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钟同学拿到成长“钥匙”(民生调查·稳就业故事③)

时间:2018-01-22

这表明,高校从多渠道着手引导、保障大学生就业,对稳就业来说很有价值

提示:本文共有 24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核心阅读

在引导帮扶大学生就业方面,高校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在培养学生时,引入“生涯”概念,促使学生提前思考、规划;推行完全学分制,课程的难易度和宽广度由学生自主选择;开设职业发展教育课程,邀请行业大咖传授经验;在生产实习之外安排认识实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用人单位的生产管理状况,打开求职思路。这表明,高校从多渠道着手引导、保障大学生就业,对稳就业来说很有价值。

“生涯密钥”,是西北工业大学送给2018年入学新生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同学们拿到通知书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用这把“钥匙”,打开一个海量数据库。

岗位和单位是啥性质?就业地点在哪?薪酬水平多少?运用大数据,师兄师姐的选择汇聚成了一张就业全景图,为这些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这几年,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引入‘生涯’的概念。”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说,“无论是‘生涯密钥’大数据,还是推行完全学分制、倡导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这些都旨在强化学生的‘生涯意识’,让学生能提前思考、提早规划。”

完全学分制

修够学分即能毕业,选啥课学生说了算

作为2018年的毕业生,钟昆洋的个人数据也添加进了学校的就业大数据中。4年前入学时,他也曾收到这样的礼物。

“我们2014级学生,是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首批获益者。”钟昆洋说,“在课程选择上,不再像往届一样由教务处直接置入课程,而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

经过两年的调研,西北工业大学于2014年启动了优化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改革,就是实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有些学生录取时被调剂了专业,在完全学分制下就可以实现“换专业”。学校的课程是分模块的。一年级理工类,基础课程模块基本相同。到了二年级,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专业课,只要接收学院同意,就可以学习该学院的专业课模块。

配套完全学分制改革,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难易度和宽广度。比如,数学基础好的,可以跳过高等数学,直接选择工科数学分析;学飞行器设计的,也可以选择和专业不相关的管理学课程。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和需要选课,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只要达到毕业所要求修的学分,就可以了。”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王莉说。

课程选择上的自由,让钟昆洋尝到了甜头。大三的时候,他就读完了原本在大四才可以选的专业选修课。到了大四,他的学习任务轻,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寻找适合的工作,准备笔试和面试。

职业发展课

帮助认知自我,邀请大咖分享,再现招聘过程

“因为在课程选择上完全自由,新生容易在无拘束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老师朱莉说,“所以,指导中心除了在入学时开展新生导航讲座外,还开设了多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希望能给学生一些指引。”

刚进大学时,钟昆洋也曾有“选择困难症”。大一时,他便选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上,他结识了对他职业生涯有很大影响的朱莉老师。

“我们对钟昆洋同学进行了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利用学校成熟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他认知自我兴趣、性格以及价值观。根据他的情况,提供了相应的成长方案。”朱莉说。

在老师的帮助下,钟昆洋逐渐了解了自己和外在环境,确定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有规划地安排了4年的生活。大二时,他在朱莉老师的建议下选修了《求职有道》。这门课程,真实再现了企业招聘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招聘官的角度认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在这些课程中,许多行业大咖现身说法。前辈们的交流分享、老师们的专业指导,使我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有了认识。我觉得自己的情况更适合先就业,而不是读研。”钟昆洋说。

随后,钟昆洋开始留意就业志愿者服务队的相关信息。大三时,他加入了服务队。这是一支由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指导的,主要负责服务用人单位校园招聘工作的专业志愿者队伍。“这个团队有10年的光荣历史。钟昆洋勤恳踏实,待人真诚有礼貌,有很强的责任感,很快就成长为团队的队长。”朱莉老师说。

在就业中心,钟昆洋的主要工作是给用人单位安排场地,以及协调宣讲会相关工作。“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员进行交流,积累求职经验,第一时间获得招聘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钟昆洋说。

业界找感觉

除了生产实习,还安排了解型的认识实习

“大三是学生找工作的关键预备期。学校为每位学生安排了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朱莉介绍。

认识实习,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管理状况,从而获得对专业生产实践的初步认识。主要途径,是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

“学院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带我们参观了西安本地的5家军工企业。”钟昆洋说,在参观过程中,他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很多高端机器应用的传感器,都涉及这一专业。

然而,要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本科所学的并不够用,还需继续深造。这与先找工作的规划产生了矛盾,使钟昆洋陷入了困惑。

