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未都:历史上的5次收藏热 错过这次 留下后悔

时间:2018-05-11

知道人类最早的收藏是什么吗?答:粮食的收藏

提示:本文共有 22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何为收藏?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财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知道人类最早的收藏是什么吗?答:粮食的收藏。

当我们的衣食问题解决以后,我们才注重精神的需求,这时文化标识的东西对我们每个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国历史上有过五次收藏热,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第一次收藏热:北宋时期——

我们今天的文化是在宋代以后才定型的。从史学家的角度看,宋代的文化是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一千年的一种基础文化。宋代是一个收敛型的社会,对文化有一种聚集的想法,收藏热就形成了。尤其有了宋徽宗这样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政治上碌碌无为,艺术上却非常有造诣。他创造了一种非常漂亮的书体,叫做"瘦金体"。我们知道,所有法书作品在宋代以前就定型了,无论你怎么写,都很难超越这些字体。宋徽宗作为一个皇帝,酷爱艺术,他所创造的瘦金体,我们今天去博物馆就可以看到。

瘦金体

我们从史学的角度去考察,时间最长的朝代我们一般都说是汉朝,但是汉朝中间有王莽割断了14年。宋代没有被割断,尽管迁都了,但南宋延续了北宋,时间没有割断,长达319年。而大唐只有289年,明朝只有276年,清朝只有267年。如果我们承认汉代被王莽割断这个史实的话,那么西汉只有214年,东汉只有195年。300年,对中国所有的朝代都是大限。

只有宋代,这样一个看似软弱的朝代,以一个非常丰富而柔弱的文化,撑住了这个300年的大限。这就是我们要对它的文化重新审视的一个原因。典型的说法就是以柔克刚。它对我们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我们的行为准则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次收藏热:晚明时期——

再看晚明,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史书上记载说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不上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其实社会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当时的经济富足,我们可以用实物来证实。比如我们知道的话本小说,嘉靖时期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发行;到了万历时期,《西游记》、《金瓶梅》这些作品都在发行;我们今天知道的西方的著名品牌基本上都是人名。比如服装有范思哲、阿玛尼,汽车有丰田、福特、奔驰,还有波音飞机,路易·威登的包,这些都是人名,跟我们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品牌意识一模一样。同光中兴时期,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又出现了,这次的品牌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狗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葡萄常、泥人张、烤肉宛,姓名都说一半儿。中国人不大注重无形的东西,不注重个人创造。而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注重个人创造,要把个人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的资产,这才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次收藏热: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长达一百年。可以说,整个18世纪,从1700年到1800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康熙,一个极易吸收外来文化的皇帝。这个文化不仅仅是汉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他请来大量西方老师来教他几何、天文、机械。他也影响了后来的雍正、乾隆,使这一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百年。到了他儿子,就是雍正这一代。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批过4万多份奏折,这些奏折至今在国家档案馆里保存。雍正对艺术品有要求,比如瓷器,今天能看到雍正这一朝的瓷器,非常精美。清代瓷器的高价,很多都是雍正一朝所创造。

平复帖 局部

第四次收藏热:晚清到民国初期——

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第四次收藏热,跟以前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外需加大,内需相对缩小。晚清时期民不聊生,在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之下,在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之下,中国人都感觉到生活岌岌可危。除了个别人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都很差。等到西方人终于打开了中国这扇神秘的大门,能亲自看到中国古老文明的时候,他们垂涎了很久的中国文化终于摆在他们面前,所以西方人开始大肆掠夺。

我们今天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到中国的灿烂文明,大部分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大约都是鸦片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段时期流出去的。

在收藏方面,民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张学良、张伯驹、溥侗、袁寒云。他们对中国文物的收藏保护做了表率。比如,张伯驹当年花了4万大洋买了《平复帖》,后来捐给了故宫。张学良他把所有的收藏拿出来拍卖,所得的款项都捐给社会。

第五次收藏热:就是今天——

今天的收藏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从收藏的角度讲,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准备。提三点建议:

第一条就是理论先行。你首先应该知道你要收藏什么,再把对应的书找来看。比如说,我喜欢陶瓷,我就找《中国陶瓷史》看看,我得把中国陶瓷先弄清楚。人家一说宋代五大名窑,我就得知道是"汝官哥钧定"。

第二点就是最好请个老师,交个朋友。你请的这位老师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说在专业单位任职、有过收藏成就,这样的人会对你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点就是多接触实物,有机会就看。接触实物有很多种方式,最多的就是看展览。看的时候要仔细,记住所有特征。比如拍卖会的预展,你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别人有好东西,你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可以上上手,但一定要小心。

收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量力而行,要戒贪,不能轻信故事,收藏是一种乐趣,你绝不能把这种乐趣变成一个负担。

更多趣味阅读>>

马未都:最爽快的一次捡漏,目前估价300万,都是知识的力量

马未都:最搞笑的一次捡漏,就4个字,这个你可以有

马未都:老先生买回一盘子,花了124万,最后直哆嗦!

