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国际护士节|坚守金银潭67个日夜 二胎妈妈用画笔记录故事

时间:2018-02-21

在金银潭医院,住着不少确诊新冠肺炎的重病号,徐筠说每次上班都是挑战

提示:本文共有 23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害怕看到他们(病人)离开。”在金银潭医院,住着不少确诊新冠肺炎的重病号,徐筠说每次上班都是挑战。

徐筠是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一名护士,有着8年多重症医学科护理经验,她主动请缨上前线,成为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我很自豪,武汉重启的过程中,有我的贡献,武汉的冬天一点也不冷。”对徐筠来说,2020年是她生命中最特别的一年。在武汉的67个日夜,她坚守在重症患者诸多的抗疫战场,还用画笔记录了医护和新闻工作者。

脱下白衣,徐筠是一名“90后”二胎妈妈。她说,在疫情中自己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也会把这份爱和希望传递给她的孩子们。

10小时不吃不喝,用画笔记录故事

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的是金银潭医院。刚到达武汉时,徐筠想快点投入到战斗中,但是很快,工作让她感到焦虑。

“我们来时都很匆忙,带的防护物资也不多,N95口罩、面罩再加几件防护服。”徐筠说,当时除了物资缺乏,她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每次上班虽然只有4个小时,但是这4个小时是从穿好防护服走上岗位开始计算,照顾重症患者有时还需要6-8小时。我并不害怕武汉初春寒冷的夜路,也不担心自己翻班错乱的生物钟,让我焦虑的是厚重的防护服,每次穿它,都会让我觉得透不过气。更让我觉得压力大的是病人,在这里医患关系和谐,只是‘新冠’太凶猛,没有特效药,你不知道下一刻病人的情况会怎么样,也不知道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在金银潭医院,住着不少确诊的重病号,每一次上班都是挑战,徐筠不得不利用本来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去“充电”做好准备,她坦言:“我害怕看到他们(病人)离开。”

她很难忘记那次进入隔离病房时间最长的经历。

“那一次我和澎湃新闻记者史含伟和罗梓晗一同进入隔离病房,进去了10个小时,在这10个小时内,我们不吃不喝,身体大量出汗,他们拍摄到我为一名危重患者做CRRT治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这名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脉搏微弱,微弱到我都不知道是我自己指尖在跳动,还是她的脉搏在跳动。”徐筠说。

在记者的镜头里,她为患者穿刺了三针才见血,反复说着“对不起”,“那时候,我的压力很大,我想没有人会比护士更想一针见血,我觉得自己挺对不起她(患者)的。”

在病房里,她需要帮患者护理,查看他们是否有压疮,还要帮他们更换置换液。置换液的袋子很重,大约每袋有4000ml,最多的一天她更换了10多袋,一天等到下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半了。因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导致出汗太多,她想要喝点水,但当她去拿水喝的时候,手臂就像练了杠铃,酸得抬不起来。

记者10个小时的拍摄与陪伴,也让徐筠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不易。

徐筠为跟着她一起进入隔离病房10小时的澎湃新闻记者画了画。本文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他们同样穿着防护服,需要拿着摄像机,也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拍摄,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很辛苦。”徐筠表示,自己其实对画画并不擅长,但在那样的环境下,促动她用画笔去记录。

“那一天,他们俩确实累倒了,我想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他们,他们辛苦跟着我进隔离病房10小时,我能做的,就是用画笔画下他们,去记录他们在武汉的工作。”徐筠表示。

在此后的工作中,徐筠还画了不少素描,有一张是澎湃新闻记者罗梓涵盘腿坐在室外水泥地板上赶稿子时的场景,还有奋战在上海抗疫报道一线的澎湃新闻工作者们,后续她还画了很多医疗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事无巨细的医疗队领队郑军华。

徐筠画下了坐在水泥地上写稿子的澎湃新闻记者罗梓涵。

“我们在治病救人,记者在记录着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可以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也让社会知道,这时候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以及广大的老百姓都站在一条战线上,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她表示。

徐筠在画中标注:他们用镜头记录世间万象,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记着使命和担当,记着责任与理想,他们一直在路上——向他们致敬!

重聚拥抱的医疗队员。

徐筠为重聚拥抱的医疗队员们画的素描。

儿子生病住院,她经历了最难熬的日子

徐筠是除夕晚上出征的,那天正好是她妈妈的生日。

“除夕夜,我突然收到出征武汉的消息,当时还在工作,前一天我就报名了,但一直没跟家里人说,也没时间收拾东西,直到出发前才告诉了家里人,他们紧急帮忙收拾了行李。”徐筠回忆。

家人们知道她要去武汉的消息后,都感到很突然,“1月24日除夕那天正好是我妈妈生日,家里人都在等我晚上下班回家,去吃年夜饭、切蛋糕、吹蜡烛。”徐筠最终没有回家,当晚直接去了机场,去机场前临时让丈夫帮自己整理了几件衣服,追到机场送给她。

