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玄宗和杨贵妃马嵬坡之变的真正主谋探秘

时间:2018-03-29

由于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及其兄妹在这次事变中被中央禁军全部诛杀,从而清除了大家眼中误国招乱的祸本,结束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昏庸淫乱的政治生涯,为后来平定

提示:本文共有 20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唐玄宗和杨贵妃马嵬坡之变的真正主谋探秘

马嵬坡事变是发生在安史之乱中的一次对唐王朝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由于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及其兄妹在这次事变中被中央禁军全部诛杀,从而清除了大家眼中误国招乱的“祸本”,结束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昏庸淫乱的政治生涯,为后来平定叛乱提供了客观的有利条件,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唐王朝覆灭的命运。

但究竟在这次事件中谁是杀死杨贵妃兄妹的主谋和后台,大概从这次事件发生以后不久的唐代开始直至今夭,人们的看法却仍旧难统一。但细细梳理出来可以概括为大致以下几种:一是认为主谋杀死杨贵妃兄妹的是当时中央禁军的首领,即龙武将军陈玄礼。二是认为风流天子唐玄宗是杀死妖姬杨贵妃的主谋。三是认为马鬼骤杀死杨贵妃兄妹的主谋是唐玄宗的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四是认为宦官高力士是杀死杨贵妃的主谋。当然还有最后还有一种神奇奇异的说法:杨贵妃并没有在马嵬坡被杀,而是她东渡瀚海,去了日本国一个名叫“蓬莱”的仙山上,后来就死在那里。据说日本国某地至今还有杨妃的雕像、“寺塔”及“贵妃墓”云云。当然最后一说也是好事者摘取唐人诗文的片言只语,编织的一则“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已不足为信。

但是擦拭历史的尘埃,撬开历史尘封的大门,不难得出,杀死杨贵妃兄妹的既不是忠实事主的家奴高力士,也不是仁义濡弱的太子李亨,更不是风流夭子唐玄宗,而只能是禁军首领陈玄礼。发生于夭宝十五载六月十四日的马鬼骤事件是唐玄宗君臣所始料不及的。当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的渔阳辈鼓吹响以后,正在华清宫“巡幸”的唐玄宗才大梦初醒。虽然他当即派遣封常清和高仙芝等带兵东征,但是,在“太平积久”和人们“望风惮贼”的形势下,安史乱军很快便攻占了东都洛阳,前后仅用3天。后来,又由于唐玄宗“不练军事心,误听了监军宦官和宰相杨国忠的谗言,不但误杀了封、高二将,而且又接连派遣使者,催促固守淦关的哥舒翰盲目出战。结果,于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哥舒翰被俘投降,淹关失守。当日晚上,平安火不至,军情告急。六月十日,唐玄宗召集宰相议事,杨国忠首倡幸蜀之策。六月十三日黎明,唐玄宗与杨贵妃兄妹、部分皇子、妃、主、皇孙、高力士、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连同中央禁军一千多人,出长安禁苑西北延秋门,向西逃难。

唐玄宗一行于六月十三日黎明匆匆从长安西逃,至午饭时辰到达咸阳。正当他们接踵逃命之时,却被辘辘饥肠所困扰。首先是这些平时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龙子龙孙们都为饱腹而争吵。幸亏附近的百姓闻讯后,争先恐后献上食物,于是这些皇亲贵族得以果腹,但其余随行的禁军军士却只能分散到村落中乞讨求食,竟成了讨饭的花儿乞丐。经过一天多的慌忙逃窜,这些随行的禁军兵士由于饥饿、疲敝而流言不逊,他们愤怒了。没有在沉默中死亡,而是选择在沉默中爆发。这就犹如洪水猛兽,直接威胁到了这批西幸君臣的生命安全。

这时,身为禁军首领的龙武将军陈玄礼,为了息从保驾,便挺身而出,面对这些怒不可遏的哗变兵士说,现在天下现在分崩离析的局面,岂是皇帝之错,只因皇帝被杨国忠蒙蔽,只要杀了杨国忠天下就有救了。接着,他又对玄宗上奏说:杨国忠这人不可留,需要尽早处置。还未等玄宗回答,这时适逢吐蕃的使者在门外与杨国忠交流,六军兵士便以杨国忠与蕃人谋叛为辞,把他斩首以拘,连同被杀的还有杨国忠的儿子杨暄,韩国,秦国夫人及其党羽魏方进,甚至宰相韦见素也为乱兵所挝,脑血涂地,幸亏有人及时拯救,才免于一死。但杀红了眼的哗变兵士并没有因此而怒气稍减,他们又立即把玄宗驻蹿的马鬼骤站包围四合。玄宗慌忙派高力士询问缘由,军士回答说:“祸本尚在”。显然,这些哗变兵士是要把杨贵妃兄妹铲除净尽才肯罢休的。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兵谏,唐玄宗一时手足无措,只得敷衍塞责地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宦官高力士这时看到如不按照军士的要求清除祸本,那么这场兵变将不可收拾,不但自己的生命难保,就连圣躬也有不测之祸。只得从旁进谏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机灵的京兆司隶韦愕也越职上言:“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暑刻,愿陛下速决!这时年已七十有三的唐玄宗在权衡了利弊得失以后,才忍痛决定让高力士杀贵妃于佛堂。稍后不久,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幼子杨烯及拢国夫人与其子裴徽闻变后逃至陈仓,也被县令薛景仙率吏士追捕诛之。陈玄礼及其哗变的禁军兵士这才大悦,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这场以禁军兵士因为饥饿、疲敝而愤怒为导火线发生的马鬼释事变就是这样以杨贵妃兄妹的全部被杀而告结束的。综上所述事实可知,马鬼异事变确实是一次出人意料的偶然事件。因为导致这次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乃是唐玄宗和杨国忠在撞关防务上的处置失当.而对这些失当的处置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后果,无论是高力士还是太子李亨都是始料不及的。因为他们在唐玄宗对哥舒翰“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时,都始终保持沉默,缄口不谏。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短短的三四天内,根本不会对仓促的“西幸”事先作任何精心的预谋和策划,至于“有指挥的行动”云云,更是无稽之谈。如果说对这次偶然事件涉有预谋并进行指挥的话,那只能是龙武将军陈玄礼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马嵬坡之变的真正主谋探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

