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连线武汉丨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一个武汉女店主的“战疫”

时间:2018-02-12

通过多位上海援鄂医生,记者采访到一家网红饭店业主朱卫红,在万能的朋友圈支持下,她找到这场战疫中的角色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

提示:本文共有 2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武汉疫情发生后,有这样一群志愿者,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需要的人。通过多位上海援鄂医生,记者采访到一家网红饭店业主朱卫红,在“万能”的朋友圈支持下,她找到这场“战疫”中的角色——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这位爱追剧的女士提到,有部片子里,主角的至亲为对手所杀,他却和仇人坐到一起,平静地喝咖啡。“这是对敌人的最大震撼,今天我们实际也这么做,因为我们不可能输给一种传染病。”

图说:朱卫红把做好的盒饭递给来取餐的中南医院医生。受访者供图(下同)

没有烧旺的新香

美丽的东湖之畔,有座颇富情调的“欢喜小院”,那是“60后”朱卫红的杰作。“我很早就退休,想过‘风轻轻吹,话慢慢说,事静静做’的日子,因为爱美食,所以开了店,”性格直爽的朱卫红说,“关于店名,闺蜜帮我出的主意,叫‘欢喜’,意思要‘悦人也悦己’。她们知道我经历过很多风雨,还生过一场大病,许多都看淡了,那就多做点‘众乐乐’的事。”

很快,这个以应季家常菜为主打的饭店有了名气,荆门老豆腐、白玉黄瓜炒青椒、酱猪肝……“家中味道”是各类圈子对它的评价,“大批回头客和我结下善缘,”朱卫红说,“好些是附近医院的医生,我们很熟,当时开玩笑,‘来小院吃一道菜,就离医院远一条路。’这是祝福健康的意思。”

图说:朱卫红和取餐的中南医院医生难得合个影。

然而,2019年,朱卫红的生活还是被打破了,母亲的离世,让她更关切老父亲的情绪,店里的事管得少了,还没到年根就早早歇业,以便自己放松些,安排家人过个祥和温馨的年。

更大的挑战不期而至,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从今年1月23日起,武汉进入交通封城的“非常时期”,与此同时,全国向这里支援。“望着空荡荡的街面和远处浩瀚的东湖,心里挺不是滋味。”忆起封城最初两天,朱卫红有点失落,按照当地习俗,作为母亲故去后的头一个新年,大年夜里要烧新香,因为避免传染风险,大部分亲人都没能来,微信成了寄托思念的途径。“当晚,我陪父亲喝了点小酒,他说,(什)么事都能过去,只要自己精神不垮!”

“大喇叭”结对子

“窝在家里是可以,可需要的时候,总得有人往上冲,否则还是坐以待毙。”朱卫红通过电视和手机了解事态进程,而朋友圈里不断刷着谁到了抗疫前线,谁当起物资保障的“多啦A梦”,一种必须做点什么的欲望充斥着全身。“电视里,武汉的医生已处于体力精力极限,而那些从外地赶来的医生连饭都顾不上吃,你能坐得住吗?”

1月25日(大年初一),她加了好几个为医服务的志愿者群,“武昌黄鹂路上的欢喜小院,就是东湖边上的,我们有人有东西,给哪个医院做盒饭方便呀?”这种大喇叭式的广播,很快得到回应,餐饮同行“秒转”中南医院综合医疗科的需求,朱卫红很激动,“我们离得最近,这样饭菜制作有时间,而且路上暴露也少,更重要的是,那里的医生是我的熟客,很信任欢喜小院。”

关于送餐规模,院方善意提醒:“你要想好,(送餐)可不是一天两天哦,因为医院食堂恢复正常有个过程。”朱卫红表示,如果送两餐,每天大概两三百份,这是考虑到店里留在武汉的两个同事(他们都住宿舍,也愿意当志愿者),算上自己,洗切、制作、盛菜的人力就这么多了,至于食材,当时储备可做两天,其余需另外采买。经与中南医院商量,干脆每天保质保量送五十份。

图说:欢喜小院制作的鸡汤。

欢喜小院迅速动员,朱卫红和同事约定,他们只往返于近在咫尺的宿舍与小院,防止传染,并确保灶间卫生,而朱卫红负责外出采购。“一开始,我们缺的不是食材,而是餐具。”由于武汉一次性饭盒、筷子的供应商集中于汉口,朱卫红通过微信与卖家完成支付,开车过长江二桥去取货(来回都要严格消毒)。由于上下家互不接触,朱卫红得自己搬运装满几百个餐具的箱子,“花点气力没什么,就怕路上不顺,别耽误了人家吃饭。”不过,情况比预想的好,尽管二桥被约束成单行道,以便测量车上人员的体温,但由于车流量锐减,“我这个习惯开六十码的女司机,只花20分钟就过了桥。”朱卫红有点“小确幸”地说。

传递爱,比什么都重要

从1月26日开始义务送餐,欢喜小院呈现出别样的节奏。基于每顿“两荤一素一水果”的标准,朱卫红团队变着法地搭配菜式,“我先拿出家里囤的土肥肠应急,后来买到羊肉,就做羊肉烧胡萝卜,买到牛肉,就弄洋葱烧牛肉块。”至于资金投入,朱卫红觉得这时候应该洒脱些,“我们尽自己的心,改变不了大局面,就做好自己的事情。”她描述,像大白菜、萝卜、红菜薹、青椒、芹菜等大宗蔬菜,封城头三天略高些,但很快回落下来,现在也就四五元一斤,而水果大致是十元左右一斤,“我们尽量配医生护士吃起来方便的那种。”

图说:中南医院综合科的感谢信。

出于安全起见,中南医院派车来取餐。大家“口罩以对”,也不去握手,但“距离中的美”却让人动容。朱卫华展示了自己给医生的留言,“饭吃不好,你们哪有多大劲去治病啊。你们莫放心上,你们只要需要,我就继续送。”有个医生幽她一默:“朱老板,这么好吃的饭,等疫情过去后,我们还想长期订,价钱莫样算啊?”

