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数学情境导入技法初探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时间:2018-03-09

故事情境导入小学数学

提示:本文共有 23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摘 要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的重要途径。情境导入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紧扣教学目标;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情境导入的技法主要有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课、动手操作导入和生活情境导入等几种方式。 关键词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技巧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很不成熟,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上课铃响后,孩子仍然处于课外活动的兴奋之中。因此,精彩的导入不但能稳定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很快从其他外界事物中转移到课堂上来;还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轻松地、愉悦地进入课堂学习;而且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能预示着随后的课堂教学的高潮与结局。 一、故事导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情境中引出知识。小学中低年级同学更多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导入素材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数学不再是难事,从而愿意学习数学。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对故事感兴趣。创设故事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激发中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路子。例:《交换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朝三暮四》的故事吗?谁来说说这故事。生1: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他对猴子说:“生意越来越差了,为了不让你们挨饿,从今天开始,一律按照朝三暮四的标准供应栗子:早上给三颗,晚上给四颗。”猴子听了都生气了。猴子们乱成一团,强烈抗议主人的做法。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老人说:“那好吧,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猴子们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老人朝四暮三的供应方案。师:其实老人他运用了数学的知识。想知道运用了什么知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游戏导入 费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正是在游戏中孩子们调动了眼、耳、脑、口、手、足,学习观察和操作,练习技能和语言,了解事物的特征,萌发探索的欲望。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度也较高。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始终高涨,并且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可能性》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会玩吗?想不想赢老师?生:想! 师:好,我们就来玩一玩。(师生比赛三次。) 师:刚才有没有三次全赢老师的同学?全赢的把手举一举。(找三次都赢了老师的同学上台再比一比。) 师:现在还想赢老师吗?生:想。 师:一定能赢老师吗?生:能!再比赛两次,师生各赢一次。师:那么在没有比赛前,能不能说一定赢老师?生:不能。 师:那应该怎样说?生:可能赢,可能输。生:不一定赢老师。师:(出示课题)这就是我和同学们今天一起要研讨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悬念导入 悬念是由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悬念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可以设计一个猜猜是什么三角形的活动:教师课前用硬纸板分别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若干个。教学时先出示第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直角,师:“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三角形?”生:“直角三角形。”出示第二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钝角,师:“这是什么三角形?”生:“钝角三角形。”最后出示第三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师:“这又是什么三角形?”学生也随口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出示整个三角形,学生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设计,就是利用悬念拨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心弦,此时学生的心理是在“愤”和“悱”的状态下,欲罢不能,渴望揭开谜底。 四、动手操作导入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重视动手操作,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例:《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去制作简单的长方体,正方体等,上课开始,由学生来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动手制作的作品,分别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对于特征,当然也掌握得很好了。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此上课时应适当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新知识,主动发现新知识,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五、生活情境导入 学生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景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这样还培养了学生的贯彻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可设计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几个同学当营业员,其他同学当顾客买商品,使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当然,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方法不止这些类型。总之,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导无定法,在具体教学中,关键是要掌握人,顺势而为,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从而轻松地接受新知并自主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数学情境导入技法初探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

学生,活动,情境,苹果,孩子们,幼儿,游戏,知识,课堂,平均分,案例,了学,孩子,故事,数学,传统文化,兴趣,思维,板书,爷爷奶奶,生活,生活经验,传统节日,妈妈,文本,方法,盘子,石头,空间,课题

2018-12-01 #经典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doc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doc

学生,情境,苹果,游戏,知识,课堂,平均分,故事,兴趣,数学,板书,生活经验,思维,方法,案例,滑梯,盘子,石头,空间,生活,好的,新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同学们,旧知,注意力,角度,课题,了学

2014-03-11 #故事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doc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案例分析.doc

学生,情境,苹果,游戏,知识,课堂,平均分,故事,兴趣,数学,板书,生活经验,思维,方法,案例,滑梯,盘子,石头,空间,生活,好的,新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同学们,旧知,注意力,角度,课题,了学

2016-09-20 #长篇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案例分析.doc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案例分析.doc

学生,情境,苹果,游戏,知识,课堂,平均分,故事,兴趣,数学,板书,生活经验,思维,方法,案例,滑梯,盘子,石头,空间,生活,好的,新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同学们,旧知,注意力,角度,课题,了学

2018-03-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案例分析.doc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的案例分析.doc

学生,情境,苹果,游戏,知识,课堂,平均分,故事,兴趣,数学,板书,生活经验,思维,方法,案例,滑梯,盘子,石头,空间,生活,好的,新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同学们,旧知,注意力,角度,课题,了学

2007-04-17 #故事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课堂实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课堂实例

三角形,学生,四边形,汽车,五边形,让学生,知识,教学,能力,几个人,名称,情境,小组,情景,数学知识,木条,模型,游戏,稳定性,老师,交流,动脑,各部分,教学中,学生自主,平梁,培养了,三角,下子,亲身经历

2017-01-07 #长篇故事

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学生,教师,好的,情景,情境,课堂,数学,摘要,人生,内容,内图,分类号,思维能力,学科,感情,教学,故事,课堂教学,方面,数字,能力,游戏,目标,理论性,逻辑性,部分,开始前,教学设计,独特的情景,在课堂教学

2019-05-05 #经典故事

借助数学故事 点亮精彩课堂——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探

借助数学故事 点亮精彩课堂——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探

故事,研究,教学,我国,学者,场景,方面,教学法,数学课,数学,系统,课题,语文,课堂,课题组,一线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策略,小学数学,这个概念,被广泛,有许多,教学中,法的适用,英语学,在国内外

2020-08-1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