跑线,从小就,让孩子,沅江市,人生,儿子,原则,叛逆,坚持原则,时候,标准,泗湖山镇,环境,经验教训,起点,完全不同

2020-04-0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