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科普丨《万智有灵》:咱们人类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动物到底多聪明么

时间:2018-02-08

这种观念把人类从整个动物界中割裂了出来

提示:本文共有 41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长期以来,人类都认为自己是唯一具有智慧的物种,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存在。这种观念把人类从整个动物界中割裂了出来。《万智有灵》这本书,就将打破传统观念,带领读者重新看待动物的智慧。

本书由灵长类动物学者弗朗斯·德瓦尔撰写,他是荷兰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

关于作者

弗兰斯·德·瓦尔,荷兰动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荷兰皇家文理学院院士,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撰写过好几部关于动物行为的书籍,如《黑猩猩的政治》和《猿形毕露》等。2007年,《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2011年,《发现》杂志将他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头脑之一。

关于本书

这本书展示了一些动物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破除了人们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证明了动物也同样拥有智能。本书认为,地球上动物智能的演化发展也是连续的,人类的智能和其他动物的智能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和其他动物都是演化的产物,而认知也是演化的一部分。

核心内容

在传统的动物研究中,并没有智能的位置。作者认为,这些研究是不完备的,许多动物的表现都只能以智能来解释。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动物也能够制订计划,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能够完成复杂的社会活动。这说明,智能和认知能力也同样是演化的产物,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因为演化的连续性,动物也同样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智能,这些智能和人类的智能之间,并不是截然割裂的。

我们经常说,要有非常特别的论断,就要提供非同寻常的证据。这本书就是作者关于上面的论断提出的证据。他先追溯了动物智能领域研究的历史,指出了这些传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接下来又用了非常丰富的例证告诉我们,动物有能帮助它们适应生存环境的智能,这些智能也许和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不大一样,但是同样高效而且有用。

这意味着我们过去对动物的假设出了错。这等于是在说,在生物演化的漫漫长路上,智能的发展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人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独一无二。我们和动物的智能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更重要的是,动物拥有智能这个事实,还揭示了一个我们过去很少去考虑的问题:我们不应该问动物是否有智能了,而应该问问我们自己:我们聪明到足够了解动物有多聪明吗?这本书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足够了,但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第一,为什么说动物是有智慧的?

动物的表现

1.动物能使用工具。

在刚果共和国的格瓦鲁格三角地区,黑猩猩可能会带着两根不同长度的枝条去猎食。一根是结实的木棍,大约1米长,另一根则是柔韧的草茎。黑猩猩会把长木棍当做铁锹,挖出一个通往蚂蚁巢穴的洞。之后再将柔韧的草茎探入洞中,草茎会被蚂蚁咬住,黑猩猩就像钓鱼一样把草茎拽出来,把上面咬着的蚂蚁吃掉。研究者先后收集到了1000多件黑猩猩的工具,看来这种工具组合是极为常见的。

动物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甚至还会在头脑中预演未来的状况,并且做出有效的计划来。在一个实验中,意大利灵长动物学家维萨尔贝吉把花生放在一个细管中,管子固定,要想得到花生,就必须用一个东西把花生从里面顶出来。维萨尔贝吉为僧帽猴准备了从长棍、短棍到柔韧的橡胶等各种工具。猴子们在很多次错误的尝试之后,最终选择了长棍,得到花生。

之后,维萨尔贝吉增加了难度,在管子的中间增加了一个洞,如果推动花生的方向不对的话,花生会掉到一个拿不出来的罐子里。最终,一只母猴在一系列失败之后,发现了这个规律,成功得到花生。这个任务并不容易,人类的幼童只有在3岁之后才能顺利完成。黑猩猩同样参与了这个测试,它们不需要僧帽猴那样反复试错,经过思考就可以直接得到花生。

鸟类、爬行动物,甚至无脊椎动物,也有着使用工具的案例。

新喀里多尼亚乌鸦同样可以组合使用工具。在一项需要先用短棍拿到长棍,再用长棍去获取肉片的实验中,7只乌鸦中有3只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完成了挑战。

短吻鳄会制作陷阱,它们用漂浮的树枝吸引水鸟,然后发起伏击。水中的树枝很少,它们就去远处挑选树枝来制作陷阱。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附近的椰子章鱼,它们会小心翼翼地将椰子壳捧回家,然后作为掩护,在海底安全移动。

2.动物也可以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鹦鹉学舌,而且有些鹦鹉,已经聪明到能够使用不同的词汇,这说明它们能够将语言和想法连接在一起。

