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现场|程十发美术馆今开馆:呈现其艺术人生与林风眠特展

时间:2018-04-07

这座以知名画家程十发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从筹建至今历时3年

提示:本文共有 60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作为“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的程十发美术馆今天(12月18日)对外开馆,明天起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以知名画家程十发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从筹建至今历时3年。该馆兼具作品展陈、学术研究、教育推广、文化交流、收藏保管、公共服务六大功能。至此,上海已有两座以程十发名字命名的艺术场馆。

程十发晚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一百多件历代书画作品捐献给国家,这些书画曾经给程十发带来无数巧思妙想。在今天的程十发美术馆开馆大展中,可以看到他捐赠的王蒙、陈洪绶、唐寅、徐渭、董其昌、傅山等历代名家的精彩作品。开馆大展同时也呈现

了“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

程十发美术馆内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程十发(左2)与唐云、谢之光等一起作画的照片

作为开馆大展,“程十发艺术系列大展”今天开幕,涵盖“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 “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 “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和“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四个展览,多角度展现程十发的艺术人生。

黑白体块构建的艺术空间

程十发美术馆是上海市“十三五”时期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之一,以国家重点美术馆和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为目标而建造。该馆位于长宁区虹桥路1398号,总建筑面积11500平米。

程十发美术馆是以程十发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海派与传统中国书画艺术的沿革为纵脉,以程十发与现当代国际艺术潮流的比较为连横,主要研究、展示以海派书画篆刻为主,兼及中国以及世界近、现、当代美术作品的现代美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是程十发美术馆的建设和运营主体。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美术馆馆长施大畏表示,新建程十发美术馆实则就是建立一个交流平台,一处崇尚文化、致敬大师和置地心灵的文化高地,使中华海派艺术的馥郁更为传香,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据程十发美术馆总设计师陈剑秋介绍,因为这是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体现名人的特点。“希望它是一个既现代化,又有中国文化传承的美术馆。”

程十发美术馆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采用木石造型堆叠的体块设计,呈现出空间层次交错的视觉效果,建筑包括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涵盖展示陈列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多功能报告厅等空间。整个建筑是现代感的构成,简约、干净,以黑白为主调。陈剑秋表示,“在设计建筑时希望在其中体现江南文化的特征,展现粉墙黛瓦的感觉。建筑外面的环境则有绿地,有水,和江南相呼应。同时,简约的绿化可以把建筑衬托出来。而美术馆室内也延续了黑白的色调,以木头做的吊顶及局部的红色区域来增加美术馆的温情。”

程十发美术馆天窗设计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美术馆天窗的设计,步入序厅,上空直通屋面的大空间,可以使得空间更明亮,视野更开阔。程十发美术馆总建筑高度最高为28.45米,地上三层,包括展示陈列用房、公众服务用房等;地下室一层,包括藏品库房、报告厅和停车库等。陈剑秋表示,这个馆即是学术高地,也是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室外环境也是对市民很友好。同时,临展厅是一个无柱空间,为布展提供了自由度。

程十发 《屈灵均像 》 1978年 中华艺术宫藏

对于这座美术馆的定位,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告诉澎湃新闻,位于上海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是程十发家乡的场馆,带有纪念馆性质,而程十发美术馆则是以程十发命名的美术馆,“我们不仅是展示程十发的作品、文献,将来也会展别的东西。这个馆有上海中国画院作为依托,画院优质的资源也是这个馆的资源。这次拿了林风眠的作品展出,画院还有很多好作品,将来会不定期地推出其他画师的作品。一楼、二楼的展馆我们会面向社会开放,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

当代海派艺术的集大成者

程十发 (1921—2007年),名潼,上海松江人,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生前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上海文联委员。

展览现场 程十发年轻时候照片

出生于江南水乡松江枫泾的十发先生,家里三代为医,其父雅好丹青,故其幼年即接触书画,启蒙于《芥子园画谱》。18岁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吴昌硕弟子王个簃诸先生,毕业那年还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了个人画展。此后,程十发曾通过画“小人书”来赚取家用。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进入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任美术创作员。

作为当代海派艺术集大成者,十发先生所作无论人物、山水、花鸟、还是连环画、插画、年画等都堪称一流,尤以个性鲜明的国画人物饮誉画坛。从他诸多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陈老莲的影子,又能品到徐渭、八大、石涛和华新罗等人的韵味。

