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每道名菜的一个小故事王致和臭豆腐 八宝豆腐 麻婆豆腐

时间:2018-02-23

大家好,我是张林园,今天给大家带来中国美食王致和臭豆腐八宝豆腐麻婆豆腐潮州护国菜护国菜是潮州的一道名菜。这道菜的得名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南宋末年

提示:本文共有 15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家好,我是张林园,今天给大家带来中国美食《王致和臭豆腐》《八宝豆腐》《麻婆豆腐》

潮州“护国菜”

“护国菜”是潮州的一道名菜。这道菜的得名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南宋末年,皇帝赵禺逃难到潮州,正饥肠箱箱之时,当地士民用一种地瓜叶烧成绷状送来,以解燃眉之急。饥不择食的皇帝吃后觉得此菜鲜美无比,口味独特,龙颜大悦,遂御踢“护国菜”之名,此后,经数百年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护国菜”名闻遐尔,成为一道名菜。

“护国菜”历来都以潮州出产的地瓜叶为主料。这是一种不结地瓜、专作蔬菜食用的植物,它不但具有防癌作用,还是美容食品,经常食用可滋润皮肤,有益健康。然面,最近这遭莱在保持传统烹饪风格的基础上又花样翻新,将地瓜叶改为紫角叶。经切碎、漂洗、剁成末后,加高汤、香姑、火腿及特制调料烹饪而成。紫角叶本来就富有营养、口感擂滑,经潮州厨师精心烹制,更是清新爽口、回味绵长。

王致和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后,因手头拮据,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寄居。为下次再考,他一边读书,一边拿出在乡里磨豆腐的小技,维持生活,有一次王致和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缸里腌上。过后,他把这事丢在脑后,到秋天才想起来,打开缸盖,豆腐成了绿色,臭气扑鼻。他尝尝别具风味,分送会馆的邻居,尝后无不称奇。

王致和展试不中,便死了当官之心,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在延寿寺街开办作坊,挂起“王致和酱园”的招牌,一时名扬京城。臭豆腐起初只是贫苦劳动者的佐餐佳品,窝头贴饼子就奥豆腐吃,别有风味。到了光绪年间,臭豆腐不但人了大宅门,而且上了宫廷的菜谱。臭豆腐的“上用”,使其身价百倍。一些名流雅士也写诗称赞,清末状元孙家鼎写对联称道:“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踢调芍药,园开鸡肠钟芙蓉”。

今天,王致和的臭豆腐远销国外,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起司(乳酪)。

八宝豆腐

据说,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驻在苏州织造官邸。内务府的曹寅,为了做好御膳,以重金四处寻名厨,一直没有人敢前来应聘。眼看快到圣驾光临之日,还没有找到名厨,急得曹寅如坐针毡。一天,有个名叫张东官的民间厨师前来应聘。张东官是个植长用豆腐做菜的名厨。他用鲜嫩的豆腐,加上香菇、口蘑、松子、瓜子、火腿、鸡汤等做了一道菜,取名八宝豆腐。康熙因常年不吃民间食品,这菜一入口,感到十分味美可口,便赏了张东官五品顶戴,银子百两,并降旨召他进京在御膳房供职。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鲜辣适口,营养丰富,深得顾客赞誉。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成都附近有个昭觉寺,寺庙附近有家菜馆,由姓麻的母女二人经营。这家菜馆专卖豆腐,女店主手艺高超,顾客很多。一天,小店来了几位游览昭觉寺的秀才,他们吃了麻婆做的豆腐以后,都赞美麻婆的手艺。其中有一个秀才说:这豆腐就叫“麻婆豆腐”吧。于是,“麻婆豆腐”的名称就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酸菜

