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佛学智慧 哪位菩萨是根本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谁来负责度化众生

时间:2018-03-11 13:26:21

相关推荐

念佛就是要念正知正见,如理如法修一颗清净平等的心,还回自己的纯真本性。只是我们没有领悟到而已,佛法是让我们做更好更幸福的人,不必执着于万物,重要的是心灵的领悟和烦恼的减少,清净自我的心境。

念佛首先要明白最根本的方法和道理,才能清净自然的去修行,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接地气,最容易让人了解,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境界较低,但通俗易懂,能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就不愧为善知识。就像一棵树我们先了解它的根,再去研究它的身,循序渐进才能融会贯通。如果还没有搞懂它的根,谈树叶你能理解吗?理解不了就不是好方法,树叶是智慧较高的人探讨交流的,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就不要执着了。我所写的心灵感受,就是念佛最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超越自己成就自己。根是万物的源泉,根基不固就容易出偏差错误,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境界稍微高的人,看到初学者这个不对,那个也错了,就看不起,羞辱这个人文化低,这就是造罪业呀!初学者有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发现错了改正就是好方法,不偏离佛道如理如法修行就能成就。如果对初学者太苛刻了,就会影响其信心,甚至打消念头,这是不可取的,违背了佛陀的教诲。随缘自在,无拘无束依教奉行,真心念佛才是正道。

佛道,简单说就是通过修行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自度度人达到自我圆满的道路,只要一心念佛不偏离这条道路,无论途中发生什么事都是正常的,人无完人有错就改,能够超越自我,就是正知正见走佛陀的道路。深入一点讲就是佛陀用智慧所讲的真理,尽虚空遍法界真实不虚的道理真相。弘扬佛法,普度有缘众生,救度一切法界有善根的众生是佛陀的宏愿。从古至今没有任何高僧大德,超越佛陀的智慧,所以不要妄谈佛道,以免违背佛陀的教诲,造下阻碍他人的罪业,影响别人念佛修行。这也相应了佛经中:“不可说,不可说”的道理,有些经典只可自己去领会,不可用言语来表达。世间万物,心不动万物自静止,神不移色即是空,本无一物何来心神两波动?我们修行,一直都在一个过程中不断地领悟,佛说:"心静止于语,神清止于思。"我们学佛研究的是佛陀的智慧,探讨交流的是念佛修行的方式方法,生活中践行的是佛法的义理,念佛修行修的是清净平等心,这些一定要学明白。

《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曰:“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把这个重任交给地藏王菩萨呢?因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是根本的菩萨,孝亲尊师非常接地气,从根本做起孝敬亲人,尊敬师长。只有从根本深入众生,才能感化众生,把佛陀的金刚菩提种子,生根发芽救度众生。我们世间常讲四大菩萨,为何没有选其他菩萨呢?就像我们世间的学校一样,地藏菩萨是教一年级的,观世音菩萨是教二年级的,文殊菩萨是教三年级的……只有地藏王菩萨把众生在一年级感化了,观世音菩萨才能大慈大悲帮助众生,地藏王菩萨没有感化的,观世音菩萨也帮不了,所以,只有地藏王菩萨来完成这个重担了。

释迦牟尼佛间接教化我们,学佛要从孝亲尊师学起,也是学佛之根本,没有孝亲尊师的善心,就不是真心学佛。有了学佛的根本,参照善知识的方式方法,学习佛陀的正知正见,如理如法修行,就能领悟佛陀的智慧,心得清净成就佛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佛学智慧 哪位菩萨是根本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谁来负责度化众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前世父子兄弟:今生观音文殊普贤大势至 阿弥陀佛度化娑婆众生

前世父子兄弟:今生观音文殊普贤大势至 阿弥陀佛度化娑婆众生

如来,善男子,太子,世界,阿僧祇,文殊,众生,宝藏,师利,国土,授记,世尊,悲华经,功德,成佛,时候,阿弥陀佛,世间,善哉,菩萨,普贤,珍宝,观世音,二王,山王如,河沙,三太子,大世界,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19-06-19

六祖惠能的传奇人生:南能北秀 度化刺客 拒见武后 最后说法

六祖惠能的传奇人生:南能北秀 度化刺客 拒见武后 最后说法

大师,众生,惠能,佛法,薛简,佛道,本性,张行,佛性,偈语,光明,弟子,智慧,曹溪,六祖惠能,神秀,京城,法门,自性,衣钵,塔内,武则天,神秀大师,刺客,后代,境界,外道,如来,意思,成佛

2014-04-27

佛学智慧 放下三点执着 解脱自在 得以福报!

佛学智慧 放下三点执着 解脱自在 得以福报!

执着,情感,智慧,空性,无明烦恼,人们,一切众生,经典,佛教文化,佛学,佛教,大乘,因缘,开悟,故名,法门,物质,现象,虚幻,贪念,过程,金刚经,需求,众善奉行,因缘和合,善男子,给自己,不生不灭,得佛,中人

2019-12-19

佛学智慧:一定要记住经典上的三句话 可以帮助你开智慧!

佛学智慧:一定要记住经典上的三句话 可以帮助你开智慧!

经典,父母,佛法,时间,建议,念头,道理,帮助你,相由心生,读一,佛学,智慧,才能,意念,末学,科学家,科学,无量寿经,要记住,转过来,养育之恩,家庭和睦,连居,非虚,大家好,上开,一切众生,下期,事实真相,事业

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