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纪梵希与赫本:不是爱情 胜似亲情

时间:2018-03-01

他缔造的Givenchy帝国在早几年曾是爆款大户,但实际上出自纪梵希老先生之手的服装作品都被拓上了优雅赫本的标签

提示:本文共有 23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3月10日,一代时装大师于贝尔-德-纪梵希去世,享年91岁。他缔造的“Givenchy帝国”在早几年曾是“爆款大户”,但实际上出自纪梵希老先生之手的服装作品都被拓上了“优雅赫本”的标签。如今,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经典纪梵希时代的赫本时光吧!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很多人认识Givenchy都是通过《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这部在电影史上名垂千史的作品,也是赫本的经典作之一。片中赫本身着小黑裙,手拿法棍的剧照是永恒的经典,这条小黑裙正是赫本优雅的象征,也是纪梵希老先生的优雅之作。

这件裙装在2006年拍卖出46.7万英镑的高价

实际上,这并不是赫本和纪梵希先生的第一次合作,早在1954年上映的《龙凤配》中,赫本演绎的Givenchy白色抹胸长裙惊鸿一瞥就足以让人沉醉。

《龙凤配》

最初相识,赫本24岁,纪梵希先生26岁。

剧中另外两套造型,更是充满故事性。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回忆起第一次和赫本见面,纪梵希老先生依然记忆犹新:他们说要为赫本小姐挑选《龙凤配》的服装,我以为是凯瑟琳-赫本,但打开门之后我看一位短头发、长着母鹿般大眼睛的瘦姑娘,我意识到这位赫本小姐是刚刚因为《罗马假日》爆红的女主,于是走向前说道:“小姐,我很乐意帮助你,但我只有很少的几台缝具,而且我正在准备新的展览,实在是不能为你设计服装了。(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工作室刚成立一年,我现在要准备下一季的衣服,没空给你做戏服哟)”

于贝尔-德-纪梵希

这时候,没有感受到纪梵希先生微妙失落心情的赫本说:“可以让我看看你曾经展览过的服装。(言外之意就是看上一季的作品挑现成的衣服)”之后便自顾在略显杂乱的工作室中挑选戏服,然后看中了一套灰色的羊毛套装。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试装出来,纪梵希先生眼前一亮:她闪烁的大眼睛和这套服装简直太般配了,我意识到她才是这件衣服真正的主人。就这样一个赫本与纪梵希先生的共同创造的“奥黛丽-赫本风格”神话拉开序幕。

之后,这套裙装也穿到了《龙凤配》当中,是赫本从巴黎学成归来后的第一次亮相,极其凸显女主角脱胎换骨的一套造型。

《龙凤配》

《龙凤配》中另一套蝴蝶结装饰的黑色连衣裙想必大家觉得眼熟,这款裙装曾在去年年底广受讨论的《麦瑟尔夫人》中,被造型师设计过类似的致敬款。

《龙凤配》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在当时,这套礼服的功劳曾被拿过八座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一代戏服设计大师Edith Head抢去,Edith Head确实是给《龙凤配》担任服装造型,并且凭借此次造型取得了奥斯卡奖杯。但这条黑色连衣裙并非出自他手,赫本知道大家误会了这条裙子真正的设计者之后,不仅站出来说“以后我的每一部电影,都要由纪梵希为我设计”,更是要求已经有一定地位的Edith Head向纪梵希先生道歉。

《龙凤配》

从此以后,纪梵希为赫本设计了80%的戏服,从《滑稽面孔》、《午间的爱》、《谜中谜》到《灼烧的巴黎》、《怎样偷窃一百万》……可以说是纪梵希先生塑造出了我们所认识的优雅赫本。

《窈窕淑女》中浮华的礼帽造型

《谜中谜》中经典的丝巾造型

最让人难忘的当属纪梵希先生为赫本打造的婚纱了。这是赫本的第二段婚姻,纪梵希先生一改以往婚纱的大摆设计,刚好及脚踝的长度更显俏丽。而为了掩盖赫本肩膀太过消瘦的缺陷,将婚纱袖口做成了X型,更显立挺。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在赫本最初成名之时,她为何会一眼相中26岁少年的作品呢?其实在当时,纪梵希先生已经小有所成了。出身富裕的纪梵希先生出生在巴黎,父亲是矿山业主,可以说他从小就接受最前沿的时尚文化熏陶。

于贝尔-德-纪梵希

作为传统家庭出生的孩子,纪梵希先生的爸爸并不希望他学习设计专业,但拗不过孩子坚持。于是在1945年,18岁的纪梵希先生正式从巴黎艺术学校毕业。

高富帅本人:于贝尔-德-纪梵希

毕业之后,他辗转许多服装工作室,甚至还曾在1946年和Pierre Balmain、Christian Dior一起为Lucien Lelong设计室担任助理。

于贝尔-德-纪梵希

1952年,纪梵希先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此时就展现出学服装设计有着雄厚家底是种优势的特性了),他的第一个设计就受到了当时时尚圈的关注,简洁的蝉翼纱上衣配棉质百褶裙,轻盈柔美。纪梵希先生的裙装讲究用裙子来突出女性本身的身材,而非让女性钻进并不实穿的裙装中。