在海洋中,海豚同样是充满了智慧的生物。海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署名式的口哨,这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声音,幼年的海豚在1岁时就能发出这种哨音,从此就可以标明自己的身份。有时候,这些哨音还会被其他海豚模仿,如果被呼唤的海豚听到了,它确实会做出回应。这个案例说明,动物也会给彼此起名字,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

3.在动物们关系复杂的社交网络中,还会衍生文化现象。

以黑猩猩为例,它们在社交网络中有很多互动行为,包括分享知识、传播行为,最终让整个群体表现出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行为特征。它们甚至会发明一些被称为“时尚”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流行的动作或者游戏。

德瓦尔提到了一个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的黑猩猩群,他们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时尚”。在某一段时间内,这群黑猩猩会排成一列纵队,绕着一根柱子一圈又一圈地踩着同样的节拍小跑,一只脚重重踩下,另一只脚则轻轻落下,同时摇头晃脑,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4.动物甚至有接近人类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方式。

当测试黑猩猩的时候,实验人员会与黑猩猩玩一些需要智力的游戏,如果重复玩同一种游戏,会使黑猩猩走神,它们会感到无聊,并且试图与实验人员换个游戏。

生物学证据

首先,生物的演化具有连续性。人类和各种动物都不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如果向前追溯,我们都是由一些原始生物演化而来的。生物的演化过程,就如同一颗大树的生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支越来越多,地球上的物种也越来越丰富。

人类并没有独立于这颗大树之外,只是这颗树上比较新的一根枝桠。人类产生智慧的生理结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和人类接近的其他枝桠,也应该具有类似的生理基础。

越来越多的行为学和生理学证据显示,动物具有智慧,以及基于智慧而产生的意识,并且有些动物并不比人类差多少。 比如人脑有1.35千克,而海豚的大脑有1.5千克,大象的有4千克,抹香鲸的则有8千克。如果统计脑神经元的数目,人类也不是最多的,大象的脑中有2570亿个神经元,是人类的3倍,尽管它们大部分位于大象的小脑中。人脑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相比,只是成比例增大了。

德瓦尔认为动物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智慧,他提到了元认知这一概念,象征着更高级的智慧。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也称为“对思考的思考”。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更多的知识,知道自己知道些什么,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也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然而,海豚和灵长动物,甚至大鼠,都能打破这一固有的观念。比如,猴子的记忆任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先让猴子看一幅画,然后延迟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再让猴子从几幅画中选择出它之前看到的那幅画,如果选择正确就会获得奖励。每次在进行选择测试之前,猴子都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实验。研究发现,当看完图画后延迟的时间越长,猴子拒绝后续实验的次数就越多。似乎猴子能够意识到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衰减。这意味着它们知道自己拥有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元认知。

第二,人类理解动物智慧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动物的立场上去理解它们的智慧,一切就变得容易得多。

比如,当对长臂猿使用工具的能力进行测试时,它们总是表现得很差,不能很好地使用工具。这与它们作为猿类的身份,以及较为发达的脑子是不相称的。最终,科学家才确认了其中的原因——习惯于在林中游荡、跳跃的它们,不是脑子不好使,而是手臂已经变得更像钩子,不够灵活罢了。

当我们去理解动物的聪明才智时,应该注意切换视角,根据物种本来的样貌,来尝试理解它们。同时,也不要将人的角色过多带入其中。

如果不站在动物的立场上思考,而是以人类为中心,会产生哪些问题呢?作者以动物行为学的两个经典学派为例,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一个是行为主义学派,另一个是动物行为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对动物的研究,建立在刺激和行为基础之上。他们的实验通常会利用一些设计好的装置,如果动物做出了预设的正确行为,就会得到诸如食物之类的奖励;相反的话,就会得到惩罚,比如电击。最终,通过反复刺激,使得动物的行为固定下来,获得一个条件反射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支持者认为,条件反射行为与智慧或者意识无关,是一种对动物本能的训练。

如果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把人类自己放到这样的测试环境中,会表现得更好吗?我们会为了证明自己拥有超凡的智慧反其道而行之,不去获得食物或者甘愿接受电击吗?不,那在实验观察者的眼中,不是更聪明,而是更愚蠢。因此,条件反射实验所能证明的,是一些动物具备产生智慧的基础,而非动物智慧的上限。

动物行为学派,则侧重于观察动物的自发行为。

动物行为学派认为,物种特有的行为就像生理特征一样,结构和方式都可以拆解成一个个标准“组件”,就像是先天写进基因里的程序,是可以辨别和测量的。

动物行为学者们也不认为动物拥有智能,他们认为动物的所作所为,只是遗传带来的本能,是千百万年来演化造成的结果。作者德瓦尔认为,这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动物行为学派承认演化是连续的;另一方面,在智慧和意识的层面上,动物行为学派却划出了一道鸿沟,一边是人类,另一边是其他所有动物,这就违背了生物演化的连续性。

