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正月理发死舅舅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习俗考

时间:2018-04-25

那么,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古人基本上是不剪发的

提示:本文共有 25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正月理发死舅舅,二月二龙抬头理发”习俗考

文:枯木

旧俗“正月不剪头,理头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正月里是不理发的,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才会去理发部(现在叫美发厅)剪头理发,觉得寓意很好,龙出头,大展宏图,也意味着新的开始。那么,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古人基本上是不剪发的。上古五刑从夏朝开始“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从周朝开始,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髡刑可以说是很严重的刑法,对于古人来说,被髡刑意味着极大的侮辱。

这在《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有明确记载。受传统影响,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和胡须不能剪,否则被认为不孝,被人剪去须发被认为是奇耻大辱。春秋时屈原在《涉江》里有“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描述的就是当时的隐士“接舆、桑扈”不和统治阶级合作,宁愿冒着不孝和被人侮辱指点,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懑,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髡刑在西汉时由于“缇萦救父”事件,感动了汉文帝,于是将髡刑变为“城旦、舂”,就是指犯了轻微法律本该处以黥面割发的侮辱刑法,变成了守城或者筑城的劳力。但是髡刑还是存在,并没有消失。众所周知的故事就是魏武皇帝曹操“割发代首”,由于行军曹操自己的战马受惊踩坏了庄稼,按律当斩,但“刑不上大夫”,于是以发代首,割掉一绺头发来惩罚,这让当时的军队立马军纪严明。虽然有人讽刺曹操,但是也可看出髡刑是多么的严厉,古人对自己头发是多么的爱惜。

故人不剪发不代表不理发,注意“理”和“剪”是有区别的,《诗经》“予发曲局 ,薄言归沐。”意思是说当头发卷散蓬乱之时 ,快去把它梳洗一番,说明古代就注重梳理。“沐”专指“濯发”,而濯发清理就需要用篦子和梳子,统称“栉”,成语中“栉风沐雨”就是用梳子和篦子来形象的比喻风雨。其中梳子是用来梳理,篦子则用来去虱子和虱卵“虮子”。头发长自然容易脏,长虱子也是正常现象。比如,像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唐朝的白居易都留下过捉虱子的诗句。嵇康是这样写的:"性复多虱,把搔无己",杜甫的《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耳聋须画字 ,发短不胜篦”之句,宋朝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篦子

唐代银鎏金梳子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谢安傅在《晋书》七九卷中曰:“(桓 )温后诸安 ,值其理发。”。由于一个人长时间不剪发,头发会很长,里边藏污纳垢,不容易清洗,这就需要清理。在古语中“沐浴”就是指洗发和洗澡,所用的“浴液”自然没有现代东西,而是现在追崇的天然产物皂角树的“皂角”,把皂角晒干捣碎来用,怎么也没想到现在我们又回归到古代,讲究天然绿色,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皂角

古人头发基本上是不会剪的,只可能修理和养护,但是胡须古人是会剃的,据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勉学》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说明至迟在南北朝以前就有剃面一说。到了唐宋时期,专门整理发髻,编辫子,剃面的手艺人便开始盛行,据记载最晚在宋朝就有了理发坊,并且用老以前的官职“待招”来尊称,“待招”也指宫廷画师等一类有技艺的匠人。

汉代剪子

唐代银剪子

到了元朝,由于蒙古人、色目人等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而且少数民族喜欢剃发留辩,所以剃发剪发开始流行,但是汉人还保留着传统,不剃发,只略微刮面。到了明朝,也只是篦头梳理,剃头只是针对小孩子一类,如《金瓶梅》第五十二回描述了理发铺“小周儿”给西门庆“蓖头梳发”,给“官哥儿”剃头情节,也说明了明朝是束发戴冠,不会剃发。

明代剪子

到了清朝满族人入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在清顺治四年开始强制实施,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改削发为剃头 ,从此便改“理发”叫“剃头”。意图保持满族不被同化,不少汉人为了保留头发惨被杀害,但是也因为鸡蛋碰不过石头,最终两百多年的奴化,最终形成了剃头发型。不过可笑的满族却被同化了,只是留下了头型和旗袍。辛亥革命后,男子再不用留辫子 ,于是人们纷纷剪头发而成时尚 ,理发也随之改称为“剪头”了。随着和国际上文化交流,头发于是和国际发型开始接轨,几千年的长发不见了踪影。理发行业从清朝开始迅速发展,到了现代理发铺更是遍地开花。这些年从业人数激增,老技师变成了年轻人,“理发铺”变成了“美发厅”。

