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尼姑找到了明莲和尚 他们相对而坐 述说各自的生活和佛法

时间:2018-02-13

村民们都张着嘴巴,姿态各异,前排的女子动态明显

提示:本文共有 2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村民穿的衣服与唐朝蜡染的服饰基本是一样的,他们的帽子和衣服在平安时代才形成日本人喜爱的样式。村民们都张着嘴巴,姿态各异,前排的女子动态明显。这样强烈的动作表现,在贵族的女绘当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在女绘中,人的手脚都不允许有大的动作。手卷中的人物姿势都很夸张,动作幅度较大。放大细节,可以看到仓库飞走以后留下的云,就像飞机后面拖出的云一样。

这种表现手法在这时的日本已经有了,并被大大提倡,这种手法相信在中国也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发展起来。我们可以看清每个人脸的细节,所用的大多是侧笔,能看到人物嘴部所用楷书的提按写法。《源氏物语》的插图卷显然要比这幅手卷的表达要含蓄得多,而正是因为这种有些夸张的表达,才把人物的情绪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最前面一个和尚的头与身子几近九十度,像一个梯形。他双手合十,仿佛在说:阿弥陀佛,真是大奇迹!所以我们不但能看到故事的情节,还可以看到它绘画的表现手法。这幅画所用的绘画手法是类似于南宋时的绘画方法,山体的表现与南宋绘画也是十分相近。我们也可以看到地上的树叶和山坡的皴法,还有秋天的红叶。在山体的画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皴法的运用将山体的凹凸和形状都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在仓库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群鹿在山上。

在这里运用了主动性的透视观,也就是重要的东西加大体量,而次要的东西则画得略小。其实如同中国画一般,并不是没有透视,而是不将透视僵硬地集中在某一点上。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雾和云,在日本绘画中,雾和云有一种特别的功能,就是表示时间。仔细观察山坡上树的画法,与唐朝绘画的画法极为相似,是非常有装饰性的。

山坡的画法,我们可以看到侧笔线条皴擦的变化,这种画法虽然简单,但是很有表现力。故事中说到,这时天皇生病了,很多和尚、郎中都到宫里给皇帝看病。可是,天皇的病还是不见好转。有大臣坐在门外等待天皇的消息,有大臣请命莲和尚帮忙救治病重的天皇。命莲叫大臣回去,说自己会在这里为天皇祈祷。大臣们回到宫中等待消息,过了不久,一个踩着火轮的小天神来到宫殿之中。

童子手中拿着剑,背上也背了很多剑,踢着滚轮在云上飞走。被踢着往前滚的轮子,我们可以看到它往前滚的动态。这可以说是12世纪的卡通画。童子的手部画法,也可以看到侧笔的运用,使之有体积感。这种童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童子跳下来后,站在轮子上,进入皇宫为天皇治病。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轮子的画法,轮子的棱重复多次,也用虚线表示滚动,所以动感十分强烈。童子的脚步,也是运用侧笔来描绘出脚的结构感,这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用笔方法。

明莲和尚的姐姐是一个尼姑,在年老之时来找自己的弟弟。这幅长卷是图文搭配的形式,其中也有比较夸张的卡通表现手法,其中的尼姑也是多次出现,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我们找到了这幅长卷最开始时的文字和纸张,纸张非常奢华,也有平安时代假名和汉字相混合的日本书法。细看这幅长卷,首先看到的是在山上赶路的场景,山石的描绘也是运用唐宋山水画的画法,路旁的山石被描绘得仿佛有动态,这是为了表现赶路的辛苦。尼姑到了一个小村庄,问晚上可不可以借住一宿。村民们告诉尼姑命莲和尚的大概位置,还帮她放下行李。

第2天, 尼姑又到了另外一家,问当地的一位老先生自己能不能住在他家。画面背景部分有个石头,在平安时代,如果人们认为一块石头是有神性的,就会在上面插上白旗当作一个神社来跪拜,这在日本当时叫作道祖神。石头是保护路人的,相当于现在日本常见的地藏菩萨。在台湾现在也可以看见路边有小寺庙,就类似于这样。这幅场景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画面,人物的脚趾都画得清清楚楚。尼姑戴着披有纱巾的帽子,也是从唐朝流传过来的。