行为主义学派与动物行为学派是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的奠基流派,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验证据支持。但是,它们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潮本身一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动物的智慧。

只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动物,才能客观认识自然界中不断发展的动物智能,帮助人类自身找到在动物界中所处的正确位置,一起探寻更好的生存之道。

但是对动物智能的研究,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也让动物有机会展示它们自身的智能。作者说,真正的同情不是以我为中的。我们不应将性作为切的判断标准,是需要根据其他物种本来的样貌,来尝试理解它们,并且一起探寻更好的生存之道。

毕竟,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与我们有着共同祖先的伙伴,也就反映出了我们是怎样的生物。

万智有灵:超出想象的动物智慧¥55.3京东月销4购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残疾人的副业生活、帆齐学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科普丨《万智有灵》:咱们人类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动物到底多聪明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万智故事集:因为打牌 他躲过了天津大爆炸

万智故事集:因为打牌 他躲过了天津大爆炸

万智,塘沽,万智牌,中国,火花,这家伙,医院,神河,工作,会社,作者,个人,上古时代,习惯,价格,公寓,名古屋,北京,意见,地方,地点,天津港,天津,家人,年龄,日本,朋友,气氛,烈焰,环境

2014-01-09 #故事会

如果恐龙穿越到现代会怎样?人类有绝对的实力让它们再灭绝一次!

如果恐龙穿越到现代会怎样?人类有绝对的实力让它们再灭绝一次!

恐龙,人类,恐龙灭绝,哺乳动物,机会,杀伤力,身体,能力,身形,很多人,有足够,地球,图片,原因,动物,体重,体型,军舰,器械,场景,威力,当今社会,战斗力,数量,时候,智慧,是非,统治者,生存空间,机枪

2020-04-17 #小故事

被画进《万智牌》的天才选手:渗透影法师Jon Finkel

被画进《万智牌》的天才选手:渗透影法师Jon Finkel

万智牌,冠军,成绩,姑娘,专业,纽约,奖学金,男人,比赛,世界杯,大奖赛,大神,奖金,少年组,游戏,美国,发际线,世界冠军,人生,原因,大师,年度,帖子,思路,影法师,法师,玩家,约会,话题,赛季

2014-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永远不要轻易去指责别人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

永远不要轻易去指责别人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

儿子,父亲,男孩,世界,医生,心态,朋友,经历,错误,都会,主角,人生,境界,学会,心情,悲悯,护士,故事,本心,缺点,范畴,反应,你怎么,当面指责,有眼泪,书多,个人,事情,修养,做法

2015-08-29 #小故事

鸟类不像人类有深度睡眠 那么他们是怎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呢

鸟类不像人类有深度睡眠 那么他们是怎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呢

人类,鸟类,鸟儿,肌肉,鲍尔,树枝,爪子,科学家,京特,不一样,区别,啄木鸟,方式,天敌,小时,慕尼黑,才能,时候,研究所,物体,状态,谜底,紧张状态,阶段,鸟类学,同事们,作用方式,什么东西,可能出现,大都是

2011-02-24 #故事会

如果太阳系足够大 或许木星有“机会” 成为第二颗恒星

如果太阳系足够大 或许木星有“机会” 成为第二颗恒星

太阳系,恒星,太阳,物质,质量,木星,星云,行星,距离,部分,代恒,小行星,宇宙,双星系统,足够大,有机会,行星系,阳第三,中大,则都,主序星,人类,卫星,固态,土星,地方,大部分,引力,彼此之间,才能

2018-11-23 #故事会

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 等到一切成熟了 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 等到一切成熟了 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好处,人生,目标,白岩松,人们,内心,文字,时刻,过程,一个问题,是没有,达成目标,史铁生,西弗利斯,和西,新作,年间,一生,东西,事物,依据,会长,人类,信息时代,剥开,加缪,包装,反义词,叔本华,宇宙

2017-02-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只有足够的努力 才能有足够的运气

只有足够的努力 才能有足够的运气

张家城,男孩,孩子,t.,篮球,父母,父亲,爸爸,面子,库里,球星,独臂,视频,易建联,废品,捷径,球技,运动员,评论,生活,训练,一只手,写作业,社交媒体,篮球少年,让孩子,图中,别让,利拉德,塔克

2018-01-0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