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端午假期三天 想家庭教育更有效 这件事要做 这件事一定不能做

时间:2018-04-29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老父亲老母亲,免不了又要焦虑急躁一番,像端午节这样极具教育意义的特殊节日,家长们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提示:本文共有 18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又要来了,

这也意味着,

开学还没多久,

孩子们又要放假了。

每当这个时候,

我们这些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老父亲老母亲,

免不了又要焦虑急躁一番,

像端午节这样极具教育意义的特殊节日,

家长们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小麦认为,

端午假期三天,

想要家庭教育更有效,

这件事一定要做,

这件事一定不能做!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端午节蕴含着我国渊远流长的

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

端午的由来,众说纷纭,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为:

农历五月初五是楚国爱国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

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逝世。

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成长、

素质修养的培养,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孩子而言,

传统节日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出行游玩,

而应该是塑造孩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的最好时机。

但这不能只靠父母严肃的说教,

亦或是依靠课本上写的礼仪廉耻等,

应该从传统节日开始,

将传统文化习俗潜移默化地、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传承给下一代。

当孩子自己处于端午节的氛围中,

自然会对某些充满仪式感的行为感到好奇,

譬如如何包粽子、怎么制作香囊、

为什么要挂香囊、

赛龙舟是怎么一回事、

五色丝有什么用、屈原是谁等等。

而家长们要做的,

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循循善诱,

培养他们的民自豪感,

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

带着孩子包粽子、挂艾蒿、看龙舟竞渡

都是一些老黄历,

没什么用,

粽子鸭蛋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

有这闲工夫,

了解什么传统文化,

还不如让孩子多写写作业。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孩子玩的、学的、穿的、吃的

确实越来越被“西方文化”所占据:

看美国动画片、去迪士尼乐园玩、

从咿呀学语时期就开始跟着北美外教学英文,

钢琴、油画、古典乐……样样不落;

对于圣诞树、南瓜灯、万圣节

的熟知程度和追捧热情,

甚至远远超越了端午节、

五彩绳、灶王爷等等的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碰撞

作为家长,

给孩子多元化的培养

自然是有必要的,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明确

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只是人云亦云,

更不懂得从小就给孩子树立明确的价值观。

英国教育家巴卢曾经说过: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

孩童耳听一言一语,

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董卿出生在上海的书香门第,

从小便抄古文、背古诗,诗词歌赋、小说名著。

谈吐不凡,又谦虚好学,

这一切都离不开她一直以来接受的文化熏陶。

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李嘉诚,

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感叹,

是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弟子规》

《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

等弥足珍贵的知识,

不仅养成了他好学勤读的习惯,

练就了超乎常人的记忆和思考能力,

也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为他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传统文化是孩子品行塑造的重要基础,

让孩子真正接受、喜爱上

传统文化是塑造孩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过程。

3天假期,忍住不要逼孩子学习

前面那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这第2件嘛,

是一定不要做的。

坚决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习!

李波老师讲:

教育是用一个人的灵魂,

去唤醒另外一个灵魂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孩子,

在灵魂上发现自我,

成长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

当一个孩子,在意识上,

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时,

你就是逼着他去做作业,

又有何意?

布鲁姆目标分类图显示:

孩子在课堂上应该集中学习需要应用,

分析和创造等比较困难的内容,

家里应该学习更加简单的记忆和理解的内容。

所以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

放在引导孩子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上面,

而不是在家庭教育中兼顾老师的职责,

逼迫孩子学习做作业。

而且,如果你是一位有心的父母,

一定会知道,

只要你的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其实你就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结果,

结出来的这个果子,

它的名字叫:认真生活。

有了这颗“认真生活”的果子,

学习,他能不上心吗?

