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见日之光铜镜:一面带着古代美丽传说的铜镜

时间:2018-03-19 14:58:54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青铜器,可谓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而众多的铜镜更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见日之光铜镜就是其中一枚。

1982年冬天,中国湖北省鄂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来到了市区内鱼峰区的深山中。在一座名叫九头山的大山里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葬群。

这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不少文物,有陶器、铜器,还有汉宣帝时期的铜钱,同时,大墓中还出土了三面铜镜。这三面铜镜中,有一面格外特殊。这面直径为8.09厘米的铜镜,装饰着菱形纹样的纹饰,在铜镜的外圈,还有八个字的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因此这面铜镜被称作见日之光铜镜,如今它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奇妙的是,这是一面会变魔术的铜镜。把铜镜拿到光源底下,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照在铜镜上的光源,竟能反射出繁复的图案,仔细观看,图案的四周也出现八个字的铭文,和铜镜背后“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铭文一模一样。

按理说,光线照射到铜镜上,应该出现反射出圆形光亮的平面。可为什么这面铜镜却会神奇地将背面的图案反射出来呢?

铜镜反射出的班驳光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了铜镜的诞生年代。考古发现中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大约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最早的铜镜。铜镜一般为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战国时已很兴盛,制作轻薄精巧,花纹多作几何形或动物形图案。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浮雕的神兽镜和画像镜,很精美。唐代制作的平脱镜、螺钿镜更为富丽,纹饰有人物故事、花蝶、鸟兽等。唐镜的形状,除圆形外,还有菱花形和方形等。宋代出现有柄可执的镜。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

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铜镜作为情人间赠送的礼物,被普遍使用。汉代铜镜种类很多,大部分也铸造有“家常富贵”“长乐未央”等吉祥语。而关于会变魔术的铜镜的诞生,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西汉时期有一对恋人,男的叫阿勇,是一名铸镜师;女的叫晓月,是一位农家女。原本,这对相爱的恋人已经准备结婚了,但由于晓月的父母嫌阿勇家境贫寒,就把女儿许配了别人。

这对恋人依依不舍,出嫁前一个月,泪流满面的晓月在父母的逼迫下,把阿勇送给她的铜镜还了回去。可没想到当天晚上这面定情的铜镜竟自己发出了幽幽的光芒,而且,当这些光芒照射到阿勇其他的铜镜上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些铜镜都能将背面的图案反射出来…

阿勇拿这些会变魔术的铜镜换了钱,终于风风光光地迎娶了晓月。这个美丽的传说,也就此流传了下来。可是,传说毕竟不是事实。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神秘的铜镜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其实,对于透光铜镜的进一步研究,早在900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十九卷中说:“此为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镜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沈括认为,是“冷却凝固”的原理导致铜镜在浇铸时,背面花纹薄的地方冷却得快、厚的地方冷却慢,这种差异在镜面上表现,就形成了铜镜反射出的花纹。

那么沈括的“冷却凝固”原理能揭开铜镜透光之谜吗?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进行了科学攻关成功地破译了这个千古之迷,荣获了国家文物科技一等奖。通过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专家发现铜镜光影形成的秘密首先,能反光的铜镜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它镜体很薄,只有0.5~0.9毫米的厚度。而且,铜镜的边缘较为宽和厚,镜面微凸,镜背的纹饰呈现出凸起的环向分布。

在铜镜浇铸的过程中,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冷却时就出现了一种残余应力。

看,这就是现代科研工作者复制铜镜的过程。凝固的过程中,镜体薄、冷得快;镜环厚、冷得慢。所以,当镜环还在冷凝收缩时,镜体已经凝固具有了一定的刚性。镜环收缩,导致了一种紧箍的应力,而凝固的镜体,则产生了支撑的压应力。两种力量相作用,冷却的铜镜镜体内就有残余应力,在其作用下,令铜镜有了拱起的趋势。

在冷却后,因残余应力而拱起的铜镜,还要经过打磨随着铜镜打磨得越来越薄,其背部的纹饰,在正面出现了肉眼无法察觉的凹凸。所以,当阳光照在铜镜上时,不同的凹凸就造成了反射光的集中和分散,就造成了斑驳光影的出现在西汉时期,铜镜制作较多,也流传下来一些这种能够“透光”的铜镜。应该说,透光镜的诞生,实际上是一种手工艺制作的偶然现象,大概上千面铜镜中,会有一两面这样的。现在,经过人们的研究,铜镜的秘密已经揭开,而且完全能够有规模的复制了。

几年前,上海博物馆曾专门举办过一次中国古代铜镜的特展,展示了150面铜镜:有造型轻巧、镶嵌绿松石和错金银的战国铜镜;还有篆刻着铭文、装饰着连弧纹、乳钉禽兽纹的汉代铜镜;更有纹饰装饰华丽多姿,装饰着团花、瑞兽飞鸟以及葡萄、花草的唐代铜镜;镜型丰富、纹饰纤巧的宋代铜镜等。

这其中也包括这面奇特的汉代见日之光铜镜。在光线照射下,铜镜反射出斑驳光影,成为了中国数千年铜镜文化中闪亮的一笔,更向人们展示着古代先人的勤劳与智慧…

一面铜镜带着美丽的传说,更折射出了中国古老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见日之光铜镜:一面带着古代美丽传说的铜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每天一个鬼故事:古玩铜镜

每天一个鬼故事:古玩铜镜

朋友,后备箱,女人,铜镜,后座,古玩,前方,后视镜,客厅,小路,林荫,盘山路,石凳,车厢,什么也,了一段,朋友说,车厢里,别买,在那,上大路,好的,县城,一面,一面镜子,人行道,低吟,单身,发软,大户人家

2012-07-18

绍兴会稽铜镜 讲述千年神话故事

绍兴会稽铜镜 讲述千年神话故事

会稽,一面,铜镜,别称,典型,佳话,身影,年间,浮雕,神人,瑞兽,画像,神话故事,车马,流动,两汉,上的一,神兽镜,绍兴历史,在国内外,讲述了

2020-09-25

青铜上的书画艺术:“麻姑献寿”人物故事铜镜赏析

青铜上的书画艺术:“麻姑献寿”人物故事铜镜赏析

完颜,铜镜,宋辽金,镜子,时期,长沙,铭文,为帝,元文宗,洪都,人物故事,麻姑献寿,忽必烈,神仙,西夏,何德,一面,东西,南昌,图案,民族,题材,风格,元军,图帖睦尔,前元,笔者,中国,丞相,临安

2017-03-03

李家淇贺文章:商品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定制铜镜

李家淇贺文章:商品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定制铜镜

铜镜,定制,铭文,中国,藏品,时期,特征,经济,千秋,布局,文化,江西,发展,工匠,商品经济,传统,信息,先生,内容,吉语,文字,湖州,艺术,小蓝,研究,一面,作者,人们,历史,商品

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