除了无法陪妈妈过生日的遗憾,让徐筠牵挂的还有孩子。徐筠是一位二胎妈妈,一个孩子4岁半,一个孩子3岁。

她记得,在武汉的第33天即2月26日,听到儿子生病后,她的心就开始提到了嗓子眼,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问儿子好点没有,但是儿子一天天的不见好,最后还是住院治疗。“视频中看着他的小脸,坐在医院的病床上,我的心都在滴血,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儿子身边把他抱在怀里。如果说我在武汉算是在做好事,那么我希望这所有的福报都能回报在儿子身上。”

最后,儿子在医院同仁们的悉心治疗下,慢慢好转,她也算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我不知道怎么感谢那些治疗我儿子的医生护士,既然自己也是其中一员,那就更努力地工作吧,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徐筠说,在武汉的67个日夜她永远不会忘记,熬过了寒冷的冬天,她看到了2020年武汉的第一场大雪,经历了生离死别,也最终迎来了充满生机的阳春三月。当看着疫情逐渐转好,室外的植物都冒出了新芽,路边的樱花也慢慢地绽放了,她感受到了希望。

如今,她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感慨:“活着真好,有家人真好,有爱人和爱的人真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际护士节|坚守金银潭67个日夜 二胎妈妈用画笔记录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表彰抗疫杰出护理人员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表彰抗疫杰出护理人员

患者,医院,金银,疫情,护士,肺炎,武汉市,张芹,护士节,武汉,经历,危重症,护理人员,护士长,职业,工作,活动,5·12,李洁,欧阳,一职,名新,中新网,一面,使命,偏见,信心,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南楼

2010-12-10 #长篇故事

社工故事我驻村的1001个日与夜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

社工故事我驻村的1001个日与夜 广东社工双百计划

社工,驻村,过程,妇女,志愿者,疫情,社区,骨干,口罩,专业,问题,关系,家庭,理事,宗族,工作,个案,情况,村民,水塘,志愿服务,影响,金山,优势,梅州市,防疫工作,党员,对象,弱势群体,微信

2020-05-25 #长篇故事

“最美故事”|袁平波:特殊的经历 难忘的105个日与夜

“最美故事”|袁平波:特殊的经历 难忘的105个日与夜

袁平,人员,观察点,疫情,东莞,时间,医生,执行力,工作人员,同事们,同事,实际行动,责任,防控,余人,工作任务,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时间,东莞市,中医学,医学,共产党员,友谊,岗位,广州日报,护士,意识,指挥部,指令,推送

2011-02-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夜宿门720个日与夜之后 李小璐和PGone的故事终于有了大结局

夜宿门720个日与夜之后 李小璐和PGone的故事终于有了大结局

李小璐,贾乃亮,甜馨,网友,视频,故事,马苏,发文,时候,细节,夜宿门,两个人,个人,就不告诉你,事件,信息,微博,感情,手链,综艺,不辜负,好的,上线,世界,情侣装,女儿,妻子,情侣,手势,时期

2009-06-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农村集市冬季煮玉米卖得火 熟的10元四个生的10元五个日销千元

农村集市冬季煮玉米卖得火 熟的10元四个生的10元五个日销千元

玉米,摊主,人体,老人,运来,味道,冷冻室,幼儿园,小苏打,粗纤维,小孙子,来买,清水冲,人群,买点,一大,丝丝,功效,价格,作品,口感,小朋友,孙女,孩子,开水,往里面,成分,消费者,摊位,清香

2015-11-12 #经典故事

「国际护士节」听一线归来的她们讲述暖心抗疫故事

「国际护士节」听一线归来的她们讲述暖心抗疫故事

刘芬,武汉,一线,田华,患者,工作,陈炳,隔离病房,疫情,肺炎,丈夫,绍兴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队,受访者,夫妻,妈妈,浙江省,走廊,视频,年有,南翔医院,国际护士节,上海市嘉定区,上海,人生,儿子,党组织,医院,危重症

2011-1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熊猫币”之父陈坚 一支画笔为伴 镌刻写意人生

“熊猫币”之父陈坚 一支画笔为伴 镌刻写意人生

陈坚,设计,雕刻,大铜章,金币,钱币,熊猫金币,新中国,中国,熊猫,乌篷船,作品,儿童,国际,直径,纪念币,艺术,上海造币厂,金银纪念币,家乡,梦想,题材,代纪,金银铜,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世界,之父,主题

2012-05-21 #长篇故事

“熊猫币”之父陈坚 一支画笔为伴 镌刻写意人生

“熊猫币”之父陈坚 一支画笔为伴 镌刻写意人生

陈坚,设计,雕刻,大铜章,金币,钱币,熊猫金币,新中国,中国,熊猫,乌篷船,作品,儿童,国际,直径,纪念币,艺术,上海造币厂,金银纪念币,家乡,梦想,题材,代纪,金银铜,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世界,之父,主题

2018-08-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