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秦帝国成语故事」商鞅之徙木立信

时间:2018-01-18

一、商鞅徙木立信出处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

提示:本文共有 15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商鞅

徙木立信

【出处】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释义】

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

【典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早年事魏,师从李悝。李悝魏国的宰相,在商鞅投奔到魏国时,李悝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是,李悝留下了一本叫做《法经》的著作,让年轻的商鞅如获至宝,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他都能烂熟于心。

李悝变法,让魏国成为了当世最强大的国家,为吴起的魏武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让秦国成为了一代帝国,赳赳老秦天下无敌。魏国还是那些人,秦国也还是那些人,因为制度的改变,国家迅速富强。可见优良的制度对一个国家会有多重要。

商鞅制定的法规已经准备好了,还没有颁布,担心民众不信任。这么严酷的刑罚,你敢实施?你该不是在糊弄人?商鞅在都城的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椽,明令道:“谁能把这根木椽扛到北门口,我就赏给谁十金。”大家都围在这根木椽的周围,议论着:扛一根木椽,这么简单,且毫无技术含量,怎么就会给十金?没道理啊!平时官府没少骗人,这次更不可信!

大家嘻嘻哈哈地笑着,都认为这是开玩笑。于是,商鞅把赏金增加到了五十金,人群还在叽叽喳喳,认为商鞅发疯了。后来,有一个浑不吝的人就把木椽扛到了北门口,商鞅马上给了五十金。人群脸上的笑容凝结了,惊讶万分:原来这小子玩真的!

商鞅开始颁布法令。

新制定的法令颁布之后,人们都不适应,也一下子记不住。所以,短短的时间里,犯法的就有千余人。而谁也没有想到,最先触犯法令的人竟然是当朝太子。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商鞅,你吹牛皮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看你现在怎么下台!

这个太子就是以后的秦惠文王。他出生于公元前356年,而商鞅颁布新法规的时候,他顶多只有三四岁,正是刚刚学会说话的年龄。

太子犯法犯的是哪一条款?犯的是辱骂法律。法律是神圣的,而你怎么能随便辱骂。所以,太子就犯法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连法律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辱骂法律,又怎么能知道新法规是好是坏?肯定是有人教唆的。谁教唆的?太子的老师,即太子太傅公子虔、太子少傅公孙贾。这两个人都是秦国的老贵族。商鞅不让他们的儿子世袭爵位,要让他们的儿子和农民的儿子一起从零开始,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建立了军功才能提升职位,他们对商鞅恨之入骨。

在商鞅的法律中,教唆犯罪等同犯罪。

太子是未来的国王,你总不能把太子弄个残疾,以后他还怎么当君王?辱骂法律的人不能治罪,只能把板子打在了教唆辱骂的人身上。公子虔处以劓刑,即割了去鼻子;公孙贾处以黥刑,即脸上刺字。此后,他们把自己关在了房门里,望着室内的一缕阳光,度日如年,无脸见人。

酷刑峻法,是对商鞅颁布的法律客观形容。然而,这样严峻的法律硬是把秦国这个偏远闭塞的落后国家,锻造成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帝国。高官因为蔑视法律而受到处罚,看谁还敢触犯法律?“秦人皆趣令”,大家都遵纪守法了。

商鞅变法中,第一次处罚的对象,居然是太子和他的两位老师,这也为商鞅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祸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秦帝国成语故事」商鞅之徙木立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诚信故事1:商鞅徙木立信

诚信故事1:商鞅徙木立信

商鞅,评论,北门,政治家,秦孝公,卫鞅,中国,秦国,改革,尚军,张居正,毛泽东,管仲,诸葛亮,南门,保人,六大,史称,天下,国民,四海,大政,我国,民众,耕织,徙木立信,从来未有,公孙鞅,公求贤,其法

2009-12-04 #故事大全

商鞅 徙木立信 信守承诺才会赢得信任

商鞅 徙木立信 信守承诺才会赢得信任

商鞅,少年,官府,王轼,北门,栎阳,百姓,集市,人们,人群,国府,官家,官坊,徙木立信,布衣,法令,栅栏,爷爷,秦国,老人,赏金,小吏,北门外,国都,都会,信誉,南市,大人,大官,小兄弟

2017-03-11 #长篇故事

「大秦帝国成语故事」商鞅之作法自毙

「大秦帝国成语故事」商鞅之作法自毙

商鞅,商君,秦国,秦孝公,人们,公子,商邑,魏人,太子,作法自毙,函谷关,封地,店主人,法律,渑池,秦王,车裂,贵族,身份证,又一次,商鞅变法,贫民们,车裂之刑,公孙鞅,关中平原,各大,嬴驷,秦发兵,於郑,师之仇

2007-03-07 #经典故事

商鞅与他的变法:大秦帝国强盛崛起并一统六国的关键基础!

商鞅与他的变法:大秦帝国强盛崛起并一统六国的关键基础!

商鞅,秦孝公,秦国,新法,百姓,木头,集市,什伍,公叔座,魏惠王,太子,卫国,世卿,全国,军功,北门,国势,法家,法令,规定,改革,为重点,主要内容,公子虔,授予爵位,公孙氏,公孙鞅,南内,卫鞅,商君

2009-03-21 #长篇故事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

嬴政,铁血文明,一面,大战,沙丘,黑色,统一,大秦帝国,吕不韦,士奇,秦始皇,部中,郑国渠,作者,万里长城,中国,体系,千金,军政,势力,匈奴,勤政,君臣,四大,地方,状态,始皇,大臣,天下,感觉

2020-09-04 #小故事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事齐事楚,合纵,胡服骑射,诱秦诓楚,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徙木立信,窃符救赵,一鸣惊人,三令五申,卧薪尝胆,前事不忘,围魏救赵,后事之师,取而代之,合纵连横,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守株待兔,朝秦暮楚,狐假虎威,退避三舍,老马识途,纸上...

2020-06-30 #小故事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事齐事楚,合纵,胡服骑射,诱秦诓楚,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徙木立信,窃符救赵,一鸣惊人,三令五申,卧薪尝胆,前事不忘,围魏救赵,后事之师,取而代之,合纵连横,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守株待兔,朝秦暮楚,狐假虎威,退避三舍,老马识途,纸上...

2020-08-01 #短篇故事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关于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事齐事楚,合纵,胡服骑射,诱秦诓楚,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徙木立信,窃符救赵,一鸣惊人,三令五申,卧薪尝胆,前事不忘,围魏救赵,后事之师,取而代之,合纵连横,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守株待兔,朝秦暮楚,狐假虎威,退避三舍,老马识途,纸上...

2013-02-1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