杨贵妃,高力士,唐玄宗,陈玄礼,太子,日本,杨国忠,宦官,李甫,杨国,主谋,事变,一行,宗室,政事,长安,分析,有任何,国忠,士兵们,杨玉环,李亨,林甫,范阳,马嵬驿,指挥者,有记,长安西,主导,三子

2020-09-06 #短篇故事

郑畋的马嵬坡 唐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 对玄宗既体谅 也有婉讽

郑畋的马嵬坡 唐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 对玄宗既体谅 也有婉讽

杨妃,古诗文,郑畋,唐玄宗,陈后主,日月新,作者,举动,书法,书法艺术,长安,以及对,教学工作,孔贵嫔,张丽华,景阳,杨贵妃,秘书省,隋兵,天子,部员,外郎,放松心情,会昌,朝代,后尘,古诗词,创意,后人,同行

2007-03-08 #经典故事

杨贵妃魂断马嵬坡 哭的可不止唐玄宗

杨贵妃魂断马嵬坡 哭的可不止唐玄宗

禄山,李林甫,王忠嗣,杨贵妃,贵妃,安禄山,林甫,胡人,杨氏,朝廷,范阳,太子,名将,契丹,故事,意识,报告,汉人,唐玄宗,刘骆谷,天子,关系,动向,原因,叔父,吐蕃,天宝,夫人,感情,朔方

2020-09-06 #故事大全

马嵬坡 陈玄礼兵变逼死杨贵妃 唐玄宗为何不杀他?

马嵬坡 陈玄礼兵变逼死杨贵妃 唐玄宗为何不杀他?

杨玉环,陈玄礼,玉环,杨贵妃,李隆基,对杨,唐玄宗,内容,安史之乱,朋友,皇位,马嵬,列土,唐玄,士兵们,安禄山,杨国忠,大家好,天地人间,事件,刽子手,兄弟,停驻,作品,公愤,凶手,兵士,军士,历史,参与人

2012-08-05 #故事会

杨贵妃当年在马嵬坡真的被唐玄宗杀死了么?

杨贵妃当年在马嵬坡真的被唐玄宗杀死了么?

杨贵妃,唐玄宗,白居易,对杨,贵妃,长恨歌,作者,悲剧,遗体,唐玄,去寻找,安史之乱,女人,方法,皇帝,神话,结果,将士们,那一天,后宫,人力,人代,主题,仙境,压力,典故,决心,图片,实体,宗派

2017-05-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为什么唐玄宗要在马嵬坡将杨贵妃赐死?

为什么唐玄宗要在马嵬坡将杨贵妃赐死?

杨国忠,杨玉环,杨贵妃,安禄山,李林甫,贵妃,皇帝,杨国,皇后,杨玄琰,杨玄珪,李瑁,李亨,武惠妃,高力士,叛军,女子,官员,安史之乱,朝廷,机会,玉环,父亲,洛阳,荔枝,都城,却没有,唐玄宗,哥舒翰,在锋

2010-03-19 #故事阅读

唐玄宗是皇帝 权力无边 为何他在马嵬坡不保护弱女子杨贵妃

唐玄宗是皇帝 权力无边 为何他在马嵬坡不保护弱女子杨贵妃

唐玄宗,杨贵妃,李亨,杨国忠,皇帝,这件事,唐肃宗,士兵们,李瑛,缢死,事件,李辅国,陈玄礼,事变,剧照,四川,时候,张氏,皇位,马嵬,有关,合当,唐玄,这几个人,太子,事情,关系,安史,理由,目的

2015-06-28 #故事会

唐玄宗那么爱杨贵妃 为什么在马嵬坡 还是下令将杨贵妃缢死?

唐玄宗那么爱杨贵妃 为什么在马嵬坡 还是下令将杨贵妃缢死?

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皇帝,杨国忠,利益,朝政,李唐,贵妃,将士们,国忠,唐玄,明君,陈玄礼,高力士,对杨,电视剧,大唐,会报,一家,乱臣贼子,军心,公主,哥哥,后宫,士兵,大乱,大臣,宠臣,安史之乱

2014-08-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