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王阳明:“我要读书做圣人!”儿时的志向不可小觑

时间:2018-05-12

一、从小异志王阳明的异志从他小时就已发端,可以从他小时候所做的诗中可看出端倪

提示:本文共有 17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龙场悟道在王阳明的一生中的分量是很重的,对于阳明心学的创立和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从小异志王阳明的异志从他小时就已发端,可以从他小时候所做的诗中可看出端倪。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圆。众人大呼好诗,疑为神童。从上述这首诗,可看出阳明从小就很有哲学天赋,仿佛诗中有“道”,视野开阔,直达天地。到了北京后的一天,阳明问私塾师傅:“什么是人生第一等要事?”老师答说:“当然是读书做官罢了。”阳明不信,说:“我看能称为人生第一等大事,读书做圣人可以说是。”他的父亲龙山公听说此事笑说:“难道你要做圣人?”由此,可看出阳明从小就有异志,并按这志向不停地探索着。

二、沉溺辞章虽然阳明的文章之名遍传京城,但是在京城举办的会试中,辞章功夫很好的阳明却落榜。京官相好,都前来安慰,当然这其中原因除了阳明本身文章好之外,另个原因是他的父亲的缘故。当朝宰相李西涯戏说:“你今年考不上,下一科必像你父亲一样高中状元,不然你就试着作状元赋来看看。”阳明拿起笔一气呵成,各位京官看到惊叹“天才!真是天才!”也有部分嫉妒的酸酸地说:“这人如果如果高中,眼中一定没有我等。”到了三年后的下次会试,果然被那些嫉妒者所压制,又落榜了。同住的考生都对落榜感到羞愧难耐,阳明安慰道:“世人以不中为耻,而我是以不中而动心为耻。”知道的对他的言论能够品出深意。但是辞章很好的阳明会试接连不中,连考了两次都没中,直到第三次才中了进士。

三、遁入释道阳明学习宋儒理学又不得门道,自觉离原先所立的圣人志向差距甚远,频繁出入释道场所,想从释道教义中寻求精神支柱。甚至去江西成婚当日,还沉迷于道士对谈,而忘记返家,直到第二天,他的外舅才把他找回。有一年阳明在钱塘西湖养病期间,经常前往杭州地区的南屏、虎跑等名刹,探寻佛道。他听说虎跑寺里有个禅僧已经坐关三年了,不言不语,眼睛也不睁开,一直闭着。阳明来到禅僧面前,喝道:“这和尚一天到晚口里巴巴地说着什么!眼睛睁睁地看着什么!”和尚急忙站起,就睁眼和阳明对答。阳明问他的家庭状况,和尚说:“家里还有老母亲在。”阳明问:“想念吗?”和尚说:“不能不想”。阳明说道,那就是了,一个人的亲情是人的本性,本身就无法隔绝,你何必煎熬。和尚听了大哭,感谢阳明的指点。阳明的问答已经显示出他的佛家造诣,他的这种喝问是佛禅的经典方式。上述这些遁入释道、辞章,而求真理不得的精神上的痛苦,及其内心不灭的志向才是阳明“悟道”的真正内因。

四、龙场悟道及其巨大意义正德三年春,阳明终于到达贵阳龙场。刚开始,都没地方居住,就草草搭个草棚暂且住下。当时刘瑾还不解恨,阳明还得时时提防刘瑾的迫害。想来想去,阳明先生认为荣辱得失都能超脱,就是生死之念尚未化解。于是,就自己做个石棺,日夜静坐,就想着等死而已,久了反而超然。阳明静处时想起龙场的种种困境,不禁念道“圣人至此,更有何道?”通过重重的磨难,种种艰辛,阳明都加以修心克服,反而心胸坦荡,胸中洒洒。阳明在龙场通过心中磨练,内心愈发宁静,这样一来,困境反而慢慢觉得也不是什么了。而且,自制石棺日夜静坐棺旁,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心胸更加开阔了然。但是,始终有个问题困扰着阳明先生,也就是儒学中的心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圣贤朱熹的心物两极等言论一直与阳明的思想矛盾,也一直无处求解,这让阳明很是苦恼,这种哲学的终极矛盾问题久久不能得以解决对阳明来说是反而是致命的,也让阳明自觉得圣贤之路遥不可及。经过久久的内心求索,阳明天天处于沉思状态,有时头脑中恍然间有丝闪光,可是又稍纵即逝,就像夏夜里的萤火虫般,看似亮光闪过,伸手去抓,又不见。这样的状态有半个月了。一天深夜,静坐在石棺旁的阳明忽然大呼大叫,把随从都吓醒了。阳明忙告诉他们,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对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对了就是这个理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大家都替阳明感到高兴,先生终于悟道了。这也就是著名的阳明先生龙场悟道。

