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逆行”白衣战士群像:用“火眼金睛”发现病情的蛛丝马迹

时间:2018-03-01 20:43:03

相关推荐

“逆行”白衣战士群像:用“火眼金睛”发现病情的蛛丝马迹

医护人员为了拯救像危重症患者付出了诸多努力。仁济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16日电 (陈静 袁蕙芸 冯楠)16日凌晨,仍在援助上海公卫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专家朱铭力收到一条短信,“防护服完全遮挡了他的模样,老爸看新闻差点没认出来,救命恩人的模样怎么可以记不清,还好新闻里看到了他清晰的模样。”

原来发信息的是新冠肺炎患者老陈的儿子。患者老陈在ECMO(人工膜肺机)的支持下度过了整整40天,15日康复出院,看新闻才知道自己的主诊医生,来自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皋源主任和他团队医生的模样。

28位成员组成的仁济医院重症团队,“逆行”进入上海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医院。仁济医院供图

在无意识地“梦游”之时,老陈并不知道在自己发生了什么,医护人员为了拯救像他这样的危重症患者付出了哪些努力?16日,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揭秘了隔离病房里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从2月2日起,28位成员组成的仁济医院重症团队,“逆行”进入上海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A3重症ICU。迄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在坚守。皋源主任是仁济天团的“掌门人”,除了每天4、5个小时的查房外,重症患者情况瞬息万变,皋源祭出“盯”字诀,一出舱就死死盯着清洁区监护仪的屏幕。

“瑞芬加0.5”“去甲肾减1毫升”“呼吸波形不对换过滤器”,一道道“将令”由此发出;有时,他更是穿上隔离衣冲进舱内,与同事一起抢救病人。

皋源穿上隔离衣冲进舱内,与同事一起抢救病人。仁济医院供图

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决定了每日液体出入量的控制要精确到50毫升,也就是多喝那么一口水的程度。容量决定了病人的心脏功能,肺部渗出,肾脏负荷。“容量管理”的“帅印”由朱铭力执掌。朱铭力每天的工作就是一边守着血透机、一边盯着集尿袋、目光扫着监护仪。

从事重症专业10余年,邢顺鹏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病情波动的蛛丝马迹。此次支援上海公卫中心,邢顺鹏时刻绷紧神经,即使只是带患者做个CT平扫,也要扫除一切隐患,做到万无一失。张志贇医师,是重症医学的新鲜血液。从“掏粪”“翻身”,到“压迫止血”,张志贇精准地贯彻来自上级医生的每一道命令。

外人看似简单的、重复性的护理工作,其实,门道颇深。唯一女将——护理组长崔顺悦秀外慧中。患者的血压突然出现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恰恰就是最不起眼的那个输液泵,怎么样使输液泵的衔接更加平稳?怎么样使护理交班更加顺畅?崔顺悦常常绞尽脑汁解决难题。康复期的患者心情烦躁,崔顺悦就每天8小时陪在床边,嘘寒问暖,喂食喂药,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个心理的难关。(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逆行”白衣战士群像:用“火眼金睛”发现病情的蛛丝马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击疫情 这些白衣战士的故事暖了

抗击疫情 这些白衣战士的故事暖了

卞涛,医院,危重症,患者,工作,无锡市人民医院,武汉,疫情,病区,病情,科室,肺炎,锦旗,王云,使命,专家,儿子,医疗队,寿星,护士长,母亲,对我们,投入到,队员们,挺身而出,吴艳,子都,张利敏,张钰,朱鲸

2020-09-24

为了救病人而死的白衣战士的故事

为了救病人而死的白衣战士的故事

邓练贤,病人,共产党员,医护人员,医院,电话,妻子,工作,3时,中共广东省委,卫生部,广东省政府,非典,先进事迹,教授,毒王,村民,爱徒,病情,追悼会,革命烈士,斗争,为模范,作出决定,副主任,全国优秀,被送到,非典型肺炎,高热,习战

2020-06-23

为了救病人而死的白衣战士的故事

为了救病人而死的白衣战士的故事

邓练贤,病人,共产党员,医护人员,医院,电话,妻子,工作,3时,中共广东省委,卫生部,广东省政府,非典,先进事迹,教授,毒王,村民,爱徒,病情,追悼会,革命烈士,斗争,为模范,作出决定,副主任,全国优秀,被送到,非典型肺炎,高热,习战

2018-09-14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叶欣课件.ppt

11 永远的白衣战士叶欣课件.ppt

叶欣,患者,同事,余地,总能,话语,真情,默默地,危重病人,关在门外,同事们,护理工作,无悔的选择,让我来,机器,死神,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声色俱厉,斩钉截铁,一个又一个,病情,病人,人的心,运转着,白衣战士,护士长,医院,泪水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