程十发 《牧羊小品 》1973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他在人物画创作中,不管历史题材,还是现代题材,都善于糅合古典、并表达出民间及生活感受,以及个人情怀,拓展了国画的审美空间,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在近现代画坛上,有两位画家擅长描绘少数民族人物,有着“北黄南程”之称。“北黄”指北京的黄胄,“南程”则指上海的程十发。

程十发 《衣被天下之愿望》 1982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1957 年,程十发曾赴云南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体验生活,而这次云南之行也使其在艺术风格上产生了改变,形成了独特的“程家样”。在实地写生中,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和风土乡情,都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热情,从《泼水节》《瑞丽江边》《傣族赶摆》到连环画《菠萝飘香的季节》都充满浪漫的生活情趣。

程十发 《赶集》 1973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除了国画创作,最为人们熟知和称道的无疑是十发先生的连环画作品。作为当代连环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一生共创作了30 多部连环画,如《野猪林》《葡萄熟了的时候》《毕加索的和平鸽》《冬天和春天》《东郭先生》《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孔乙己》《画皮》等。

展览现场

在此次“程十发系列大展”中,观众既可以看到程十发所收藏的中国书画,包括陈老莲、金冬心、陈继儒等人的作品,也可以看见程十发是如何糅合古典,创作出属于自身风格的作品。同时,穿插在展厅内的文献、照片等也能帮助观众走进他的艺术人生。

元 《王蒙》 修竹远山图 上海中国画院藏

系列展览勾勒程十发的艺术人生

澎湃新闻了解到,程十发美术馆开馆展“程十发艺术系列大展”涵盖四个展览。其中,“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展现程十发的艺术成长、艺术道路,全面展示程十发的书画艺术成就;“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是程十发先生自己珍藏的一百多件历代书画作品的全面展示,程老晚年时将这些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呈现上海中国画院众多画师历年来的重要作品,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和文献,以飨观众;“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呈现林风眠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四十幅作品,展现出他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至臻至善的艺术境界。

展览现场

程十发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大师,他的艺术生涯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他用自己的作品为时代、为社会、为人民树碑立传。“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作品、文献”展分为“新风、胜流、雅韵、别调”四个部分,辅以精选的历史文献,全方位展现程十发先生开时代风气之先的艺术成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张迪平向谢春彦介绍她收藏的一件程十发药方

知名画家张迪平收藏了一张程十发在画院写给她的药方,这一次也在展览中展出。

知名画家谢春彦说,现场看程十发先生的画作,回想起与他在画院共事时的点点滴滴,感慨不已,“有一些作品,就是亲眼看他画出来的。”

篆刻家韩天衡于1973年拜晤程十发先生,深得赏爱,曾先后为其治印约百方。在展览现场,韩天衡告诉记者,“谈到海派绘画,程十发是一个伟大的、绕不开的人物。他特立独行,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传统的中国绘画有非常多的突破。”

韩天衡

在谈到此次大展时,韩天衡回忆了1974年在上海美术馆看程十发被批为黑画的作品的经历。“当时我在一张《芭蕉金鸡》面前欣赏了一刻钟,画得好极了,笔走龙蛇,气象宏大。我和他共事了很多年,看到这个展览,好像又见到了他。”

明 唐寅 《红桥看花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程十发的艺术精神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便是“精艺报国”,晚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一百多件历代书画作品捐献给国家,便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诠释。这些书画曾经给程十发带来无数巧思妙想。展览“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程十发捐赠作品” 将程十发的古画捐赠比较全面地展示出来,以飨观众。在这些捐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蒙、陈洪绶、唐寅、徐渭、董其昌、傅山等历代名家的精彩作品。

清 罗聘 《驴背钟馗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金冬心漆书册

在展览现场,西泠印社副社长童晏方告诉记者,“程十发先生曾多次邀请我去他家看藏品。他能有这样的成就,除了天赋、勤奋外,还与以古为师是分不开的。他画连环画,善于吸取,大家都学陈老莲,但陈老莲的风格及自身风格却在他这里有所体现。”

陈洪绶《古风今赏》(局部)

大师云集的海派艺术家星河中当属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家星群最闪耀。程十发是其中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重要一颗。1956年,程十发作为年轻的画师与前辈画师一起进入刚刚筹建的上海中国画院,随后又不断有新人加入。斗转星移,大半个世纪划过,程十发与画院师友共同努力,将灿烂的艺术人生留在上海中国画院,以璀璨的艺术星光装点夜空,为星空下的行路人照亮前路。