清朝剃头

但是不管怎样变,“正月不剪头,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却颇为盛行,据传这来源于清朝满清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汉民心怀故国,于是在正月相约都不剃头,以示不忘旧君,称为思旧。因为谐音变化,思旧成了死舅,死舅又倒回去,反成了不剃头的一个理由。当然,这只是人们表示反抗的一个小手段和变相的表示不满。而且春节传统习俗,“有钱没钱,光头过年”,意思是再没钱,在春节前也要沐浴换衣,梳理头发,喜庆新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在腊月理发剪发成为常态,以至于到了正月没人理发,然后人们以讹传讹,吓唬那些腊月不愿意理发的子弟,让他们赶紧在腊月理发。

民国剃头刀

而二月二龙抬头理发的来历,和前边正月不理发有很大关系。古人喜欢观天象,并且结合农事稼作。而季节则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来判断。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崇拜,人们潜意识都认为自己是一条龙,龙抬头再加上正月不理发,正好二者结合,所以就成了二月二理发,人们都把自己看成有出息的龙的传人,这一天理发代表要正式开始新的一年的创造和收获,期望老天保佑,大富大贵,成就斐然。

总体来说,二月二龙抬头理发这个传统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有利于人们心理暗示,振奋精神。至于正月理不理发就看个人爱好了,也不必要太过于讲究太过于拘泥,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2017-2-27龙抬头

榆木斋出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正月理发死舅舅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习俗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习俗 你过那一个?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习俗 你过那一个?

二月二,习俗,说法,龙抬头,这一天,民间,三社,芥菜饭,人们,传统节日,传说,地区,日子,龙头,伏羲氏,农历二月,春龙节,好兆头,农事,农历,土地,思旧,生日,玉米,玉帝,猪头,种子,粮食,舅舅,草木灰

2012-04-27 #经典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你那里有哪些习俗 你知道多少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你那里有哪些习俗 你知道多少

二月二,猪头,剃头,习俗,机械,图王,农历,农民,土地,把头,生日,猪头肉,舅舅,田间,龙抬头,部位,土地公公,给朋友,家家户户,来平,在北方,健康美食,土地神,九天,传统节日,人工,传说,内脏,凑钱,农村

2011-09-04 #故事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龙抬头的神话故事

玉龙,二月二龙抬头,习俗,龙抬头,二月二,金豆,人们,米粒,人间,以示,农历,传说,太白金星,妈妈,小朋友,日子,神话故事,民间,皇帝,龙头,二月初二,剃龙头,宝贝们,小朋友们,有哪些,这一天,金豆开,李玥,李志,武则天

2013-04-18 #故事会

二月二龙抬头 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呢?

二月二龙抬头 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呢?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传说,玉龙,人民,开笔,二月初二,金豆,传统,土地,孩子,生日,碾子,降雨,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土地公公,炒玉米,习礼,伏羲氏,伏羲,周武,华胥氏,敬龙,次大,保丰,土地神,龙抬,中国

2009-06-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习俗和禁忌你记住了吗?

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习俗和禁忌你记住了吗?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龙头,苍龙,人们,农历,雨水,代表,节气,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土地,禁忌,粮囤,龙眼,这一天,以示,日子,地方,我国,糖豆,粮食,草木灰,敬龙,玉龙,龙子,降雨,土地神,金豆

2012-06-08 #短篇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传说与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传说与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龙王,金豆,人们,民间,习俗,二月初二,小龙,星象,玉帝,猪头,习惯,传说,农历,我国,地方,苍龙,降雨,云兴雨,亢宿,伏羲氏,玉龙,龙子,龙是,龙皮,春龙节,角宿一,万物

2017-06-19 #短篇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习俗汇总 二月二理发需要带身份证吗?龙抬头是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习俗汇总 二月二理发需要带身份证吗?龙抬头是什么?

二月二,人们,龙抬头,玉龙,太阳糕,太阳,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节日,变化,金豆,这一天,习俗,猪头肉,猪头,苞米,龙鳞,玉猪龙,二月二日,人间,传说,关系,民间,天文,天河,时间,星象,灯盏,秦皇岛市,苍龙

2016-03-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 除了理发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二月二龙抬头 除了理发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习俗,二月二,传统,剃头,二月二龙抬头,龙皮,什么意思,这一天,好兆头,人们,地区,姑娘,民间,说法,粮仓,草木灰,龙头,林希,区的,小仓,年有,小铁,扶龙,龙子,傍晚时分,圆来,好的,金豆,主妇,大仓

2013-08-2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