有人说这幅画卷是作于1150年到1180年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时期。画面中村民拿来食物要给尼姑,在另外一个场景之中,有一个要从井里取水的妇女和一个用取来的水洗衣服的妇女。这些都是平安时代乡村的真实反映,所以这样的手卷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在日本也是国宝级的。仔细观察这两个村妇可以看到,由于面部用笔方式的区别,她们的表情是不同的,十分生动。村民家中有猫,还有妇女在屋里纺线,门帘上绘有牵牛花作为装饰。家中妇女对尼姑都有兴趣,而男性则在逗狗。我们可以仔细来看用笔的方式,特别是人物的眉毛和眼睛,其实就是用四笔画下来的。尼姑被画得比较苍老,女孩子则相当活泼。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十分精彩的描述。开头尼姑在庙中祈祷能找到她的弟弟命莲和尚,画中将她做的梦表现了出来,最后经过千山万水,尼姑终于找到了命莲和尚。在表现尼姑在路上的场景中,还有山林中小鹿的脚印,可见当时的绘画对于人和自然的表现是多么仔细。再切换到下一个寺庙的场景——这个衔接的部分好像经过了裁剪——来到东大寺,日本奈良时代最大的庙宇。当时的圣武天皇举全国的财力,铸造了全金的佛陀造像,这也是日本最为奢华的佛像。尼姑正在庙门口睡觉,梦见了庙中全金的大佛陀,并且进到庙中问佛陀她的弟弟在哪里,佛陀告诉了她。醒后,尼姑带着梦中得到的信息,踏上了旅途。

在1181年的时候,东大寺毁于平重衡的兵火,其中的卢舍那大佛也因为佛殿被烧而没有幸免。这在日本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损失。在手卷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对于东大寺的真实记录,与我们现在见到的寺庙的样子完全不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尼姑睡在大门外,梦见自己进了佛堂,得到佛陀的指示等一系列动作。尼姑在画面中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以表现她不同的动作和场景。之后的画面中用雾和云表达了一种时间感,这也是日本传统绘画中所独有的。

在画面的最后,尼姑找到了明莲和尚,他们相对而坐,述说各自的生活和佛法。命莲和尚所住的房子就是前面所说的商人的粮仓。在细部图中,可以看到姐弟俩的脸部表情,还可以看到建筑的细部结构。画面中还有两张纸接起来的痕迹,应该是当年装裱时的痕迹。在卷尾的部分有一些山水,作为故事的结束。最后的款跋是朝护孙子寺。回顾"男绘"的表现特征,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动作和感情,并且能够很自然真实地描写自然和人物的环境。这是一种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而且不同的动作会绕着同一个空间连续出现。这种"男绘"的手法具有某种卡通的特性,在今天的日本仍然沿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尼姑找到了明莲和尚 他们相对而坐 述说各自的生活和佛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曹德旺和佛的故事

曹德旺和佛的故事

曹德旺,玻璃,曹老板,司机,汽车玻璃,内心,拐杖,市场,领导,进口,佛缘,玻璃厂,石竹山,一传,业内人士,价格,修车店,企业,厂长,利润,别动,口气,工厂,和尚,图纸,意识,年产值,庙里,成本,换新

2015-05-09 #故事阅读

有什么书是写苏轼 苏小妹和佛印的故事的?

有什么书是写苏轼 苏小妹和佛印的故事的?

苏东坡,佛印,苏轼,和尚,苏小妹,故事,下联,对联,冯梦龙,小和尚,白话,纂辑,题材,敬香茶,秦少游,喻世明言,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上联,东坡,作品,作者,天下,居士,拟作,敬茶,旧作,老者,诗人,部分

2020-06-16 #小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佛印,苏东坡,苏轼,东坡,上联,参禅,和尚,苏小妹,下联,啃骨头,扇子,拿出来,西湖醋鱼,一碟,书架上,好友,天赋,得意之色,牛粪,水流,苏来,诗句,过人,回家,你怎么,你知道,我看你,有文化,马上就,得可

2020-06-15 #短篇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佛印,苏东坡,苏轼,东坡,上联,参禅,和尚,苏小妹,下联,啃骨头,扇子,拿出来,西湖醋鱼,一碟,书架上,好友,天赋,得意之色,牛粪,水流,苏来,诗句,过人,回家,你怎么,你知道,我看你,有文化,马上就,得可

2015-11-29 #故事会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小故事

佛印,苏东坡,苏轼,东坡,上联,参禅,和尚,苏小妹,下联,啃骨头,扇子,拿出来,西湖醋鱼,一碟,书架上,好友,天赋,得意之色,牛粪,水流,苏来,诗句,过人,回家,你怎么,你知道,我看你,有文化,马上就,得可

2012-04-21 #故事阅读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佛印,苏小妹,啃骨头,扇子,意思,禅师,上联,参禅,和尚,神色,诗词,作弄人,了一下,我看你,上泛,一代风流,才子,为题,下联,东坡,举动,他用,吟诗作对,兴致,修养,动作,哑谜,哥哥,对方

2017-09-17 #经典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佛印,苏小妹,啃骨头,扇子,意思,禅师,上联,参禅,和尚,神色,诗词,作弄人,了一下,我看你,上泛,一代风流,才子,为题,下联,东坡,举动,他用,吟诗作对,兴致,修养,动作,哑谜,哥哥,对方

2007-08-19 #经典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佛印,苏小妹,啃骨头,扇子,意思,禅师,上联,参禅,和尚,神色,诗词,作弄人,了一下,我看你,上泛,一代风流,才子,为题,下联,东坡,举动,他用,吟诗作对,兴致,修养,动作,哑谜,哥哥,对方

2008-06-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