这场艰苦卓绝的龙场悟道,不但对阳明个人,也对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史、文化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这场悟道,让阳明开创了儒学新路,开创了阳明心学。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阳明:“我要读书做圣人!”儿时的志向不可小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阳明故事」一代圣人王阳明如何破除抑郁

「阳明故事」一代圣人王阳明如何破除抑郁

王阳明,圣人,朱熹,圣贤,圣人之道,志向,初心,同学,俸禄,原因,想法,格物,科举,身体,仆人,官位,状态,竹子,辞章,王阳,兴趣,内心,双亲,心病,阳明,疾病,祖母,危疾,立德立,知至

2010-07-04 #故事阅读

一代圣人王阳明和农夫的故事

一代圣人王阳明和农夫的故事

老农,私欲,阳明先生,王阳明,时间,克治,圣人,学生,念头,良知,多好啊,买那,徐徐,王阳,一生,光明,位置,名学,口气,庄田,时候,感觉,景色宜人,老师,阳明,银两,启示,踏青,一块地,不说话

2008-04-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圣人 还是杀手?评王阳明在赣南的“剿匪”事功

圣人 还是杀手?评王阳明在赣南的“剿匪”事功

王阳明,李自成,盗贼,赣南,陈胜,影响,张献忠,人称,分子,列传,口号,日本,明史,正史,陈胜王,东乡平八郎,宁王,王守仁,王阳,立德,相径庭,称王,纪念亭,右佥都御史,愿景,一带,一生,圣人,人们,上下文

2008-01-15 #长篇故事

王阳明:求人不如求己 不断的完善自我 才是圣人的智慧

王阳明:求人不如求己 不断的完善自我 才是圣人的智慧

王阳明,时候,圣人,贵人,观音菩萨,孔子,这样一个,很多人,事情,书生,经历,求人不如求己,个人,作用,庙里,菩萨,道理,问题,雨水,娄谅,一些事,到一个,对他说,最重要,这句话,靠自己,都会,先生,伯乐,大部分

2014-07-15 #故事大全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王阳明 其思想精髓是什么?3句话读懂“心学”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王阳明 其思想精髓是什么?3句话读懂“心学”

王阳明,心学,思想,知行合一,知识,孔子,宁王,王阳,心不动,这句话,一生,传习录,道理,阳明,立德,讲的是,中国,圣人,书本上,成就,知者,精髓,至圣,行者,读者,行动,曾经说过,是一部,破心中贼,致良知

2016-01-26 #长篇故事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吕峥,王守仁,阳明,人性,历史,思想,王纲,明朝那些事儿,阳明先生,作者,兽性,圣人,哲学,国学,唯心主义,时代,智慧,读者,宁王,康海,王华,王与,立德,书香世家,一生,一面,书后

2020-07-17 #故事阅读

王阳明的至理名言

王阳明的至理名言

孔子,人心,圣人,学术,良知,于心,名人故事,天下,天理,道心,古今之,天之,白起,花与汝,花颜,责任编辑,万事,不学,同体,凡人,古今,学者,天地,大道,圣者,圣贤,小道,才力,时明,日月

2016-08-28 #经典故事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警句 励志一生(推荐收藏)

王阳明,传习录,孔子,圣人,于心,天之,人心,天地,天理,道心,良知,何言,白起,花与汝,花颜,万事,一念,之本,五经,人生,同体,凡人,学者,大道,圣者,圣贤,小道,心光,才力,心存

2013-10-24 #故事会