马未都:这朋友比我胆大,一口气把马家窑的一堆陶罐全买下

马未都:我劝他要慎重,但他不死心,结果栽了个大跟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未都:历史上的5次收藏热 错过这次 留下后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朋友请马未都看红釉器 之后又找别人看 马未都:你犯了大忌

朋友请马未都看红釉器 之后又找别人看 马未都:你犯了大忌

瓷器,马未都,朋友,红釉,我国,时候,元青花,工艺,宝物,炼制,鉴定,很多人,红釉瓷,这件事情,鉴定宝物,买那,朱元璋,好的,好朋友,大忌,历史,事情,唐三彩,器具,地方,年代,工匠,建议,忠告,成色

2018-03-13 #故事会

马未都新书《国宝100》首发 讲国宝是换种方式看历史

马未都新书《国宝100》首发 讲国宝是换种方式看历史

国宝,马未都,故事,文物,传奇,博物馆,知识,出版社,文化,辈子,金马,个人,代表,书本,历史,情感问题,中华文明,新书,周边,情商,情义,时间,玉器,青铜,陶瓷,领域,一领域,前世今生,最喜欢,讲的是

2009-08-07 #故事阅读

马未都“激辩”历史系教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马未都“激辩”历史系教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竟是假的?

历史,马未都,史料,这个故事,司马光,司马光砸缸,小伙伴,故事,教授,大缸,文物,不出来,事情,心态,应力,所学,权威,时候,是非,真实性,角度,节目,道理,历史的真相,史料记载,外形上,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适,法都

2011-04-13 #长篇故事

“马爷”新作大侃文物前世今生 马未都:讲国宝故事就是在讲历史

“马爷”新作大侃文物前世今生 马未都:讲国宝故事就是在讲历史

国宝,故事,马未都,文物,博物馆,历史,金马,书本,读者,马爷,作品,中华文明,个人,代表,周边,图片,文字,来源,照片,知识,视频,起源,载体,辈子,领域,前世今生,新石器时代,马未都说,奇珍异宝,关文

2017-04-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马未都揭秘王朔:王朔是如何成名的?

马未都揭秘王朔:王朔是如何成名的?

老梁,马未都,王朔,手机,什么是,扫一扫,妙招,张越,王自如,罗永浩,功能,一语中的,个人,下界,博客,历史,回复,年历,寄居蟹,太平间,坏处,大学,妖怪,家人,巅峰,小人,微信,建议,房子,文化

2009-08-31 #故事会

马未都揭秘王朔:王朔是如何成名的?

马未都揭秘王朔:王朔是如何成名的?

老梁,马未都,王朔,手机,什么是,扫一扫,妙招,张越,王自如,罗永浩,功能,一语中的,个人,下界,博客,历史,回复,年历,寄居蟹,太平间,坏处,大学,妖怪,家人,巅峰,小人,微信,建议,房子,文化

2012-12-17 #长篇故事

马未都讲述:相识相知 苦乐共行 受教了

马未都讲述:相识相知 苦乐共行 受教了

马未都,老梁,知识,王东岳,汉奸,老子,乾隆,中珍,孔子,岳飞,成光,李莲英,韩世忠,大宋,相知,乐趣,上集,世纪,先生,云南,令人深思,历史背景,发展史,回复,嘴脸,大金,文化,手艺,文物,文盲

2020-05-11 #经典故事

从收藏大家马未都与北大历史系教授的争论等现象 来看考据的价值

从收藏大家马未都与北大历史系教授的争论等现象 来看考据的价值

故事,这个故事,马未都,道理,长城,赵冬梅,历史,杞梁妻,司马光砸缸,老师,事件,先生,过程,角度,孟姜女,孟子,杨静荣,齐侯,研究,所以说,丈夫,事情,出处,文献,流变,真实性,现象,程度,说法,问题

2011-05-1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