《秋色斑斓图》(局部) 恽寿平

此次系列大展中的“星光璀璨——程十发和画师们艺术文献展”展出上海中国画院众多画师历年来的重要作品,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和文献,立体呈现以程十发先生为纽带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们的艺术成就。

谢稚柳 《青绿山水》 196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吴湖帆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此次系列展览中,除了展示程十发的艺术作品外,“灿若晨星——林风眠特展” 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创作的作品,展现出他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至臻至善的艺术境界。

林风眠《柳林》20世纪5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林风眠《金鱼》20世纪4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作林风眠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也是现代中国画坛的大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用实践摸索出一条中国画改良之路;更主要的是,他身体力行了一种精神,一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奉献精神,它包括了对艺术本体的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也包括了对艺术观念的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

林风眠《秋鹭》20世纪7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在林风眠先生定居香港的许多年中,每次程十发先生赴港必去看望林先生,这不仅是两位杰出画家彼此欣赏、情谊渐深的见证,也是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代表组织向林先生问候与致敬的责任。

————————————————————-延伸阅读:

程十发谈画录

关于“传统与创新”

中国画要有民族性、时代性。画一张画,要有民族自己的东西,要有吸取外来的东西为我们的民族所用,而不是吸取了外来的东西而变成了外国的东西,要化进来而不能化出去。当然这不要下结论,而要百花齐放。我认为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是主要的,这方面我们有教训。

画中国画,应该首先解决“古为今用”,先继承遗产,发扬民族自己基本的东西,这是绝不能丢掉的,在不丢掉的前提下,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不要把“洋为中用”去冲掉“古为今用”。

传统有个意、形、神、法,古代的大家都具备这些条件。古代画家有不足的地方,要后代继承、发扬加以补充,现代画家有不足的地方要靠后代加以发展。

所谓传统就是用笔、用墨,要加以研究。要有笔有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不是简单地模仿,甚至抄袭古人具体的一笔一墨。

脱离艺术传统,本身不是艺术。什么叫艺术?是在表达一个人的思想,而不是单纯讲故事。画画应该是画人的思想,不光是画形体。

程十发《第一回胜利》1956年 上海中国画院

关于“风格与创作”

要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先要形成个人的艺术性格。我的风格是因为通过学习求得与前人不一样而形成的。总之,每个作者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扬长抑短,自然会有自己的面貌。

“真”是最美的,“真”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而与别人不一样。如果画得与别人一样是模仿人家。不要认为自己的缺点被人抓住而感到难为情,也许这正是自己的长处。

我的作品的母亲是我们伟大的生活,我们有了生活,创造了比生活更美善的作品,其目的还是献给生活,我们的伟大的母亲。

技法如果没有思想,没有意,没有感情,就很难办。如果没有和感情结合起来,技法则是没有用的

神与形的关系是无形不出现神,只有形也不一定会达到神,神不等于同客观上的形完全一样。

画山水不能画成旅游图,画花鸟不能画成挂图,艺术要用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性。

程十发速写作品

关于“画技与画法”

客问余,何为画法?余云:初学时,落笔之先搜索法度,熟后信手拈来,不求画法而得法度。此即画法,亦为上法。

有问余何为国画技法之特点,余不惑而曰:自一笔始,一笔而终者谓之国画。昔张僧繇有一笔画,广义言之,即用笔一以贯之者,此民族之特色也。中国艺术传之东瀛往往称“道”,如花道、茶道、书道等等。“道”者有一自始至终变化之法式,如舞剑、拳术,何处开合,何处进退,何处虚实,自始至终一气呵成。

“法”,从头到底石涛把它归成一句,叫“一划”,这一划都贯彻在法度中,特别是写意画,工笔画也如此。

画画要追求偶然性,偶然性偶于必然性,要做有心人,当偶然性出现时,就被有心人抓住,偶然性引出必然性,为别创一格带来好处。

艺术要追求偶然性,偶然性从必然性中来。画要有天趣、味道,追求修饰就乏味,追求原始、天真的有味。原始的彩陶、壁画在当时并不追求什么技法,但富有味道。

作画要从大处入手,不要太注意细微的部分,过分仔细了,平均对待,反失去了重点,也失去了必要的偶然性,缺乏艺术趣味了。故画人物要同画速写一样,要注意大轮廓,先取势,缓刻划。

展览现场

关于“书法篆刻和画外功夫”