“在职业生涯辅导中,我了解到了他的困惑。”朱莉说,“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是机械和微电子的交叉学科。所以我建议他,找工作不要局限于小专业,可以在机械和电子这个大类里去找。”

老师的点拨打开了钟昆洋的思路。之后,他拒绝了学校安排的生产实习。“学校安排的生产实习,是和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我想从朱老师建议的大类上找工作,这样实习才对我找工作有帮助。”钟昆洋说。

大三暑假,钟昆洋申请去宁波某空调企业实习。在生产一线的工作,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和他人交流,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书本上的概念,变得具体了起来。

“制造业的工作分工差不多。招聘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想去什么岗位了。”钟昆洋说。

3年的认真探索和准备,为钟昆洋铺好了求职之路。大四刚开学,他就拿到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成为机电学院“第一签”。

“一线城市也曾考虑过,但生活成本太高了。回到老家,生活闲适,还可以陪家人,认识的同学也多。”钟昆洋说,“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都有投身国防、报效国家的心思,我也不例外。这家公司,就是我的最佳选择。”

8月17日,钟昆洋到公司报到,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他走上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钟同学拿到成长“钥匙”(民生调查·稳就业故事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钟和小美的故事之肺病降临

小钟和小美的故事之肺病降临

小钟,小美,同学,班里,铅笔,肺病,小本,成绩,小溪,影响,和小美,很多人,有不少,地球,全班,医疗费,半条命,哪天,对方,放话,情况,损失,时间,时候,没过多久,老大,礼品,话音,道理,馊主意

2017-05-12 #故事阅读

“大钟”钟繇乃小楷鼻祖 17代孙“小钟”钟绍京写小楷天下第一

“大钟”钟繇乃小楷鼻祖 17代孙“小钟”钟绍京写小楷天下第一

钟绍京,钟繇,小楷,书法,王羲之,灵飞经,小钟,真迹,董其昌,历史,后世,大钟,宰相,江西,笔势,卓尔超群,唐高宗,法史,王献之,米芾,钟王,褚遂良,裴行俭,太傅,中书令,中国书法,上社,长岗乡,一家人,世孙

2016-11-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教师我身边的民生故事1000字:鞋

教师我身边的民生故事1000字:鞋

鞋子,吴老,学校,球鞋,初中,妻子,小白,父母,礼物,余华,给女儿,作者,九十年代,合作社,同学,女儿,师范学校,款式,皮鞋,穿着,质地,运动鞋,活动,小女儿,徐励,晓晴,段时间,班主,一双鞋,好的

2020-05-04 #故事会

有关钥匙同学的遇见故事

有关钥匙同学的遇见故事

眼睛,动的人,七仔,在路上,东西,人心,公车,地铁,百货公司,心脏,意识,情愫,故事,男孩,微笑,你有没有,一句话,他一脸,你一个,因为他,喜欢的人,当然是,就只有,就没有,扑通扑通,我不敢,没想过,曾经有,转过头,看着他

2020-08-07 #短篇故事

钥匙的故事

钥匙的故事

小孙,孩子,钥匙,教室门,老师,同学们,大门,早读,声音,家长,身影,一个小小,走进教室,在我,一口气,一面,事情,任务,前门,发自内心,同学,学校,小学,教室,牛奶,知识,眼神,眼睛,金钥匙,铃声

2020-08-07 #故事大全

民生银行大同分行圆满举办“筑梦十年·民生有我”民生故事会

民生银行大同分行圆满举办“筑梦十年·民生有我”民生故事会

民生,分行,代表,大同,员工,故事,故事会,全体员工,民生银行,初心,形式,精神,十年来,中拉,梦之,基业长青,民生家园,谈笑间,人心,党员,先锋,元老,共识,动感,新生,契机,大幕,大小,大家庭,思想

2012-05-25 #故事大全

钥匙的故事作文

钥匙的故事作文

钥匙,老奶奶,标记,东西,小亮,爸爸,粉色,贴纸,一把钥匙,什么东西,失物招领处,坏人,目标,不会是,参加活动,想了想,自己家,后冲,下雨天,习惯,事情,作文,以示,办公室,区别,同班同学,可能性,时候,大人,地方

2020-08-07 #故事会

父母的爱 是孩子心中的一把钥匙

父母的爱 是孩子心中的一把钥匙

小义,孩子,父母,妈妈,同学们,一生,伤痛,凳子,安全感,父亲,缺失,影响,成一,爱的,习惯,中考,习题,人生,初中,关系,内心,医疗费,同学,太穷,后排,大部分,女生,太阳,感觉,家庭

2017-03-2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