Givenchy 1952高定系列

然后就回到了咱们故事的开头,赫本和纪梵希先生相遇。一直到90年代赫本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们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1993年赫本去世之时,纪梵希先生还和赫本的丈夫、儿子一起作为抬棺人送她最后一程。

奥黛丽-赫本、于贝尔-德-纪梵希

赫本晚年病重,纪梵希先生曾把自己的私人飞机铺满鲜花将她送回瑞士。赫本含泪道:“只有他,还始终记得我的喜好,把我当成小女孩来宠。”

赫本去世前,留给纪梵希先生一件大衣,“当你觉得孤独,穿上这件大衣,就好像我紧紧拥抱着你。”

赫本的晚年生活,纪梵希先生经常陪伴,俩人时常在河畔边遛弯谈心。

赫本去世后,1995年,纪梵希先生打造了最后一季高定秀,于是宣布告别时装舞台。有人透露,纪梵希先生之所以不再创作,是因为不满当时时尚圈的风气。再加之品牌本身在1988年因为财政问题专卖给了路易-威登(LVMH)集团,虽然纪梵希先生依然是品牌创意总监,但终归是少了很多自由度,于是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Givenchy 1979

Givenchy vintage

Givenchy 1991

如今,享年91岁的纪梵希先生回到了赫本身边,为她打造华服,可惜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赫本身着Givenchy

赫本身着Givenchy

赫本身着Givenchy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纪梵希与赫本:不是爱情 胜似亲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看待纪梵希和赫本之间的友谊?

如何看待纪梵希和赫本之间的友谊?

赫本,纪梵希,设计,感情,婚姻,他们之间,世俗,婚纱,时代,爱情,穿着,经典,衣服,小黑裙,奥黛丽赫本,奥黛丽,莱斯,黛丽,女演员,引领时尚,人们,一生,亲情,事情,才子,品牌,半个世纪,传奇,兄妹,原话

2012-12-12 #短篇故事

是纪梵希成就了赫本 还是赫本造就了纪梵希?

是纪梵希成就了赫本 还是赫本造就了纪梵希?

纪梵希,赫本,奥黛丽·赫本,设计,蒂凡尼的早餐,贝尔,成就,服装,电影,演出服,于是就,小黑裙,设计大师,离我们,克里斯汀·迪奥,小演员,华伦天奴,好的,巴黎世家,爆款,造就了,法国,时间,享年,全名,作品,亲情,品牌,名声大噪,友谊

2019-12-27 #经典故事

纪梵希和赫本 总有些人高出爱情

纪梵希和赫本 总有些人高出爱情

纪梵希,赫本,爱情,香水,故事,奥黛丽赫本,一生,纪录片,禁忌,张国荣,梅艳芳,有人说,创始人,个人,女孩,巴黎,工作室,法国,服装,生命,设计室,辈子,设计,于贝尔·德·纪梵希,生命里,高级定制,奥黛丽·赫本,贝尔,服装设计,发现了

2011-03-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一种超越爱情的情感叫做:奥黛丽·赫本和纪梵希

有一种超越爱情的情感叫做:奥黛丽·赫本和纪梵希

纪梵希,赫本,奥黛丽·赫本,电影,感情,服装,奥黛丽赫本,大衣,时候,香水,贝尔德,罗马假日,名字,一生,巴黎,女人,婚姻,爱情,瑞士,禁忌,裙子,飞机,有一种,凯瑟琳·赫本,曾为,贝尔,越爱情,一跃,好朋友,巴黎世家

2011-11-09 #经典故事

有一种爱情叫友情:赫本&纪梵希

有一种爱情叫友情:赫本&纪梵希

赫本,纪梵希,先生,影片,爱情,蕾丝,合作,感情,朋友,灵感,禁忌,造型,香水,奥黛丽,小黑裙,情侣,女性,时尚,服装,来源,爱侣,经典,进晚餐,风格,黑色,另一种,多年后,影片中,长相厮守,缪斯女神

2020-09-11 #故事大全

纪梵希与赫本:一对久经沧桑的知己 这份情谊不是爱情却超乎爱情

纪梵希与赫本:一对久经沧桑的知己 这份情谊不是爱情却超乎爱情

赫本,纪梵希,电影,设计,奥黛丽·赫本,爱情,巴黎,衣服,百家号,情谊,香水,合作,久经,沧桑,作者,天使,婚姻,戏服,成就,时装,服装,知己,穿着,蒂芙尼,两个人,小黑裙,网易,个人,大师,套装

2020-09-10 #长篇故事

纪梵希与赫本:一对久经沧桑的知己 这份情谊不是爱情却超乎爱情

纪梵希与赫本:一对久经沧桑的知己 这份情谊不是爱情却超乎爱情

赫本,纪梵希,电影,设计,奥黛丽·赫本,巴黎,衣服,香水,合作,天使,婚姻,戏服,成就,时装,服装,穿着,蒂芙尼,两个人,小黑裙,个人,大师,套装,大衣,形象,情谊,投放市场,法国,气质,爱情,礼服

2015-09-14 #故事阅读

有一种爱情叫做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

有一种爱情叫做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

赫本,纪梵希,设计,一生,婚姻,爱情,衣服,罗马假日,上帝,世人,世间,女士,婚纱,形象,感情,方式,未娶,电影,终身,经典,设计师,不求回报,爱的人,再思,奥黛丽赫本,来让,贝尔,在她,女演员,时尚大师

2013-03-0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