中国画是书画合一。

从元代以后,中国画上就出现了有较长篇的题字,这样更要求画家有书法与文学的修养,如扬州画派中像金农那样的作品,可以说他有时还依靠题字而并不依靠画的本身。

我们的祖先在线条发展的途径中有了那么多千变万化的创造,同时又发展了我们的另一种艺术语言,就是书法,我们书法的始祖也就是线条的图画,它们一直结合在一起,今天的用绘画来工作的人们,也必须从书法的变化中求得它们发挥线条美的艺术才能。

艺术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要研究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整个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构图上的虚与实,色彩上的冷与暖,用笔上的轻与重,艺术处理上的写实与变形......一幅好的吸引人的作品也就是充满矛盾的作品,反之四平八稳的作品绝不是好的作品,充其量是平庸的作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现场|程十发美术馆今开馆:呈现其艺术人生与林风眠特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十发为一程: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人物画蜚声“连坛” 惊艳世界

十发为一程: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人物画蜚声“连坛” 惊艳世界

程十发,连环画,创作,先生,孔乙己,小人书,中国,儒林外史,父亲,李仲乾,顾炳鑫,枫泾,一等奖,作品,书籍装帧,书画,二等奖,人物,全国,小时候,插图,松江,母亲,水乡,海派,画皮,老师,展览,影响,刘继卣

2015-05-24 #故事阅读

程十发《西湖民间故事》精彩绘画!郭沫若题字!

程十发《西湖民间故事》精彩绘画!郭沫若题字!

程十发,西湖民间故事,故事,郭沫若,人物,名家,杭州,方面,绘画,西湖,题字,那本,许仙,责任编辑,名小吃,楼外楼,湖边上,世界,上海,三杰,东坡肉,书画,海派,再加,彩图,年画,插画,插图,搜狐,明珠

2020-05-21 #经典故事

珍稀少儿图书 1956年一版一印 洪汛涛著 程十发绘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经典神话故事

珍稀少儿图书 1956年一版一印 洪汛涛著 程十发绘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经典神话故事

都会,买家,洪汛涛,程十发,少年儿童出版社,拍品,地方,交易,书籍,价格,品相,封面,藏书,缺陷,时间,插图,神话故事,经典,质量,通知,参照图,为避免,任何问题,后付款,少儿图书,有缺陷,有任何,特殊情况,神笔马良,请仔细

2020-08-10 #故事会

河南省首家小学校内美术馆洛阳市实验小学“花儿”美术馆开馆首展

河南省首家小学校内美术馆洛阳市实验小学“花儿”美术馆开馆首展

美术馆,老师,花儿,学校,代表,开馆,洛阳市实验小学,梦想,洛阳市,洛阳,美育,刘茂,王绣,新中国,主任,儿童,作品,党委书记,庆祝大会,局长,教育局,社会各界,艺术,责任,领导,发展,新中国成立,凯东,于培,叶鹏

2015-08-15 #小故事

株洲博物馆 株洲美术馆开馆啦!明天起对外开放

株洲博物馆 株洲美术馆开馆啦!明天起对外开放

株洲,展厅,民俗,博物馆,文物,历史,场景,自然地理,展示了,商贸,文物展,湘东,神农,美术,展览,传统,北站,四大,渔猎,湖南省,动植物,站下车,中心广场,主题,人生,先进集体,公交车,农耕,国家,墓葬

2019-05-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97岁离世前 他曾为我们讲述与徐悲鸿 林风眠 吴大羽的故事……

97岁离世前 他曾为我们讲述与徐悲鸿 林风眠 吴大羽的故事……

丁天缺,吴大羽,艺术,艺术家,图说,官方,美术史,国立艺专,作品,先生,画家,塞尚,林风眠,靳之林,里孤山,艺术人生,上海,时候,时期,现代主义,美术,老祖宗,问题,赤子之心,丁善,出生于,吴冠中,张画,徐悲鸿,得多

2014-12-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开馆啦!明起市民可去这里看尽株洲的“前世今生”

开馆啦!明起市民可去这里看尽株洲的“前世今生”

株洲,博物馆,美术馆新馆,方式,刘姝,北站,新闻网,文化,有效证件,株洲市,课堂,站下车,体温,主题,中心广场,公交车,公示,展厅,来源,美术,观众,门票,馆内,收费,微信公众号,总建筑面积,景区内,民俗文物,刘丽平,坪内

2014-12-25 #故事会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

...,美术学校,艺术世界,专业,全国,公费留学,初中部,博物馆,艺术人生,家庭,学期,奖学金,命运,国民政府,大门,大展宏图

2009-12-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