记住:永远都有不上进的大人,

还真没有不上进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上进,

是因为你从来都在逼着他上,

而不是他自己要上进。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绩而言,

多学这3天,少学这3天,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灵而言,

你做了这2件事,

那么,你的孩子,

他的眼里会有道光,人生会开始有方向。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贺新郎·端午》中描述道: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元代诗人舒頔则在《小重山·端午》中这样写道: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很显然,

端午节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过节活动,

希望篇文章,

带给大家一个更有意义的端午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端午假期三天 想家庭教育更有效 这件事要做 这件事一定不能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件事 干得漂亮

这件事 干得漂亮

军人,爸爸,家庭,军嫂,临汾旅,军营,军人家庭,妈妈,我的爸爸,使命,女儿,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故事,日子,父亲,父母,营长,驻地,活动,去哪里,慢慢地,是一名,张海,左丽,徐梓,徐培,徐营,终凝,为人民服务

2011-01-27 #小故事

家长 教育孩子这件事 你不能偷懒

家长 教育孩子这件事 你不能偷懒

孩子,家长,老师,朋友,成绩,问题,作业,家庭作业,成就感,时间,学习上,和家,卷子,学习成绩,心思,数学,孩子是,就算是,数学老师,张家庭,生和,连家,关键,关系,借口,学生,创造条件,别无他法,动地,同学

2020-07-22 #短篇故事

家长 教育孩子这件事 你不能偷懒

家长 教育孩子这件事 你不能偷懒

孩子,家长,老师,朋友,成绩,问题,作业,家庭作业,成就感,时间,学习上,和家,卷子,学习成绩,心思,数学,孩子是,就算是,数学老师,张家庭,生和,连家,关键,关系,借口,学生,创造条件,别无他法,动地,同学

2020-07-22 #短篇故事

当钥匙打不开锁的时候 一定要记住先做这件事

当钥匙打不开锁的时候 一定要记住先做这件事

钥匙,锁眼,保安,家门,下子,昨天晚上,想法,手机,我家,电筒,电梯,管理处,插不进去,打开了,夜黑,健身会所,人家,好气,开锁,怎么回事,感觉,房间,把手,插进,时候,朋友,正反面,样子,百思不得其解,答案

2018-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养狗的你 出门一定记得这件事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养狗的你 出门一定记得这件事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时候,狗狗,牵引绳,主人,是这样,养狗,地下车库,爱狗,事情,便器,原因,办法,地方,无法挽回,概率,毛孩子,美名,生命,遛狗,车祸,香肠,投毒,不喜欢,下一秒,你是否,但不管,会发生,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再怎么

2007-06-03 #长篇故事

《无爱可诉》看完泪奔:给孩子最好的爱 莫过于做好这件事!

《无爱可诉》看完泪奔:给孩子最好的爱 莫过于做好这件事!

孩子,阿廖沙,父母,儿子,妈妈,母亲,对孩子,父亲,是最好,爱的,家庭,学校,家庭教育,尸体,意识,玩游戏,警察,一句话,为你好,别人家,孩子是,心理气氛,爸爸爱妈妈,榜样的力量,米多,那爱,新生活,解决了,长大了,上周末

2019-07-19 #故事会

数学150分上清华 学霸建议:小学一定死磕这件事 别等初中后悔

数学150分上清华 学霸建议:小学一定死磕这件事 别等初中后悔

孩子,应用题,数学,故事,线索,思维,天赋,大忙,做题,大数,套书,审题,小学,小数,情节,思路,条件,类型,过程,问题,孩子学,让孩子,量身定制,不费力气,事实,之和,习惯,后天,公式,优惠券

2017-06-06 #故事会

全区幼儿园将分批错峰开园 家长别忽略“安全”这件事!

全区幼儿园将分批错峰开园 家长别忽略“安全”这件事!

孩子,家长,全区,幼儿园,公共场所,家庭,开园,消防安全,火灾,火场,报警电话,火灾隐患,让孩子,要做好,先农村,后城,教育厅,中班,习惯,儿童,作用,住户,信息,别忘记,厨房,功能,口诀,号码,大班,地方

2014-07-2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