酸菜是我国北方人喜食的经发酵变酸的白菜,源于北京。大白菜是北京居民的当家菜。白菜古名9,原产南方,唐宋后传人北京。《菠园杂记》载,明朝初期已“盛生于燕”。当时,“京师每秋末,比屋腌藏以御冬”。“腌藏”的方法,是用盐撤在白菜上,把它码放整齐,再压紧了,几天后捞出来晒干,可久放不坏,称冬菜。由于腌干菜不如鲜菜好吃,到了清朝,这种腌菜逐渐发展成为酸菜,也是一种保鲜的办法。《食味杂咏·北味酸菜》记载了酸菜的制法:“寒月初取盐菜人缸,去计,人沸汤渝之,勿太熟。即以所渝汤浸之,淡旬而酸。与南方作黄韭法略同。而北方黄芽白菜肥美,腌成酸菜,韵味绝胜,人之羊羹尤妙。”这里所说酸菜的制法与今基本相同,“人之羊樊”即今“酸菜余羊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每道名菜的一个小故事王致和臭豆腐 八宝豆腐 麻婆豆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美味小故事八宝豆腐 柳州鱼 臭豆腐的故事!

美味小故事八宝豆腐 柳州鱼 臭豆腐的故事!

豆腐,王致和,八宝,杜甫,王太守,臭豆腐,王楼村,五柳鱼,康熙,朋友,草堂,道菜,配方,乾隆,千两银子,古郊,原非,唐明皇,徐学,杨玉环,袁枚,道珍,陶渊明,责任编辑,传统风味,四州,安徽会馆,浣花,随园食单,美味

2020-06-23 #故事会

王致和与臭豆腐

王致和与臭豆腐

王致和,安徽,北京,豆腐,一间房,还可以,举人,乡亲,亲戚朋友,小买卖,臭豆腐,老家,生意,随身携带,银两,康熙年间,名字叫,了一下,又没有,见父老,名落孙山

2011-09-25 #故事大全

关于王致和与临清臭豆腐的传说

关于王致和与临清臭豆腐的传说

王致和,臭豆腐,临清,豆腐,北京,小菜,康熙,腐乳,道圣,传说,安徽,皇宫,贡品,酱园,王致和臭豆腐,汪永,济美,都花光,天子,举人王,安徽会馆,中国,下江,品牌,办法,京城,产品,举子,传统,全国

2020-02-18 #小故事

臭的名扬万里 王致和臭豆腐来历

臭的名扬万里 王致和臭豆腐来历

王致和,豆腐,王致和臭豆腐,臭豆腐,来历,企业,康熙,文化,老字号,臭味,蛋白质,发展到,原非,黄浆,责任编辑,传统风味,安徽会馆,北京,不断扩大,专题,价格低廉,传说,关键,凉水,北京青年报,字号,味道,名声,名称,图片

2011-11-30 #长篇故事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王致和,豆腐,臭豆腐,康熙年间,怀梦,发现了,历史渊源,书生,京城,历史,做生意,商机,回程,天才,坏掉,时间,康熙,头脑,慈禧太后,时期,无奈,手法,美食,由来,来源,爱好者,热血,牌子,生意,科举考试

2020-06-23 #经典故事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王致和,豆腐,臭豆腐,康熙年间,怀梦,发现了,历史渊源,书生,京城,历史,做生意,商机,回程,天才,坏掉,时间,康熙,头脑,慈禧太后,时期,无奈,手法,美食,由来,来源,爱好者,热血,牌子,生意,科举考试

2020-06-23 #小故事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王致和,豆腐,臭豆腐,康熙年间,怀梦,发现了,历史渊源,书生,京城,历史,做生意,商机,回程,天才,坏掉,时间,康熙,头脑,慈禧太后,时期,无奈,手法,美食,由来,来源,爱好者,热血,牌子,生意,科举考试

2012-02-21 #长篇故事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臭豆腐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王致和发明臭豆腐过程竟是这样的

王致和,豆腐,臭豆腐,康熙年间,怀梦,发现了,历史渊源,书生,京城,历史,做生意,商机,回程,天才,坏掉,时间,康熙,头脑,慈禧太后,时期,无奈,手法,美食,由来,来源,爱好者,热血,牌子,生意,科举考试

2014-11-0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