“你觉得多少钱?”

“你看着办沙。”

“哈哈!”

忙碌的日子里,朱卫红偶尔在饭店员工群晒些送餐的画面,放上几句肺腑之言。“今后日子里,我们要珍惜彼此的缘分,大家都开开心心地生活。”在朱卫红的留言后面,出现一个员工的话:“想想和你吵过的架,很后悔,等再见到你,我要好好抱抱你,朱姐。”朱卫红告诉记者,疫情过后,人和人交往的心态会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传递爱,比什么都重要。”

图说:为医护人员准备的红枣红糖水。

让记者没想到的是,采访的句号是被一个“新任务”划上的。2月4日,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省人民医院东院(光谷)传出需求,因食堂供应紧张,连轴转的医护人员急需补充营养,希望能买到鸡汤。立刻有志愿者高喊:“我提供冷鲜鸡,谁能给煨鸡汤的地方?”“我有!”朱卫红第一时间反馈,“对不起,我要先去忙。”几天后,朱卫红终于得空给记者晒出新拍的照片:用十只鸡熬出的靓汤新鲜夺目,里面炖着荷包蛋、山药等食材,“这是今天的16盒,马上要送去。”朱卫红在电话里透着满满的“成就感”。

图说:朱卫红正在炖煮的鸡汤。

那一刻,记者突然想到了泰戈尔所说的:“我做不到选择最好的,是最好的选择了我。”

新民晚报记者 吴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连线武汉丨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一个武汉女店主的“战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乒乓球队通过送餐机构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送餐

中国乒乓球队通过送餐机构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送餐

中国乒乓球队,医护人员,送餐,一线,医院,工作餐,机构,孙龙飞,北京,上海,主力,人民日报,医疗,医生,团队,卡塔尔,团体,多哈,国际乒联,家人,记者,时刻,肺炎,病患,汤圆,河南,疫情,需求量,釜山,饭菜

2010-08-24 #长篇故事

武汉市民为医护人员送餐:“医生让我把餐盒放地上赶紧走”

武汉市民为医护人员送餐:“医生让我把餐盒放地上赶紧走”

沈子,送餐,武汉,医护人员,医院,一线,朋友,公司,中新社,医生,武汉市,餐盒,供应,武汉市第四医院,都会,时候,武汉人,爱心,消息,记者,饭菜,生活,我们想,每一天,给我们,冉文,王东明,龙是,龙介,工作人员

2009-11-02 #短篇故事

疫情下 武汉这家开了23年拉面馆 为一线人员开始了免费送餐

疫情下 武汉这家开了23年拉面馆 为一线人员开始了免费送餐

武汉,送餐,医护人员,午餐,黄海波,黄先生,疫情,医疗队,员工,父母,一家,一线,回族,餐厅,好的,工农兵路,店里,工正,拉面馆,清真餐厅,不方便,交警,临夏,时候,母亲,甘肃,父亲,盒饭,陕西,酒店

2011-07-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武汉最美逆行炊事员!专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生火做饭!

武汉最美逆行炊事员!专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生火做饭!

李超,武汉,老乡,员工,医护人员,送餐,疫情,党员,炊事员,院区,第四医院,一线,党委,医院,时候,暂停营业,社会,通知,工作,各大,这个时候,龙同,共产党,全国,共产党员,军人,时刻,奇迹,所有人,消息

2010-10-26 #长篇故事

武汉一线医务人员身后 还站着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

武汉一线医务人员身后 还站着这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

武汉,志愿者,医护人员,疫情,导游,送餐,防护服,酒店,饭菜,医护,肖雅,陈灵,专车,一线,医生,医疗,姑娘,沈子,爱心,物资,组织,马路,驿站,李文燕,爱武,陈剑,隋博,一家酒店,名志,大河报

2011-11-21 #长篇故事

武汉外卖小哥送餐载人就医却被隔离?对方妻子:抱歉 不知是肺炎

武汉外卖小哥送餐载人就医却被隔离?对方妻子:抱歉 不知是肺炎

小哥,外卖,丈夫,肺炎,女子,男子,医护人员,疫情,小区,背影,胃病,新型冠状病毒,没有一个,冒着危险,好点,好的,社区医院,送餐,外人,医院,一家人,一线,医生,事儿,世界,全身,人间,人们,前方,家人

2013-04-17 #长篇故事

“这些单 免费送!”——武汉外卖小哥的坚守故事

“这些单 免费送!”——武汉外卖小哥的坚守故事

新华社记者,外卖,盒饭,武汉市第五医院,小哥,李贺,杨虎,货车,医院,医护人员,员工食堂,武汉,免运费,送餐,平台,患者,疫情,站点,钟家村,东鑫,吴明,工作人员,在送,好的,武汉市汉阳区,数量,一线,全由,人员,医务人员

2015-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救援队,兵团,武汉,医院,方舱,国家,医学,队员,工作,客厅,摄于,队员们,杨涛,妈妈,防护服,患者,疫情,王甲,医护人员,救治,第一附属医院,刘畅,一线,力量,口罩,图片,影像,护目镜,病区,江汉

2016-07-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